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对宋军匆匆赶来助战,正看见十几名女真鞑子从山棱线上冒出来,和宋军士卒面对面。
两伙人都是结实矫健精锐敢战之士,目瞪口呆了不过一瞬,便同时怒吼,互相挥舞兵刃狠狠迎上!
夜色中看不清,进攻还好,防守基本靠命。一时间,有两三对军士,同时将兵刃捅进对方身体,然后就连在一起倒了下来!
底下的宋军源源不断地赶来,这些鞑子也被激发出凶性,嚎叫着悍不畏死。
纵使是百战的西军老卒,一对一也不是这些人的对手,道路狭窄的山道上,鞑子逐渐占了上风。
宋军步军都杨瀚头有些急躁,借着月光看到一个粗壮的鞑子连续砍杀几个手下,手持一柄短刀刺去。
女真鞑子这边,为首的金将,一闪身就让得干干净净。
他腰里一柄弯刀早已拔出,胳膊向后撤,刀只在身侧露出一半。一寸短一寸险,合身迎上的同时,一刀就刺向了杨瀚胸腹之处!
杨瀚连忙躲闪,避过了致死的伤,胸口却也被划了一道口子。鞑子叫了一声,举起刀就要朝杨瀚的脖子狠狠剁下来!
突然,一道冲天的亮光刺眼,杨瀚趁机滚了几下。
远处火光大作,光亮之后,断云岭上才传来惊天动地的声响。
在这山巅的人,都感觉到了大地的抖动,似乎是山要塌了。
远处的姚平仲哈哈大笑,他在撤到断云岭的时候,女真鞑子全然没有想到,此地埋设了无数的炸药。
前段时间女真攻打的那么紧急,姚平仲也没有动用这个杀手锏,因为他一直在等杨霖说的那一天。
草原有变,完颜娄室很有可能会殊死一搏,到时候全军压上,这一手底牌才能收益最大。
隐忍到最后的姚平仲,终于得偿所愿,山坡上的鞑子被碎石刺死,滚落摔死,被浓烟呛死的不计其数。
杨可世东倒西歪,扶正了钢盔捶了他一拳,骂道:“好啊你,好你个希宴,连俺都瞒着?”
这一下至少几千个鞑子殒命,很快借着这一波,很多宋军翻涌出断云岭的工事。
人喊马嘶,杀声一片,完全出乎娄室预料的,宋军反攻了。
在护步达岗击溃了御驾亲征的辽帝耶律延禧,一战打垮了整个大辽帝国之后,完颜娄室就再也没见过这么难缠的对手。
以往他们女真,所到之处,敌人只能跪在路边祈求活命。
现在这山崩地裂地阵势,加上从山上冲杀下来的骑兵,都让娄室有一瞬间的失神,难道天命真的不在大金么,那为什么让俺们女真儿郎前面如此顺利。
大战之际,没有见到合不勒大汗的蒙古人,本来就人心惶惶。
此时更加没有斗志,若是合不勒在,他们根本不会怕。但是现在,大家都担心被金人卖了,毕竟女真的凶残他们都是亲眼见到过得。
左翼的蒙古军人心浮动,慢慢不支,完颜娄室此时身披重甲,一马当先,率众迎敌。
借着下山之势冲下来的宋军,与这支女真骑兵迎面撞上,两马或者错身或者就干脆撞在一处,长嘶声倒在地上。马上骑士摔倒在地,犹自纠缠成一团互相死拼。不断有人落马,鲜血飞溅横溢。
完颜娄室如同一尊杀神,挥舞着两个铁流星,不知道捶翻多少宋骑。
不过他两边的兵马,却在这场酣畅淋漓的厮杀中,不断地减少。
双方杀到翌日清晨,太阳升起,驱散夜色。
薄雾中,酣战一夜的将士,眼边的睫毛都挂着湿湿的露水。
遍地的尸首,诉说着昨夜的残酷,一场强强之争,让双方都耗尽了力气。
女真退兵三十里,到了野狐岭,合不勒趁乱逃出了,带着自己的麾下所有的蒙古兵马,逃回草原去了。
被耽搁一天,草原就要有几十个部落被屠,也就代表着有一群群的战士失去了自己的家。
完颜娄室一身血污,下令兵马安营扎寨,利用野狐岭休养一段时间,再和宋军厮杀。
他们还没休息过来,到了中午时候,大地又是一阵抖动。
几个亲兵进来,大声道:“娄室,宋军又杀过来了!”
完颜娄室怔了片刻,至少有那么片刻,这些亲兵见到了战无不胜的娄室失神了。
战神,也懵了。。。
姚平仲和杨可世把枪插在地上,看着预备军在吴玠的率领下,从满地死尸的战场冲了过去,前去追击金兵。
易州兵马自从太宁血战,还没有打过仗,养精蓄锐了两年多,终于出鞘了。
此时大宋的底蕴,和女真的先天不足尽显,女真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昨夜一场血战,宋人还有预备军没有动用。。。
完颜娄室放弃野狐岭,退到了中京府的北归山,在这里有耶律大石当年构筑的完整防线。
金兵上下,都认为可以守住北归山,但是他们却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战火已经烧到了金国的土地上。
………
夏州城内,一众官员,前呼后拥,把杨霖迎到了一个院子内。
他把宋江派往兴州,自己来到夏州,安抚巡视西北的近况。
大军出征,后方一定要稳固,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大宋如今在边境陈兵百万,最怕的就是有人闹事,不管是在腹心还是边陲。
这个院落清一色都是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窗栏,门楣敞亮气派,一看就是豪门府邸。
不过此时,都已经搬了出去,成了杨霖临时的住所。
夏州,曾经一度是定难五州之首,西夏皇族拓跋李氏的发家之地。
一阵寒暄之后,主客落座,杨霖在上首,二十几张小桌,排成回字型。
杨霖笑道:“此间风俗曾经迥异中原,如今也差不了多少,在这院子里,本王还以为到了江南。”
底下的官员纷纷笑着附和,杨霖端着酒杯,道:“我看可以在此地搞一个蹴鞠会社,汴梁那边有联赛,主要是江南和荆楚省份的球队。你们便在秦陇或者银夏做一个西北联赛,到时候决出了冠军,岁末时候一块到汴梁,和东南冠军比试一番,也是元旦一景。”
“殿下这个主意绝了!”
杨霖此举,不但是为了丰富西北百姓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加强东南、西北的联系,避免产生大宋让北地汉儿离心离德的局面。
加强沟通,增进交流,时刻提醒边陲百姓,自己是哪一国的人。
不一会,一队队娇俏侍女,端着酒菜上来。
杨霖指了指酒杯,旁边的侍女赶紧给他斟满,杨霖端起来道:“此时此刻,正有无数的西北好儿郎,在草原厮杀。本王提议,这第一杯酒,我们先为他们干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跟着杨霖一饮而尽。
酒酣耳热之后,中间一队羌人少女,身穿着丝衣宛如轻羽迎风而舞,有人笑着说道:“殿下,此乃盛唐遗留下来,霓裳羽衣舞。”
这些少女都是从族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玉腿笔直修长,浑圆的美臀曲线毕露,纤腰盈盈一握,整具身体的风姿如玉凸凹有致。
她们体态轻盈,步履娉婷袅娜,伴随着乐声翩然起舞。舞姿优雅,一派富丽堂皇充满了盛世的繁华气象。
杨霖也是经常听人说起盛唐的最著名的舞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西北之地,到现在好保留着对盛唐的崇敬和仰慕,杨霖心中也暗道,一定要重现当时的荣光,并且更进一步!
在所有人沉浸在这美妙的舞姿中时候,一个亲兵迈步进来,大声道:“少宰!云内战报,姚平仲将军杀出断云岭,收复野狐岭,如今已经打到了中京府的北归山!”
砰地一声,杨霖拍案而起,溅起的酒水挂在脸上,却不见狼狈,反而有些英气。
“金狗三次犯边,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反击自今日始!”
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
秋日的草原,逐渐寒冷起来,宋军身上也已经穿上了军袄。
无数赤红色的袍服汇聚,就如同草原上的行动的火海,是易州兵马随吴玠追击合不勒。
草原上的情形,如今谁也不知道,这些蒙古军汉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去,没有任何一丝战意。
跟着娄室打下些许地方,劫掠的东西少的可怜,还不如以前打契丹的草谷,却付出了丢失老巢的惨痛代价。
作为这件事的发起人,合不勒的威望正在快速下滑,不少的部落族长干脆就明着骂他害了大家。
人心离散,就差没出内讧,更别提组织兵马防备后面的宋军了。
吴玠一路追到了金河山,而姚平仲等人,则率领大军压迫白屿河。
只要渡过了白屿河,就是完颜阿骨打的金兵主力的西边侧翼,女真便暴露在宋军的两面夹击中。
宋金之战,熬过了最艰难的时间,到了拼底蕴的时候,女真哪里是大宋的对手。
宣和三年秋,北部边境死守了三次,终于迎来了反攻的曙光。
几十万的将士士气如虹,猛将如云,精兵如雨,钱粮充沛,唐末五代以来,胡强汉弱之风,已经到了逆转的档口。
姚平仲下令,在白屿河西侧安营扎寨,派人联络檀州的韩世忠,等待时机渡河。
白屿河的水雾,凄冷冰凉,篝火旁取暖的杨可世幸灾乐祸地说道:“泼韩五杀了完颜宗翰,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却也激怒了阿骨打。这一个多月,金兵发疯似的猛攻,长城内外打的太苦了。俺听人说,韩世忠好几次要撤到檀州景州一带防守,可惜墙上贴着军令状,敢撤退一步,他是要掉脑袋的。”
韩世忠在西军中名头很大,不是因为他官职高,而是因为这是一个惹事精。
不知道多少军汉,都和他混的很熟,为他在勾栏瓦舍跟人打架,去赌坊救人,可以说是丢尽了西军的脸面。
不过他打仗勇猛,屡立战功,是西军将门子弟冒领军功的最佳人选,所以一直没受什么大的处分。
后来他交了狗屎运,去了一趟江南打个方腊,阴差阳错生擒了方腊,最重要的是拜到了杨少宰门下,从此平步青云。
西军中对于这个旧日小卒,都有些眼酸,说话难免带着些揶揄。
姚平仲却没有心思看韩世忠的笑话,他举起千里镜,看了一眼对面。
茫茫河面上,雾气很浓,根本看不到什么。
姚平仲叹了口气,道:“这条河要强渡,又不知道该死多少的弟兄,须得想个计策才好。”
在他身后,有一个河北的小将,指着河水道:“这个季节,河水冰凉刺骨,唯一的吊桥已经被鞑子砍断,就算过了白屿河,还有一道黑河。。。”
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地马蹄声,一个小兵匆匆赶来,抱拳道:“奉圣州的王禀将军,还有居庸关的北道总管宗泽,率兵前来支援。”
姚平仲将娄室打出了白屿河,王禀和居庸关的面前,已经都被攻克,他们再也无须守在城池内了,一下子解放出十几万的兵力。
姚平仲握着马鞭,道:“走,去迎接两位将军,集思广益,他们或许有什么好办法。”
………
君士坦丁堡前,耶律大石率众入城,萧保保等人在城门口迎接。
百国联军,听起来实在太吓人了,整个大辽朝野人心惶惶,皇帝御驾亲征,要打这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
当年大辽那么多藩属国,最次的也能调集一万人马,多的十万不止。
如今来了个百国联军,还不得几百万人?大辽上下到了此地之后从未如此重视,耶律大石甚至主动派人,向大宋示好。
他已经做好了不行就东归投奔大宋的想法,进城之后,耶律大石巡视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防,算是比较满意。
他西逃时候,带上匠人的做法,无形中提高了这些人地位。
大辽的匠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