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贼杀才!”吕泰玄一巴掌扇在一个的脑袋上,骂道:“你知道她是谁?这可是万年竹叶青,看一眼都可能中毒。”
………
开封府外,咸平县,道路还是泥泞难行,一群当地的地方官簇拥着杨霖,在河边观望。
浑浊的河水滚滚而下,撞击巨石发出巨大的声浪,让人丝毫不怀疑掉下去就能粉身碎骨。
两侧的河提上有许多的缺口,河水流到外面也只能凿渠沟引流,这个时代想要去堵上河提,简直是痴心妄想。
远远看去这条灌溉了汉文化的母亲河,就跟一个巨大的蜈蚣一样,两侧全是引流出来的小河。
河提不断地加高,现在已经有了地上河的样子,这样一来难免更加容易决堤。
治理黄河这个千年难题,摆在杨霖的眼前,让他一阵头大。
“治河需要集思广益,不然都是徒劳,还会耗费大量的府库银钱,马上通知所有沿河的郡县,主事官吏到咸平来,共商治河之计。”
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修)
“治河,首先要治沙,否则再怎么加固也有上涨到堤坝以上的时候。泥沙堆积,就是河患根源。”
咸平县衙内,挤得满满当当,很多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县尊都蹲在一旁,杨霖居中而坐。
小小的县衙门挤进几百人,让堂内有些闷热,现在虽有人都瞪着眼看一个中年县令侃侃而谈。
杨霖问道:“你说的还算有点见地,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县的?还有就是治沙,该怎么治。”
小官一看少宰捧场,劲头更足了,撸起袖子道:“回少宰,下官是延津县令宗泽,下官认为,治沙就得建堤束水,以水治沙。”
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很多人已经开始嘲笑出声。
杨霖听着名字微微有些耳熟,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摆了摆手,骂骂咧咧地说道:“你这县令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不加阔河道也就算了,还要束水?”
束水就是把河道修窄,现在大水到处奔流,再束水的话肯定更难治理。
宗泽元祐六年中的进士,到现在已经十六年了,也就是杨霖出生的时候他就是进士了。混到现在还是县令,可见此人不怎么擅长钻营,也没有后台,听到当朝少宰的否定也没有惶恐,而是大声辩解道:“少宰试想一下,河道宽则流速小,泥沙堆积沉淀,只会越来越多。河道窄则流速快,冲击之下泥沙减少抬高速度,就不用再加高河堤,我们将有充足的时间治理。”
杨霖一听,陷入了思考,这事还真是说不清有没有道理。
若是修窄河提,真的有冲走泥沙的效果,当然是可行的。
但若是想当然的思路,一旦修窄了水患加深,那可就成了千古笑柄了。
抬头一看,宗泽的脸上果敢坚毅,再看看旁边脑满肠肥的一群县令,杨霖一拍桌子,起身道:“他娘的,不管了,赌一赌。反正再坏能坏到哪去,万一成功了就是个长久之计。”
当下便在开封府十六个县的县尉、县令、主簿。。。们的围绕下,制定了详尽的治河计划。
首先是在上游植树种草,命令直接下到永兴军路,并派缉事厂的人前去监督。
其次在沿河一带重修河堤,把河道变窄,加速水流冲击泥沙。然后在河道外修防洪外河道,修筑分洪区。
然后让河北诸路主意引流,减少泥沙淤积,组织民夫浚淤和筑堤。
“至于民夫,就从难民里招募,每日按工付钱,一日一结。”
这次水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房屋被冲毁的极多,杨霖趁机下令,建屋多用砖石,少用木材。
一来可以少砍伐一些树木,而来也是为了防火防水。
命令一下,有些县令已经开始不以为然,都认为少宰是着了道了,竟然信了宗泽的话。
殊不知,在后世的治河中,无不采用束河冲沙的办法。
在杨霖看来,只要加固上游水土,使泥沙减少。再冲刷打捞淤泥,黄河之患将会大减。
散会之后,杨霖拍着县令宗泽的肩膀,笑道:“好好干,若是将来有了成效,本官保你升官。”
宗泽笑了笑,抱拳出了衙门,杨霖撇着嘴道:“七品小官,还挺有骨气。”
突然,杨霖一下想了起来,宗泽?尼玛不就是三呼过河那个名将么。
没想到一代名将,宦海沉浮十几年,现在竟然还是一个县令。。。
………
上头下令的人来头大,下面的效率就高,这是亘古不变的规矩。
杨霖现在炙手可热,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他一发令下面的官吏全都马上投入工作中。
谁都想在这个年轻的少宰面前露个脸,指不定就被看上了提拔一下,可比闷在自己的小县城埋头苦干强太多了。
杨霖为了督促他们,直接在咸平县河畔的高地上筑起大帐,带着万岁营的人马在此入驻。
仅仅用了三天,各地就都开始施工了,杨霖起了个大早,稍作洗漱就带着万岁营的人马到处巡视。
从公来说修河是千秋大计,事关沿河几百万汉家百姓的生活,从私来说,河患不除,自己的车马行和漕运对不知道每天损失多少钱。
泥巴地里,无数的精壮汉子挥汗如雨,万岁营包揽了开封府所有的粮食生意,前些天抢的都堆积在万岁营的大本营,说给谁粮食就给谁,这些汉子没法不卖力气。
普通的难民,也感念朝廷给了这么一次活命的机会,修好了河对他们来说才是大事,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每次水患都是没顶之灾。
不过还是有些泼皮,狗改不了吃屎,就想着什么都不干还来蹭粮食拿。
杨霖第一天走过,默默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
回到大帐之后,杨霖面色阴沉,召万岁营的陆谦来见。
陆谦进账之后,见到杨霖脸色不善,边说道:“少宰,您的那个同窗的夫人,我们已经开始安排人手了。”
杨霖点了点头,说道:“那个不急,我今天只带了几个护卫,在河堤两侧巡查。有许多人仗着泼皮的凶性,混迹在难民中,作威作福。。。”
陆谦抱拳道:“少宰放心,我们走私盐的时候,什么下三滥没见过。这些还是轻的,还有那些牙子趁着大水过后,很多孤儿失去双亲,到这里来蒙骗小童、幼女,还有买卖美貌妇人的,属下们都在暗暗排查。”
想到自己的几个义子,杨霖心情有些沉重,这个时代遇到这种灾难,势必会催生出一大批的无家可归的孤儿。
这些人的下场之惨,常人难以想象,值得一提的是,有宋一朝唯有蔡京大力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的高峰,在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
居养院专门收养“鳏寡孤独者”,六十岁以上无人赡养的老人,还包括孤儿、流浪儿童、残疾人以及基本生活无着的难民饥民。
安济坊是专门负责收治无钱治病的病人,即所谓“以处民之有疾病而无告者”。病人进安济坊后,予以免费治疗。
还有漏泽园专门负责埋葬居养院与安济坊中故去的人,以及社会上“孤老馁疾致死”后“暴露沟堑者”。为此,漏泽园还有专门由官家花钱购买的墓地。
这个臭名昭著的著名奸相,一个“奸”字就概括了他的一生,他也当得起这个字,可是孤儿鳏寡的救治制度,却也是他一手制定的。
“抓住了,集中起来,在河堤上一块斩首,祭河也祭天。”
这时候,一个小兵进来,叉手道:“少宰,外面有人求见。”
杨霖心情不好,漫不经心地问道:“什么鸟人?”
“是一个美貌的妇人。”
“快请进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 长见识了
美到一定地步的女人,走到哪都有特权。
一向架子奇大,见谁都不搭理的万岁营亲兵,一左一右掀开帘门,这本来是只有杨霖才有的待遇。
随后一个妖娆美人走了进来,本来杀气腾腾的大帐,瞬间变得活色生香。
此女脸蛋雪白细腻,细眉如柳,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方妙怜摇晃着曼妙身姿,走到大帐中间,微微颌首道:“民女方妙怜见过杨少宰。”
这一声吴侬软语和娇俏的脸颊就像是邻家小妹,身材却是熟透了的妇人,清纯与妩媚,妖娆与圣洁,在她身上矛盾又不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杨霖喉咙一动,站起身来,笑吟吟地问道:“民女好,本官最喜欢与民同乐,嘿嘿,。。。你来找本官可是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来,只要是占着理本官必定帮你伸张正义。你要是对本官芳心萌动,也大可不必遮遮掩掩,本官虽然是状元魁首,却不是读死书的迂腐之辈,断不会神女有心襄王无梦。”
周围的万岁营兵将,全都捂着嘴偷笑,气氛一时有些暧昧。
方妙怜暗暗恼怒,她的身份特殊,一向受人尊敬,什么时候被这般调戏过。
不过限购令的实施,让她不得不亲自来跟这个年轻的少宰做交易,收购粮食关系着她背后那个势力的生死存亡。
方妙怜忍着心中的怒意,强颜欢笑道:“回少宰,民女经营着几家粮铺,在汴梁的水灾中无辜受难,想跟少宰解释一番。当初我们和其他商铺不同,本不是故意抬高售价,我们囤积粮食是因为和江南几个客商有订单。民女斗胆,请少宰明察,取消我们的限购令。”
一说到粮食,杨霖顿时正色起来,眯着眼道:“水患之下,以国为大,你和江南有再多订单,一时间也运不出去,本官修好河道之前,你的粮食滞留汴梁,照样是违约。既然如此,一个商人为何不拿出来兜售,换取资金以弥补损失。说到底还是要坐地涨价,发一发国难财,你当本官好糊弄?告诉你,本官是商贾世家出身,你们这些黑心奸商的屁股一撅,本官就知道你要往哪飞。”
说完还不怀好意,眼光往人家的屁股瞄去。
从这个女人进账的那一刻,杨霖就留了小心,一个女人抛头露面来到自己的大帐,显然是对自己十分有信心。
觉得我杨霖一个十七岁的少宰,正是少年慕艾的年纪,稍一心软就给她解了禁。
可惜方妙怜失算了,杨霖这个狗官见到漂亮的女人,只会生出无穷的占有欲,甚至会强行出手强夺,怎么会色授魂与地听她摆布。
方妙怜气苦之下,一时冲动,问道:“那民女等人,又犯了哪条国法,以至于少宰不让我等收粮。”
杨霖左右看了看,和陆谦吕望等人一起笑将起来:“你什么国法也没犯,本官就是不让你收,我们自己收来卖,有钱为啥要让你分一杯羹,除非你跟我睡一觉,好好服侍伺候,我还可以考虑一下。”
方妙怜如遭雷殛,愣在原地,饶是她见惯了腥风血雨,行事诡计狠戾,毒蛇的名头是恶名昭著,也万万没有想到世间还有如此读书人。。。
再看他的那些狗腿子,全都为虎作伥,笑个不停。
如果说世间有公平正义、礼义廉耻,一定是把这个大帐给遗漏了。
有时候,见不得人的黑道,跟这些官场的腌臜货比起来,简直圣洁的跟圣人一样。
今日她来这大帐,其实是欠考虑的,江南去了个李彦和朱勔,搞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明王举事在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场大水已经耽搁了运粮的速度,又被杨霖强行征收了库存粮食简直是雪上加霜,再来一个限购令。。。
种种因素让一向冷静的方妙怜方寸大乱,她强忍着心中的暴虐恨意,柔声道:“少宰何必赶尽杀绝,只要少宰能给我们一条生路,取消限购令,民女愿意拿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