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霖在雅间中紧张兮兮地趴在门口看,芸娘倒了杯热茶,上前笑道:“大郎如此在意,何不大大方方到楼下,坐在上首主持大局,门缝里瞧个什么劲。”
杨霖回到牙床上一趟,笑骂道:“你懂什么,我这叫运筹帷幄,高深莫测,反正银票这东西,是对大家都有莫大的好处,你爱用不用,我若是出去了,倒像是求着他们来用一般。”
芸娘掩嘴偷笑,站在他身前,将各地的钱庄账目一一说来。
一串串账目数字报出来,杨霖早已失去了兴趣,饶有兴致地打量起这妇人来。
她穿着一条绛红色的丝绸长裙,裙上绣着一朵红灿灿的牡丹。那丝绸是有名的蜀锦,由于用的是柞蚕丝,比寻常的桑蚕丝要重上半分,织成的锦缎质地精巧致密,垂感十足,此时从後看去,正看到fei臀近乎完美的轮廓,曲线饱满诱人,腴润的像是要坠下来一般。
杨霖听到一半,心不在焉,蹬掉靴子伸脚往那圆月般的靶心去碰,那触感如同踩在刚蒸熟的馒头上。
芸娘轻轻拍掉作怪的脚,朝后努了努嘴,杨天爱正在伏案算账,小手啪嗒啪嗒,算盘打得很溜。
杨霖心道这淫1妇本来最是温柔恭顺,现在也学的有些奸猾,经常不顺自己的心意,非得寻机会找茬抽一顿,给她紧紧皮子才行。
正想着有什么理由使坏的时候,外面有人轻轻敲门,杨霖摆了摆手,芸娘过去开门,殷慕鸿对着她问了个好,知道这是杨霖的钱袋子女管家,十分客气地问道:“少宰在里面么?”
芸娘笑道:“大郎正在里面查看账本,先生随我来吧。”
进到房中,杨霖懒洋洋躺在牙床上,哪有看账本的样子,乜视着他问道:“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我让你去给蔡京送礼,送到了么?”
殷慕鸿低声道:“少宰,你看看这个吧。”
说完铺开卷轴,只见上面是蔡京熟悉的笔迹。
杨霖轻轻念出声来,皱眉道:“蔡京不是这么小气的人,我又没打他孙子,而且你没有讲清原委么?”
殷慕鸿叹了口气,问道:“少宰,是不是派人追查蔡通的底子了。。。”
杨霖霍地一下站起身来,懊恼地说道:“娘的,大意了,老贼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殷慕鸿心里翻了个白眼,你自己没事就要派人查人家的黑料,憋着劲害人,现在倒骂起人来了,别说是蔡京了,这事搁谁身上也膈应的慌。
“你怎么看?”杨霖问道。
殷慕鸿尴尬一笑,道:“少宰,事已至此,别无他法,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况且现在您和蔡太师的势力,加起来也不如梁师成,他不会贸然动手的。”
这一回自己的坏心捅了个篓子,杨霖立时垮了脸,道:“这个却是说不定,现在他自己斗不过梁师成,可若是把老子生吞了,可就能跟姓梁的较量一番了。”
两个人唉声叹气,外面又有敲门声,不一会芸娘过来说道:“大郎,隔壁的潘意驸马,邀请您过去共进午宴呢。”
杨霖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头绪,听了这话便摊手道:“算了,就按你说的兵来将挡吧,‘人情易冷天易秋’,这大宋朝堂上,我倒要看看你和我谁是青山谁是云。”
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丝花傍大杨树
隔壁的雅房,丝毫不差于杨霖那间,鎏金的兽炉内,散发着宁神的沉香。
潘意和柔惠帝姬坐在下面,上座竟然是道人,和他身边的一个宫装丽人。
那道人年约四旬,留着三绺长髯,头戴玉冠,身上穿着一袭青色的道袍,双目神采湛然,望之如神仙中人。
他身边的丽人,乌亮的长髮盘成鬟髻,髻上插着一支金步摇。雪白的额上贴着一朵鲜红的梅花钿。肌肤白里透红,粉腻如脂,一双杏眼明眸善睐,顾盼间艳光照人。
杨霖怔了一下,赶紧抱拳道:“微臣杨霖,见过官家,贵妃。”
赵佶还没说话,小刘贵妃喜笑颜开,道:“杨少宰前番帮着舍弟婚事,还没来得及道谢呢,赶紧给杨少宰赐座。”
“贵妃客气了,清水和我情同手足,跑跑腿是应该的。”
杨霖笑吟吟地坐下,跟潘意和柔惠帝姬眼神交汇,算是打了招呼。
赵佶也笑道:“这个袖楼,虽然金碧辉煌,富丽有余,雅致不足,比不得杨卿修建的堆玉楼,不知道是谁的手笔?”
潘意笑道:“此乃汴梁商会所营建,是民间的酒楼。”
“难怪。。。”赵佶看上去十分开心,笑道:“我大宋百姓,是越来越富足了,似这等高楼,开国时候非王宫贵胄无力营建,如今民间竟也有如此财力,呵呵。”
看着他一脸得意的样子,杨霖心里骂了句娘,暗道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杨霖又挑着简单的,把银票的事一说,赵佶顿时兴趣乏乏。
花钱他是行家,一挥手就是百万贯,但是跟他谈民生经济,无异于对牛弹琴。本来还精神奕奕的赵佶,短短几句话的时间,竟然打了个呵欠。
杨霖气的头皮发麻,沉着脸不再说话。
潘意察言观色,笑着转移话题,说道:“杨少宰此次西行,重开茶马古道,真是立竿见影。你看这楼下,马匹无数,这在以前也是不敢想的。”
赵佶有神气活现起来,笑着道:“西域汗血宝马,艮岳的马厩中也不剩几匹,既然西北商道畅通,该让当地州县进贡一些来。”
“陛下放心,臣已经和几个番邦谈好,没了西夏拦路,元旦时候大典,他们自然来朝。届时西域小国使者,定会把他们最好的马匹献给陛下。”
赵佶趁机问了一些西北趣事,杨霖说着说着,忍不住又转到国事上面,道:“大理已经平定的七七八八,等到完全安定,也不过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到时候西北西南一起发力,拿下吐蕃如同探囊取物,朝廷也应该早做打算了。”
赵佶又打了一个呵欠。。。
看到杨霖脸一黑,赵佶也有些不好意思,这种忠心耿耿为自己分忧的臣子,还是要体谅一下的,便腆颜道:“昨夜和皇后手谈,有些忘我,睡得晚了。。。爱卿所言大有道理,你便莫辞辛劳,若是拿下吐蕃,朕封你。。。许你一样东西,随便开口。”
说到一半赵佶才发现眼前的臣子已经没啥好封的了,干脆开个空头支票。
和皇后手谈下棋?还下了一夜?杨霖暗道鬼才信你。
郑皇后年少入宫,最初只是向太后身边的一个侍女,纵使有点棋艺,哪里是赵佶这种大师的对手。
一说起郑皇后,杨霖突然福至心灵,想起一个事来。
郑皇后出身不好,靠着脑子活泛,模样俊俏,而且喜欢和赵佶互相写一些小黄诗增加情趣,一举成为赵佶的宠妃。
后来更是凭着不吃醋,而且又漂亮的宫女、亲戚什么的,就一股脑地给赵佶介绍,也因此越来越受宠。
不久之后郑氏在宫中升为贵妃,怕被人排挤鄙夷,便想着认个厉害点的亲戚。
正巧那一年有一个叫郑居中的人,刚考中进士,当了礼部员外郎,本来他只是与郑氏同姓而已,可是他到处对人讲自己是郑氏的叔伯兄弟。郑氏后来听说这件事情,竟然默认了这种关系,两个人也就此结盟。郑氏还向宋徽宗推荐郑居中,郑居中很快就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郑居中靠着胆子大豪赌一把,果然成了皇亲,从此仕途顺利。
两年前王皇后病逝,郑氏扶正做了显肃皇后,郑居中更是了不得了。
他仗着自己的假表妹,竟然要和蔡京分权夺势,他是愣头愣脑的不怕蔡京,可是郑皇后是个顶聪明的女子,不然也不会从小宫女升为皇后。
当时蔡京、童贯、杨霖,结成同盟精诚互助,进退一致,这三个人有钱有势有权,一道从扬州发迹,短短时间内崛起在大宋庙堂。
郑皇后岂肯让郑居中这个假表哥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面招惹蔡京,便主动找到赵佶,对他说道:“妾回娘家省亲,见居中与父亲相往来,人们都说他在招权市贿,应该加以禁绝,并允许弹劾。”
赵佶一听,自己的皇后果然是母仪天下的料,把郑居中贬为观文殿学士,从此对皇后更加宠爱。
现在郑氏虽然当了皇后,跟小刘贵妃一样,家里没啥背景,她生了两个女儿。
已经死去的王皇后,可是给官家生了两个儿子。。。郑氏就生了一个还早早死了,她能不为自己身后事考虑?
郑皇后年纪这么轻,还天天跟皇帝“下棋”到半夜,看来是不满足于生养两个帝姬,想要个儿子来作为依靠。
我杨霖这棵大树,又结实又可靠,不比郑居中靠谱。不就是不姓郑么,老子脱了官服就去找你爹拜把子,到时候大家都是亲戚,互相关照也太应该了。
再说了你就算是生了儿子又怎么样,还能护得了你,历史上大刘贵妃死了之后,赵佶思之不已,将追册为后。郑皇后即奏妃乃其养子,乞别议褒崇之礼,帝大喜。
从此大刘贵妃生的儿子,就由郑氏养大,后来被金人抓去了五国城,不到五年就被折磨死了。
想到这里,杨霖心里的不快很快驱散,势必要攀上郑皇后这根线,不然同时对付蔡京和梁师成,也太吓人了些。。。
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骂名可护身
花灯大典最热闹的当属最后一段,杨霖反倒没了什么兴趣,告退之后便回府去了。
初次发行的银票,刚一开始便兜售一空,让紧张了一个月的汴梁商会成员们长舒一口气。
商会中人互相击掌,互相道贺,脸上无不是喜气洋洋。
王运来到楼上报喜,才知道杨少宰已经先走了,扑了空的他稍有遗憾,带着商会成员去早就布好的酒席上庆祝去了。
华灯初上,袖楼周围已经围满了百姓,杨三无奈地摊手道:“大郎,这里是没法赶车回府了。”
这番花灯大典,闹出了好大的动静,开封百姓又是出了名的爱凑热闹,喜欢喧嚣,街道上人来人往,袖楼已经报备了官府,今夜可以尽情地燃放烟花,悬挂彩灯。
即便是在开封府汴梁城,百姓的娱乐活动也是够匮乏的,今夜虽然是商贾们搞出的大典,着实吸引了不少的人来赏玩,甚至连皇帝都惊动了。
自从上次杨霖劝谏之后,赵佶便深信青楼女子会玷污他的神格,神霄宫圣主是不能染风尘的,李师师他都不见了,今夜的行首更是不在他眼里,而是专心赏玩花灯。
几个白面无须的内侍跟在他的身后,手里身上挂的满满当当,眼看着官家沿途猜灯谜,念完一遍就猜得出来,硬是把小奖品全都赢了回来。
杨霖倚在楼顶的栏杆,看的一清二楚,杨三笑道:“大郎,难得这么热闹,咱们挤出去吧!”
回头看了看前凸后翘的李芸娘,小巧可爱的杨天爱,这一番挤出去,不知道要碰到多少挤神仙的泼皮闲汉。
北宋风气开放,颇有盛唐遗韵,并不像明清时候一样把女人藏在家中。
乡下的女人要和男人一样下地劳作,城里呢,这些米店、药铺、酒楼、裁缝店,和羊肉猪肉铺子里同样有许多打扮利落的妇人腰系一条青花布的手巾,绾着危髻坐店经营。
街头男男女女往来不息,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都大大方方地漫步街头,并不怕抛头露面。
每逢大典,就有一群闲汉上街,在人群中东游西逛,看见容貌姣好、体态迷人的女子,便找机会凑过去挤挤擦擦占便宜。
东京汴梁城的老百姓,给他们取了个绰号,叫“挤神仙的”。
像李芸娘这种身材,加上她的装扮,一旦跟自己挤出去,肯定是招蜂引蝶的主。
“今夜就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