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吃货唐朝-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一时对一些食物不适应,如吃了制作、保存不当的食物,或因病吃了不宜吃的腻性食物等而大倒胃口,演变为固定的偏食……
 主要的解决方法有:1、在饭菜品种的多样化、多变及合理搭配上,在烹调制作的质量包括色、香、味及其造型上,在选用一些餐具器皿上,多下点功夫,使小儿保持旺盛的食欲进餐,每种饭菜都能吃得有滋有味。
 2、对小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
 望着侃侃而谈的李佑,李承乾感到很高兴,毕竟是他的建议,解决了妹妹的难题。
 李泰则愈发地恼怒,暗暗地嫉恨李佑。
 听完了李佑的讲解,太医和御厨们都感到钦佩。太医院院正刘全忠说道:“殿下,您真是有学问,臣等受教了。”
 李佑谦虚地说道:“没什么,我除了会吃,什么都不懂得的。”
 李世民认真地说道:“民以食为天,吃真是个大学问。佑儿不错,为朝廷解决了不少的难题。”
 长孙皇后说道:“佑儿,你的功劳。母后记下了。”
 众人品尝了蛋糕后,都赞不绝口。
 李世民说道:“佑儿,你派人把这个制作蛋糕的手艺,教给御膳房吧。”
 “啊?父皇,这个恐怕不好吧?你们要吃,儿臣每天派人送进宫来就是了。手艺,儿臣还要留着赚钱呢。”李佑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瞪,说道:“嗯,你敢抗旨吗?孝敬父皇和母后不是应该的吗?”
 “这,父皇,您能不能讲点理啊?”李佑郁闷地说道。
 “哈哈哈哈”,李世民一阵大笑。
 长孙皇后说道:“佑儿,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把手艺教给御膳房,但是不准他们外传行吗?”
 “那,好吧。儿臣相信娘娘。”李佑说道。
 李世民知道他是在说自己不讲信用,笑道:“你个臭小子。哈哈。”
 李世民心情极好,现在看李佑也顺眼多了,他忽然有点愧疚,说道:“佑儿,临走之前,你可以随时进宫看你母妃,不必请旨了。”
 宜阳王府的御医高贺年十分好奇,自从自己用银针扎醒了王爷以后,王爷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除了个性和以前相似,本事可是大了不少,为朝廷解决了不少大事,就连治病也会了。
 这不,太医院那么多御医都治不好小公主的病,王爷出马,立刻就解决了。
 高贺年拿着银针望着自己的大脚趾,很想在大墩穴上扎一下,也许自己也能够突然厉害起来。不过,他知道扎那里很疼,不愿意去尝试。可是,他心里实在是痒痒,决定找一个人试试。
 这天,黑豹夜间值班着凉了,早上感到头疼,就来找高贺年看病。
 高贺年翻了翻黑豹的眼皮,让他伸出舌头看了看,对他说道:“脱鞋。”
 黑豹很老实,可是他还是问道:“高御医,我头疼,脱鞋干嘛?”
 高贺年说道:“你不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是庸医。人体血脉相连,各有其用。治头疼就得在脚上找原因。”
 黑豹被他忽悠得晕乎,就脱鞋坐在了榻上。
 黑豹是汗脚,味道不好闻,高贺年一手捂住鼻子,说道:“你这家伙也不知道洗脚,难怪会头疼呢,连我都给熏得头昏脑涨了。”
 说完,拿起银针在黑豹的大墩穴上狠狠扎下。
 “啊!”黑豹一声惨叫,头上立马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黑豹说道:“高御医,你下手也太狠了吧?!”
 高贺年紧盯着他问道:“怎么样,什么感觉?”
 黑豹只顾着脚疼了,一时忘记了头疼,他晃晃脑袋,忽然觉得不疼了。他就是有点着凉,出了一头汗,头疼真的就好了。
 他说道:“咦,不疼了,真的不疼了。神医啊!”
 高贺年歪打正着,没想到这个大墩穴竟然有如此神威。他说道:“黑小子,你今后每天到我这里来一下,防止头疼复发。”他是要观察黑豹的变化,看看是否能够突然聪明起来。
 黑豹带着感激之情离开了。
 高贺年掏出一本小册子,上面是李佑给医官牛满贵写的膳食营养搭配说明,是他誊写来的。他边看边点头,心中暗暗佩服。
 西市东边的光德坊里,有一个大杂院,院子的东北角上还有一个小院,院门上没有牌子,里面有几间老旧的房屋。
 此时,院子里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当他们看到外面进来的两个英俊少年的时候,都欢呼着围了上去。
第三十六章 被人欺负了
 “萧姐姐、杜姐姐。”孩子们欢呼着围住了两个英俊少年。这两人就是萧婉玉和杜梅。
 唐朝人流行骑马,女人也骑马。不过因为女子穿裙子,因此她们骑马的时候,两腿是在同一边的,为了方便,女子们喜欢穿男装,就能像男子一样骑马了。在唐朝,女子穿男装是一大时尚。
 “小宁、惠儿、菊儿、小胖,你们好啊。”萧婉玉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
 杜梅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掏出了很多零食,孩子们欢呼着伸出小手,萧婉玉和杜梅给他们分发了,孩子们高兴地到一边享用去了。
 这时,站在孩子们身后的一个老丈、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青年女子过来和她们打招呼。他们是这个孤儿院的负责人。老丈叫甘伯,中年妇女叫王三娘,青年女子叫小青。
 这家孤儿院是萧婉玉创立的,目前一共收留了26个孤儿,他们都是去年光德坊一场火灾之后留下来的。甘伯他们也是那场火灾的幸存者,家烧没了,生计没有着落,就留下管理着孤儿院。
 甘伯不爱说话,见人就憨笑,负责孤儿院的杂务。王三娘是厨娘,话也不多。青儿聪明伶俐,快人快语,是孩子们的老师和孤儿院的负责人。
 甘伯和王三娘跟萧婉玉和杜梅打了招呼,就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萧婉玉三人就在院子里坐下说话。
 青儿说道:“婉玉姐、杜梅妹妹,天气渐渐热了,孩子们的铺盖和衣服该换换了。”
 萧婉玉点点头说道:“是啊,今年一直不下雨,天热得早。孩子们的被褥、衣服,我家人已经在准备了,过几天就会送过来的。”
 小青说道:“其实,有很多公子,他们送过来很多东西,我都给退回去了。”
 杜梅笑道:“还是婉玉姐魅力大,那些公子们都上赶着讨好呢。”萧婉玉是长安城有名的美女,年纪相仿的公子王孙们听说了孤儿院的事情,千方百计地给孤儿送东西,想找机会博得她的青睐。
 萧婉玉淡淡地说道:“小青做得对,咱们清清静静地抚养这些孩子,免得别人骚扰。”
 小青说道:“天气越来越热了,快要下雨了吧。去年有两间房屋屋顶有点漏雨,要赶在下雨前修一下。”
 杜梅说道:“此事交给我吧,我二哥就在工部,让他派人来修吧。”说着,她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天这么热,今年也奇怪了,都四月中旬了,怎么还没下雨呢?”
 萧婉玉担忧地说道:“是啊,去年水灾,今年别又是旱灾啊。”
 两仪殿。
 正如萧婉玉担忧的,李世民也在担忧。
 去年黄淮地区大水,他满脑子都是如何防治洪涝灾害了,谁料到今年又开始要为旱灾发愁了。今年开春一来,关中地区只是在3月3日那天,天阴了一阵,下了一场刚刚湿了地皮的小雨,之后一直天气晴朗。今天已经是四月12号了,旱情已经初步显露了它的狰狞面目。
 站在李世民面前的是一位身穿绯红色官府,腰间却带着道符的官员,此人三十多岁年纪,相貌清癯,颇有几分道骨仙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李淳风,他刚刚接掌了钦天监的从六品监正。
 他说道:“陛下,臣观察天相,今年关中地区恐怕会有较长时间的无雨天气,还请朝廷做好抗灾的准备。”
 李世民问道:“无雨的天气会持续多久?”
 “这个臣不知。不过,恐怕这个月都不会下雨。”李淳风说道。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关中地区历来都是旱灾多发地区,要及早防范啊。”
 房玄龄也说道:“是啊,隋朝大业年间关中地区多次大旱,仅仅在大业2年,关中地区就因为旱灾死亡了120万人,赤地千里。不能不及早防范啊。”
 户部尚书高静明说道:“陛下,今年抗旱难度太大了,去年江淮地区大水,粮食大幅减产,在加上赈灾、征讨吐谷浑,户部已经是个空壳子了,拿什么开展赈灾啊?”
 岑文本忧虑地说道:“是啊,没钱怎么抗灾啊?”
 李世民说道:“再难也要抗灾,明日早朝,商议此事。”
 广翠殿。
 “娘娘,内府送来的东西,都是些旧的。您看看,这些绢帛都是别人不要的,颜色这样难看,这块绢帛里面都撕裂了。还有这茶叶,还是去年的陈茶,这些势利小人,狗眼看人低!”巧云抱怨道。
 李佑离开长安,这在李世民的儿子当中是第一个。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们认为是李世民看不上李佑,阴妃娘娘的地位自然也降低了不少,大家都离得她远远的,避免跟着倒霉。
 所谓“人走茶凉。”这人还没走呢,茶水都没了。
 阴妃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描眉,她神色平淡,没有吱声。从她14岁那年入宫,至今已经17年了,宫中的风风雨雨她见得多了,她也遇见过比这更加糟糕的局面,早已经习惯了。
 她淡淡地说道:“巧云,别为这些小事糟心。这件事不要让佑儿知道,免得他再惹祸。”
 巧云不情愿地说道:“知道了,娘娘。”
 不久,李佑来了,他带人抬着几个大箱子,满面笑容进来了。广翠殿里的宫女和太监们见到李佑,纷纷行礼打招呼。
 李佑笑吟吟地点点头,却发现他们的表情透着古怪。他停下脚步,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太监和宫女们没人敢说,都摇头说没事。
 李佑看到问不出什么,对周乾使了个眼色,自己去见阴妃娘娘去了。
 周乾留下来,找熟悉的太监悄悄问话。
 李佑见到阴妃,说道:“母妃,孩儿发财了。以前都是您贴补孩儿,今后孩儿每个月会派人给您送钱来,您随便花。”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阴妃心中高兴,夸道:“我就知道我家佑儿能干,有本事。”
 李佑说道:“母妃,孩儿这只是刚刚开始,用不了多久,不敢说富可敌国,但是绝对是大唐数得着的有钱人……”娘儿两个絮絮叨叨地唠着家常。
 巧云在一旁欲言又止,阴妃娘娘给她使眼色,示意她不要多事。
 李佑假装没有看到,说了会儿话,告辞离开了。
 出了广翠殿,周乾脸色难看地等在外面。他说道:“王爷,娘娘让人家给欺负了。”他把从宫女太监那里听来的事情告诉了李佑。
 李佑一听大怒。
第三十七章 英雄混不吝
 李佑说道:“这些王十蛋,老子还在长安呢,他们就敢欺负我母妃,我要是离开了长安,我母妃还不得被他们欺负死?!”
 玄武门东侧靠近宫墙的地方,有一排平房,是库房和太监们居住的地方。
 太监副总管崔炳石是太监中除了王德以外的二号人物,他是李恪的母妃杨妃娘娘的亲信,掌管着后宫的物资发放,宫中的妃嫔们都对他有些忌惮。
 崔炳石的一张长脸是典型的阴阳脸,对于皇后娘娘和宫中受宠的妃嫔,整日里都是一张笑脸,对于那些受到冷遇的妃嫔们则是冷如冰霜,对她们的物品发放以次充好,极尽克扣之能事。嫔妃们敢怒不敢言。
 至于那些得罪过他的太监和宫女,被他亲手打死的就有好几个。
 对于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