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佑说道:“飞拓王朝的雅利安人不得民心,已经失去了广大民众的支持,现在,我们有了甘特宝罗大酋长和拉蒂夫世子殿下的支持,是时候向yi斯兰堡进军了。
雅利安人目前主要的军事力量,是在***堡的两万禁卫军,兵力上并不是十分强大,唐军完全有把握一战jian灭他们。
可是,问题的难点不在这里。大家请看舆图。”
李佑指着舆图说道:“飞拓王国的西南面是天竺国,尽管天竺国现在内乱不断,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一定会对飞拓王国的事情进行干涉的。
大家再看东边。在这边,飞拓王国的邻国是吐s蕃,这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对于吐蕃来说,北面、东面、和东南面都与唐朝接壤,如果再失去飞拓王国,它将四面陷入我大唐国土的包围之中。吐蕃人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的。
因此,他们进行出兵干涉的可能性很大。”
李佑说到这里,众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个个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拉蒂夫这才意识到自己看问题的格局浅薄,推翻飞拓王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同山已经内定为新任的baji斯坦总督,他担忧地问道:“殿下,这件事儿恐怕不好办了。如果吐蕃人和天竺人出兵干预,咱们恐怕难以打下飞拓王国。即使打下了,将来能否守得住,恐怕也是未知之数。”
他很担心自己这个总督会面对跟吐s蕃和天竺两大强国的战争。
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大部分人都开始不看好唐朝吞并飞拓王国的行动了。
众人议论了半天,谁也拿不定个准主意,目光还是集中到了李佑身上。
李佑说道:“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拿下飞拓王朝,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
假如唐朝与飞拓王国的战争久拖不决,天竺国是一定会插手的,吐s蕃人插手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无论是吐s蕃人还是天竺人,他们出兵干涉的前提,是飞拓王国与唐朝正在交战,他们是以支援雅利安人的名义参战,而不是直接跟唐朝开战。
但是如果我们迅速拿下yi斯兰堡,歼灭亚利安人的军事力量,了控制整个飞拓王国,然后宣布这里已经成为大唐的国土。我可以断言,吐s蕃人绝没有胆量跟唐军开战。
对于天竺国人来说,他们也失去了借用飞拓王国的力量的基础,面对着强大的唐朝,他们要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也会很小。
因此,这场战争的关键,就在于速度。不给吐蕃人和天竺人反应的时间,他们也就失去了干涉的最佳时机。最终的结果就是有惊无险。”
这下,众人都明白了过来。
薛仁贵说道:“殿下,臣建议集中主力,突然袭击yi斯兰堡,首先摧毁飞拓人的王庭,再借助拉蒂夫世子的力量迅速控制全国。”
薛仁贵的确是个极具天赋的军事将领。
李佑笑道:“薛仁贵跟我想的一样,我今天我给你们说一个新词儿——闪电战。”
接着,李佑给大家灌输了闪电战的相关理论。
最后,他总结道:“此战应该采取不宣而战,夜行昼伏,在向导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yi斯兰堡,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歼灭雅利安人的核心部队,一举打掉飞拓王朝的权力中心。”
“好,太好啦!”程咬金、张宝贵等唐军将领一致赞成。
阿布哈桑问道:“殿下,出兵需要个理由,不宣而战,会不会影响你们唐朝人的声誉?”
李佑笑道:“唐军去解救被雅利安人欺压的飞拓百姓,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再说了,也不是不宣而战。等唐军兵临yi斯兰堡城下的时候,
我们会向雅利安人宣布,唐军是应甘特宝罗大酋长和拉蒂夫世子殿下的邀请出兵的。哈哈。”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出兵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李佑决定,成立南征军,由程咬金为大帅,薛仁贵为前敌总指挥。统帅李同山、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昆仓,慕容翎所部4万人马,和张宝贵飞虎军的两个军5000人马。
王玄策和拉蒂夫随军行动。
马周负责后勤保障。
南征军成立以后,具体的作战计划由南征军统帅部自行制定,最后报李佑批准。
南征军行动很快,经过短暂时间的准备,第三天夜间就秘密离开了喀布尔城。
武栩是整个安戈特省最忙的人了,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人之一。
武栩利用新产品展示会的机会,与全省各地的城守和酋长们建立了商业往来。
她美丽聪明,优雅大方,再加上手中拥有的大量的商业资源,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各种生活物资,还帮助他们整合了他们本地特有的商业资源,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商业渠道。
城守和酋长们都纷纷邀请武栩去做客,指导他们的商业发展。
安戈特省太大了,武栩是不可能每个城市都走遍是。她就在喀布尔办起了一个商业培训班,将长安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及商会组织方式等,对各地派来的商业代表进行了培训。并且在喀布尔建立了整个安戈特省的商业协会。
在武栩的组织下,以喀布尔商贸中心为龙头,整个安戈特省的商业活动广泛的开展了起来。
波斯大食等周边国家的商人也纷纷来到喀布尔建立自己的商业机构。
至此,喀布尔城俨然成为了中亚、西亚、西南亚的商贸中心。
为了完成武栩要孩子的心愿,慕容翎和阿史那晴都很自觉,夜间侍寝的事情大部分都交给了她。
这天,李佑正在给无线电学习班讲课,白虎兴冲冲地跑来了,他报告了南征军传来的捷报。
与此同时,阿史那晴也兴奋地跑来,报告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第六百六十七章 战神李世民
白虎送来了程咬金发来的南征军的战报。
战报上说,唐军在拉蒂夫的引导下,经过16天的秘密行军,悄悄抵达了yi斯兰堡。在夜间突然包围了城外的飞拓王国禁卫军的兵营,以伤亡328人的微小代价,全歼了兵营里的13000人雅利安人的军队。
随后,在拉蒂夫安排的内应的接应下,打开了yi斯兰堡的西城门,迅速包围了飞拓王朝的王宫。不久以后,飞拓王国王室见到大势已去,就向唐军投降了。
整个战役从包围城外雅利安人的兵营发起进攻开始,直到飞拓王国王室投降,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时辰,唐军总计伤亡612人,就结束了战斗。
目前,唐军已经收编了飞拓王国,以达罗毕图人为主的地方军约4万人,正在向全国进军,不日即可接管飞拓王国全境。
李同山、甘特宝罗大酋长和拉蒂夫等人,邀请李佑前往yi斯兰堡主持baji斯坦总督府成立仪式。
喀布尔总督府一片欢呼之声。
阿史那晴带来的好消息是武栩怀孕了,已经两个多月了。
马周和阿布哈桑闻讯赶来,却被告知齐王殿下已经离开了,他跑去庆贺自己的夫人怀孕了。
马周和阿布哈桑有些纳闷,打下一国这么大的事情,齐王殿都没有通知总督府进行庆贺,反而跑去庆贺一个夫人怀孕,真是有点公私不分了。
不过,这些到底都是喜事儿,马周和阿布哈桑不便跑去齐王殿下的后宅,干脆自己去布置庆典仪式了。
寝室里,武栩正在等待李佑过来,她见到兴冲冲赶来的李佑,就要站起来迎接。
李佑赶忙说道:“栩儿坐着别动,要小心孩子啊!”
武栩已经问过了军医,现在早已过了危险期,没有那么娇气,可是她看到李佑夸张的惊喜神态,心中还是一阵甜蜜。
李佑来到武栩面前,拉住了她的手,在她的额头上重重的吻了一下,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他兴奋地说道:“栩儿宝贝,你真是棒极了。”
此时在房间里,还有几个丫鬟和军医,众人看到齐王殿下这个样子,一起都笑。
武栩脸色羞红,嗔怪道:“王爷,您也真是的,也不看看场合。”
李佑笑道:“这有什么,老夫老妻了,有什么可害羞的?”
说着,他对屋子里面的人说道:“王妃怀孕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儿。人人有赏,你们所有的人都去帐房那里领赏钱吧。”
众人大喜,一起称谢。
武栩也十分高兴,说道:“回头我那里还有一份赏钱,随后就给你们。”
“谢谢王爷,谢谢王妃了。”众人高兴地退下了。
辽东安市(今辽宁海城)。
自从消灭了东突厥以后,李世民就没有御驾亲征过了,在李佑不断的胜利的刺激下,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
这次出兵,李世民玩了一个惊人之举,原本按照计划调集16万大军从陆路进攻,他认为这样有些劳民伤财,也显不出自己的威风。于是他跟历史上一样,只调集了6万陆军,开始了征讨高句丽的战争。
李世民是将军出身的马上皇帝,有着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极高的战术素养。
从四月份起,东征军就一路凯歌高奏,创造了惊人的战绩。
李世民指挥由李勣和李道宗领军的陆路军团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攻占了建安城(今辽宁盖州),盖牟城(今辽宁抚顺),高句丽重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和白岩城(今辽阳东北),直扑安市城。
六月,当唐军六万余人到达安市城的时候,高句丽北部酋长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万紧急增援安市城。
高句丽的万的援军,再加上安市城里的4万高句丽人,足足20万大军,此时的唐军虽然只有6万人,李世民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视察地形后,他诱敌深入,命诸将率军3万即将敌军万人的援军合围,以骑兵将高句丽军分割包围,斩首2万余,陷入重围的高延寿只得带着剩下的4万残兵投降。
援军被灭后,高句丽全国上下惊恐万分,平壤以北守军弃城而逃,安市城已经成为孤城,被唐军团团围住了。
此时,李世民志得意满,就等着拿下安市城,逼迫高句丽人投降了。
但是就是这个安市城,却将强大的唐朝军团阻挡在了城下足足两个多月了。
安市城是一座坚固的城池,不仅有高达3丈石头城墙,还有宽度超过4丈,水深超过3米的护城河,仅有的三个城门后面还修建着瓮城。里面的粮食储备,足以支撑城中的军民一年以上的用度。
从围城至今,唐军已经发动了数十次的大规模进攻,却无一兵一卒能够登上安市城的城墙。
此时,李世民在李绩和张亮等人的陪同下,在城外的山上用望远镜观察城里的情况。
李绩说道:“陛下,眼看着已经进入8月末了,辽东冬天来得早,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臣建议趁着平壤兵力空虚,直接进攻平壤,只要平壤陷落,安市城内的高句丽人也就没有了坚守的理由,会不攻自破的。”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不必,朕看安市城中的守军,在唐军连番攻击之下,已经开始动摇,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拿下。
高句丽的地形复杂,运顺困难。大军长途奔袭平壤,万一粮道被敌军切断,会有全军覆没危险。”
李道宗说道:“陛下,请给臣5千精兵,采取偷袭手段,一战即可成功,请允许臣冒险一试。”
李世民仍然没有同意。
就这样,李世民错失了一个灭掉高句丽的良好战机。
9月初,高句丽援军降将高延寿、高惠真看到安市城久攻不下,也建议唐李世民停止攻打安市城,率军直取平壤。
这次,李世民同意了,众将都很高兴,于是留下张世贵率军两万监视安市城中的高句丽守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