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传说-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就连庄子口的院墙上,还拉上来一条横幅。
 ‘热烈欢迎秦王妃莅临袁家庄视察百姓做工!’
 “……”
 长孙的笑脸上,多了一层怪异。看到这大红色的横幅,还有上面那夸张的金色大字。
 就看着这幅样子,就知道是和自己那个整天不务正业的学生有关。甚至,很可能就是直接出自袁淼手中的。
 苍天啊,真不是我干的!
 袁淼却是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肯定是要这般扬天喊冤的。
 马车的速度缓缓放下来,袁家庄的乡亲们围了上来。
 长孙带着自己下的三个崽,从马车前面、车窗伸出头来。
 一把把的各式小吃撒向两侧的百姓,马车上的小物件,也被丢了出去。
 李承乾最是豪爽,不单单是一枚枚金叶子、银锭子被抛出马车,就连自己爷爷赏的玉佩之类的东西,都被丢了出去。边上的长孙,却是一脸郁郁。忽然有种醒悟,自己下的这个崽,怕不是个败家玩意吧!
 袁淼在一旁看得好笑,也看得清楚。
 自家这些乡亲们,对秦王妃马车上的那些小吃‘似乎’没有太多的想法。尽管为了照顾秦王妃的面子,还是热情的接了下来,但也只是随手就丢给了跟在身边的孩子们。
 倒是秦王世子李承乾丢出来的东西,得到了乡亲们无声的一致好评。
 等到几架马车停到袁府门前的时候,热情的人群这才消失不见。
 当袁淼的脚刚刚踏在地面上的时候,那些原先还在吵吵着要拉着秦王妃聊家常的乡亲们,就像是没有出现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福伺候着长孙,领着几家的女眷和孩子们在前面向袁府里走。
 袁淼就在后面慢慢的踱着步,路过长孙那架马车的时候,还不忘好奇的向里面瞅瞅。
 这一眼不看不知道。
 一眼,袁淼下巴瞬间拉长三丈。
 只见属于秦王府的马车里,现如今是空空如也!
 一根鸡毛晃悠悠的飘进马车里……
第一百二十七章 袁氏研究院
 骊山脚下的袁家庄,发展是惊人的。
 纵使是袁淼,也有些安耐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念头。
 但长孙等人,还是需要给安置妥当的。
 最宽敞、舒适的院子,自然是要留给长孙和三个崽的。说不上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要更换一新,但被褥之类贴己的物件还是需要换新的。
 至于其他几家的女眷,应要求被安排在了一个院子里。这些往日身居大院内的女眷们,平日里也是难得外出一次的。这一次出来,同游的又都是互相交好的几家,女眷们自然是要抓着机会,好好的聚在一起。
 几家半大的小子,女眷们是不会管的,也没那个闲心去管。
 都是扔个砖头,能当枕头睡的皮实人,用不着浪费时间嘘寒问暖的。
 在长孙阴晴不定的目光中,袁淼缩着脑袋退出了院子。
 说到这里,便要说明一下原因了。
 原本今日晨间,长孙在天上人间厨房找到袁淼后,问及昨夜的去向,又说到要吃上鹿肉后。袁淼便让赵小刀带人去山林里找鹿了。
 但是,天知道赵小刀,真的是带着人,找回来一匹肥硕无比的野鹿。
 然后已经说出口的袁淼,也就只好使出全身气力,做了一顿丰盛的鹿肉宴。
 有别于大唐放着一堆香料的闷鹿肉或者烤鹿肉……
 但就是因为这样,一整天下来,长孙看袁淼的目光都有些不善。
 “郎君?”
 李福站在院子外面的过道上,小声的询问了一句。
 似乎真的是年岁的增长,但在袁淼看来,只是因为儿子李长生渐渐成熟了。于是,老管家李福悄无声息的苍老了许多。
 穿着一身得体的衣裳,额前的头发被根根梳到后面,紧紧的贴在头皮上。只是,松弛且挂满皱纹的脸颊,却是十分的显眼。
 袁淼悄无声息的叹了一声,可能这就是父母在孩子成家立业后,最大的变化吧。
 不知不觉中的逐渐苍老。
 “去张尚明的研究院看看,顺道带我走走那些新建的工坊。”
 听到袁淼的吩咐,李福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郎君这边走,今日正好是张先生和那些学生们开研讨会的时候。”
 研究院,研讨会。这样的新词,都是从新丰县子府上,或者说是从袁淼那里出来的。所代表的的,也就是字面的意思,于是很快的就被所有人接受。
 研究院就是原来的骊山工坊,就靠在袁府后院外面一墙之隔。
 只是近期,袁淼不在的时间来,张尚明在李福的帮助下,带着农闲的袁家庄乡亲们给扩建翻新了一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袁氏研究院的存在。
 在李福的带领下,不用出袁府,进了府上的后院,然后跨过一道小门,袁淼便已经是进到了袁氏研究院里。
 一进到翻新后的研究院里,李福就自动开始了介绍起来。
 “郎君,不是老奴说。这研究院多亏了乡亲们,还有那些学生出力,这才有了现在的样子。就说这地面吧,上百号人愣是拿着石磙压下去好几寸,然后再用青石给一块块铺的整整齐齐的。”
 顺着李福的解释,袁淼的目光不由看向研究院里的露天的地面。
 果然,除了那些花坛、树木的地方,见不到一块泥土。整个地面,平整光滑如镜面一般。
 “还有就是啊,这研究院里新添的建筑,可都是请了一位道学大家,来给亲自算的。要不是怕有逾制的嫌疑,这才只用了招财进宝、继往开来的阵势。
 这些大屋子,也都是上好的青砖砌的。建成后老奴亲自试了,严丝合缝。要不是郎君您说的那种叫水泥的东西,张先生和学生们一时弄不出来,这研究院也就用那水泥来做了。
 听说,那水泥有神仙功效?”
 一边引着路,李福一边滔滔不绝的解释着,末了还好奇的添了一句。
 袁淼只得干笑一声,对李福有这样的表现,也没觉得诧异。
 至于水泥这东西,虽然书上说的,就是拿着石头放在窑里面使劲的烧,然后自然就出来的。但越是这样说明简单的东西,却总是不太容易的。
 对能否烧制出水泥来,袁淼本来就没有抱着信心,只是随口提了一下。然后没想到,听清楚功效之后,张尚明还真的是带着一帮子学生干了起来。
 随着李福走在前面,袁淼在研究院里也越走越深。
 周围,形形色色走的很是急促的人,也多了起来。这些人有着共同的特点,皆是行色匆匆。同时,年纪也都是一般大,看着很是年轻。但同时的,也都显得很是疲倦。
 再往前,就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了。
 且越是靠近,声音便越大,渐渐便能分辨出来这是在争吵着什么。
 “郎君,这里就是张先生他们做研讨会的地方了。”
 李福错身站在了袁淼的身后,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站在研究院里,唯一一处被修建的古色古香的屋子外。透过打开的窗户,袁淼就能看到在屋子里面,张尚明正站在最前面的讲台上。
 而刚刚的争吵声,正是张尚明和下面的一名学生发生的。
 “先生,学生还是不这样认为。”下面那名干瘦的学生声音洪亮的说着:“县子说过,钢铁的质地问题,其实是和其中所含有的碳有关的。这一点我们确实是解决了,但在将这些钢铁锻造成兵器农具的时候,学生还是坚持,一个好的锻造工具远胜于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这个学生很大胆!
 虽然对方说的内容,袁淼清楚的知道答案。但对这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分外的看好。
 在这个尊师重教,天地君亲师严格实行的年代。一个敢于顶撞老师的学生,往往最终将会被所有人所摒弃。
 但在这里,袁淼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
 这名作为张尚明学生的年轻人,能够看出问题的所在,也能够因为坚持自己的看法,就能够站起来和老师针对这个问题产生分歧,并且还有理有据的争论起来。
 不失为一个人才!
 袁淼给那名干瘦的学生下了一个结论。
 然后,便好整以暇的看着讲台上的张尚明。想要看看,这位老师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回答。
 是否会是被乱拳打死老师傅……
第一百二十八章 希望骊山
 张尚明放下了手中袁氏特制大茶缸,顺带着盖上了盖子。
 现在,袁氏中人基本都有一个专属的大茶缸,只是里面倒着的都是白开水。
 这股潮流,可以算是袁淼直接带起的。
 也算是上行下效的一个特征了。
 理了下思绪,张尚明才看向自己的这名站起来的学生:“你说的不无道理!”
 开头第一句话,张尚明便肯定了自己学生的思路和看法。
 但接着便又开口说道:“某承认,按照县子的设想,想要大规模的按照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制造钢铁器械,必须要使用更精良的制造工具。但眼下,我们的能力已经研发进度,远不能跟上我们做出的所有完美的设想。
 工匠,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工匠,依旧是我们眼下最需要召集的!
 至于更便捷,产量更大的制作工具,则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尽早制造出来。
 总不能眼下放着日益增加的钢铁,一直等到我们的研究出了效果再进行制作……”
 这是最为老成稳重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窗外的袁淼轻轻的点点头,对张尚明的研究能力和教学经验,不由多了一份信心。
 就在研讨会上,许文石老先生带着桑左、屈伦、孟治三位老先生坐在最后面。
 听完袁氏研究院院长和学生的讨论后,也是不由的给出赞许的眼神。
 “这是惯例,四位老先生到了袁家庄之后,便被张先生聘请为研究院的顾问了。每场研讨会,老先生们必然是要到场的。按照老先生们的话,他们现在既然是咱们研究院的顾问了,那么就要尽早的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内容。”
 李福在一旁小声的解释了一下。
 袁淼这才看到坐在最后面的四位老先生,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个厚厚的本子。
 柳枝烧出来的炭条包裹着在纸片里面,握在手上针对研讨会上的讨论,奋笔疾书。
 许文石老先生最先记录完成,然后看着前面坐下的张尚明和年轻学生,举起了自己的手。
 “您老说!”张尚明一眼看到许文石老先生,应该是有什么问题要问了,连忙又站起身。
 许文石老先生放下手中的本子,缓缓站起身:“老夫今日仔细研究了一遍,研究院做出的流水线生产发展,此法当为科学之首!但对今日的研讨,老夫有一点意见。”
 对这几位老先生,张尚明一向很是敬重,听到老先生又有意见要说,连忙开口:“您老请说。”
 许文石点点头:“其实也没什么……老夫只是觉得,眼下研究院里面什么都好。但有一点,老夫觉得大家都忽略了。眼下,袁氏所有的工坊都是张先生带着学生们,然后带领那些工匠来进行的。
 老夫觉得,单就是这一点,就很是拖延研究院整体的研究进度了。是否可以这样,张先生带领研究院的学生们,主要攻克研究方向的事情。从这些学生中专门培养一批,投身到各个工坊的具体生产当中。”
 一听许文石老先生的话,张尚明眼前一亮,点着头就说道:“您老的意思是……研究院和工坊要有具体的区分?这一点确实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进度……但是,这样的话,工坊那边没有了我们在,光靠学生们怕是很容易出现问题。也很可能,会和我们的研究产生偏差。”
 纵横家的桑左老先生这时候也站了站了起来,老先生虽然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