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吃货唐朝-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虎急忙停手,问道:“王爷,您看上去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昨晚没有休息好?”
 李佑没有心思再练剑了,说道:“是,昨晚想事儿,没有睡好。你去通知他们,早膳提前一点儿,吃完饭我想再睡会儿。”
 “好,小的这就去。”白虎快步离开了。
 李佑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朝着寝殿走去。
 早膳过后,李佑对白虎吩咐道:“我再睡一会儿,10点准时叫醒我。”
 李佑进了寝室,刚刚躺到床上,就听到外面有人小声说话。
 “殿下,王爷刚刚休息了,您看这件事儿怎么办?”说话的是白虎。
 “我去叫他起来吧。”是萧婉玉的声音。
 李佑知道一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于是干脆坐了起来。
 他说道:“婉玉,你进来吧。”
 萧婉玉进来后,带着歉意说道:“佑哥,真想让你好好休息,实在是没办法。”
 李佑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第七百零六章 灵光一闪
 萧婉玉说道:“佑哥,太子殿下派人来了。”
 李佑穿好衣服,走出了寝室。
 来人是的李承乾卫队长李得志,他行礼说道:“齐王殿下,太子殿下请您过去一趟。”
 李承乾今早没有上朝,他派人通知由房玄龄主持朝会。李承乾担任监国以后,早朝从来都是正常举行的。即使李承乾生病了,他也会带病坚持来主持早朝。因此这件事很不寻常。
 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仪殿,偏殿。
 李承乾见到李佑,急切地说道:“五弟,不好了,父皇受伤了。”
 “什么?他现在怎么样了?”李佑向来沉稳,此时也有些着急了。
 李承乾说道:“你看,这是大将军李靖的来信。”
 李佑看完了来信,心里安定了下来,原来,李世民只是受了轻伤,情况并不严重。
 李佑问道:“送信的信使呢?”
 李承乾说道:“就在偏殿里。”他吩咐人去传使过来。
 见到信使,李佑说道:“你把当时的情况详细的说一下。”
 信使说道;“是,殿下,当时……”
 那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
 那天,李世民亲自来到了安市城下,观察唐军攻城的情况。大将牛进达指挥唐军发动了攻城作战,当他看到唐军不断地被从云梯上打下来后,心头火起,他亲自发动了冲锋。
 牛进达来到了城下,沿着云梯向上攀登。城墙上的高句丽人朝着他设箭,都被他左手的盾牌挡住了。牛进达攀登的速度很快,不多时就到了箭垛的附近。
 两名高句丽人用长矛来刺他,被他用唐刀砍断了长矛的矛尖,眼看着他就要爬上城头了。李世民等人都很期待他能够攻上去。
 这时,上面却出现了几名高句丽人,他们合力抬着一根粗大的滚木,朝着牛进达砸了下来。牛进达身在云梯上,无论如何是躲不开的,他只能用左手的盾牌硬接了滚木的撞击。
 沉重的滚木超过了百斤,再加上居高临下的动能,撞击力何其猛烈。
 牛进达从云梯上掉下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士兵们急忙把他抬了下来。
 牛进达还算幸运,没有丧命。不过,他口吐鲜血,明显的是受了重伤。后来才发现他的左臂骨折,还断了四根肋骨。
 李世民是将军出身,他要靠近城墙仔细观察,寻找突破城墙的办法。李靖等人苦劝不住,只能跟着他一起向前,来到了城墙下面不远的地方。
 此时是上午,天气晴朗能见度极高。李世民等人的活动,引起了城墙上高句丽守军的注意。
 他们组织弓箭手和抛石机,突然集中火力向李世民等人发起了攻击。
 看到城墙上的箭雨飞来,侍卫们去迅速地组成了人墙,用盾牌挡在了李世民等人的前面。就在这时,几颗沉重的石弹飞来,其中一颗石弹,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李世民的坐骑的头上。
 坐骑倒在地上,将李世民的右腿压在了下面,地上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头,锋利的棱角在李世民的腿上,划开了一道两寸多长的口子。
 李世民的伤势并不算严重,经过了随军军医的处理,没有多大的妨碍。
 不过,这件事儿却激怒了了李世民,他下令唐军不分昼夜攻城,唐军伤亡惨重。
 李世民真是怒了。
 这次出征,他统率了25万大军,虽然在辽东地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是到了安市城这里,又被阻挡住了。他去年就在这里摔了跟头,现在仍然拿这座城池没有办法,实在是感到没有颜面。
 不仅如此,李佑等人以区区数万人马,以极小的代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打下了实力很强的百济和新罗,也刺激到了李世民。虽然他为唐军的胜利感到高兴,可是也觉得有些尴尬。
 因此,李世民现在的状态显得有些不够理智了,造成了唐军不必要的伤亡。
 李靖和李绩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们对李世民说要建造大型的工程车,然后再发动进攻,这才令李世民暂停了盲目的进攻。
 李靖此时并不知道李佑在长安,他给李承乾来信,是希望他向前线运送猛火油。此时前线的工匠和物资器材都足够,猛火油却已经用完了。
 问完了情况,李承乾说道:“五弟,你赶紧想个办法,帮助父皇打下这个安市城。”
 李佑说道:“大哥,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一时还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不过,你别急,我很快就会有办法的。”
 李佑告辞离开了两仪殿,路上看到几个太监抬着几个硕大的灯笼经过,这才想起要到年根了。
 李佑有些感慨,这些年来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之间自己来到唐朝已经整整7年了。
 太监们看到李佑,停下向他行礼。李佑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
 这时,一个太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那个太监说道:“今年的风刮的很怪,这些灯笼得用绳索固定好了,不然被风一吹,又会被烧了。”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灯笼用绳索固定,看上去有些不雅……”一个太监说道。
 “嗯?灯笼,绳索,烧掉……有了。”李佑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一道亮光,他找到了攻克安市城的办法了。
 出了承天门,李佑说道:“白虎,你去叫皇甫大人到研究院去,去的时候,带着一些木匠。”
 第二天,李佑派人通知了李承乾,说找到了攻城的办法,他正在抓紧时间准备相应的物资,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运送到前线去了。
 李靖派来的信使,一路上快马加鞭,不久就回到了安市城,向李靖递交了李佑的奏章,李靖看完后大喜,急忙求见了李世民。
 “陛下,好消息啊,齐王殿下想出了攻城的办法了。”李靖说道。
 李世民这些天来已经上火了,牙床子都肿了起来。他看完了李佑的奏章,也高兴了起来,顿时觉得牙疼也轻了许多。他说道:“还是李佑有办法啊。”
 说完,他望着安市城方向,恶狠狠地说道:“这回,我看你们还能守多久?”
第七百零七章 十五的月亮
 安市城外,一场大雪刚刚停息,大地一片银白。
 王武山下,距离安市城大约三里路,有一个小农庄里。在农庄的周围,顶盔冠甲的武士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东征军统帅部就设置在这个农庄里。
 农庄只有不户百户人家,在里面的一座最大的宅院的一间房屋里,蜂窝煤炉子散发出的热量,让屋子里面有些燥热,李世民脱掉了皮裘,坐在一张椅子上看书。
 李世民手中的这本书,是一本线装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十分珍贵,封面是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的一副《大江奔流图》,三国的三位国主刘备、孙权和曹操的肖像栩栩如生。
 里面的文字就更厉害了,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手抄本,也是这位老先生去世前留下的最后的作品。
 欧阳询的字一字千金,整本《三国演义》一共?734,321字,价值就是天文数字了。
 这本书是李泰给李世民定制的,当初李佑弄出了《三国演义》后,李泰就请担任过弘文馆学士的欧阳询抄写了此书,此时他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早已经从官场上退了下来。
 不过,欧阳询很喜欢这本《三国演义》,因此他边读书,边将此书抄写了下来。
 《三国演义》中,用火战例有很多,如火烧博望坡、赤壁大战、火烧连营、火烧藤甲兵等。
 李世民原本已经看完了这本书,这次李佑来信说,要对安市城实行火攻。他亲自查看过安市城的地形,看到抛石机够不着,派人进去纵火又不可能,他实在是想不出,如何才能够对这样的坚城实施火攻。
 李世民想不明白,就派人叫来了李靖、李道宗等人,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众人也想不出该如何实施火攻。
 不过,李佑做事向来靠谱,他既然说可以,那么大家也都认为可以。
 李靖笑道:“陛下,臣打赌,就赌齐王殿下一一定能够完成对安市城的火打,一赔十,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跟臣打赌。”
 李道宗笑道:“跟齐王殿下打赌的那些人,全都输得很惨,我可不敢跟大将军赌。要赌的话,我跟大将军站在一边,也是一赔十,赌齐王殿下赢。哈哈。”
 众人都笑了,气氛很轻松,就等着李佑派人过来了。
 这天,李佑还没有过来,长孙冲和王敬直带着慰问团过来了。跟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长乐公主李丽质。
 原来,长孙皇后听说了皇子皇女们组织慰问团的事情,不仅大力支持,而且特地派李丽质前来慰问,顺便照顾一下李世民。
 唐军出征不允许携带女眷,即使是皇帝陛下也不能带着女眷前来,这条规定是李世民特地颁布的。
 当年隋炀帝出征的时候,带着数十位嫔妃。当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时候,看到皇帝陛下左拥右抱,他们心中作何感想?士气的低落是必然的。
 李世民来到了前线和前线的将士们一样同甘共苦,这才能起到御驾亲征对将士们的激励作用。
 长孙皇后想的很周到。她不能叫李世民的嫔妃们来,让他一个女儿过来慰问唐军将士,顺便在生活上对他进行照顾,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前线的将士们每人都分到了一些慰问品,有毛巾、鞋垫等。毛巾是工业城生产的,上面统一印制着“大唐卫士”、“保卫大唐,无上光荣”等口号。
 鞋垫儿就不一样了,那是长安的妇女们手工制作的。在鞋垫儿上面,妇女们绣出了各种花样,有鸳鸯戏水、并蹄莲等,充分展示了女xing的细腻情感。
 尤其是家中有在前线作战的将士的女眷,那些鞋垫儿上面绣上了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之间专属的悄悄话,寄托了她们对亲人的思念。这些鞋垫专门送到了他们的亲人手中。
 别看这小小的慰问品,对于那些在艰苦环境下作战的将士们,却是一个很大的精神安慰。
 将士们听说这个慰问团是李世民的皇子皇女们,自己出钱组织的,加深了他们对李世民的尊敬和爱戴。
 李世民对于组织慰问团这个主意十分赞赏,他当场就决定,将来无论哪支部队到前线去作战,都要由朝廷或者地方政府组织慰问团去慰问。
 这天,在农庄的祠堂里面,慰问团首先给李世民和大帅府的将士们,举行了一场慰问演出。
 歌舞伎和乐师们,首先为李世民等人表演了一些他们所熟悉的歌舞和乐曲。
 这时,乐师们演奏起了一种众人从未听过的曲调,接着,一位美丽端庄的年轻女子来到了舞台上。
 李世民一看乐了,来人竟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