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祯早就不需要吃药膳了,也不怕底下人揣摩上意,所以一般都是想吃什么就叫什么。
  御膳房跟宫里的其他地方一样,看人下菜碟,他在御膳房那边儿待遇就挺高的,谁让自家额娘管的就是御膳房这一块儿呢。
  绣球鲈鱼,蒜油藕片,酱牛肉,鲍鱼排骨汤。
  大冬天的,吃鱼吃肉挺容易,想多吃些青菜,反倒是难事儿。
  好在,胤祯本身就是个无肉不欢的,一个月不吃青菜可以,一个月不吃肉,那可遭大罪了。
  再者,宫里边还不至于一丁点儿的青菜都吃不到,只是没办法像其余三季那样抛费罢了。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南巡的消息。
  不光胤祯在名单之上,额娘、四哥、十三哥也都在名单上,一众的兄弟里头,除了监国的太子,年岁较长的阿哥里就只留下了九哥、十哥、十二哥留在京城。
  最新鲜的还不是这事儿,而是此次太后也将南巡。
  他想着让自家额娘去江南好好松快松快,大概皇阿玛也是这么想的吧,太后虽不是皇阿玛的生身之母,可却是嫡母,又相处了这么多年,母子之情总还是有的。
  离出发还有好几天呢,胤祯整颗心都快飞出去了,要知道,他来到这个世界都已经大半年了,可还从未出过宫门呢。
  行礼是额娘和四嫂列出单子让下人收拾的,也就是要带的书本,是胤祯自个儿挑选的。
  至于要带去南巡的人,也是让李卓挑的,他没什么意见。
  如果只能带一个人的话,那只带着李卓也绰绰有余,一则是因为他这个人确实好伺候,自理能力还是不错的,二则李卓也确实十项全能。
  会梳辫子,会喂马牵马,力气足,办事稳妥,还特别的谨言慎行。
  这样一个人放到现代去,就算家里头没什么产业,打工也能成为‘打工皇帝’,或者直接成为富一代。
  可生在这个年代,又是这样一个出身,胤祯挺替李卓觉得可惜的。
  这样一个人,本该可以有更好的人生。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废除太监这个行业,为奴为仆也就算了,人生总还是有希望在的,可一旦做了太监,整个人生就都已经陷进去了,就算是历史上那些权倾一时的宦官,也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局,甚至因为他们的身份,就已经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了。
  若这些都是大奸大恶之人,那真没什么好值得同情的,可就像李卓,五岁被叔叔婶子卖进宫里头,父母都是病死的,本身就已经够可怜了。
  胤祯还是挺爱惜自己小命的,不敢拿这话去跟皇阿玛说,免得皇阿玛以为他得了失心疯,他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任皇帝。
  自家四哥还没做皇帝呢,现在这个阶段,他总还是可以跟四哥说些‘胆大妄为’的话。
  人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到了他们这儿,二月份就已经出发了,到扬州的时候,差不多应该也是三月份,春风拂柳,百花盛开,让人心驰神往。
  不过,这去江南的路上,便没有这般诗意了。
  紫禁城外,京城是比胤祯想象的还要热闹,可是京城之外的官道,那可就荒凉多了。
  在外骑马,要吃上一嘴的黄土,坐在马车里,晃晃悠悠的也不舒服,看书是别想了,就算是能看得进去,胤祯还想好好珍惜自个儿的眼睛呢,这年头只有老花镜,可没有近视镜。
  最遭罪的地方,还在于就寝,有驿站或是人家的地方还好,甭管房间大小,好歹还有个像样的地方住,若是赶上在荒郊野岭,那就只能搭帐篷了。
  胤祯倒不觉得这条件不能忍,他毕竟也是习武之人,算是吃过苦的,就是担心太后和额娘,一个年纪大了,一个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在宫里头哪吃过这样的苦头。
  “这算什么苦,永和宫的被褥都带来了,晚上烧上熏香,放下床幔,跟在永和宫里也没什么区别,这外头的布置是简单了些,但也够用,你先顾好你自个儿,额娘这样你就不用操心了。”德妃笑盈盈的道。
  这宫里宫外就是不同,出了紫禁城,人就跟松了口气似的,说话都好像比以往爽利了。
  胤祯环顾四周,额娘这儿能布置的也都布置上了,但还是不能跟永和宫比,不过就寝没问题就行,赶路最怕的就是晚上休息不好。
  母子俩又叫上四爷,去了太后的帐篷。
  老太太正高兴着呢,精神看起来不错,大晚上的,帐篷里燃着火盆,晚膳居然是手抓羊肉。
  精神头好,胃口更好,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
  也对,太后出身科尔沁,从小就是在草原上长大的,人家进了帐篷,或许才真正是如鱼得水呢。


第9章 
  相比太后跟德妃,真正吃不了苦头的还是温宪。
  温宪是康熙的五公主,是德妃生下的第二个女儿,德妃生了三子三女,活下来的儿子有两个,活下来的女儿就只有温宪自己。
  胤祯从小是在德妃身边长大的,但温宪却是一满月就抱到了太后的慈宁宫,六岁才搬到公主所,跟太后的感情不一般。
  太后跟着南巡,温宪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跟着南巡的公主。
  温宪虽然是被太后养大的,但喜好和性子都更像汉家女子,喜欢诗书,喜欢弹琴,喜欢下棋,喜欢绣花,身子骨很是柔弱,也有些娇气。
  南巡路上,虽然没有水土不服,但饭量减半,晚上睡眠也不好,尽管搽着厚厚的脂粉,也难掩坏气色。
  “女儿倒也没什么,只是不太习惯睡帐篷,晚上总是难以入眠,到了夜里才能入睡,白日赶路,也没法补觉,所以才会没什么精神,额娘,四哥和十四弟不必担心,温宪并没有生病。”
  温宪说话的语气柔柔的,哪怕穿着不显腰身的直筒旗装,也看得出来人很瘦弱,一阵大风刮过来,好似就能把人给吹倒了。
  胤祯不太习惯的扯了扯衣袖,整个宫里头,他最怕的就是跟五姐说话了,就跟有爪子在心口窝上挠来挠去一样,实在别扭。
  明明额娘不是这样的性子,太后也不是这样的性子,怎么教出来的五姐就这般脾性。
  胤祯倒不是讨厌五姐,只是他实在不习惯,也不喜欢跟这种性格的人打交道,说话轻不得重不得,好像下一个瞬间就要哭出来了。
  他既没有耐心哄人,也无心欣赏美人垂泪。
  等到皇阿玛和额娘要给他选福晋的时候,他定然要选个性子爽利些的福晋。
  说话痛痛快快的,走起路来不说带风,但也别跟风吹就能倒一样。
  “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晚上难以入眠这还不是大事儿啊,让太医过来瞧瞧,能用药膳调理,那便不吃药,若实在不行,那吃两副药又有何妨。”德妃很是心疼这个女儿。
  只是孩子大了,又是在太后身边养大的,很多事情她都不方便插手。
  四贝勒已经吩咐人去请太医了,“五妹若是觉得闷,尽管打发人来找我和十四,周围都是皇家的人,出去散散心也没什么,千万别一个人闷着。”
  胤祯忙着点头,“四哥说的对,五姐别自个儿闷着。”
  堂堂公主,何必过得这般将就憋屈,身子不舒服了,就叫太医,觉得闷了,就出去转转,又有何妨,总不会有大臣上折子劝诫。
  太医也没瞧出什么病症来,就是晚上睡不着而已,开了几道药膳方子。
  “是药三分毒,还是先给殿下试试药膳吧,平时可以多走走,只要不是过度劳累,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太医留下了方子,德妃便直接安排下去了,四贝勒回去找了几本书,特意给温宪送过去,还嘱咐了身边的太监,等路过城镇的时候,去书肆里买些话本子过来。
  胤祯倒是想带五姐在周围走走,奈何五姐不愿意,只说要留在帐篷里休息。
  “天色已晚,外边也挺冷的,不出去也好,等过两日我们再来看你。”四贝勒温声道。
  弟弟和妹妹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督促上进,后者需要悉心照料。
  兄弟俩先把额娘送回去,之后才结伴往回走,两个人的帐篷离得很近,就像直郡王和八贝勒的帐篷比邻而居,三贝勒的帐篷和十三爷的帐篷离的也很近。
  “五姐性子也太温和了些,我倒觉得比起有趣的话本子,五姐更需要的是一个武学上的师傅,哪怕是打打养生拳呢,也能锻炼身体,顺便改改性子。”胤祯跟自家四哥商量道。
  那说话的声音跟飘出来的一样,再长的句子说出来,都瞧不见一颗牙齿,人家是笑不露齿,到五姐这儿直接升级了,说话都不露一颗牙齿。
  他倒也不是排斥有才情的女子,只是这样的性子,别说是日后嫁到蒙古去了,就算是下嫁给京城的八旗子弟,都未必能不受委屈。
  做皇阿玛的女儿,十个有九个都是要被嫁到蒙古的,能活得长久的没几个,能不能吃苦头是一方面,性子刚强不刚强也很重要。
  他可不希望,五姐花儿一般的年纪,直接就枯萎在了草原上。
  四贝勒压根就没把这样孩子气的话当真,“女子哪能学武,温宪也没必要去吃这个苦头,你年纪还小,不懂得这女子和男子不同,温宪这样就挺好的,无论是才情,还是性子,往后的日子都不会难过。”
  温宪是在太后身边养大的,皇阿玛不会拿温宪去抚蒙,至于嫁到哪一家,是京城这边,还是盛京那边,就不一定了。
  可不管是京城的八旗子弟,还是盛京的八旗子弟,男子都喜欢有才情、性子温和的女子,而不是如男子一般教养长大的女子。
  胤祯抿了抿唇,“京城贵女都如五姐这般吗?”
  那他日后……
  “哪能如此,咱们大清入关这么久了,有的人家如汉家一般教养女子,但也有的还是照着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骑马、射箭样样不落。”
  四贝勒没说的是,八旗里保持这种老传统的人家已经越来越少了。
  宫里头也好,宫外边儿也罢,男子的审美大多还是类同的。
  胤祯没想那么多,只要不是人人都如此就行,他实在没办法想象,自己日后掐着声音跟福晋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不过,四哥,真没想到四哥的审美跟他的完全反过来,明明他们也偏爱同一种字体,也都喜欢素净清雅的风格,怎么在人生另一半上的审美差别这么大。
  再说了,四嫂看起来也是那种刚硬之人,严肃起来,跟四哥一样冷着一张脸,那股子气势,就算是跟四哥没法比,但也绝不是寻常的小女人。
  ——
  路总归是要往前赶的,在不能乘船之前,最舒适的交通工具就是坐马车了,从早上坐到晚上,人都快颠散架了。
  胤祯向来都是个不爱吃苦的主,读书习武也就罢了,那是非完成不可的事情。
  可如今这出行的罪,并非是非受不可。
  倘若这路再平顺些,倘若马车的防震性能再好一些,完全可以更舒服。
  可惜他上辈子穿越时,并没有处在自己知识的最巅峰——高考时,化学方程式都还记得,物理上的知识也都没忘。
  但是四年大学,两年主播生涯,就已经足够他把这些知识都抛之脑后了,如今想也想不起来多少了,只能是寄希望于这个世界的能工巧匠。
  反正他是没这个时间琢磨这些,最起码在从上书房结业之前,是没有这功夫的。
  “匠人好寻,只是想要做出你说的这两样东西,不是一时半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