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佶连打了几个哈欠,问道:“杨爱卿又有什么罪过了?”
这句话说完,偏袒的姿态尽显,满朝文武看着杨霖得意洋洋的模样,全都暗自喟叹,此子圣眷之隆,冠绝朝野呐。
陈东不为所动,继续道:“少宰杨霖,受命出征,于苏州斩了朱勔。所得财产不下百万贯,可是他交给朝廷的,竟然只有区区十六万贯,哼哼,杨少宰,不知道这些钱你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话音刚落,杨霖还没有反应,赵佶已经老脸一红。。。
杨霖回京之后,第二天就入宫,带来了一箱箱的书画真迹。
这些东西,都是趁着战乱,从朱勔和方腊那里缴获的,本来都是两浙路士绅的藏品,被朱扒皮搜刮一遍,又被方腊抢掠一遍,最后全都落到了杨霖手里,那些苦主现在还追在蔡攸屁股后面要呢。
杨霖入宫之后,却不说来历,当时他诚恳地跟赵佶说道:“此皆是查抄朱勔的家财,而孝敬陛下的。”
话犹在耳,现在杨爱卿却因此受到弹劾,赵佶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杨霖把握住这点,并不推诿,而是面沉思似水,低头不语,一幅打死我也不说的样子。
赵佶大为感动,杨爱卿为了自己,竟能承受这等委屈和诋毁。
读书人最看重名声,杨卿能为朕名声被污而不发一言,得臣如此,君复何求?
杨霖看着赵佶,心里暗道,你倒是说啊,你说啊,快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些人还敢对皇帝指手画脚不成?不然我怎么顶?
赵佶还是赵佶,没有这个担当,只是看着自己的爱卿背黑锅,暗暗感动了一把。
杨霖失望之余,悲愤地出列,单膝跪地请罪:“臣,无话可说。”
朝堂一阵喧哗,赵佶轻咳一声,给了杨霖一个感激的颜色,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杨爱卿平定方腊,功不可没,就许功过相抵,收回检校司空的封号便是。”
杨霖满腹怨言,怪昏君没有担当,百官更是哗然,这也是惩罚?这已经是****裸的偏袒了,很多骑墙派,从这一刻起,开始正视少宰杨霖的能量。
陈东脸红脖子粗,出列继续要争辩,赵佶总算硬气了一些,没给他机会,道:“此事朕已经判夺,诸卿勿复多言。”
散朝之后,杨霖胸中气闷,气得他想砸墙。
不过想想赵佶的性格,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历来帝王哪个是肯出来跟臣子讲义气的,毕竟他是赵佶不是朱厚照。
回府之后,杨霖换了一身便服,推掉了所有的宴请,等到天黑之后,喊上陆谦等人护卫,并且要他赶车。
韩忠彦这几板斧,还真够疼的,不出绝招不行了,杨霖狞笑一声,道:“陆谦,去摘星楼!”
充当马夫的陆谦愣了一下,摘星楼是李师师的居所,少宰他。。。。。。微一愣神,随即扬鞭赶车。
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边风吹起来
主人莫惜千金费,更作飞楼拟摘星。
摘星楼上,人来人往,其中一个居室却是素净非常。
室内一个美人腰肢款摆的踱到琴架之后,盘着裸足斜倚绣座,随手拨动琴弦。
纤纤十指按上琴弦,一曲长干里绕梁,果然是大家风范。
奏完之后,李师师托着香腮,从小轩窗往外看,一轮圆月正当空。
自从上次得罪了杨霖,被他强要了身子,还以全家性命做为威胁,李师师的眼里就多了几丝忧愁。
好在那个恶人从此之后没有再来找自己,李师师虽说是有一层不得了的身份,说到底她只是一个女人而已,心思再怎么玲珑也抵不过杨霖这种不择手段的权臣。
当初在杨戬的引见下,她得到了皇帝的青睐,瞬间成为天下闻名的帝王情人。
那时候李师师很是过了几年风光的日子,可是当真的有人撕破这层遮羞布,狠狠的羞辱了她还告诉了她认清身份的时候,李师师才发现自己真的没有办法。
鱼死网破,跟陛下全盘托出?那自己也完了,那个风流天子,他真的会为自己处置最宠信的臣子么?还有自己的爹娘、幼弟,又靠谁来照顾。
如果时间能倒流,李师师绝对不会接受梁师成的请求,更不会为了周邦彦去三番五次的得罪杨霖。
李师师望月深思的时候,外面来了一个小丫鬟,轻声道:“居士,外面有一个豪客,说是叫木易霖,想要求见居士。”
“木易霖?不认识,不见。。。等等,来人长得什么样?”
“是个俊朗的少年郎。”
李师师脸上刷的一下,变得苍白无比,嘴唇都微微颤抖:“让他进来吧。”
果然,大冬天摇着扇子缓步进来的,正是最近风口浪尖的杨霖。
进到房中,杨霖如同此间主人一般,随口道:“你们都退下吧。”
他的几个侍卫,裹挟着满屋子的四个使女,一起走了出去。
摘星楼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最近的朝堂惊涛骇浪,那些恩客们口若悬河,说的无比热闹,似乎都是在金殿上亲眼得见两边唇枪舌剑,互相攻讦的。
可笑的是正主就在这座楼上,他们却一无所知。
杨霖十分客气,抱拳道:“李居士,好久不见。”
李师师本来还有些畏惧,见他这副模样,却变成了薄怒。
这个不要脸的狗官,强要了自己的身子,却这幅=副做派,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若不是那毫无怜爱的被贯穿的痛觉至今仍然时常出现在自己的噩梦中,李师师都要怀疑自己和他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了。
“杨少宰。。。你来找我。。。是什么。。。啊,你作甚?”
杨霖从怀里掏出一个上好的珍珠,更为可贵的是,这个珠子竟然是水滴状的。
只是他掏的动作,让李师师想到了一些不好的画面,本来就是惊弓之鸟的她吓得花容失色。
杨霖笑道:“你怕什么,这颗珠子是南海出产,晶莹剔透而内敛光华,杨某把它赠与居士。”
“无功不受禄,你还是收起来吧。”
李师师态度很坚定,她不是没见过好的珠宝,但是刚才那个确实是她见过最美的一颗珠子了。但是李师师还是一口回绝:“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
杨霖眉毛一挑,声调提高了几度:“给你你就拿着,我杨霖给别人东西,不喜欢别拒绝。”
李师师吓得一哆嗦,这么霸道的人,她还是第一次见。从小到大,仗着不似凡人的美貌,她走到哪都是被宠爱哄着的对象,什么时候尝过这种霸道的滋味。
心不甘情不愿地结果珠子,杨霖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相信你也听说了,本官正跟韩忠彦老贼争斗。”
这件事开封府无人不知,李师师点了点头,道:“奴家祝少宰旗开得胜。”
“得胜不难,只要你跟陛下如此如此说。。。。”杨霖附耳过去,李师师不甚喜欢,想要躲避终究没敢。
听完之后,李师师愣在原地,说道:“韩相公是累世的宰相之家,师师不过是一个流落风尘的可怜女子,如何敢和这等门第作对,杨少宰饶了奴家吧。”
原来杨霖让她对皇帝说,韩忠彦仗着权势,累次要求她到韩府去演奏,好趁机强占自己。
让李师师吹一吹枕边风,杨霖还有一个杀招,一直没有用。只要皇帝恶了他之后,杨霖便可以使出来,一击致命并非难事。
现在的局势虽然看似很倒向杨霖一边,但是这都是虚假的胜利,实质好处没有一点,韩忠彦的底牌并未伤筋动骨。自己的心腹,和朝中的势力,还是那一点。杨霖不想为他人作嫁衣裳,扳倒韩忠彦后,必须自己吃到最大的果子。
杨霖笑道:“你不用害怕,此举只是让陛下恶了韩忠彦,至于接下来的事,自有我继续来做。此事你知我知官家知,我们三个都不会往外说,韩忠彦和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怎么可能怀疑你。”
李师师只推说不敢,韩家是大宋高门,她是破落的染坊主的女儿,如何敢给韩家泼脏水。
杨霖瞪了她一眼,道:“好话不说第二遍,我保证韩忠彦不知道此事,便是知道了也动不了你一根头发。”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说道:“你就按这上面的说,加上自己平日里和官家说话的神态语气,来,好好背诵,然后把它烧了。”
想到不听话的可怖后果,李师师只能昧心答应下来,杨霖道:“这就对了,你当日害我损失三个市舶司,足足达四五个月的时间,损失何止百万贯。帮我做点事,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不过老子心情好,这次答应你,只要你乖乖把事办好,我便和你一笔勾销。”
李师师突然听到了希望,抬起俏脸:“此言当真?”
“当真,怎么不当真,来,你到这里跪好,我们再缱绻最后一番,以后就天涯陌路了。”
杨霖话锋转变之快大出她的意料,李师师抬头微怔,见杨霖眼中光芒闪动,忽然会过意来。
“我们。。可说好了,说好了。。最后一次,不要变。”
“不要聒噪,专心点!”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诺千金杨少宰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初冬的西湖岸边,蔡京一身素衣,坐在亭中,对面是一个皮毛裘衣的年轻人,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汴梁的这次争斗。
父辈坟被刨,蔡京一时间根本不可能回到汴梁,不管你权势多大,这时候走了在大宋的官场将没有你的立锥之地。
杨霖曾经是蔡党的骨干,如今他不经过蔡京的同意,甚至都没有知会一声,便对老宰相韩忠彦宣战,也同时宣告了自己要独立门户了。
蔡京一边听,一边笑道:“文渊到底是年轻气盛,仕途又一帆风顺,让他小觑了这大宋百年朝堂的规矩。韩忠彦久为宰相,其父封王,文渊不过是商人之子。这两个人实力看上去不分伯仲,实则天差地别,他在老夫的庇佑下,权且风光一时无量,没成想竟让他滋生这等野心。”
“太师的意思是,杨霖必输?”
“文渊抓住一个韩滂不放,实质上不能伤到韩忠彦的筋骨,不过是一段时间的风评不好罢了。反观韩忠彦出手,每次都是致命的杀招,若不是陛下宠信偏袒,文渊早就被逐出汴梁了。高低之判,还用多言?普通小民不知其中利害,只知道杨少宰如此这般厉害,压制的韩宰相毫无还手之力,殊不知真正的明眼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
“唉,文渊呐,我如此看重于他,没想到他还是太浮浪了,年少轻狂,沉不住气呐。等我回到汴梁,若是他已经大败,老夫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年轻人赶忙赞道:“太师好心胸,若是杨少宰得知,定然感动涕零。”
蔡京起身,望着白茫茫的湖面,就像是一面镜子一般,自古美景难过西湖,恰便似引人折腰的名利场、权势地,别说他一个年少的杨文渊了,当年老夫又何尝不是做梦都想站到臣子的最高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执这花花江山。
…………
汴梁摘星楼内,四周遍布乔装的侍卫,赵佶端坐在雅房内,正在摆弄一根玉箫。
据说这是前朝风流天子唐明皇李隆基亲手制作的,赵佶一时技痒,吹奏起来。
李师师坐在他的对面,不时地拍掌叫好,一支曲罢,两个人又讨论起乐理知识来。
赵佶突然叹了口气,道:“也就你这里还有些清净,如今这朝堂乌烟瘴气,不时杨霖呼朋唤友攻讦韩忠彦,就是韩党一拥而上围攻杨霖,朕每天真是不胜其烦。”
李师师奇道:“官家心中若是有对错之分,便将另一个责骂一番,不就止了这场争斗。”
赵佶从来不跟后妃谈论国事,因为她们不可避免地牵涉着一些利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