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忠彦冷笑一声,出班道:“如此岂非断了寒门入仕之路?”
蔡京呵呵一笑,继续道:“谁说学校取士就是断了寒门之路,韩相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如今州县之中,是谁在读书?寒门子弟,有几个能上书院,又有多少农夫愚妇舍得出钱让子弟就读私塾。”
“臣之本意,是要在我大宋各州县,兴建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进的学制;臣要罢科举,实则是要改由学校取士,为寒门开路。”
“如此还不够,臣觉得应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学校,为陛下所用,为大宋所用。”
尼玛,杨霖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这老贼要在大宋办义务教务?
难道自己一直误会了蔡京,他才是忧国忧民的宰相,怎么看他都不像啊。
朝中各派的领袖一时间都沉默下来,仔细思索着此事的利弊,至于那些摇旗呐喊的,只需等待韩忠彦、曾布等人的决定,再跟着附议就是了。
杨霖一看冷了场,此时不表忠心,更待何时,赶紧出列道:“微臣附议,蔡相所言对于兴文教大有裨益,非圣明天子在位,不能有此开明之言。”
赵佶笑着点了点了头,蔡京的用意很简单,这样一来确实对于基层的百姓有些好处,但是更大的利益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们就有机会给自己的子弟走后门了。
从此之后,当官的儿子想要当官,可更简单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政策,不过也给当权者留下了口子。
蔡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派,所有的变法都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历史上每次变法都会阻力重重,几乎都伴随着残酷血腥,但这几乎是必经之路,蔡京也不例外。
如果摘掉有色眼镜来看,蔡京比王安石的手腕还硬,能力更强。他打压的官员,全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东山再起的可能都没有。
最终韩忠彦和曾布也默许了这个做法,他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利,在各人的势力范围内,可以帮助族中子弟入仕,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好处。
这是王安石的三舍考选的升级版,蔡京的做法无疑比他更加激进,但是遇到阻力却小了很多。
崇宁三年,朝廷罢科举,学校考选代替了科举考试,五榜进士皆由太学所出。
读书人可以一级级地升学,不再由一场考试定论,蔡京促成此事,一时间风头无两。
杨霖走出皇城,感慨姜还是老的辣,蔡京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
自己现在可没有这样翻雨覆雨的本事,还是老老实实去沿海,把市舶司重开的事办好吧。只要有了市舶司,将来在朝中早晚也能像蔡京一样风光。
算起来离出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杨霖打算让万岁营的特勤队训练好了之后,带着他们出巡,毕竟现在的世道不太平。
尤其是还得去密州,山东地面上强梁遍地,占山为王拦路打劫的数不胜数。
刚出皇城,到了御街,车子突然停了下来。
杨霖掀开帘子,问道:“怎么回事?”
“大郎,有人拦路。”
光天化日,天子脚下,竟然还有人拦朝廷命官的车。还有王法嘛,还有法律嘛?
走出马车,杨霖意外地发现,拦路的竟然是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
“杨霖!”
此人怒喝一声,听口气就知道来者不善,找茬的?杨霖也就没想着惯着他。
“叫你爷爷作甚?”
官服中年人一愣,随即面皮涨红,骂道:“你也配做圣人门生,你也配读论语,你也配做状元?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此人乃是陈朝老,杨霖虽然不认识他,但是他的名气却很大。
这是出了名的太学清流老顽固,凡事看不顺眼的见谁骂谁,偏偏他的名声很大,声望很高,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主要也是犯不上,他虽然名气大官也不小,但是又没有什么实权。真出手和他放对,就遂了他的意,没完没了的骂丈再加上他在太学的那些学生,活活把你恶心死,把你名声搞臭,还能帮他继续扬名,养的好一个清流名望,让士林敬仰。
杨霖不怕,是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名声搞臭了,徽宗虽然毛病很多,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理会这些清流。我想用谁就用谁,你们把他骂化了,我照样捏起来继续用。
在远处的茶楼上,王黼端着一杯茶看热闹,这次就是他指使人唆使的陈朝老来骂杨霖。
杨霖染指市舶司,已经触动了梁师成一派的核心利益,他们要出手就先把杨霖搞臭。新状元名声臭了,搞起来就容易多了。
陈朝老摆开架势,带着几个太学生在其后助长声势,张嘴就骂。
一顿之乎者也,听得杨霖又好笑又好气,这老东西无缘无故前来找事,究竟是他自己看不惯自己的蹴鞠联赛和艮岳寿山,还是有人撺弄。
杨霖凝神思索,对于那些文绉绉的骂声却充耳不闻,御街上的百姓不知就里,还以为新科状元郎被骂愣了,不禁喝起倒彩。
赶车的杨三听不下去了,羞愤地叫了一声大郎,撸起袖子就要上前拼命。
这一声提醒了杨霖,看着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杨霖心中已经了然,往四周看了一圈,冷笑一声:“杨三退下!都让开,拦住他身后的人,我要和这老杂毛单练。”
崇宁三年夏,十六岁的状元杨霖骑着六十六岁太学陈朝老,当街痛殴。
士林侧目,文坛顿足,天下舆论一面倒。
随即一纸御状告到金殿,天子赵佶下诏,各罚半年俸禄。
杨霖恶名传开,陈朝老心如死灰,告老致仕还乡。。。
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杨钦差
才刚过晌午,杨霖便兴冲冲地来找蔡京,今日是他出巡的日子,当然要来和明面上的靠山道别。
“杨老弟,恭喜高升啊。”未到二堂便遇见了杨戬和蓝从熙二人,如同一尊弥勒佛般的杨戬老远便开口恭贺。
“这算哪门子高升,不过是多了一件差事罢了,要不是为皇命奔波义无反顾,我还不愿意冒着酷暑出这趟远门呢。”杨霖笑着说道。
杨戬撇着嘴道:“杨老弟这心口不一的本事,可是越来越高超了,这差事代天出巡,听他的口气还担着委屈了,不行咱家就吃点亏,去宫里奏请圣上,替你挨一挨这酷暑如何?”
蓝从熙笑道:“公公若是也怕热,下官倒是乐意代劳。”
“哈哈,两位老哥哥就别拿我耍笑了,恩相呢?”
蓝从熙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此刻太师多半正在午睡,我们可以稍等一会再去。”
杨霖皱着眉头一想,这天半晌不发的,若是等蔡京睡到自然醒,还不得延误了出发的时辰。眼珠一转,杨霖扯着嗓子喊道:“蓝兄和我等一等尚可,杨老哥是什么身份,怎么能在此久等呢。恩相,恩相,快醒醒,杨公公来啦。”
说完就往蔡京休息的院落里闯,这院落内的青衣小帽的蔡家仆役,花钿罗裙的蔡家使女,都大气也不敢喘的在各处静立。就连寻常走路也都踮起了脚,生怕发出一点声响。这一嗓子吓得蔡府的侍女不轻,蔡京也被吵了起来。
不一会侍女们捧着唾筒、香炉、净面水、胡梳等物进去伺候,又过了一会蔡京才精神奕奕地走了出来。
“文渊,大中午的你不睡觉来扰老人家清净,成何体统。”
杨霖嘿嘿一笑:“要是学生自己,说什么也屏息等待恩相睡醒,这不是有杨公公在此么。”
杨戬笑道:“你这惫癞小子,就知道给哥哥泼脏水,蔡相为国劳累,咱家就是等一天也心甘情愿。”
蔡京对身边的侍女道:“文渊说的对,以后但凡杨公公来此,记得叫我醒来。”
侍女点头答应,杨戬忙摆手道:“不可,万万不可。”
“行了,大家先别客气了,我这次来是要辞行的。”杨霖插话道:“我准备先去山东一趟,把密州市舶司开设起来,然后由此南下,依次安置。”
蔡京点了点头,没好气地道:“你快点出去汴梁避一避风头也好,现在弹劾你的奏章每日雪花一般,压的官家龙案都要塌了。太学生每日在坊间传言,直接将你打作了斯文败类,本相也只想劝你收敛一些,要知道刚极易折。”
杨霖眼珠一瞪,道:“我等大臣,食君之禄,只要是国家昌盛民安乐,管他娘身后骂名滚滚来。”
蔡京直接站起身来,将慷慨陈词的杨霖推出门去,乌木的木门关上之后,传来蔡京的声音:“你快回去收拾一下,此去巡视,早去晚归,记得保重安全。”
杨霖不以为意,在外面大声道:“恩相、哥哥、蓝侍郎,杨霖告辞啦。”
蔡府外,杨家的车队早就准备好了,这次是万岁营第一次出门,就是代天巡视,简直是莫大的殊荣。
靠着儿子成功洗白的盐王杨通,将手底下刚训练的精英全部带上,自己则带着两个兄弟继续回两淮招兵买马。
这年头天下承平,赵氏江山稳固的不像话,有谁不想从匪变成兵,吃一口官家饭。
万岁营如今兵少将寡,除了杨霖这个提举,就是从特勤队挑选出的两个精英做了两个虞候。
这些人精气神跟刚来汴梁时翻天覆地的变化,往那里一战自有一股子气势,见到杨霖出来全都精神一振。
收起在蔡府的嬉皮笑脸,杨霖眼皮一抹,面沉似水,登上马车沉声道:“出发!”
代天巡狩,这么大的场面,本该是百官相送。
但是杨霖的名声不好,汴梁和他无过节的官员,大多是蔡京一脉,为了避嫌也不来。
至于其他派系,尤其是依附于梁师成的,更是不敢前来,甚至要躲得远远的。叛徒,在官场上永远是所有派系最厌恶的角色。李商隐惊才艳艳,就因为在牛党和李党之争中立场不明,身份暧昧,结果闹得不管是牛党上台还是李党上台,他始终是怀才不遇、不受重用。
大宋党争这么多年,新旧两党互相之间水火不容,坑害同僚的事更是常见。
汴梁的街头依旧是繁华热闹,满满当当地尽是来往车辆,杨霖便让人挂起钦差旗帜开道,果然沿路的推车、马车、牛车、驴车。。。尽皆躲避。
城门口,一身公服的王朝立站在青石板的街道一侧,远远瞧见钦差仪仗便整了整衣冠,上前作揖道:“下官王朝立,来为提举送行。”
杨霖走下马车,将他叫道一旁,嘱咐道:“你在朝中多给我留点心,但有风吹草动,及时派人到汴梁城东万岁营中,自有人和我联系。”
“提举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杨霖轻笑一声,道:“行了,回去吧,我有蔡相照拂,料想也没人动得了我。”
唯一一个前来相送的王朝立,很快就淹没在汴梁的人群中。
出了城门,雄壮的开封府已在身后,高耸入云的城墙渐渐成为背影。
杨霖掀开帘子外后看,不论从哪个角度,这都是一座富贵繁华的所在,如果说当世真的有仙境,那么一定是汴梁。汴梁当时登记在册的男丁就有四十五万人,推算出有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人生活在繁华的东京汴梁。
当此时也,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的城市中心,作为扼守欧亚大陆的重要港口,当时人口总数是二十万;吴哥当时是高棉帝国的首都,是东南亚的中心城市,有二十万人口;西方自认的当时全球知识的中心,知识的创造地巴格达,人口十三万。
大好城郭怎能被胡风肆虐。
“汴梁百姓百十万,有谁识得真杨霖。”
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为我还有个地瓜三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