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前去金国宣旨的宋使,是最倒霉的,在路上就天天担心被毒打一顿驱赶出境。甚至更糟糕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谁知道到了会宁府,竟然收到了金朝的隆重接待,并且义正辞严地告诉他们,大金和大宋是平等的关系,还十分认真地拿出了证据。
当初大辽册封大金为大圣兄皇帝,是和辽帝平起平坐的,而宋辽之间是平等的。
临行之际,金人收下了宋朝的礼物,并且准备了一些回礼。
这些人兴高采烈地回到汴梁,死里逃生一般,见到杨霖把所见所闻说了一遍。
杨霖默然无语,半天没有说话。明堂中,文官们尽情嬉笑,嘲讽这个蛮人部落,竟然还拿自己当平起平坐的大国了。
文官们极尽嘲讽之能事,纵情欢笑,唯有杨霖心情有些沉重。
女真人正在从部落走向国家,这对大宋来说绝非什么好事,一个松散部落联盟的战斗力和战争动员能力,是无法和一个国家相比的。你们在这嘲笑他起步时的可笑,却不知道他们的实力发展的有多迅速。
一下场大战,数着手指头也知道就快来来临了,我们的对手又强了几分,大宋呢?
第五百零七章 简直荒唐
汴梁街道上,多了一些特殊的人,都是从禁中皇宫出来的宫娥和内侍。
前来迎接他们的家人,也都是赶着马车,在禁中每个月的月钱不低,往往是养着宫外的一大家子。
这些宫人,抹着眼泪,先是看看皇城,再看看远处高耸入云的堆玉楼,满怀落寞地离开。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批批新的宫娥内侍,从内侍省进入禁中。
一代新人换旧人,这禁中就像是整个大宋王朝的写照,在巨变中到处都是新的气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此时已经是春末,宣和元年一冬雪下得很少,户部早早上报今年粮食收成只怕不会太好。
尤其是荆楚之地,本来是产粮大户,也说是雨水太少。
杨霖先是派人多挖沟渠水库蓄水,然后准备粮食,提前运抵荆楚。
汴河上,往来的船只络绎不绝,拥挤堵塞,港口码头上的推车工,累的汗流浃背,尚且赶不上货船到来的速度。
不远处的罗伞下,杨霖皱眉问道:“荆楚来汴梁的商船这么多,运的都是什么?”
在他身后,是袖楼的商会会长王运,闻言之后低声道:“粮食居多。”
杨霖回过头来,笑道:“你莫非在耍笑本官,这汴梁的粮食一船船地运往荆楚,然后荆楚的再运来汴梁?”
王运陪着小心回道:“小人如何敢欺哄少宰,少宰有所不知,咱们大宋不光是荆楚,粮商都要从汴梁买入,然后再各自运回去售卖。
开封府耕田不多,粮食也都是从外省购入,百年来一直是这个流程。”
这也太荒唐可笑了,把粮食运到汴梁,然后到汴梁来买,再运回去。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大宋这个王朝,有很多这样搞笑的事,要是杨霖再了解的多一些,就会发现这还不算什么。。。
因为每年各地运到汴梁的粮食,是有数量要求的,达不到的话,地方官还要到处去买粮食。
徐知常在旁边,低声给杨霖解释了一番。
“就算是有这个律法,也应该因时制宜,懂得变通。荆楚官员,没有一个上书,指出这个弊端的,荆楚巡抚是谁?”
徐知常一听他动了怒气,赶紧道:“中书省酌定原太常少卿李纲,为荆楚巡抚。”
杨霖哼了一声,这李纲名头这么大,就给他个机会。沉声道:“回去之后,议定一番,不用再将粮食全部运抵汴梁。如此劳民伤财,所为何哉?”
后人写史,把北宋的问题都归结到昏君赵佶个和蔡京,其实他修个艮岳,运个花石纲,还真不如文官们制定各种奇葩规定,耗费的大。
将粮食运到汴梁,然后再运回去卖,百年来文官集团看不到其中的荒唐之处?
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之所以会继续促成这个荒唐的律法,就是因为朝中有权势士大夫阶层都在汴梁。
在这倒运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谋取丰厚的利益,要是在地方上自产自销了,根本不经过汴梁,他们就是再有本事,也无法从中赚取大量的钱财。
这些鸟人的后代和弟子,当然不会在史书上点出这些,为什么北宋是士大夫的天堂?还不是拿钱堆出来的。有钱的人,在哪都是天堂。
至于那些苦哈哈,要买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还要为这两次的运费买单,每斤粮食贵出大半来,则不在官老爷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汴河画舫姑娘美的如同仙子,汴梁酒菜精美如瑶池仙宴。。身处其中,享受还来不及,谁有闲工夫管你地方上的泥腿子死不死。
徐知常也是了解这个曲曲绕的,委婉地提醒道:“少宰,此乃百年的流程,若是擅自改变。。。”
杨霖火冒三丈,伸脚一踢,被徐知常强强躲过,骂道:“都已经错了百年,还不及时改正,难道等到亡国以后再改吗?”
徐知常知道他的脾气,赶紧一溜烟跑开:“下官这就去安排。”
宋江在一旁,问道:“少宰,这般改革,会触动汴梁开封府的利益,是不是提前做好准备。”
“无妨,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只要认清了自己的道路是对的,就谁也不怕,谁来咱们干谁,谁伸脸打谁耳光。”
………
混混且拼流日夜,茫茫不辨天南北。
阴霾密布,雾锁汴河。江面上隐隐约约停泊着十来艘帆船,水雾浓处只见着黑簇簇的轮廓。远眺汴梁城,藏匿在烟波深处,仿佛与云天连接一片,影影绰绰,似真似幻。
徐进站在船头,望了半天,才叫道:“这一段汴河上的船只加起来,只怕是比整个山东都要多。”
在他旁边,张横笑道:“等到取直运河,此地船流量当少一半,要俺说也是没这般道理,天下菁华货物,没来由运进汴梁,才能到处流通,着实不便。要是能从咱们密州,直抵江南,北进天津,甚至去更远的广州,茫茫大海上,才是遍地黄金。”
徐进点头道:“这话不假,照俺看来,你张横比朝中衮衮诸公还要聪明一些。此番见了我那女婿,你可得好好说一说,也早点让咱们密州几十万人沾点光。”
张横心道,你这老贼最是精明,说出来大家一块赚钱,得罪人的却是俺张横,你当谁是蠢货呢。
“嘿嘿,少宰英明,哪里就需要俺这粗人来聒噪了。说不定,现在正筹划着修改呢。”
张衡无意中猜到了事实,徐进却不信,百年的规矩哪能说改就改。他轻笑一声,不再算计这粗汉,张横没什么了不得,但是他的哥哥宋公明,如今可是炙手可热,执掌西院兵马大权,隐隐是杨霖手下第一人。
济州府这群鸟人,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阮小七未见得有什么本事,却管辖着澄海五万水师,几百艘的战船。
说这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城郊渡口,远远就瞧见一大群人迎了过来。
张横眼神好,叫道:“那不是少宰和公明哥哥,哈哈,徐庄主面子就是大,少宰亲迎呐!”
第五百零八章 给足面子
徐进自矜地一笑,心里却在纳闷,杨霖是怎么知道自己啥时候能到的。
杨霖哪里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了,不过是来看运粮的,顺便瞧见了。
不过这个顺水人情还是要给的,徐进可是大金主,密州船坞是他一手经营起来的。
马上要组建的南方水师,还要仰仗他来建造战船呢,密州的船坞,吸收了周围所有国家的造船经验,十分的先进。
不过他们主营的是商船,这次让徐进来汴梁,就是要他接下来,开始把重心往战船上移。
密州船坞,汇集了曾经朝廷的顶级造船工匠,还有一群专攻此道的杂学家,应该可以完成转型。
“哈哈哈,老泰山一路远来辛苦,快快随我回府休息。”杨霖笑的十分灿烂。
他这一声,算是解决了徐进的一个难题,自己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杨霖。毕竟女儿虽然嫁给了他,却不是正室,就怕乱叫被人嘲笑。
现在杨霖主动开口,徐进心中淌过一阵暖流,宋江也上前打起招呼。
一群人随着杨霖,一起到了昭德坊内,杨霖吩咐下去准备一桌酒菜,宴请收下这些官吏,顺便为徐进张横接风洗尘。
轩厅之内,酒席齐备,水陆珍馐,果列时新,琳琅满目。
推杯换盏之际,徐进说道:“贤婿,那一日亲家到我徐家庄,待了七八天,可曾与你说起?”
“我爹?”杨霖苦笑着摇头,道:“您要是见了我爹,帮我转句话,就说他儿子给他问个好。”
徐进还以为父子俩闹了矛盾,问道:“这是何意?”
“不瞒泰山,我已经一年没见到我爹了,自从我成家之后,他是半天也不肯待在这府上。。。奇的是每逢大事,他还总能比我先到。”
上次宫变时候,虽然有日本直倒戈,倒是若没有杨通及时回来,带领手下护住昭德坊,恐怕梁师成真的把自己的家端了。说到底,万岁营的底子还都是杨通一点点给自己打下的。平日里他可能袖手不管,但逢大事,他是肯定会出手的。
徐进哈哈一笑,道:“亲家为人四海,生性喜欢闯荡,跟我年轻时几乎一样。我这里年长几岁之后,俗事也多,便迈不动腿了,倒是能理解他。他到徐家庄,借了三十条大船,带出去的人属实不少。我见他船上,多有身材矮小的青壮,瞧着倒像是东瀛倭人。”
杨通上次传回消息,说是发现了个什么岛,他身边的人本事都不低,杨霖也是很不担心。
他三天两头,就往倭国跑,难免有些倭人追随,杨霖更是没往心里去,干笑两声,心里只盼他能每次都平安回来就好。反正管是肯定管不住了,他为了自己,隐姓埋名这么多年,让他一个江湖豪客穿着员外服,天天拿着算盘做生意,一做就是十几年,早就快憋疯了。
酒酣耳热之后,杨霖举杯,走到徐进跟前,道:“这一杯,我得敬您。”
徐进赶紧起身,连呼当不得,杨霖将他按到座位上,本本分分地敬了三杯。
徐进喝的晕晕陶陶,倒是无关酒量,主要是在这么多人面前,杨霖是完全按照女婿的做派来的。
这让狗大户徐进倍觉脸上生光,徐进缺什么?徐家庄豪富天下少有,又有合法的两千庄客,在密州呼风唤雨,他什么都不缺,就爱个面子。
杨霖今日是给足了他面子,而且完全不提要求,经过这么多年的宦海沉浮,杨霖明白一个道理,什么事都得沉得住气。
现在提了,刚才那一番做派就是有所图谋,大家都有些芥蒂。
明日再提,大家心里都宽敞,徐进也肯定会帮自己大造战船。
宋江和张横也是很久不见,提前起身告辞,说是让张横和自己住在一块不劳杨霖安排了。
徐进也趁机起身告辞,杨霖道:“泰山,当初未过门时候,我给月儿单独准备了一处别院,虽然不甚大,但是好在安静雅趣,下人设施更是一应俱全,若是不嫌弃,我让人带您去歇息。咱们明日相见,再谈正事。”
徐进连连点头,杨霖让杨三亲自赶车,将他送到长乐楼安乐窝。
醉意醺醺地回到内院,陆谦已经带着一群人在门口等候,蔡灵宝也收拾好了行装,就等着他进来告别之后就出发。
李凤手里捏着一个帕子,抹泪道:“娘不在身边,你可得多多小心,夜里和娟儿一块睡,添衣加餐,莫着了风寒。。。”
蔡灵宝不耐烦地道:“知道啦知道啦,这十几年你不在,我不是照样活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