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宫的院子里,乌压压的一片,全都是身穿短打劲装,腰悬锋利弯刀的侍卫,东宫的侍卫个个手里都有人命,看上去就十分凶残。
 这些人执行太子的命令,丝毫不打折扣,不知道虐杀了多少非东宫党的臣民。
 “顾北海来到升龙城,不来拜见孤王,竟然先去见那个贱人!”李阳焕一拍桌子,怒气冲天。
 他的嘴唇有些薄,一双眼睛细又长,长相虽然谈不上难看,但是却有一些诡异,不似善类。
 等到他站起身来,才发现这太子原来是个矬子,身高也就是半人高,在交趾都算是矮的,放在中原更是个异类。
 正因为如此,他身边的人一般都是弯着腰见他,苦不堪言。有一次永泰州知州来东宫不知规矩,站的笔直,第二天就被砸断了腰椎。
 一看太子发怒,底下的人更是跪伏于地,屁股撅的朝天,颤颤巍巍不敢说话。
 李阳焕眼神阴冷,呼呼喘着粗气,突然狞笑一声:“贱人不就是仗着手里有兵权嘛,我倒要看看她怎么调动。”
 ………
 羊宜咩城,杨霖起身之后,已是申时末了,正觉腹中饥饿,听得门扉声响。
 “少宰可曾醒了,奴婢来伺候少宰用膳。”声音有些陌生,但是温驯柔媚,杨霖拍了拍身边还没清醒的段妙贞,道:“进来吧。”
 随着房门打开,一个美妇捧着餐盘走了进来,走路还有一些不便:“婢子伺候少宰和夫人用膳。”
 杨霖隐约有些影响,昨夜喝的晕晕乎乎,隐约间好像记得不止妙贞一个。
 看来就是她了,杨霖伸手一招,美妇温驯上前,杨霖托起她的下巴,细细看了一番,觉得很是有些眼熟,便问道:“听你口音不像是大理的人,是方七佛让你来的么?”
 美妇一脸媚笑:“不是少宰派人找的婢子么,少宰这般看重,奴家蒲柳之姿,一定尽心侍奉少宰。”
 “啊?!”杨霖倒吸一口凉气,突然觉得有些。。。刺激。
 “你。。。你是蔡相。。。”
 “以后奴婢只伺候少宰一个。”
 “蔡相是我敬重的人,我这辈子都是他的学生,我岂能。。。唔,手感不错,手背到后面去,向前挺。”
 段妙贞听到有响声,迷迷糊糊睁开眼,声音软糯:“天亮了么?”
 此时已经是黄昏,杨霖笑道:“没有,还是黑的,来,一块干点黑天该干的事。”
 。。。。。。
 方七佛已经在殿外等了半天,肚子饿的咕咕叫,想了一下少宰一路南下,定时困乏至极,还是晚点再来吧。
 他刚站起身来,里面传来一声大笑,杨霖迈着步子走了出来,见到外面有人赶紧整了整衣袍,道:“你怎么来了。”
 “回少宰,下官已经召集了本地的军将,等着少宰训话,然后赶赴交趾边境。”
 杨霖沉吟道:“不到万不得已,我一时还不想用兵,交趾就像是一个狗皮膏药,黏上容易揭下来可就难了。”
 方七佛笑道:“交趾若是强攻,自然是难,但是下官昨夜召见了一些熟悉交趾的官员,一番问询之下,倒是有个想法。”
 杨霖把玩着一个大理的瓷器,饶有兴趣地道:“说来听听。”
 方七佛一说正事,比较认真,凝声道:“交趾人奸诈多疑,狠戾暴虐,虽然善战但是极不团结。
 若是贸然兴兵,几十万大军压境,反倒会让这些人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之下,便如狼群聚而对敌,极难攻破。
 但是若是行分化离间之计,扶持一方交趾势力,我们大宋作为强援一起对付另一方,他们杀起自己人来,比我们可狠多了。或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杨霖眼色一亮,这个计策十分高明,自己一时间都没有想到。
 那交趾人可不就是这般的秉性么,纵使几百年之后,也未改分毫。
 让他们自相残杀,才是最好的主意,这些人内斗起来,确实狠得出奇冒泡。
 “交趾现在有什么机会么?”
 方七佛憨笑道:“少宰,要么怎么说您洪福齐天,他们国内的皇帝老迈,不能行事,太子和皇后水火不容。”
 “挑弱势的一方扶持,不要给与太多支援,让他们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杨霖比划着手:“微妙,懂么?”
 方七佛很诚实地摇了摇头:“微妙下官不懂,但是少宰的意思,是不是让他们狗咬狗,打个山穷水尽。”
 杨霖撇了撇嘴,有些嫌弃地道:“就是这个意思,看你挺清秀的年轻人,没事多读读书才好。”
 方七佛脸色一红,有些扭捏:“下官知道了。”
 。。。你也配叫方七佛,方七娘还差不多。
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华夏难相同
 升龙城,酒楼。
 顾北海一脸不屑,啐道:“纵使美貌如斯,也不过是个妇人。一听说要和大宋开战,已经吓得花容失色,这样的人哪能垂帘秉政,老皇帝把他捧到这个位置,仍旧改不掉是个床底玩物的命!”
 “如此一来,为图大事,只能去找那个矮子了。”随行的管事方闲道。
 “唉!矮子虽狠,兵权不在握,如何能出兵。”
 “我倒不这么看,这不是相当于给他个机会,在李朝再募兵马。有我等的财力支持,再加上他自己的势力,还不是易如反掌。”
 顾北海闻言,双眼一亮,道:“准备些厚礼,我们去见矮。。。去见李朝太子。”
 顾家在江南的势力,不同于折府这样的藩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些豪门的势力早就遍布各个角落。
 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店铺作坊,你不知道他的背后是什么产业,就算是想要整治,也很难连根拔起。
 最多不过是查抄他们明面上的家主,很快又会捧出一个来,损失有限。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世家,能够成为左右天下大势的暗中推手。
 他们雄浑的财力,若是真的成功扶持李阳焕,借兵铲除杨霖成功,那么无疑是立两个国主,富贵将不可想象。
 似这等世家,在江南不知道有多少,才是最可怕的。如今他们可是团结的很,一心抵制杨霖的新政。
 其实无论是谁掌权,谁当皇帝,他们都无所谓,这些人对赵佶哪有一丝的忠心可言。
 但是杨霖不行,因为他的新政,他的裁官,已经触及到了世家的根本利益。
 一旦杨霖的新政成功,天下财富将会转移到百姓手中,而改变如今的格局。要知道大宋虽富,富的是这些士绅官员,不光是地域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更是大的吓人。
 汴梁城里赵佶的盛世天平,讲究丰、亨、豫、大,君不见,出了汴梁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流民,河北河东每天都在饿死人呐。
 杨霖精简官吏,触动的是士绅的利益,失去了官场,他们将失去继续敛财的保障。
 取直运河,触动了地域利益,河北、河东、幽燕,在朝中可没有什么势力,这也是为什么治河司里的河北人张安等河北官员,愿意为杨霖效死的原因。
 ………
 升龙城,已经是交趾的国都,街道上却还是泥泞不堪。在其他地方,更是不堪入目,顾北海带着十几辆马车,赶往东宫。
 开封府随便一个小镇,就比这里干净、繁华,但是放眼整个世界,这已经是如今不错的国都了。
 在我大清之前,汉家王朝无疑是一直站在世界顶端的,即使是被黑出新高度的大明,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可惜的是,古装戏的稀少和无脑,让后世的人很少了解自己祖先的强大。相比之下,拜铺天盖地的辫子戏所赐,清朝的事倒是如数家珍,不少的孩子还以为长衫大褂是祖宗衣冠,猪尾巴辫是民族特色。那些鸟戏里的皇帝,一个个成天不干正事,不是微服泡妞就是窝家里宫斗,然后什么讲坛上某某老师再做番对比,印证大清代代圣明之君,前明皇帝个个王八蛋。
 后世许多大师学者们更是捶胸顿足指天发誓,除了我大清的圣明天子,其他朝代皇帝只会玩蟋蟀,做木匠,爱胡闹,吃春药,汉人百姓水深火热,幸亏有满清来救他们,大清永垂不朽。
 进到东宫之后,看着满地的爪牙,顾北海心中不无鄙夷。这宫殿也是极尽奢华,金玉覆盖堆砌,但是雅趣全无,放在汴梁若是有这么一间府邸,只怕会被百姓们嘲笑为乞丐乍富。
 在南洋许多的小国内,都是这般情形,他们的皇室占据了几乎大半的财富,也只是堆砌出这种肤浅华丽的宫殿来,全然没有汉家那种气象。
 堂堂一国储君,搞得跟江湖豪客一般,不愧是化外夷民。
 李阳焕在大殿内,用力拌出一副威严的模样,他已经四十多岁,虽然是太子,但是是实打实的中年人。
 可惜的是,这厮的个子实在是太矮了,越是使劲装威严,越是有点好笑。
 顾北海等人,可不敢笑他,恭恭敬敬地行礼之后,李阳焕道:“你们来找孤王,有何事啊?”
 欲谈大事,哪有这么开门见山的,顾北海暗暗摇头。
 “启禀殿下,实不相瞒,我等前来有大事相商,可否换个地方密谈?”
 李阳焕心底冷笑一声,你们先去见了那个贱妇,现在知道李朝是谁的天下了?
 老不死的皇帝总归是要死的,到时候孤王登基,才是这李朝的真龙天子。
 太子这个位子坐久了,真的是一种折磨,蛮痛苦的。可怜的李阳焕,已经快被折磨疯了。
 “孤王还有政事要处理,你们晚上再来吧。”
 …………
 升龙城,皇宫内。
 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薄雾飘荡的御花园,兰英皇后赤着脚,踩着草上晶莹的露珠,坐在花园中的摇椅上。
 兰英皇后的怀里揽着自己的女儿,神思不属,不知道再想什么。
 小公主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一心想要挣脱母后的怀抱。
 一阵脚步声传来,皇后手臂一松,公主滑出她的怀抱,兴奋地平伸着手,跑了起来。
 “慢些,萝儿。”
 几个宫女赶紧追了上去,生怕她跌倒,皇后看了看眼前的人,问道:“怎么样,有消息了么?”
 “不出娘娘所料,他们真的去东宫了,到现在还没出来。”来人便是那天夜里的绿衣女子,乃是兰英皇后的心腹。她本是皇帝的侍卫统领诗曼,统率着一群女侍卫,号称梨花卫。
 兰英皇后叹了口气,神色有些着急,道:“太子性格桀骜难驯,张狂自大,根本不知道宋廷的厉害。我们李朝现在又不是最强盛的时候,要是贸然去干预大宋的事,只怕会让李朝陷入危难啊。”
 诗曼蹲下身子,轻轻地揉捏着兰英皇后的小腿,心疼地道:“娘娘不用担心,那宋人一向软弱,许是名头甚大,其实不看一击呢。”
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大理国本来有八府、四镇、四郡。
 如今几乎是保存了八府,另设一个曲靖府,统辖大理三十六部。
 八位知府,全都是杨霖从汴京调来的文官,在这块久离中原的土地上,试行将来会推及整个大宋的新政。
 羊宜咩城,杨霖的别院内,八位知府齐聚于此。
 距离推行新政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众人各自带着本府的一些干吏来此。
 “不错,总的来说还是顺利,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本官坐镇此处,就是为了帮你们排忧解难。”杨霖听了众人的汇报,兴高采烈,意犹未尽。
 不同于死气沉沉,腌臜肮脏的大宋汴梁官场,此地充满了朝气和希望。
 所有的官员都畅所欲言,在远离权力中枢,甚至远离故乡的异族土地上,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大家齐心协力就为了完善新政。
 这一批官员,都是杨霖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曾在延庆观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