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子妃总是想逃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并没有被她这“天真烂漫”的一番话逗笑,“一身衣服罢了,你若是想要,待会儿让绣娘给你量一下尺寸。”
  偏心?太后虽然更疼宠太子和裴云蓁一些,可并没有表现的太明显,对于其他几个孙子、孙女也无愧于心,太子和裴云蓁有的,其他几个孙子、孙女同样也有。
  就这样,太后还要被裴云薇抱怨一下偏心,那她就确实偏心好了。
  其他几个孙子、孙女的娘亲都在,什么事情自然有他们娘亲来争取。如今进了宫里,裴云薇的母后更是皇后,什么好东西没有,裴云薇还要暗戳戳嫉妒裴云蓁,太后着实不喜。
  而太子和蓁蓁从小没了娘亲,若不是太后多看顾一点儿,指不定这俩孩子要遭什么罪呢!
  太后接着冲吴嬷嬷吩咐,“既然云薇也要裁衣,那就让清辞也来哀家这里,都是刚刚及笄的小姑娘,正是好好打扮的时候。”
  宋清辞跟着吴嬷嬷进去里间,向太后请安后,她挨着裴云蓁坐下。
  裴云薇上下打量她几眼,依旧用着纯真的语气开口,“你就是前朝留下来的平宁公主?”
  宋清辞淡声道:“是。”
  裴云薇歪着头,天真的开口,“听说前朝时宫里的公主,一件百鸟裙便价值千金,是不是真的啊?你们这些前朝公主可真是会享受!”
  宋清辞浅笑着,语气却是冷淡的,“既然成安公主知道百鸟裙,又何必多此一举再问一遍,莫不是成安公主你也想要一件百鸟裙?等哪一日你有了百鸟裙,可别忘了通知我一声,让我饱一饱眼福。”
  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成安公主,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和裴云薇有什么交集,自然没有得罪过她。
  可裴云薇当着她的面,故意说这些会让她下不来台的话,用天真烂漫的模样来掩盖她话里的讽刺和刻薄,那宋清辞也就不必对她客气。
  裴云薇被宋清辞噎的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位平宁公主竟然敢这么和她顶嘴,真是不知所谓。
  她脸上的天真神情少了许多,“我就是好奇而已,我才不稀罕什么百鸟裙呢。”
  她直盯盯的看着宋清辞,“平宁公主,你什么时候这么讨皇祖母的欢心?皇祖母说要给你裁衣服呢!”
  裴云薇一副天真的口吻,好像说出来的话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其他意思。
  此时太后出了声,她虽上了年纪,眉宇间也是一派平和,但一双眼睛却带着洞察人心的光。
  太后扫了一眼裴云薇,声音沉沉,带着几分训斥的意味,“好孩子都是讨哀家喜欢的。”
  太后发了话,裴云薇安静下来,瞪了宋清辞一眼,不再说什么。
  挑选料子的时候,宋清辞挑了些月白、竹青色的布料。
  太后笑着摇头,“ 清辞模样好,什么颜色的衣服穿在你身上都好看,但这些月白、竹青的衣服,等你以后再穿也不迟。哀家做主,用这匹海棠云缎和那匹嫩荷色的缎料给你裁衣服。”
  宋清辞眸子弯了弯,“听太后娘娘的话。”
  说起来,她好久没有穿这些明艳颜色的衣裙了。
  以前她和她娘亲相依为命,家里没有顶梁柱,总是会有些街头的脏癞子爬她们家的墙,为了自保,她很少穿那些显眼的衣服。
  后来进了宫,她是一个要去和亲的公主,又在宫里无依无靠,那些好的云缎布料也轮不到她挑选,每次内侍监给她送来的,都是一些颜色深沉、不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穿的料子。
  可是今日,太后娘娘却对她这般好。
  宋清辞想起前几日在寿康宫见到裴行璟时的样子,那日的太子,在太后面前,也很是轻松自在,太后真的很慈和呀。
  内侍监很快给宋清辞送来了新一季的衣衫,其中就有当日在太后宫里做的那几件衣服,她穿在身上试了一下。
  这时,裴云蓁来凤阳阁里找她,看到宋清辞,她一双眼睛又瞪圆了起来,左看右看打量着,“清辞,你穿这件衣服可真好看。”
  宋清辞笑了下,招待着她坐下。
  裴云蓁拉着她的手,说起了正事,“ 清辞,你陪着我去东宫找三哥吧,好不好?”

  ☆、第 7 章

  宋清辞没有想到裴云蓁会拉着她一道去东宫 ,她和太子连话都没说过几次,贸然去东宫不太合适。
  她犹豫了下,“蓁蓁,你和太子是亲兄妹,我一个外人跟着一道去,未免显得莽撞。”
  裴云蓁挽着她的胳膊晃啊晃,撒着娇,一副不把她拉去东宫不罢休的样子,“三哥当日救了你一命,你才不是什么不相干的外人呢。清辞,你最好了,你就陪着我去吧,好不好嘛?”
  被裴云蓁那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宋清辞还真忍不下心拒绝。
  今个天气倒是不错,微黄的日光遍洒大地,赶走空气中的冷冽,屋檐上的积雪染上一层熠熠光辉。
  出了凤阳阁,朝着东宫方向走去,宋清辞和裴云蓁两人边走边话闲。
  裴云蓁突然想起前几日在寿康宫发生的事情,“ 清辞,你还记得在皇祖母那里见到的裴云薇吗?她就是那样的人,整日摆出一副天真的模样,其实说出来的话最是刻薄。她那样针对你,你别往心里去。”
  宋清辞笑着道:“我不在意的。”
  裴云薇对她的敌意来的莫名其妙,但宋清辞还真没放在心上,何必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置气!
  不过宋清辞有些不解,“我之前不曾见过成安公主,不知她为何会对我抱有敌意?”
  裴云蓁撇了撇嘴,“她啊,嫉妒你长的好看呗。从小什么东西她都要和我争抢,我有什么东西,她若是没有,就会装出一副无辜纯真的样子去父皇面前告状,幸亏从小到大,有皇祖母和三哥护着我。”
  她接着道:“就拿那日来说,皇祖母要给我做衣裳,没有她的份儿,她就不高兴了。等见到了你之后,你比她好看那么多,她更是嫉妒你。其实你也不是第一个被她这样针对的,在晋阳的时候,她每次遇到比她好看的女郎,总是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听到这话,宋清辞轻声笑了下。
  不管裴云薇为何故意针对她,即便她是王皇后的女儿,宋清辞也不会白白忍受奚落。
  ————————————
  说起来宋清辞在宫里待了两年,但她却是第一次来到东宫。
  裴云蓁对着守门的太监问道:“ 皇兄可有正事在忙?”
  小太监躬身回道:“ 殿下和几位大人在里面议事,两位公主稍等,奴才这就去通传。”
  没等多久,宋清辞、裴云蓁跟着小太监进去了屋里。
  屋内落地饰夔龙纹铜炉散发着袅袅热气,墙上挂着一幅苍松万山图,意境磅礴雄阔,宋清辞注意到图画上笔试挺拔的题字,和裴云蓁给她送去的棋谱上的批注很是相似。
  临窗摆着紫檀木茶桌,冬日的日光透过轩窗照进来,茶桌两侧坐着几位男子,上首之人正是太子,紫铜壶里茶水沸腾着,茶香绕梁,甚是雅韵。
  裴云蓁拉着宋清辞过去,叫了一声,“三哥。”
  太子今日着一身月白锦袍,玉冠束发,整个人清雅毓秀。
  他看了她们二人一眼,淡声道:“坐吧。”
  本朝的男女大防没有到严苛的地步,甚至因着前朝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不守规矩,许多地方其实已经不太讲究男女大防。所以宋清辞、裴云蓁和这些外男待在一起,并不逾矩。
  茶桌两侧只有两个空下来的位置,皆在太子的左手边。
  宋清辞本以为裴云蓁会挨着太子落座,不料她直接选择了距离太子稍远的位置,宋清辞只好跪坐在太子身侧。
  这是她第一次和太子近距离接触,可以清晰看到太子的眼睫,他的睫毛比一般女子的还要浓长,鼻梁高而挺,下巴光洁。
  她也可以闻到太子身上清冽的气息,那气息萦绕着她,令人难以忽视。
  挨着裴云蓁的天青色锦服男子出声,“这位姑娘是?”
  太子语淡声道,“这是平宁公主。”
  天青色锦袍男子恍然,“原来是平宁公主。”
  他冲着宋清辞作揖,“ 臣拜见平宁公主,臣乃陆国公府世子陆怀瑾。”
  宋清辞自然知道陆国公府,陆府国公爷之前是皇帝在晋阳的部下,在皇帝夺位时,坚定追随太子以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勋,新朝甫一建立,陆府风头正盛,被封为国公府,陆家人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天子重臣。
  裴行璟右手边的几位文臣也一一向宋清辞行礼,他们是翰林院的编修和庶吉士,其中有一位周编修,还是去年会试的状元郎。
  虽然前朝已亡,但这几位朝臣观太子态度,见太子仍以“平宁公主”称呼这位前朝公主,是以,他们没有怠慢宋清辞,反而一一拜见宋清辞。
  宋清辞笑着道:“几位大人不必多礼,我和蓁蓁贸然前来,打扰太子和几位大人议事,望几位大人见谅。”
  翰林院编修周修林回道:“公主客气了,公主并未打扰,政事已商谈结束。”
  宋清辞之前也听过周修林的名字,他是去年的状元郎,殿试结束出结果的时候,这位周编修可是好生出了风头,就连宫里也有人提到过他。
  周修林家世一般,但为人才华横溢,长相周正,在一众进士中脱颖而出,一甲及第。
  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举子,一朝登上天子堂,更是成为了状元,这位周编修着实令人佩服。
  宋清辞和裴云蓁来到东宫,几位文臣和陆怀瑾不再谈论朝廷中发生的事情,说起了一些宫外的趣闻。
  而裴云蓁小嘴儿叽叽喳喳的和陆怀瑾说着闲话,两人虽然没有亲密的举动,但可以看出来很是熟稔。
  宋清辞心里笑了下,怪不得裴云蓁要挨着这位陆世子入座,想必裴云蓁今日让她陪着她一道来东宫,醉翁之意不在太子,而是这位陆国公府世子。
  除了裴云蓁和太子,宋清辞是第一次见到陆怀瑾和翰林院的几位文官,和他们仅有一面之缘,自然插不上他们的谈话。
  她只和裴云蓁熟悉,但是裴云蓁更多的是在和陆怀瑾说话。
  那么在场之人和她稍微有那么点熟悉的,只剩下太子。
  宋清辞注意到,太子也很少出声,骨节分明的手指摩。挲着釉色瓷盏,宽大的袖袍垂在蒲团边沿,袖口处绣着金线莲纹,华贵儒雅。
  即便只是挨在太子身侧,宋清辞便可以感受到裴行璟身上浑然天成的矜贵之气,身为储君的气势一览无余。
  许是之前逃出宫时,是太子识破了宋清辞的身份,又许是太子是大宴的储君,周身的气度让人不由得臣服,宋清辞总有些怕他,她可不敢主动和太子搭话。
  不说话也没什么,反正宋清辞又不是闹腾的性子。
  她小呷着茶,静静听着屋里众人的谈话,没有丝毫不耐烦之态,脑子里思忖着,能在东宫和太子一起烹茶议事,在座之人必是和太子交好。
  翰林院编修和庶吉士,都是进士出身,他们家世不如陆怀瑾这样的权臣或是世家贵族煊赫,观其身上的衣衫、腰间的玉佩、束发的发冠就可以看的出来。
  但文人颇有清高傲骨,尤其像周修林这样的状元郎,很难会因为权势富贵折腰。新朝刚建立不久,这几位进士出身的文官就拥护着太子,可见太子在朝中颇有威望。
  太子乃人中之龙,更是未来的帝王,他并没有倨傲自大,所结交的人,不尽是上京的世家权贵,还有像周修林这样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