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他们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廷军,俘获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于是拜占廷所属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
 不过近二十年来,塞尔柱不断衰弱,国王马利克沙死后,诸子纷争,帝国四分五裂。所以辽人和他们结盟,共同除掉野心勃勃的花剌子模,塞尔柱人欣喜万分。
 他们可能没有听过一个故事,叫做唇亡齿寒。。。
 耶律大石亲自坐镇,指挥大军攻城,城上的兵马,看着下面一辆辆巨大的器械,茫然无措,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
 辽人工匠打造出的攻城器械,可以说是仅次于大宋。
 当初西逃,耶律大石连儿子都杀了,却坚持带上云内城中的工匠。辽人曾经长期统治幽燕、云内,这些汉家旧日屏藩百余年,这期间有无数的汉人,是他们的子民,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一架架投石器,可以将几十斤重的巨石,砸到远处的城墙上,城池内。所砸之处,哀嚎不断,血肉横飞。
 花剌子模刚刚和辽人建交,他们名义上还属于塞尔柱帝国,所以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会遭到两个势力同时进攻。
 阿尼城中,没有很多的兵马,已经逐渐坚持不住。耶律大石在云内宋金辽的大战中,从金人和宋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对情报的重视。
 几次互相通使的过程中,他已经初步摸清了花剌子模的各个主要城池中的兵力,花剌子模人对此根本不加隐瞒。
 有的地方,在路上稍微和路人一打听,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城中共有多少的兵马。
 能够上城守卫的士兵,越来越少,而辽人的冲锋,还没有真正开始。
 终于,坚持不住地阿尼城主,打开城门选择了投降。
 耶律大石笑了笑,率兵深夜入城,在城中亲自扶起了跪地不起的阿尼城主,对他大加赏赐。
 契丹的日月旗插在城头,这片土地上,已经迎来新的霸主。。。
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岂会容不下一个蔡京
 一声鸡鸣,天色破晓。
 长安城中渐渐地忙碌起来,街道上人来人往,店铺也一个个开门迎客。
 杨霖在院中练完功,两个小丫头还没有醒来,他难得自己洗了把脸,穿上衣服来到院外。
 一众官员已经在外等候,杨霖迈步进来,这些官员一起站起身来。
 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坐下,在杨霖落座之后,这些官员才重新坐下。
 随手翻了翻已经被摆在桌案上的公文,杨霖心中点了点头,这东西骗不了人。
 他打眼一看,就知道秦陇省算是合格推广了新政,尤其是徭役和田产上。
 “相信你们也有所耳闻,女真人近来有些动作,在云内和幽燕边境,不断增兵。若有战事,秦陇省地处要害,征调民夫、运送粮草,不可懈怠。”
 种洌抱拳道:“少宰放心,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谋划了,只待边乱一起,可以立即动手。”
 杨霖笑着道:“对秦陇的应战之力,我是不怀疑的,你们打了几百年仗,这点小场面自然不在话下。如今秦陇虽然不与金人直接接壤,但是陕甘一带,依然是战后的要地。辎重粮草补给,对战场作用有多重要,不用我跟你们说,在座的都是久战之人了。”
 种师中低着头沉思了一会,沉声问道:“少宰,女真人真的会打么,据我所知,如今女真国内,已经逐渐安宁,他们只要再花一些时间,必定能完全巩固辽阔疆域的统治,此时南下,好像得不尝试吧?”
 这话说得没有什么问题,也确实是女真的现状,金国若是能再稳定一段时间,肯定是可以取代契丹人,管制这一片广袤疆域的。
 尤其是漠西的蒙古诸部,这些人因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贫瘠的资源,最大的问题就是活下去。
 他们的种族观念也不强,你杀了我们的族长,我往地上一跪,你只要不杀我,你就是新的族长。
 这一带谁强大了,我就是谁的附庸,跟着他到处砍人,大哥吃肉我们吃骨头。大哥死了,不要紧,谁杀得我大哥,谁就是我新大哥。
 如今辽人被赶走了,女真人只需稍微象征性地去招降蒙古诸部,就会有一大帮草原小弟。
 要知道,契丹的西南招讨司,可是有五十万兵马。
 每一个蒙古人,上了战场就是战士,不会骑马的几乎没有。
 如今女真人不去收拢这些蒙古小弟,南下攻打大宋属实不是很明智,在漠南的蒙古诸部,以克烈人为首,几乎完全倒向大宋了。
 杨霖笑了笑,站起身来,种师中和他哥哥相差得有些远,眼光上不够长。
 “女真人以区区小部落,鲸吞大辽,作用万里江山,无数子民。这时候,他们国中几员大将,岂能不拉帮结派,想要更大的利益。
 有时候,打不打仗,并非是完全以国家社稷的得失来做决定的。打这一仗,对金国来说可能不是好事,但是对他们的个别将领来说,可能就是上位的机会。”
 众官员连连点头,杨霖心中对此一清二楚,八成就是那个完颜宗翰的主意。
 这孙子几次侵宋,都是急先锋,每次都是他向阿骨打提议的南下。
 事实上,阿骨打这个人,推翻大辽之后,没有什么南下的野心。
 在后世的历史上,他甚至一度要免费把幽燕还给大宋。
 如今杨霖杀了吴乞买,让阿骨打也有了南下的执念,再加上宗翰等人的不断挑事,金兵卷土重来是早晚的事。
 杨霖自己很乐于打这一仗,所以他在纳妾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一点都不紧张,甚至有些兴奋。
 金兵来,完全突破不了自己的长城防线,只能是延缓金国的崛起速度。
 而大宋,有的是底蕴和他在长城边境耗着,打十年,打二十年,都不会伤筋动骨。
 说到底,我有钱,有人,有稳定的大后方,再守几年,势必要主动出击的。
 若不是有这个底气,别说是纳妾了,就算是娶妻,杨霖也早就急吼吼地直奔边关了。
 种师中听了这席话,也想清楚了其中的道理,看来这一战是真的有可能要打了。
 驻守云内的西军,又是首当其冲啊,想到姚平仲麾下那些正统的西军嫡系兵马,种师中就有些肉疼。
 好在现在,有了长城兵团,有了西北兵团,也都不是以前的乌合之众能比的。
 浴火重生的京营新军,更是一鸣惊人,靠着云内那些坚不可摧的险要关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伤亡。
 杨霖看着一大帮秦陇高官,笑道:“你们都陪我去几个偏远点的县城,看一看新政的成效,总要亲自问询一番,才能让人放心。”
 秦地官员,哪有不会骑马的,众人随着杨霖,一起出了长安。
 路上陆谦过来,对正在和官员们谈笑的杨霖说道:“少宰,京中有书信。”
 杨霖展开一看,字迹十分熟悉,不用看署名也知道是蔡京写的。
 信中没有过多的废话,直入主题,就是蔡京想把通政司和典教司合并,归属礼部治下,是为文教司。
 从此执掌邸报、宣教、宗派、倡文之事。
 杨霖在马上沉思片刻,老东西一把年纪了,还想着发光发热,就看自己有没有这个魄力用了。
 想到蔡京的能力,杨霖终于咬了咬牙,自己如今把势力打造的根深蒂固,蔡京是不会去逆天而为的。说他忠孝两全?杨霖可没有看出来。他想着更进一步,估计只有搭上自己这列车了。
 就用了你又如何,难道还怕你不成,也让老东西看看,我杨霖的心胸。
 而且蔡京的提议,也让杨霖十分心动,他甚至已经想到,要免费往交趾、克烈、大理、吐蕃、西域都护府这些地方,推广汉字,普及汉语了。
 当这些地方的人,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文教司的学院内,免费识字的时候,他们那尚在幼小孱弱阶段的文明,会被一个已经成熟强大,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文明所吞噬同化。
 “派人传我的口信给白时中,就说本官同意蔡太师的提议,并且本官向中书门下举荐,文教司提举由蔡太师担任。”
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
 东京汴梁,蔡京府上,老臣蔡京捧着一纸任状,沉默良久。
 当初交好童贯,在道君皇帝面前进美言,得了一个学士承旨。
 从那之后,风云际会的大宋朝堂,再也无法避开蔡京这个名字。
 宰执天下六年间,蔡京一举整改了司马光等人党争留下的烂摊子,重塑大宋经济。
 老相公王安石到死也改不了的新政,被他从中稍加改动,便行诸于世。
 士林所望,君王青睐,前途无量。
 如今这个任状,却早以没有了当初的激荡心情,蔡京叹了口气,嘱咐老都管将它收了起来。
 赵佶要的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丰亨豫大。那杨霖呢,杨霖要什么,老夫可以给他带来什么?
 他们可以给自己的,都是权势,在庙堂之上,掌控天下的权势。
 权势这东西,一旦染上了,是戒不掉的。蔡京叹了口气,站起身子来,往书斋走去。
 老头一边走,一边从扬州的湖畔开始回忆,杨霖这小子,到底想要什么。
 结好宦官,高中状元,修建艮岳,掌市舶司,四处行贿。。。他要的是权钱?
 败讯传来,满堂文武噤声,独自入宫揽罪;灭西夏、纳大理、收吐蕃、复幽燕;取直运河,开挖河渠,筑城天津,惠及河北;推广新政,精简官员,增强武备。。。
 难道你想要一个真正的盛世么,杨文渊要是有这个执念,还有重用老夫的勇气,那倒真的不是难事。
 在秦陇省,杨霖第一次见识到自己的声望,远胜其他地方。
 这还要得益于当初童贯在秦陇横征暴敛,横山一带累死饿死冻死了十万民夫,是杨霖将他们救了回来。
 一听说是少宰杨霖到了,各地父老夹道欢迎,杨霖随意询问一些新政的事,比如说差役的工钱,土地的丈量,都是按照新政实施的,这才放下心来。
 秦陇如此省心,大大出乎杨霖的预料,他本以为这里是将门世家的大本营,几大家族坐拥无数的良田,岂肯轻易服软。
 但是杨霖低估了大宋百十年来,对武人的压制,没有了西夏的西军将门,时刻担忧鸟尽弓藏的命运,所以危机意识很强,轻易不肯给朝廷一点把柄,所以最为配合。
 折家的前车之鉴就在面前,没人想要背井离乡,去密州做一个富家翁。
 而他们就是秦陇大地是真正的地头蛇,这些人都乖乖听话了,剩下的小士绅,岂敢不服管。
 咸阳城郊,杨霖在一个小河畔驻马,几个官员在地上围坐。
 侍卫们张罗着一些吃食,就近的山泉中打来清水,埋锅造饭。
 杨霖指着周围的拢亩,道:“秦陇地广人稀,男少女多,缺少劳力。不如和江南商户学习,引进新式纺车,便是家中守寡的妇人,也能赚不少钱。”
 种师中不以为然地道:“妇人抛头露面,总归是不好。”
 其他官员,却没有这个顾虑,他们都是秦人,知道此地的情况。
 若是真的引进纺车,让劳力们可以安心在田地里耕作,是一件好事。
 秦陇不少的良田,都荒废着呢,尤其是河西的沃土,着实可惜。
 杨霖心中暗道,这种师中,不适合在地方任职,干脆调到云内和姚平仲守长城去算了。
 他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讲了起来,不过是江南的作坊内,新式纺车的厉害。
 这让秦陇官员十分上心,如今商道通了,若是有大量的布匹,不愁没有买家。
 西域的商人,还有蒙古的马贩子,对布匹的需求是个无底洞。
 杨霖激动地站起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