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虽然没去过,但是收集到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
  弘春看着一脸平和的阿玛,有一种想跟对方交换身份的冲动,他若是阿玛,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生在帝王之家,若是连点儿野心都没有,那多可惜。
  四伯躲去了庄子上,八伯虽然厉害,可皇玛法说了,八伯是辛者库贱妇之子,不堪大位。
  阿玛这么大的优势,反倒带着儿子跑这里来种地,说好听点儿叫没野心,说难听点儿,那就是没出息。


第108章 
  皇家之人,到底还是有野心的比较多,就算是胤祯也不能说是一丁点儿的野心都没有,只能说是野心大小不同罢了。
  他野心小,所以可以干脆利落的躲到庄子上来,四哥的野心不小,但俨然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如今倒头再来,跟满级大佬重回新手村也没什么区别了,以往的对手都不能算作是对手了,按照胤祯的话来说,四哥有且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皇阿玛。
  比上辈子活得更久的皇阿玛,还没有要养老退休的迹象,更没有要把手中权力下放的意思。
  八哥的情况跟他和四哥都不一样,所以他和四哥能直接躲了,八哥确实不愿意躲。
  八爷不是傻子,皇阿玛的平衡之道给他们这些儿子上了那么多节课,如今除了年岁尚幼的,谁还能看不明白呢。
  在四哥和十四相继离京之后,八爷已经是处处小心,时时注意了,不敢跟皇上正面刚,能避让的地方就一定会避让。
  别看是自家阿玛,但是皇家的阿玛,基本上就不要指望着他讲情面了,废太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两次废立,身体里的精神气儿都被打散了。
  八爷原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人,要不然当年也不能不动声色就挖了直郡王的墙角,但他的小心谨慎,他的妥协退让并不能让皇阿玛满意。
  四哥和十四离京的日子越久,皇阿玛就看他越不顺眼,八爷能够忍得下一口气去,但不代表他可以一直忍气吞声,是个人那都有脾气。
  不得不说,八爷对于人心的掌握和舆论的管控,实在高明的很,哪怕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贝勒,也照样可以在人心方面胜过皇上。
  一个退让妥协的贤王,一个揽权不放的帝王。
  人心就是这么复杂,当年废太子在位时,处境那般艰难,也没见有几个人同情的,到了八贝勒这儿,收获同情仿佛就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
  踩着皇上的名声给自己造势,这已经不是八爷头一次做了,很是娴熟,也很实在大胆。
  他自认跟废太子和直郡王那些人不一样,不会留下那么多的把柄给皇阿玛,而且现如今人心可用,皇阿玛若真是拿对付废太子和直郡王的方法来对付他,只会让人心越来越往他这边靠拢。
  哪怕是帝王,也不可轻忽了人心的重要性,更何况皇阿玛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做一个千古留名的明君,被世人称赞。
  所以这些年来才想要一直维持一个‘仁慈’的名声。
  你看,人人都是有弱点的,人性上的弱点,若是被人拿捏了去,即便是帝王,也会有受制于人的时候。
  八爷没觉得自己是在利用人心也控制皇阿玛,这不过是他自保的手段而已,若是不想落得像废太子那样的下场,他当然要有所倚仗了。
  哪怕如此,在皇阿玛面前他仍旧是弱势的。
  八爷的想法并不等同于康熙的想法,八岁登基的康熙,抛开前边八年的时间,一辈子当中最无
  力的时候,就是当初受制于鳌拜的时候。
  如今的老八,让他成功想起了当年的鳌拜,这两个人虽然做法不一样,但某种程度上都让他感觉到了无力。
  老八比当年的废太子更甚,也怪老四和十四不争气,大半年了,窝在庄子里头连个头都不肯出,逢年过节虽到宫里来请安,但两个都成了锯嘴的葫芦,不像老八长袖善舞。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会二废太子。
  老爷子的手段,大家都是见识过的,坑人的方法千万种,一点儿道理都不讲。
  到了八爷这儿,老爷子的手段同样的不讲道理,甚至已经不顾惜自己的名声了。
  京城俨然已经成了是非之地,父与子之间的对招,也让好多大臣跟着牵连了进去,只不过这些人也没那么无辜就是了。
  胤祯到了庄子上之后,一开始还不敢跟自家四哥联系,怕被皇阿玛和八哥那边的人察觉了去,后来还是四哥主动联系的他。
  皇阿玛跟八哥在京城对招,四哥跟他也没闲着,都在暗处使劲儿。
  这辈子的情况和上辈子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趁着还没被摆到明面上来,先查一查八哥手底下的那些官员,旗帜鲜明的要清楚,暗地里投靠的也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四爷也在寻找当年才用得惯的那些人,早早地纳入麾下,就算这些人里现在很多还名声不显、地位不高,但能力是有的,都是可用之人。
  其次就是出海的事儿了,这事儿由胤祯具体来负责,当年善于造船的工匠,还有头一批被选拔出来的水手和渔民,胤祯虽然不能全都记得,但其中的佼佼者,他还是有印象的。
  四哥上位之后,也是要推行出海这事儿的,早做准备当然不会浪费,如果这中间真要出了什么岔子,他跟四哥也能带着手底下的人直接奔着海外去,也算得上是一条不错的退路。
  当然最好是什么茬子都不要出,比起海外,他还是更喜欢故土。
  胤祯除了带着几个孩子种地,也有亲自教他们西学,在这方面他是没有偏颇的,九个儿女一块教,反正对于西学他们的了解都不深,也就不存在进度上的差别。
  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时不时的总会被打断,尤其是过了年之后,皇阿玛频频让他跟四哥进京,有些事情可以推脱,有些事情是推脱不掉的。
  比如皇阿玛六十岁的寿辰。
  六十是整寿,自古以来的帝王,很少有能活到六十岁的,所以皇阿玛打算大办,也借着此次的宴席与臣民同乐。
  所以跟往年不同,今年皇阿玛的寿辰不在紫禁城里过,而是选在了畅春园。
  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无论是臣子,还是百姓,也无论男女,都可以前往赴宴。
  可以预想,这必然是一场可以载入史书的生辰宴。
  连臣子和百姓都宴请了,儿子们哪能还不到场,当然了,废太子和已经被圈禁的直郡王肯定不在其列。
  四爷和十四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哪怕是皇
  上不宣他们,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一天还窝在庄子里头,不光是他们自己要去,妻儿也要一并带过去。
  这辈子的胤祯不比上辈子,在畅春园附近压根就没有他的园子,附近也没有他的庄子,从京城去往畅春园路途不近,再加上如今又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胤祯干脆带着妻儿住进了四哥的圆明园。
  圆明园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胤祯带着一家老小住进去,直接就占了小半个园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兄弟俩共同的园子呢。
  之所以如此不客气,那也是因为私底下的准备越来越充足,心里边有底气,自然也就不会畏首畏尾。
  当然还得感谢八哥,这半年以来,八哥可是做他们的挡箭牌,有八哥在,皇阿玛对他跟四哥的忌惮就没那么深。
  皇阿玛的生辰宴自然有礼部的人来张罗,但除礼部的人以外,诚亲王也参与其中了,老大、老二都已经废了,老三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在底下的兄弟里头就数他最是年长了。
  这事儿若是不交给老四和老八来办,那就只能交给老三了,十四还不够格。
  胤祯后边大大小小跟了五个儿子,四爷身后则是跟了三个儿子,脸上留有疤痕的弘时,还有个头几乎一般高的弘历和弘昼。
  这八个孩子一出现就极为的显眼,孩子们的阿玛躲到庄子上去了,连带着几个孩子在京城露面的机会也跟着减少。
  四爷跟十四没有因为那件事情交恶,但下边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两个阿玛有说有笑的走在一块,两边的孩子则是泾渭分明,互相都不搭理。
  弘春看上去应该是有几分心虚,所以也站在了最边上,直接躲开了弘时。
  弘明倒是还挺大方的,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最起码没躲开,刚见面的时候,还跟四伯家的几个孩子打了招呼,尤其是堂兄弘时。
  甭管这事儿是不是遭人算计了,他都愧对于堂兄弘时。
  阿玛没有追求大位的心思,以前是帮着八伯,如今是帮着四伯。
  他相信阿玛的眼光,但正是因为相信,才对弘时堂兄越发愧疚,破相之人,想要谋求那个位置可就难了。
  康熙六十岁的寿宴,不光是规格相当之大,宴请的客人也相当新奇,可以说是亘古未有之事。
  所以在宴会开始的时候,大伙的注意力就基本上都放到了这些客人和皇上身上,尤其是小孩子。
  胤祯跟自家四哥坐得近,就瞧着弘历眼睛里都有光了。


第109章 
  胤祯不觉得好笑,也不觉得新奇,只觉得有些一言难尽。
  弘历的性子,他是有几分了解的,哪儿哪儿都不像四哥,都是隔辈遗传,有几分像皇阿玛,但跟皇阿玛比起来,弘历还差着呢。
  今儿瞧见了皇阿玛的千叟宴,弘历能注意到的可能不是其中的政治意义,而是这场面的浮华。
  上辈子弘历就喜欢办宴会,府中的女子也喜欢办宴会,手里的银子基本上都花在这些事情上了,压根儿就没给子孙留下多少东西。
  这方面弘历跟皇阿玛就挺像的,不喜欢给子孙后代多准备些保障。
  胤祯瞧这这声势浩大的宴会,触目可及,都是银子换来的,而且此次宴会由礼部承办,花的自然是国库的银子,而并非皇阿玛的私库,也不是内务府的银子。
  不过这三方是谁的都无所谓了,拆了东墙补西墙,反正无论是东墙,还是西墙,如今都已经不成样子了。
  他不过是几个月没见户部尚书,如今瞧着都好像是突然老了好几岁,倒是内务府总管瞧上去还安逸舒适的很,大腹便便,红光满面,明明是同样的境地,却半点儿不为银子发愁。
  四哥的想法是对的,他们兄弟二人不管这事儿,直接躲出去,光是财政这一块,眼瞅着就要翻船了。
  皇阿玛很难再找到一个愿意豁出去背负骂名的讨债人。
  八哥不会想着去给皇阿玛填补这些窟窿,只会把窟窿越挖越深,八哥现如今想上位,已经不能指望皇阿玛心甘情愿地给了,能指望的只有人心和权势。
  可那些大部分靠着银子和把柄收揽来的人心,就真的能用吗。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胤祯都不看好八哥,如果说上辈子他还有几分同情,这一辈子他对八哥的那几分同情都没了。
  八哥的手段配不上野心。
  很快,胤祯就没有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了,皇阿玛或许是想压制八哥吧,所以才会把他和四哥的儿子叫到身边,一左一右的站着。
  他的儿子们当中,被皇阿玛叫到前边去的是嫡子弘明,四哥那里,被叫过去的则是今天看起来很是兴奋的弘历。
  皇阿玛的选择也并不奇怪,弘时破了相,四哥下边的两个儿子年长者就是弘历了,而且弘历的额娘毕竟出身满族大姓,对比弘昼和弘时,算得上是一项优势。
  把两个孩子提溜到最显眼的位置,恍惚之间倒让人想起了曾经,曾经一左一右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