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缴获财货物资无数,堆积如山,全都运进了城中。
 耶律大石对这些人,没有丝毫的怜悯,厌恶之心难以遮掩。
 他下令对所俘获的国王、城主和贵族,施行“射鬼箭”之刑罚。
 《辽史·礼志三》:“出师以死囚,还师以一谍者,植柱缚其上,於所蝟,谓之‘射鬼箭’。”
 将罪人缚于柱上,用乱箭射死,这是契丹独有的刑罚。
 随着路边的马嘶声,绑在道路两侧的“国王”贵族和城主们,一个个被射的刺猬一般。
 城中百姓,还有俘虏的西方士兵,全都看傻了眼。
 宣和三年秋,大辽国土再次扩张,势力已经延伸到欧洲大陆。
 耶律大石接受文武臣子建议,迁都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为“兴辽城”,改国号康国元年。
 城中精兵云集,猛将如云,财宝堆积如山。
 一个横贯欧亚的帝国,用了不到三年,已经初具雏形。
 西方各个公国、侯国、城邦,在他的铁骑面前瑟瑟发抖,几百个国王贵族的尸体,被抛进了爱琴海。
 耶律大石静下心来,不再浮躁急于东进,开始准备生聚十年,恢复国力。
 一代枭雄,苟起来了,反而更加可怕。。。
第六百七十八章 细嚼慢咽
 雪花飘落,大地蒙上一层浅浅的白。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早在深秋就迫不及待地到来,也提前宣告了今年的寒冬,将会是远超往年的严寒。
 近年来,一个冬天冷似一个,由于有风,雪花刮到长廊下,立即过来两个亲卫,为杨霖撑起一把大伞。
 杨霖摆了摆手,站在风口,感受着寒冷的风雪。
 “白屿河一带,冷似此地十倍,我们需要为几十万人准备充足的棉衣。”杨霖叹了口气,骂道:“贼鞑子,怎么就是冻不死。”
 在他身后,小将刘锜正从河北的防线,准备驰援,路过此地特来拜见杨霖。
 听了这话,刘锜问道:“少宰,冬日白屿河结冰,为何不趁势掩杀过去?”
 “在冰天雪地里,和女真鞑子野战?你怕是不知道大辽七十万人,是怎么被两万击溃的。”
 寒冷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它的战绩豪华的令人惊异,它曾经打败了两个不可一世的欧陆强人。
 杨霖可不想和他们一样,如今自己可以耗,等冬天过去再打,也丝毫不迟。
 切断了女真和草原,没有了蒙古战士,又失去了幽燕,不会有北地汉儿为他们卖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比历史上弱小多了。
 自己只要继续压迫它们的生存环境,早晚有一天,会把他们赶回到老巢,然后直捣黄龙。
 唯一担心的,就是鞑子不安生,毕竟这点严寒对女真战士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们自小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宋军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守住现在的防线,把他们关在笼子里。
 “怎么收些木炭,送到军营,帮助他们度过寒冬,才是实际的。”杨霖忧心忡忡地说道。
 刘锜有些发怔,然后笑道:“少宰还不知道?军营如今烧的不是木炭,而是用煤炭取暖。”
 “汴梁有人做出了一种火炉,接个烟筒,就可以将浓烟排出,或者干脆就用泥砌一个烟筒。如今幽燕一带,燕山南麓,开采出几个煤矿,源源不断运到长城上。”
 杨霖这几天,忙着地震之后的重建,没想到军中已经有此进步。
 看来民间的技术,确实在逐渐进步,仔细想想这是必然现象,自己铺下这么好的基础,就是块盐碱地,也该生根发芽,见点收成了。
 煤炭若是利用起来了,那么将会带动很多技术的进步,听说在汴梁已经有人做出蒸汽抽水的机器来了。
 眼前的天空中,雪花越来越大,杨霖迈步走回房内。
 刘锜紧紧跟上,杨霖心情比刚才好了许多,笑道:“你到了白屿河,告诉希宴,明年雪化之前,不得冒进一步,守住就是胜利。想要守住白屿河防线,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西军旧日的堡寨战术。如果说一个不够,我们就建两个,两个不够,我们就建一百个。”
 西夏就是忘在这个战术上,杨霖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战术了,步步为营,稳中求胜,即使战役战斗失败,丝毫改变不了一点点蚕食对手的趋势。
 大宋地域广博,人口超过一个亿,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为什么我要拼上所有家底,和你战场赌一把,我就是一点点耗死你,没有人能和汉人打持久战。
 ……
 白屿河一带,军营连成一片,和鞑子隔河相对。
 一连串的失利和挫折,让骄狂自大的女真人开始团结了一些,当然肯定没有起兵伐辽时候那般精诚。
 宗翰死了,代表着金国的一个大的利益集团的倒塌,也迎来了一次对这个势力的重新瓜分。
 完颜宗望作为宗翰的盟友,此次获益最大,很多宗翰旧部,都投奔他的麾下。
 这其中,当以完颜娄室最为重要,他虽然败退到白屿河,但是阿骨打并没有治罪。
 所有人都知道,是蒙古崩溃了,才导致的娄室战败。在此之前,他可是三战三捷,将战线推进到了云内。
 坚固的城寨林立,根本无需杨霖下令,老西军都知道对付异族,尤其是这么凶狠的异族,就要建城寨。
 夯土为底,条石遮护墙基的城墙内,一根根的烟筒冒着黑乎乎的浓烟。
 将士们躲在城寨内,围着炉子取暖,只要鞑子不进攻,他们便缩在暖和的屋子内,除了方便连门都不出。
 每一个城寨内满满当当的各色建筑,或者屯兵,或者储藏粮草军资。
 若是鞑子来攻,几个相邻的城寨,互为犄角,相互策应,根本不会让鞑子讨到意思便宜。
 就在这样的僵持中,京营新军支援到了白屿河,姚平仲等人都有些忐忑,生怕这些人增兵,是为了让自己进攻。
 现在进攻,可就遂了鞑子的意了,他们做梦都想宋军走出城寨,和他们野战定胜负。那就相当于自废一臂。
 刘锜进到营中,先是和几个相熟的将佐打了招呼,然后便在众人的问询声中,来到了姚平仲的大帐。
 姚平仲抬起头来,叹了口气,问道:“刘指挥远来辛苦,快快请坐。”
 刘锜抱拳道:“末将刘锜,见过姚督帅,此番来此,末将带来了少宰的军令。”
 帐中诸将心一提,都有些紧张,刘锜道:“少宰说了,让俺们多多建造军寨、堡寨、城寨,然后固守白屿河,守住此地到了雪化那天,就是大胜。”
 帐内诸将长舒一口气,都有些喜色,这才是他们最想听到的命令。
 姚平仲道:“白屿河守住不难,因为鞑子也知道,突破了白屿河毫无用处,他们还需要再打居庸关。所以鞑子的主力,一直在进攻长城防线,韩世忠那里要是守得住,别说等到雪化,就是守个三五年,也不成问题。”
 诚如他所言,长城防线才是最难的,好在这一带被韩世忠经营了好多年,各种防御工事、暗哨、建筑。。。都一应俱全。
 而且随着北地汉人归心,仗越来越好打,尽管鞑子的攻势不断,却从未再次突破长城。
 此时宗翰已经死了小半年,在没有鞑子说出要给他报仇,敌我双方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第六百七十九章 顾不过来
 汴梁城外的官道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卫队。
 这些人身穿锦袍,赤红色的军袄,骑着高头大马。
 红衣侍卫们簇拥着一辆马车,缓缓驶来,一路上风尘仆仆,很多侍卫的肩头都挂着白白地一层雪。
 杨霖掀开车帘,看着熟悉的汴梁城墙,心中一阵感慨。
 此次出巡,又是不得安生,本来规划的是巡狩天下,落实新政,然后接纳交趾内附,一举夺取赵宋江山。
 谁知道刚走了半个圈,阿骨打就动员金国之力南下,一场大战刚刚开始,幽燕平卢到河北,就发生了地震加海啸。
 这一年,耶律大石在西边也站稳了脚跟,要不是阿骨打南下,自己绝对不会坐视辽人霸占中亚。
 现在可倒好,让这个屡败屡战的契丹皇帝,尝到了太多胜利的滋味。
 汴梁城外,只有王朝立一个人前来迎接,其他人都不知道。
 杨霖只通知了王朝立和殷慕鸿,后者正在忙着布局天下一十三省,安插探子,监管地方。
 不过这熟悉的仪仗一到城郊,汴梁的百姓就知道,杨少宰回来了。
 杨少宰离京这段时间,真是无聊的紧,早就习惯了各种大场面的汴梁父老,都有些想念这个堪称话题之王的杨少宰。
 杨霖掀开车帘,车内只有苏伊娜和杨可人姐妹,徐月奴和折浣香想要在密州过年,杨霖派人把她们送了回去。
 临行前难免是嘱咐几句,看好自己的宝贝女儿,这两个如今关系好的如同一个人,行走坐卧都在一块,常常让杨霖啧啧称奇。
 毕竟一个是狐媚子精转世通体妖娆的娇媚少妇,一个是英姿飒爽的江湖豪门徐家庄一霸,性格迥异,一刚一柔。
 杨霖走下马车,笑着道:“世安,半年不见,你倒是富态不少。”
 胖乎乎的王朝立赧然一笑,抱拳道:“少宰风采依旧,不让往昔,清减了许多。想来是一路辛苦,为国为民啊。”
 杨霖轻笑一声,也不谦虚,和陆谦嘱咐几句,让他带着女眷回府,吩咐府上准备迎接自己,然后上了王朝立带来的马车。
 进到车内,杨霖马上问道:“汴梁近来,一切可好?”
 “少宰放心,有白相和高殿帅在,一切都按少宰在时的规矩行事。”王朝立说道这里,有一些犹豫,还是说道:“就是那个新成立的文教司,不断推行新的规程典章,白相那里也基本全都通过了。”
 杨霖心底一笑,这蔡京的文教司,设在了礼部门下,身为礼部尚书,王朝立肯定是有些郁闷的。
 难道让他去管蔡京么,看得出来,他也管不了。
 文教司越活跃,礼部就越尴尬,蔡京可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好在文教司的动作,自己都一清二楚,不过是推广杨学,建立学员校舍,规范僧侣道士,都是利国利民之事。
 杨霖也不点破他,只是笑着说道:“蔡太师于治国一道,颇有建树,我们的新政,许多都是拾他的旧日政策。你身为晚辈,要多学着点,也要和他出好关系,才是正道。”
 王朝立眉间一动,赶紧说道:“少宰说的是,世安记住了。”
 他本来确实有些不快,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少宰第一个心腹。当年少宰还是将作监丞时候,自己就是他的下属,一手提拔到如今。
 只要自己忠心耿耿为少宰办事,岂会遭受冷落,何必将眼光局限在礼部。
 马夫将车赶到柔惠帝姬居住的小院,门口的门子并未阻拦,到了内院门前,王朝立在车内等待,杨霖独自一人下车。
 这事虽然在汴梁传的满城风雨,几乎是人尽皆知,但是毕竟好说不好听。
 就算是杨少宰,也要避讳着点,不然来看自己那未曾蒙面的女儿,还得坐自己的马车。
 进到院中,柔惠帝姬早就在外面等候,一看他进来,眼里满是眷恋、欣喜、甜蜜的目光。
 她穿着一身白绫袄,身段生了孩子之后,稍微有些腴润,更加有成熟的韵味。
 贴身丫鬟红雀陪在身边,不时笑着在她耳边私语,柔惠帝姬一双眼睛却只在杨霖身上打转。
 杨霖走了过去,直接将她一把抱了起来,在帝姬的惊呼和丫鬟们娇笑中,进了房。
 一跨入房内,顿时觉着春意悠暖,芳香扑鼻。
 地下热热得烧得火砌墙,便是在冬日,整个屋子四壁都是暖暖得如同三春艳阳之时。
 因为有新生的婴儿,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