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如此一来,却有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一旦宋人打进升龙城,再扶持傀儡政权,慢慢蚕食交趾,那么这个国家很可能会慢慢消失。
从来没有人怀疑汉人的同化能力,交趾的历代王朝的君主,本来就是汉种,上层人物也大多是汉裔。
一旦被宋人拿下,再想从这升龙之地立国,可就千难万难了。
大帐内,杨霖正端着一碗稀粥,和几个武将围着新建成的沙盘转悠,准备下一步从什么地方进军。
一个小兵掀开帘子,进来之后环视一圈,看到杨霖之后,抱拳道:“少宰,汴梁传来消息。”
杨霖一看,是万岁营的情报司的服饰,不禁心中一紧。
撕开信封一看,里面情意绵绵,竟然是折浣香写给他的一封家书。
这个祸国尤物,和杨霖耳鬓厮磨,朝夕不离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下子独守闺房这么久,早就相思成疾。
杨霖脸色一变,板着脸眉飞入鬓,训斥道:“万岁营情报司,是国家利器,非紧要军情不传,非社稷大事不报,什么时候成了驿卒了?”
他是靠情报起家的,万岁营的假借修建艮岳的由头,控制了无数的车马行和漕运,成为杨霖把控大宋的臂膀和耳目。
他最重视的,就是万岁营情报司,没想到殷慕鸿走了之后,竟然会千里传这种信,浪费情报司的人手和资源。
“你给我带话回汴梁万岁营本部,再敢乱用情报司,就地解散通通滚蛋,老子再招新人。”
众将噤若寒蝉,不知道是什么消息,让少宰如此愤怒。
眼看着杨霖在那生闷气,方七佛小心翼翼地问道:“少宰?我们继续否?”
杨霖吐了口气,道:“交趾军情,毕竟是你们的事,我马上就要回大理,带着新政成果,回到汴梁庙堂之中,把这一项项的国策推及整个大宋。
接下来公务繁忙,我只怕没时间和你们经略交趾,接下来的事就劳你们多多费心了。”
众将赶紧大表忠心,让杨霖放心,自己这些人就是死也把交趾拿下。
………
宋军大营外,杨霖骑在马背上,对着前来送行的官员训话。
“临行之际,我再多说几句,你们都别嫌烦。”
方七佛带着众人连连摇头摆手,抱拳聆听。
杨霖点了点头,道:“还是老生常谈,兵道本是凶道,慈不掌兵,切忌妇人之仁。凡是抗拒天兵者,都是生死仇寇,你今日饶过了他,明日就有可能丧生在他的刀刃下。”
“尤其是交趾,穷山恶水之间,他们凶性有多大,相信你们也都看到了。”
底下的将领连连点头,这几天锄奸军的交趾人,杀起同胞来,简直是骇人听闻。
种种酷刑折磨,动辄屠村屠城,本来老实巴交的农民,一旦开杀简直如同地狱的小鬼一般恶。
杨霖不可能在交趾久留,看了一眼大营,笑着说道:“我回去之后,会派人送羊肉和美酒来,你等辛苦一回在交趾把事情办好,以后论功封赏的事,自有我给你们掌舵,无须担心。”
有他这一句话,在场的将领人人面带喜色,现在杨少宰说了的话,就是圣旨也比不上。
大家在前线卖命,在异国厮杀,为的不就是博一番功绩,光宗耀祖升官发财。
杨霖是出了名的不贪武将军功,在大宋的文官中,简直是一个另类。有他这句话在,自己这些人在交趾厮杀,心里也宽敞了不少。
再三嘱咐之后,杨霖回马提缰,一夹马腹喝了一声,率领着亲卫两千人返回大理。
PS(这段不收费):明天办出院手续,这半个月在医院,一天睡三个小时是多的,实在没啥精力好好码字,十五天更了这点字数,说不心虚羞愧是假的。感谢大家这些天的打赏,更新不给力还这么支持,真是受之有愧,有几个兄弟的万赏也没统计,在这里一块感谢下,都记在心里了。
出院之后,一定好好码字,请大家监督吧,
第四百九十二章 边民之痛
“征尘不洗铁甲寒,常在马上过新年。日暮云沙荒草路,等闲破越枕戈眠。”
眼看着落日熔金,孤烟远上,逶迤的山脉下,一队队人马骑马北还,杨霖有感而发,随口吟道。
“少宰好诗情,今日是元旦新春,弟兄们凑了一壶佳酿,送给少宰。”陆谦笑着道,说完扔过一壶酒来,杨霖单手接住,用嘴咬去塞子,灌了几口咋舌骂道:“他娘的,好烈的酒。”
周围的侍卫们哄笑起来,杨霖被感染到,也跟着哈哈大笑,问道:“又是一年,你们可有愿景?”
陆谦随口道:“不过是愿少宰百尺竿头,我等弟兄也好鸟随鸾凤,一飞冲天而已。”
吕望叹了口气,道:“俺只愿天下太平,让俺有机会回淮扬,给爹娘坟前添钵新土。年少时不知尽孝,只跟着盐王走南闯北,好不快意,可惜想起爹娘的时候,已经见不到了。”
朱老头默然不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陈年往事,剩下的人大声嚷嚷起来。
突然,陆谦惊叫一声,指着前面道:“少宰你看!”
只见两山环抱之间,短促流急的高山河流从海岸山脉俯冲而下,独流入海。一座雄城矗立在海滩之上,入海口处一片繁忙。
“此乃广南西路的港口,但是却不曾在朝廷的记录中。”杨霖对交趾和广西南路的地势了若指掌,打仗之前专门做过功课的。
吕望见多识广,低声道:“以前听盐王说过,在交趾以北,大宋以南,有一片海贼乐土。此地海贼号称占婆人,虽然聚众筑城,但是却各不统属。
这些海贼最是凶恶,时常聚众劫掠交趾和大宋的百姓,常以轻舟剽掠沿海居民,贩卖为奴,洗劫往来船只。”
杨霖没有想到,在这块三不管地区,竟然还有这么猖獗的一群海盗。
“占婆人?有点意思。”杨霖冷笑一声,道:“转道从北走,他们既然是松散的海贼联盟,看见我们这群精骑兵,谅也无追击的野心和胆量。”
在下面的城池里,一群海盗看着他们调转马头离去,也是长舒了一口气,放下了自己手里的武器。
占婆人,远远没有吕望了解的那么肤浅,他们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算是一个小国家了。
他们仗着如今各国的海船不是很厉害,几乎占据了所有重要的海峡,对往来南洋的商船,是一个个巨大的冰山一般的阻碍。
商人们之中,流传着这一样一句话:遇到冰山和风暴还可以搏击,遇到占婆贼必死无疑。
无奈地是南洋和大宋搞得泉州市舶司之间的贸易利润太大,根本不是这些商人能够抵挡的诱惑,所以依然会有商船铤而走险,来走这遍布海盗的海路。
“就让他们走了?”一个身穿锦缎,面色煞白的年轻人,戾气满满地问道。
“那人的旌旗,分明是刚刚大败交趾的杨霖,你可知道杨霖是谁?不放他走,只怕是会有灭顶之灾。”
………
路过这个海贼之城,并没有耽误杨霖多久的进程,很快他就到了广南西路的上思州。
城郊彩台高搭,当地官员率众出迎,名流士绅悉数到场,看上去还是有一些寒酸。
大宋开商路,但是此地却因为海盗盛行,大家都选择从琼州绕道。
一名文官快步上前,一撩官服,叉手行礼道:“下官上思州知州贾安宅,恭迎少宰。”
杨霖轻轻点了点头,跃下马背,道:“贾知州无须多礼。”他扫视一圈,眉毛微微一挑,问道:“上思州防御使何在?”
贾安宅马上回道:“刘将军在苏茂州剿灭占婆贼时,不慎受伤,已经躺了三天尚未苏醒。”
杨霖眼皮一抹,道:“唔,既然如此,可有像朝廷请命?”
贾安宅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杨霖心里暗暗摇头,这就是大宋旧的官僚体系下的常态。
出了事每个官员都有责任,但是全都不是专管一方面的,所以很难追究到个人。
冗官下的大宋官场,不知道有多少闲散无用的官吏,大家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
责任追究不到个人,总归难免这种情况,好在自己的新政马上就要施行了。
贾知州浑身冒汗,大腿发颤,杨霖也没有继续难为他,淡声道:“城中歇息一天,明日继续出发。”
两千亲卫缓缓进城,在小城百姓好奇敬畏的目光中,经过上思州的街道。
当地的差人在前头带路,将他们领到事先准备好的校场内修整,在这里到处都是受伤的兵马。
陆谦附耳道:“少宰,你看四周,看来他们确实打了一场败仗。”
“新政还未推广,地方厢军有何战力,脱去盔甲和百姓无异。打败仗并没有什么错,畏战避战才是罪过。不过此地的海盗如此猖獗,确实不能不治。”
跟在他的身后,噤若寒蝉,不敢说话的贾安宅听了这话,骨头都轻了三两,心里直呼少宰英明。
他们不是不想打赢,实在是彼此实力差距太大,占婆人屡屡犯境,沿海几个州县深受其害。
想要打吧,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就算打赢了,也无法追上乘船逃命的海盗。
再加上这种偏远的地方,朝中的关注本来就低,他们时常被交趾欺负,还要被海盗欺负。在山上全是山洞,一旦有风吹草动,百姓们就会把家中小孩藏到洞中。
杨霖进到校场内,贾安宅赶紧道:“少宰,您的住处,在这后面,已经收拾出来了。”
“不用了,我和手下亲卫片刻不离。”
杨霖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心里稍微有些失落,这大宋看上去如此富强,但是走在边境任何一个地方,大宋的百姓都是惨到极点。
四邻是个小国就敢提兵进犯,丝毫不畏惧大宋的强盛,而历代君臣只关心汴梁,对这些偏远边关不屑一顾,一再忍让,更是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如今甚至连小小占婆,国家都算不上的东西,都能把宋人欺负成这个样子。
不从根上治愈,大宋几近于无药可医!
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刘贵妃
汴梁城中,和边关凄惨的景象不同,此时已经是一片欢腾。
杨霖离京之后,官员们长舒一口气,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杨戬比杨霖还要凶残。
缉事厂接过都尉府的刀,割韭菜一样,将暗地里有过异动的官员杀得杀,贬的贬。
与民间的欢快形成对比的,就是官场的冷冰冰。
熙安坊,灰厂小巷,王宁的府邸。
兵部尚书王宁在府中有些神思不属,长吁短叹。
一名老家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老……老爷,杨……”
还未等他说完,便听到一阵慈祥和善的笑声,“咱家不请自来,冒昧叩谒,若有滋扰之处,伏望王尚书海涵。”
“杨大官和刘提举纡尊降贵,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怎敢有不敬之意。”王宁拱手为礼,心里早就惴惴不安。
穿着便装的杨戬微笑还礼,款步而入,身后的皇城司的刘清水还拎着两个大食盒,进来之后摆在了几案上。
王宁看着两个食盒,问道:“刘提举这是何意?”
刘清水阴恻恻地一笑,道:“久闻王尚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今日我们唐突而至,怎好再赧颜劳您破费。”
王宁上下牙关,一个劲打颤,已经快要说不出话来。
他战战兢兢上前,打开食盒,只见一摞供书排放在里面。
杨戬和刘清水很有默契,迈步走出大堂,王宁哆嗦着拿起供书,全是梁师成的旧日亲信,这些人把自己的行径给兜了个底朝天。
王宁拿走最后一张供书,才发现下面有一壶酒,两个白瓷酒盅,还有一只烧鸡。自己辛辛苦苦,攀附梁师成,才有了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