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压根就没把皇阿玛的问话当回事儿,本来就是如此,皇阿玛什么都不缺,不缺物件,也不缺儿子。
  跟皇阿玛比起来,额娘显然更需要这些东西。
  这小子,康熙瞪眼,倒也没生气,只是有些哭笑不得。
  哪怕是太子,在他面前也没这么放松,哪个人说话不是再三斟酌。
  倒是十四,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能是他和德妃对这个小儿子太过娇惯了,在他面前什么都敢说。
  “朕富有四海不假,可南巡至今,都没能抽出时间来出去转转,你也是朕的儿子,几乎每日都要出去溜一圈,朕也不用你捎什么东西表孝心,毕竟朕富有四海,什么都不缺,你就画几幅画吧,把出去见到的东西都画在画上,比亲自抄写佛经更能表孝心。”康熙不紧不慢的道。
  十四在师傅们那里口碑不错,无论是学文,还是学武,都颇有天分,也肯下功夫。
  昨日敬上来的佛经他也瞧了,字写得不错,态度也颇为认真。
  跟抄写佛经比起来,丹青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更多些。
  胤祯愣了愣,画几幅画不是难事儿,难的是如何用心画,皇阿玛这分明就是找茬,真要想看看民间的状况,宫里多的是画师,就算是从儿子们当中找,那也该是找三哥。
  “儿子画技不精,不如皇阿玛把任务交给三哥、四哥,我们兄弟三个一块?”
  康熙板着脸道:“你三哥四哥都有差事在身,没工夫出去溜达,能有时间出去转转的就你一个人,这画画的事儿就交给你了,不得假手于人。”
  整天出去溜达,还一趟一趟往回带东西的,别说这次南巡了,就是在他之前所有的出巡当中,也就十四一个人如此。
  还想找老三、老四一块接任务,那到时候,画画是老三的事儿,收集素材是老四的事儿,还有十四什么事儿呀。
  胤祯苦着脸接下任务,倒是娱乐了周围的人。
  温宪笑不露齿,德妃娘娘也用帕子掩住唇角,四贝勒轻易不笑,笑起来大多数时候也不过是勾勾唇角而已,并不明显。
  刚刚还板着脸的康熙,唇角上扬,眼角的鱼尾纹加深,倒是显得没那么威严了。
  “今儿是臣妾的生辰,正好大家都在,不如就让十四就着今日这景儿画上一幅。”德妃笑道。
  要么说是从宫女子一直被提拨到四妃的人呢,知情识趣的本事,在这宫里头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十四听见了吗,不光是朕觉得寿礼不够,你额娘也这么觉得,我们可都等着你的画呢。”
  得得得,上书房的师傅们鞭长莫及,没法给他布置功课,皇阿玛和额娘倒是捡了漏子,搁在往常,上书房的功课都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功夫作画呀。
  如今是没得理由推辞了,能出去逛街玩乐,就能作画。
  康熙没在这儿待多久,陪着德妃用过了生辰宴,就直接起身走人了,可这已经是给面子了。
  南巡不是出来玩的,一路上要接见的人很多,比在宫里头都忙,能抽出时间来陪德妃过生日,在旁人看来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了。
  没了皇阿玛,可其他人都还在,胤祯干脆直接让人上了笔墨纸砚,这画姑且算是‘全家福’吧,做阿玛的,做额娘的,还有三个同父同母的儿女。
  四哥的轮廓随了皇阿玛,只有嘴巴比较像额娘。
  五姐一双眼睛随了额娘,鼻子更像皇阿玛,大体上的轮廓既不像额娘,也不像皇阿玛。
  至于胤祯自己,从额头到下巴,从眉毛到嘴巴,轮廓也好,五官也罢,真没看出来哪里像皇阿玛,倒是大部分随了额娘,尤其是眉眼。
  好在他是男子,又经常习武,皮肤不像额娘那样白皙,气质上跟额娘更是不同,不至于面若好女,雌雄难辨。
  胤祯的画技只能算是一般,相比意境,他更追求的是写实,而且特别喜欢用比较繁多而绚丽的色彩,把人物的装饰、背景,尽可能全面的画出来。
  这也就导致,意境实在不足,也不符合如今画作的主流审美。
  四贝勒还是头一次看十四弟画画,好吧,继发现两个人对女子的审美差异较大后,如今审美差别大的又多了一项——人物画。
  繁多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瞧起来颇为精致的衣服和饰品,在人物画中有些喧宾夺主,让人反而忽略了人物本身的样貌和气质。
  实在……不太符合他的审美。
  温宪蹙起了眉头,十四弟这幅画,倒不是画技难以入眼,只是审美过于粗糙,无论是画人,还是画景,最重要的还是其中的意境,而不是把什么色彩都叠加上去。
  围观的三个人里,也就德妃是真正满意的,瞧瞧这衣服画的,纹理都展现出来了,头上戴的玉兰簪子,由白玉到青玉,颜色上细微的差别都画上去了。
  她没学过作画,就连认字,都是做了皇上的贵人之后才学的,可她却没少见了画,还是有自己审美的,十四这画,实在好看。
  难怪皇上会特意给十四布置这样的任务,也并非是与孩子的玩笑嘛,十四作画确实有这个功底在。
  德妃夸孩子夸得含蓄,温宪不好打击十四弟的自信心,干脆没说话。
  四贝勒倒是想纠正一番弟弟的审美,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
  额娘刚夸了十四弟,他要是这时候直接说让十四弟从头好好学,既让十四弟没面子,也驳了额娘的面子。
  从过往的经验上来看,他这会儿最好还是保持沉默,纠正十四弟的审美,完全可以放到私底下。
  胤祯画的‘全家福’,并不是捕捉了某一个画面,而就像是现代大家站起来摆好姿势照相一样,大家伙都是站着的,目视前方。
  皇阿玛站c位,额娘和四哥一左一右,并且位置稍稍靠后,并不是跟皇阿玛站在一条线上。
  胤祯在起初构思的时候,就已经注意了等级秩序。
  额娘旁边就是温宪了,胤祯自己是站在了四哥的旁边,一家五口人,在画上倒是也并不拥挤。
  至于画上的背景,也不是屋子里边,而是行宫里的小池塘,里面养了几只鸳鸯,上面搭了石桥,桥旁边还种了垂杨柳,现如今的柳叶还是嫩绿色的,看起来生机盎然。
  四贝勒还想着怎么纠正弟弟的审美呢,德妃就已经做主把这画留下,让人裱起来,到时候就挂在永和宫正殿的侧厅里。
  “额娘要不再想想?十四弟的画跟侧厅的布置风格不太一致,额娘若是喜欢的话,倒不如挂在卧房,也能日日瞧见。”四贝勒硬着头皮道。
  侧厅是额娘用来待客的地方,画若是挂在那里,宫里边的其他娘娘也能看见,十四弟也能经常见到,现在十四弟或许不觉得有什么,可等到将来有了正常的审美,肯定抹不开脸。
  挂在卧房就不一样了,额娘的卧房,除了身边的下人之外,进去的也就皇阿玛和额娘两个人,不至于让旁人看了笑话。
  “女儿也觉得挂在卧房比较合适,侧厅更适合挂山水画。”温宪紧跟着开口。
  十四弟这画最适合的,还是卷起来,放进库房里妥善保存,而不是挂出来供人观赏。
  胤祯没有对审美进行自我怀疑,就是这画技,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跟大家那是没得比,这画也就是一家人留着自己欣赏,挂在外头的,还是最好用一些名画。
  “额娘还是把画挂了在卧房的内间吧,咱们自己观赏,就不用旁人看了。”
  这画上就她们五个人,要是让宫里的其他人看见,确实挺惹眼的。
  德妃也并非是喜欢炫耀之人,皇上给她的好多赏赐,都放进库房压箱底了,并没有拿出来炫耀,但儿子的孝心跟皇上的宠爱,又怎么能一概而论。
  难得这三个孩子意见这么统一,尤其是温宪,这孩子不爱说话,更不爱发表什么意见,好不容易表一次立场,她这个做额娘的,自然不会不答应。
  “老四和温宪若是有空,也画上一幅,额娘都给挂到卧房去。”
  十根手指头,即便长短不一,那也都是自个儿的手指头。
  别说是三个孩子的画了,就是六个孩子都在,人人都画上一幅,她那卧房也都挂得开。
  四贝勒和温宪能怎么说,还好是挂在额娘的卧房里,即便画作对比明显,也不至于丢了十四弟的面子。


第12章 
  要说胤祯,还真是心里头一点数都没有,就算是知道自己的画少了些意境,也没觉得审美差那儿了。
  在画过了‘全家福’之后,给皇阿玛画的画作也是以人物画为主。
  到了江南才知道,这里最迷人的地方并非是小桥流水,也不是亭阁楼台,而是路上穿着长袍马褂的读书人,学堂里少年们朗朗的读书声,街市上说着一口吴语的小商贩,还有带着面纱、撑着油纸伞的女子们……
  江南文风重,从古至今,才俊不知出了有多少,在这里经常能看到拿着书本的年轻人。
  胤祯以前对于古代书生的印象,大都是一袭白衫,头发简单的束起,或是用一条纯色的发带,或是用一只普通的木簪子,那肯定不是像他现在看到的这样。
  长袍马褂也就罢了,关键还在于发型,清一色的月亮头,戴上帽子还好些,不戴帽子露出光溜溜的半个脑壳,那可真是……有点儿不太雅观。
  胤祯最不能习惯的就是这月亮头了,放在别人身上,他看着别扭,放在自个儿身上,每隔几日便需要剃一次头发,冬日的时候嫌它冷,夏日不戴帽子,又嫌它丑。
  这满大街的月亮头,看得人眼晕。
  胤祯外出采风十日,画了四幅画,全都是人物画,一幅画的是街市上的小商贩,在跟客人讨价还价。
  一幅是学堂里的场景,瞧起来只有四五岁的小家伙们,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在读书,有头歪左边,有头歪右边,还有干脆是斜着的,先生闭着眼睛,双手放在背后,一只手上还拿着戒尺。
  第三幅画,画的是农人耕作的场景,春耕早就已经过去了,地里的庄稼都已经长出来了,一片绿油油的,农人们是在除草,年长的都拿着农具,小孩子们则是空着手在地里拔草。
  最后一幅画,画的是纺织作坊里的场景,这也是唯一一幅只有女子的画。
  胤祯总不能送皇阿玛一幅未婚女子上街买东西的画,在作坊里辛勤劳动的女子,画在画上就合适多了,这些女子都是已婚的,甚至有的都已经做了祖母。
  这些是纯粹靠手艺吃饭的人,每个人一天大概能挣三四十文钱,最为娴熟的技术工,一天的工钱甚至能拿到八十几文。
  当然了,江南最好的纺织女工并不在作坊里,而是在官方的织造衙门,每日的工钱也要比作坊里稍微高出来些。
  这些手艺好的女工们,收入要比寻常百姓家的男子都高。
  按照现在的物价,六文钱就能买一升米(两斤左右的大米),每天能拿到四十二文钱,一天就能买七升米,一个月就能买二百一十升米(四百多斤大米)。
  普通的五口之家,一个月的开销,差不多也就是在一千文左右。
  当然了,这些钱对于皇子阿哥来说,连打赏下人都不够,打赏下人都需要用银子、用金子,什么时候用过铜板。
  他只是觉得,生产力在某些方面并不弱于男子的女子们,地位应该再提高些。
  别看江南文风重、商业发达,但是女子的地位还比不上京城那边儿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