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吓破胆的高柄已经打定主意不和杨霖对着干。争取早日打完会汴梁,脱了这身盔甲做个闲散的少爷,保住小命最要紧。
 他的这番做派看在杨霖眼里,倒成了懂事的表现,现在杨霖对他的感觉还不错,至少不给自己捣蛋,吩咐一件事嗖嗖就给你办好,使起来出奇地颇为顺手。
 听了这话,杨霖笑骂道:“追随老子,也不一定就能轻易取胜,我们还是要先和这伙贼人交交手才好。”
 双方好像约定好了一样,都是万分谨慎地慢慢推进,苏州一带的父老士绅,纷纷派人劳军催促快战,避免战火烧过来。
 杨霖分兵把守昆山一代,避免华亭市舶司被反贼围攻,然后率领大部人马往杭州压近。
 杭州城郊,方七佛也在教中的老资格们的逼迫催促下,加快了行军速度,往苏州杀来。
 谁都不想在自己的城下打这一场恶战,杨霖想要迅速平叛,方腊同样是被胜利惹起万丈豪情,恨不得现在就打到江边,渡江跟赵官家比划两下。
 月光如雾如纱,杨霖率大军来到太湖畔的木渎镇附近,前方右侧出现一片起伏的缓坡,丛丛矮茶树绘映出斑驳的颜色,吹来的晚风柔柔的,带着些清凉和花香。
 茶树沿着缓坡向远处延伸过去,路左是一片茂密的芦苇。现在正值秋季,芦苇丛非常茂盛,轻风拂过,黄绿色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
 “加速前进,加速前进!”花荣骑着马来回呼喊着,军令在寂静的夜色中传出老远,军队陡然加快了行军速度,想要快速通过这片适宜布伏地带,然后再安营扎寨休息。
 突然,坡上茶树丛中“哐哐哐”一阵锣响,一阵箭矢射下,紧跟着呐喊声起,茶丛中冒出许多兵将,啸叫着朝官路的宋军上扑来。
 好在这些人虽然缴获了许多官兵的弓箭,但是没有经过训练,杀伤力有限。
 遥想当年开国之时,大宋的步卒举世第一,步卒又以禁军为先。此时虽然大不如前,但是依旧保留着前辈的作战技能,而且在汴梁训练有素。
 右侧外翼是刀盾兵,锣声响起,他们已自然地伫身举盾,“笃笃笃”一片响,伤者寥寥,然而所有的士兵都有些紧张,甚至有人心慌失措、大喊大叫。
 杨霖骑马居于中军,紧张得手心已沁出汗来,下令道:“贼人埋伏,就地组织反击,放火烧芦苇,免得还有埋伏!”
 火光冲天,照的太湖畔亮如白昼,火光照耀着战场,高温烤炙着将士,无数的反贼呼啸着冲杀过来。
 他们没有阵势,不懂技巧,全凭着一股子狠劲,往五万禁军的大阵中冲杀过来。
 红光照耀下,杨霖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就是冷兵器战场么。。。
 好他娘的血腥!
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亲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太湖畔一夜激战,双方死伤都不轻,方七佛终于还是率先退兵。
 清晨的冷风吹来恼人的雾气,高柄指挥着众人搬运同袍的尸首。
 这些战死的男儿,在汴梁都有几个人在翘首盼归,杨霖捏着宝剑来回巡视,心底很不是滋味。
 慈不掌兵呐,没有人生下来就能对这么多的尸首毫无感觉,旁边的宋江不停地汇报昨夜的战况,杨霖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停下来。
 “这么硬打不是办法,得想个主意把伤亡降到最低,最好有什么计策破敌。”
 宋江不以为然地说道:“少宰,我们昨夜是胜者,贼军气势已然受挫。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有一鼓作气早日平叛,才是减少伤亡的人数最好的办法。”
 杨霖低头不语,宋江所言其实大有道理,想到这里他长舒一口气,打起精神道:“
 “昨夜火光冲天,周围郡县岂有不知的,有几个前来支援了?”
 说到这个宋江就咬牙切齿,道:“都说两浙路厢兵羸弱,果然是名不虚传,昨夜前来增援我等的就一个海州知州张叔夜,其他的州县无一到场。”
 杨霖出奇地没有发怒,笑道:“这也是意料当中嘛,公明你何必动怒,本官这安抚制置使,合该此时发挥功效。张叔夜还不错,这次把他调出来,不用参加接下来的卸甲大会。”
 “来人呐!通知两浙路所有知州、防御使、团练使都率部前来会师。”
 中午时分,早就受命赶往苏州的地方兵马,听到杨霖的军令,很快就到齐了。
 昨夜他们确实看到了,但是本能的畏惧让他们不敢上前,毕竟方腊已经杀了不少的官兵。
 大帐之内,杨霖笑吟吟的把这些人一一接到帐中,众人看少宰心情不错,还以为他是打了一场胜仗开心的,暗暗窃喜这下可以逃过惩治了。
 “人都到齐了?”杨霖满脸和善地问道,看样子倒像是在举办酒宴。
 看到宋江轻轻点了点头,杨霖突然变脸,一拍桌子怒道:“昨夜火光冲天,若非盲汉谁看不到?可惜本官战至天明,都没有看到诸君的兵马,谁能告诉我所为何故啊?”
 这些人在路上早就想好了对策,虽然被喜怒无常的杨霖给吓了一跳,但是马上缓过神来,常州防御使吕和德起身道:“回禀杨少宰,我等日夜行军,无奈夜色作祟,我们常州兵是跑断了腿,也根本赶不过来啊。”
 其他人也纷纷起身抱怨,不是出发的时候太晚,就是遇到了敌袭,反正各有各的理由。
 杨霖冷笑一声,把御赐的宝剑往桌上一拍,吓得众人赶紧闭嘴。
 就是这把剑,给了杨霖杀官的权利,朱勔就是这么栽的。
 杨霖见没人再说,这才开口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次方腊反贼非同小可,皆是尔等无能庸碌养成如此贼患。如今虽然竭力狡辩,也无法文过饰非,所幸陛下圣明,早就料定尔等蠢禄之才,让本官在战时总揽军政大权。”
 “来人呐,把这些人统统拿下,押赴开封府,交由西府发落。”
 两浙路尚未沦陷的十几个州,所有的厢兵主事武将,全都被缴械卸甲。
 杨霖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名单,挺直腰杆朗声道:“如今是特殊时期,各地不可无将,暂由这些人代替。”
 宋江接过纸张,掀开帘子,外面早就有一大堆人等候。
 禁军的将领们本来还在看热闹,抻着脖子往外一看,全是万岁营的指挥、虞侯等中级军官。
 宋江大声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个迈步出列,然后被临时拔擢为地方防御使。
 这是光明正大的安插亲信啊,在场的人全都傻了眼,这也太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做完了这一切,杨霖满意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指地说道:“本官做事,一向公平公正,你们要好好想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次剿灭方腊,功劳可是不小,到时候坐地分。。。本官是说到时候论功行赏,这请功表写谁的名字,怎么写,全在你们的表现。”
 禁军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跟着禁军世家混,是他们的宿命一般。
 大宋的文官最没人情味,骨子里看不起武人,防备无将比防备异族还狠。
 现在这个少宰,已经是文官中的宰相之下第一人,竟然大肆提拔自己的亲信。那些人可都是一群品级还不如自己的军汉武夫啊。
 杨霖说完就走出了大帐,给他们充足的考虑时间,顺便出去交待一下自己的万岁营心腹们。
 这些人是从盐贩子、山东强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做个地方防御使带兵比起那些废物点心只强不弱。
 江南是方腊的老巢,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根基所在,杨通铺设的车马行情报网已经日进斗金的各条商路,都避不开江南。
 趁着这次皇帝放权厉害,把江南掌握在自己手里,胜似在朝中翻云覆雨。
 杨霖在账外训话的时候,大帐内已经炸开了锅,一个黑脸大汉,左右看了眼道:“京禁军有六十万,连个都头的位置都有几个世家子排队等着上任,何时轮到我们出头。这次出京前,少宰把随军的几个二世祖斩了,连曹宁都死了,我们回去之后也落不了好。不如及早改换门庭,我老楚愿意投奔少宰门下,诸位怎么看?”
 大宋禁军,铁板一块,各个世家早就瓜分了个干净。不知道多少权臣想要插手,都不曾成功。
 禁军中很多人是死心塌地的效忠他们的家主,他们的父辈就是世家的家将,说话的这个楚文钊是个例外。
 他是开国名将楚昭辅的后人,但却是离经叛道的一个,早早就和家族闹翻,楚家对他是不管不问。
 旁边的一个指挥使,名叫潘宁,是潘家的一支远房。来时他已经受到了驸马潘意的叮嘱,一定要对杨霖言听计从,别给本家惹麻烦。赶紧表态道:“楚黑子说得对,我等武将式微,得罪了当朝少宰能有什么好下场。不如跟着少宰拼杀一场,不靠祖宗也能封妻荫子。”
 有人同意,就有人反对,不是所有人都信任年轻的杨霖。官场上昙花一现的权臣太多了,万一他栽了岂不是堵上将来的前程。
 杨霖一走,高柄这小子就收起了一幅孙子样,大咧咧地说道:“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杨少宰是我见过最护短的人,不跟着他干我保证你们连鸟毛灰都吃不上。老子今晚就要去大表决心,有一块去的跟着我,没有的话可别怪本衙门不提点你们。”
 此时帐内人讨论的热火朝天,全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一个小洞,正有人记录着听到的一切。
 当天夜里,安抚制置使杨霖,将麾下将佐进行了调动,许多位高权重的实权指挥使,都被调去管伙头兵和后勤辎重。
 反倒是高柄、楚文钊、潘宁等人,连升几级,从都指挥使,变成了军都虞候、军都指挥使。
 后勤辎重营里,几个失势的将佐,聚在一块大倒苦水:“没想到,没想到,这都派人偷听,此人子乎?”
 与之相反的是高柄,拍着胸脯跟楚、潘说道:“怎么样,我早就说了,杨少宰护短是立竿见影的。”
 众人心悦诚服:“衙内高见!”
第一百四十章 方腊称帝
 杭州已经失陷了十天有余了,这些日子杭州城里可谓是群魔乱舞。
 方腊本性不坏,也有意识约束手下的这些骄兵悍将,但是无奈这些人极难自制。
 被欺压的人,一旦有了权力,更想释放自己的本性。
 好在还有明教的忠实信徒,秉承方腊的口号,做着一些导人向善的事。
 街头巷尾,极少见敢出门的百姓,很多富户则被抢掠一空。
 路上来回行走着,裹着各色头巾的反贼士兵,他们也不好好走路,吊儿郎当把刀抗在肩头,让人望而生畏。
 这时候要是有一个明白人出来,指导方腊约束士卒、制定法度、巩固底盘,未尝不会出现一个足以掀翻弊病丛生大宋的政权。
 可惜,能够说动方腊,还有如此见识的人,尚未出现。
 巍峨的杭州城墙高高耸立着,城墙高峻,诸多门楼、角楼、望楼、箭楼、女墙交织成一道密集的攻击网,城外护城的壕堑既深又宽,足以与边塞重镇延安东路的城池相媲美。
 涌金门外,几十米的水门拦腰截住,这座城池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方腊打下杭州之前,没几个人把他当回事。
 现在则不同了,江南豪杰无不侧目,很多人争相来投。
 今日的杭州聚集了各路人马的头领,就连刚刚在城外和禁军血战一场的方七佛,也回到了杭州。
 不为别的,今天是方腊上位的日子,杭州的衙署前,被反贼们布置的十分隆重。
 方腊逼着被俘的官吏,在一旁观礼,方腊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一一册封。
 贼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