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首辅夫人又败家了-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说的是,是老奴思虑不周,该掌嘴!”孙忠说着就打了自己一巴掌。
  “哼,老东西!”景昭帝没好气地一笑,“怎不用力打?”
  孙忠舔着脸说:“老奴的脸打烂了,怎好伺候陛下?”
  景昭帝笑了笑,并未因孙忠这无伤大雅的放肆而发怒,反而让他下去领了一笔赏赐。
  楼君炎带人清理了现场的人员伤亡,索性都是些轻伤,死的人也有,却并非朝堂中不可替代的大臣,都是些才进入朝堂未有多少建树的小官吏,也有一些宫婢太监,他已经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但刀剑无眼难免有误伤。
  楼君炎淡然地扯了扯唇角,便安排劫后余生的大臣及赴宴的家眷出宫。
  陆宗兼走在最后,问他:“你早就知道今夜有变故,才没让你陆燕尔来吧?”
  楼君炎点了点头:“恩。”
  陆宗兼莞尔一笑:“难怪今天霍嫣说什么都不跟我来宫里,还多次提醒我,让我小心点,定是提前得了陆燕尔的信,免得来宫里遭这一趟罪。谢了!”
  陆宗兼看了一眼那些吓得花容失色,犹自到现在都惊魂未定的女眷们,由衷地表示感谢。
  楼君炎颔首道:“不必,我先去复命!”
  “我先出宫了,下次请你吃饭。”
  “恩。”
  等楼君炎向景昭帝复命后,刚行至宫道口,就听见太子的声音从旁传来:“楼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楼君炎跟着太子来到别处,恭敬道:“太子有何吩咐?”
  太子道:“本宫有一事不明,今日李氏兄妹谋反,父皇可曾顾念过本宫的性命?本宫只是他众多子嗣中的一个而已,即使死了,想必也无关紧要吧。”
  于众人眼中,父皇尤为宠爱李承颂,甚至为她多次对抗朝臣,可谁能想到,这些恩宠不过是镜花水月,皆是迷惑李承颂兄妹的假象,宫中的御林军怎可能那么轻易被李承胤调换,不过是父皇的授意罢了。
  李氏兄妹当众造反,纂改遗诏,弑君刺杀太子,桩桩皆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父皇接下来要做的恐怕就是北漠吧,有李氏兄妹弑君谋反在前,群臣皆是受害者,就算战争劳民伤财,可大晋却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敌国都杀到家门口了,但凡有点血性的人,岂能坐以待毙?
  朝中主和的人也会偃旗息鼓,支持发动北漠的战争,不说这些残酷的政治真相,他只想知道,父皇将所有人蒙在鼓里,是否在意过他的生死,可曾想到万一他就此死了呢?父皇是伤心,还是当只死了只阿猫阿狗,过两天就忘诸于脑后。
  李承胤射来四箭,一瞬间,他真的以为自己就要命丧黄泉了。
  楼君炎抬眸间见太子眸中隐露哀愁,微愣间,他淡声笑道:“殿下是陛下亲定的储君,是未来的天子,陛下对你寄予厚望,他最担忧的就是太子的安危。所以,陛下事前特意交代臣务必保证殿下的安全。”
  太子温和一笑: “谢楼大人,本宫……知道了!”
  说完,便朝东宫走去。
  看着太子略显轻快的背影,楼君炎眸光微动,景昭帝并未如此交代过他,但却嘱托过他,尽可能保证在场皇室中人以及官员大臣的安全,景昭帝将他们的性命交到他手上,这其中自然包括太子。
  东宫。
  太子去偏殿看过熟睡的皇长孙,眸宇间满是慈父的温情,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而他是景昭帝的第一个儿子,不同的是,他对自己的儿子是满满的父爱,而他的父皇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漠视他。
  太子妃倚过来,默默地奉上了一杯清茶。
  太子喝了一口茶,微苦的味道似蔓延至整个舌/尖,头脑倒是越发清醒起来:“今天真是。。。。。。算了,还是睡觉吧。”
  太子妃接过茶杯,温婉道:“殿下,杜青峰还没出宫。”
  太子偏头:“这么晚了,莫不是有何重要的事?”
  “不知道,他只说想同太子随便聊聊,看他那样子,好像喝了不少酒,貌似酒还没醒呢。”
  太子拧眉:“他在哪儿?”
  “书房。”
  书房里,杜青峰随意地歪在一张椅子上,正看着浩瀚的书海兴叹,不期料太子突然推门进来,他赶紧起身准备行礼,可能今天喝的酒有些多,方才那一场杀戮也并未让他酒意全消,竟啪唧一下栽在了地上。
  太子扑哧一笑:“青峰,你这个礼行的可有些大?”
  杜青峰揉了揉脑袋,爬起来道:“太子书房里的书让臣看得眼花缭乱,脑袋都发昏了,一时间闹了笑话,殿下莫怪!”
  “青峰还未出宫,可有什么要事对本宫言明?”
  杜青峰道:“那李氏兄妹……”
  太子皱眉,立即摆手制止了他:“若青峰是想同本宫说李承颂伙同其兄李承胤谋反的事,本宫可没兴趣。”
  “那不说此事,不过望殿下恕臣冒昧之罪!陛下近来身体越来越弱,已经将朝廷诸多事交由殿下,殿下身负监国之责,可似乎并未用心当好这监国太子,就比如淮北贪污案件,殿下本可以处理的更好……”
  杜青峰顿了顿,本想说李氏兄妹造反,太子本可以有所表现于朝臣中树立威信,让大家看到一个临危不惧有担当的太子,可他却什么都没做,依旧是大臣心目中那个懦弱无能的太子,就连赵括都知道大义凛然地与李承胤对峙,虽然他可能居心不良。
  太子深深地凝了杜青峰一眼,道:“你是想说本宫已经是监国太子,可为何还要如以前那般藏拙,收敛锋芒,依旧做着大家心目中那个平庸的太子?”
  杜青峰硬着头皮道:“是。”
  他是太子的伴读,从小一起与太子长大,知道太子聪悟绝论,自然也知道太子的隐忍与克制,明明很想向世人展露真正的自己,告诉世人他不是一个无能的太子,可他只能压抑着自己,等待着他能真正做主的时候。
  陛下龙体欠安,本该是太子的机会,可他却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改变。
  “其实,保持现状也挺好。”
  太子走到窗前,抬头望着浩瀚无垠的夜空,只觉得自己太过渺小,他沉默了一瞬,忽地回头看向杜青峰,“你可知父皇的身体并无异样?”
  “什么?”杜青峰大吃一惊。
  太子一字一顿地说:“父皇无病!”父皇只是在装病而已,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敢,怎么能。
  有时候,他觉得父皇能够信任楼君炎这种人臣,却无法全然信任与自己有血脉关系的儿子,也是一种悲哀吧。
  父皇不信任他,他也防备着父皇,防备着哪天不小心得罪了父皇,会被废掉!
  杜青峰惊诧地张了张嘴,却是什么都没说。
  太子是未来的国君,却当的比谁都累。
  ……
  楼君炎回到府上时,已是半夜,看见陆燕尔一直翘首等待还未睡觉,眉头不禁一皱:“怎的还不睡?”
  “睡不着,不过你回来了,我就睡得着了。”
  陆燕尔微笑地迎了上来,伸手解下他的披风,乍然看见披风上鲜红的血迹,心脏猛地一缩,“你受伤了?”
  “没有,是别人的血。”楼君炎捏了捏陆燕尔肉嘟嘟的脸颊,轻声宽慰她。
  陆燕尔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事情可还顺利?”
  “一切可控!”楼君炎言简意赅。
  “那李承颂和李承胤两兄妹是不是要受到很重很严厉的惩罚?”陆燕尔感觉有些不真实,这李氏两兄妹还真敢谋朝篡位,北漠、西境、大晋虽是三足鼎立,可北漠的国力实际上却是远远不及大晋的。
  谁给的勇气,就凭李承颂有个儿子啊。
  听楼君炎说起过,那小皇子好像不是景昭帝的。
  “李承胤万箭穿心而死,李承颂被砍断了一只手,收押在天牢,听候发落。”楼君炎说的淡然,陆燕尔却听得目瞪口呆,连连说道,“不值,不值!”
  “是不值!不过他们是自作孽不可活,他们是自己送上门替陛下开疆扩土的。”景昭帝既要扩展疆域,又要报当年的仇,李承胤竟敢跑到骊山企图将景昭帝等群臣一举歼灭,毁大晋根基,景昭帝如何能让他活。
  而北漠王室中,李连浩的几个儿子就李承胤最难缠,他偏生自己跑到京城来送死,便怨不得旁人。
  其实,除了李承胤两兄妹,北漠国主李连浩等其他子嗣皆是安分守己的人,并无多大野心,只想偏安一隅,只可惜被李承胤兄妹打破了这份安宁。
  三天后,御医院有人投案自首,说自己欺君罔上该当死罪,原来这名御医被李承颂买通,帮助李承颂隐瞒自己无法怀孕的事情,甚至试图混淆皇室血脉,让李承颂假装怀胎十月,生产的时候从宫外抱养了一个孩子当作是李承颂所生。
  不仅如此,还引出李承颂曾多次与宫外人私通,淫/乱后宫。
  与李承颂苟/合的那个宫外人也大有来头,并非市井混混,而是景昭帝唯一存在于世的弟弟淮安王,也是当年景昭帝发动宫变后唯一放过的人。
  淮安王与景昭帝皆是皇室血脉,样貌上自然有几分相似,淮安王改头换貌跑回京城,也正因为与景昭帝相似的外貌,才被李承颂抓住当了情夫,哪曾想李承颂努力了大半年都没法怀上孩子,她等不及便直接让淮安王找个女人生一个孩子,就是后来被抱到宫里的小皇子。
  李承颂不知淮安王的真实身份,可淮安王却知道李承颂是景昭帝的妃子,他本就对当年的事存了莫大的怨气,自然乐见其成给景昭帝戴绿帽子,并让景昭帝给他白养孩子。
  景昭帝本想借此将淮安王一网打尽,为太子扫除一切障碍,他在还能压制着淮安王,他若不在,难保淮安王不会到京城兴风作浪,可陆太后却竭力反对,力保淮安王,只因为当年淮安王的母妃曾对他们母子有恩,当年便是因为这份恩情,景昭帝放过了淮安王,这次却不想轻易放过这个不安分的弟弟。
  陆太后道:“赵寰,就算是母亲求你了,饶你弟弟一命,也给先帝保留一份血脉。你杀光了他所有的儿子,百年之后,你如何对先帝交代?”
  景昭帝握拳:“朕不需要对他交代!”
  “可母亲死后无脸见闺中密友,若不是她,哀家与你焉能有今日?”
  陆太后顿了顿,又道:“你就算不为先帝,不为母后,看在你容姨当年为你而死的份上,饶她儿子最后一次?”
  景昭帝默了默,攥紧的拳头微微松开:“最后一次!”
  淮安王被剥夺国姓,贬为庶民,带着小皇子离开京城,其后人永世不得踏入京城,也永世不得入朝为官。
  昭元二十六年四月六日,距离李氏兄妹谋反不过月余,景昭帝将李承胤和李承颂所做的事整理于册公诸于天下,痛斥北漠打着和平的旗号联姻却意图谋夺我大晋江山,五十年的和平盟约形同儿戏,两国盟约就此作废。
  旋即,景昭帝便集结将士,发动了对北漠的战争,三十万大军一路北下,来势汹汹地朝王丹开拔,短短数日便夺了葛尔瓦、姜来两大城池,并急转直下,直取越殷三大重镇。
  如果越殷三大重镇被攻下,北漠王丹便岌岌可危。
  而此次,领兵出征的将领是顾辞,军队历练的几年,他早就成了有勇有谋的领军之才,指点沙场,排兵布阵,样样不在话下,既不输他的老丈人陆阳明,也不输自己的亲爹顾魏,手下更是能征善战之士,深得他的教领。
  而李连浩原本虽是领兵打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