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来到议事大厅,看到侯君集也有些意外,再看看众人,感到气氛有些不对。不过,他也不太在乎,走进来向侯君集行了个礼,然后就走向了自己的位置。
“你给我站住!”侯君集大喝一声。
窦逵吓了一跳,不知道尚书大人要干什么。他转过身来,站在那里望着侯君集。
侯君集怒道:“应该几点上班?”
“八点上班。不过按照惯例,大家都是在八点半以前赶到。不仅咱们吏部如此,其他各部这也都是惯例。”窦逵说道。
侯君集问道:“现在是几点?你知不知道,在军中点卯不到,轻者打30军棍,重者立即斩首。”
窦逵说道:“尚书大人,今天下官的确是来得晚了一些,不过下官确实有点儿个人的事耽搁了,还请尚书大人原谅。”
侯君集说道:“你说谎,我已经打听过了,你是经常迟到早退,不把吏部的规矩放在眼里。”
窦逵也有点生气了,他毫无畏惧地说道:‘’尚书大人,不瞒您说,我迟到早退是有原因的,是公主殿下让我这样做的,她要我多陪伴着她。”说完,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望着侯君集。
这位信都县男窦逵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李世民的生母太穆窦皇后的族孙、李世民第四个女儿遂安公主的驸马。他根本就不把侯君集放在眼里。以前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侯君集更加愤怒了,他说道:“既然如此,你干脆回家去陪着公主,不要来吏部上班了。”
接着,他大声喊道:““去叫孙安仁。”孙安仁就是侯君集见到的那个打扫卫生的吏部郎中。
很快,孙安仁来了。
侯君集说道:“这个孙安仁是吏部第一个上班的,我来的时候就看见他在这里打扫卫生,准备上班的事情。同样是吏部的官员,他为什么能够做到?
既然你窦逵做不到遵守吏部的规定,你干脆就回家吧,你的位置由孙安仁来接替。”
老实巴交的孙安仁吓了一跳。他只是个六品的郎中,窦逵的侍中可是正五品,幸福来的有些太突然了。
他看看侯君集,又看看窦逵,觉得这两位自己哪个也得罪不起,于是就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
“啪”的一声,侯君集将手中的马鞭在椅子扶手上敲了一下,说道:“孙安仁,难道你敢抗命吗?”
孙安仁一看,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他朝着窦逵拱手说道:“窦驸马,下官得罪了。”说完,坐在了窦逵的椅子上。
窦逵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拂袖而去。他回去向公主老婆去告状,
遂安公主跑去向自己的母妃贤妃哭诉了一通,母子两人又去找李世民接着哭。
可是,李世民对于整肃吏治十分重视,他不仅没有处置侯君集,反而干脆免去了窦逵的官职,就让他在家里当个闲散的驸马都尉。
吏部的工作作风立马发生了重大改变,再也没有人敢迟到早退了,其他各部受到影响,工作作风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因此,关于实施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李世民首先就想起了侯君集。
东宫。
侯君集从两仪殿出来,十分兴奋,他要赶紧把喜讯告诉自己的女婿李承乾。
侯君集说道:“太子殿下,今天陛下找臣谈话,让臣来主持实施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这件事原本是由尚书省和吏部负责,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臣来牵头。
陛下在跟臣谈话的时候,特地跟臣谈了很多过去一起征战的往事,对臣很是亲热。接着,陛下跟臣谈起了房玄龄大人,说他年纪大了,有意告老还乡。
虽然陛下没有明说,可是臣已经看出来了,陛下有意让臣来接替房玄龄大人的仆射职位。”
“真的吗?这可太好了。”李承乾也兴奋地说道。
张玄素也替侯君集高兴,侯君集要是能够担任仆射,李承乾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他说道:“恭喜侯大人了。”
出将入相,一直是侯君集的梦想,他兴奋地说道:“太子殿下,臣要是当上仆射,定当尽心辅佐太子殿下。”
李承乾也兴奋地说道:“好,去叫海棠来,我要陪着岳父大人喝上一杯。”
他们只顾着高兴了,却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地向侯君集逼近,而且会牵连到李承乾。
提起吃喝,张玄素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了齐王李佑。他说道:“殿下,侯大人,这件事要不要问问齐王殿下的意见?”
说到齐王李佑,侯君集和李承乾顿时醒悟过来,他们也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应该听听他的意见。
李承乾说道:“李得志,你立刻去请齐王殿下过来,就说我请他喝酒。”
第五百一十章 两仪殿的一出戏
东宫。
自从来到唐朝,又生于帝王之家,李佑对唐朝的重要人物,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关于房玄龄和侯君集的性格和人生轨迹他也十分清楚。
李佑听完了侯君集的话,顿时吓了一跳,他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
他说道:“陈国公,如果陛下让你接替房大人的职位,你千万不要答应。”
李承乾说道:“为什么呀?”
侯君集和张玄素也不解的望着李佑。
李佑说道:“现在·我还不能说。假如陛下征求你的意见,陈国公,你一定要马上推辞,你就如此如此……”
侯君集说道:“殿下,臣明白了。”
不久以后,两仪殿,书房。
侯君集奉召前来见驾,他行礼说道:“臣侯君集,参见陛下。”
李世民见到侯君集,很高兴的说道:“君集啊,论打仗,你是我大唐数一数二的人才,论起处理朝政,你把吏部管理的井井有条。也是我大唐难得的人才。
最近,玄龄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他已经提出了辞职。我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已经决定让他告老还乡了。仆射是朝廷最重要的位置之一,不能够空缺。我有意让你来接替他仆射的职位。”
说完,他望着侯君集,等着侯君集前来谢恩。
侯君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他以为侯君集要谢恩呢。
侯君集说道:“陛下,您对臣的信任和器重,令臣十分感动。可是,您让臣接替房夫人的仆射职务,臣却万万不能答应的。”
李世民问道:“为什么呀?”
侯君集说道:“陛下,房玄龄大人不仅功勋卓著,他的才能胜过臣的百倍千倍,仆射乃是国家重臣之首,臣您是了解,就是一介武夫,根本就胜任不了这个职务,这样的职务必须要由房大人这样国家干城担当才行。
再说了,房大人是臣的老长官,对臣又提携指导之恩,臣怎么能够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事情呢?
陛下,还请您收回成命。如果您要是一定要让臣这样做,臣请求免除臣的吏部尚书职务,还回到军中去替您戍守边陲。”
说完,侯君集将头在地上磕得“当当”响。
“哈哈哈哈哈,我就说嘛,侯君集不可能会是想当仆射的。玄龄,你出来吧。”
这时,房玄龄从书房的里间的休息室出来了。
“我靠,幸亏听了齐王殿下的话,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侯君集身上冷汗直冒。
李世民亲手扶起了侯君集,笑道:“玄龄,君集,你们都是我大唐的栋梁,我需要你们,朝廷也需要你们,今后,你们不要有任何隔阂,戮力同心为唐朝效力。”
房玄龄和侯君集一齐说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说道:“君集啊,从今天起,你就以吏部尚书衔到尚书省行走吧。”他的意思是,侯君集今后可以行使仆射的职权了,地位仅次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离开了两仪殿,小风一吹,侯君集身上的冷汗被吹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舒爽的感觉,出将入相的美梦就这样实现了。他的心情十分激动,走路险些顺拐,于是背着手迈开了八字步,这才显得稳重了起来。
他先去了东宫,然后就要去见李佑表示感谢,李承乾急于知道李佑是如何知道这是一个陷阱的,又如何知道侯君集会因祸德福的。
李承乾和侯君集带着满脑子的疑问,一起来到了齐王府。
齐王府。
李佑坐在沙发上正在看萧乾写的教育部关于新建学校的报告,武珝双手抓住他的胳膊使劲儿地晃着,李佑继续看报告,嘴里说道:“珝儿,别捣乱,我正忙着呢。”
武珝把脸贴在他的胸脯,接着扬起下巴,在他的脸上亲吻了一下,李佑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报告,伸手搂住了她,在她的臀部上轻轻的拍打了一下,说道:“珝儿,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儿,一个劲儿的捣乱?”
武珝撒娇的说道:“王爷,三位姐姐都快要生了,奴婢也想要个小毛头。”武珝是真的很羡慕萧婉玉等人。
李佑伸手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也不知羞。”
武珝说道:“奴婢已经16岁了,整天抛头露面的这位王爷赚钱,人家都笑话我了。”
她在经商的过程中,经常要和客户们的女眷打交道,大家在一起谈论的无非就是女人们的那些事,核心的就是孩子了。齐王府的三个王妃都怀孕了,单独剩下她一个,难免会被别人议论,压力山大。
李佑笑道:“你搭理她们干什么?你年纪还小,过早生育对你的身体不好,过两年再说吧。”
武珝不满地说道:“王爷,您就会偏心,让人家喝那些苦药。”她对李佑让她喝避孕药十分不满。
李佑不理她,问道:“你姐姐的事情怎么样了?”武珝的姐姐武顺婚后不久就死了丈夫,李佑托人给她说媒,嫁给了工部的一个员外郎。
武珝说道:“你还说呢,我姐姐都怀孕了呢。”
听到武珝把话题又绕回到了这上面,李佑只好再次把话题岔开,他问道:“汉城湖的别墅区开发的怎么样了?”上次李世民赏赐了他3000亩河滩荒地,武珝正在进行房地产开发。
说起这个,武珝高兴的说到说道:“王爷,您设计的那些别墅的样式,既实用又好看,刚刚动工就已经卖出去了一半儿了。”
正在这时,白虎进来说道:“王爷,太子殿下和陈国公来了。”
李佑急忙出去迎接,还没走出寝殿的大门,李承乾和侯君集已经走过来了。
进了客房,武珝为他们沏好了茶,然后就出去了。
侯君集激动地说道:“齐王殿下,多亏了您的提醒,您可是又救了臣一回啊。”说完他站起来,对着李佑深施一礼。上次李佑让他在背后告大将军李靖的黑状,解除了李世民对他和李靖二人的猜疑。
李承乾问道:“五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最好的时候
房玄龄生于579年,今年已经60岁了,他的性格原本就老成稳重,到了这般年纪,就已经开始变得胆小了。
因为李泰的事情,魏征受到了贬斥,房玄龄替魏征求情,遭到了李世民的斥责。他开始萌生了退意,于是就“病”了。
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担任了中书令,后来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数十年了,李世民早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也了解他的个性,于是派人带着礼物,去他的府上看望他和安抚他。
房玄龄谨小慎微,他虽然已经萌生了退意,写了辞呈,可是他一时还不敢上呈给李世民,担心李世民会认为他是闹情绪,想等过一阵子再说,于是一直称病在家。
李泰离开长安后,李世民亲自去房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