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搅乱三国-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不是心里一直很不服气我让你从江陵撤兵啊?”
    就在孙权心下非议时,突然背后传来了孙策的声音。孙策突然的问题着实下了心不在焉的孙权一大跳。
    “没有啊!”
    紧张地回着话的孙权猛的一转身,却发现孙策依然半躺在那里,眼睛盯着半空,竟然不是看着他说的话。
    “哼!”重哼一声的孙策终于终于动了一下脑袋,空洞的眼光也终于扫到了孙权的身上。
    孙权被孙策凌厉的眼光一扫,就心里发慌。他习惯于看到孙策有这种眼神,往往都是他犯错的时候。孙策自从孙坚死后,就像模像样的做了长兄如父的角色,对自己的几个弟弟很是严厉。特别是孙权,没少招他责骂,甚至是毒打。
    孙权习惯性的脑袋中迅速搜寻一遍自己最近的劣迹,发现应该没什么孙策好责骂的,就挺了挺胸膛,闪闪躲躲的迎上孙策的目光。
    “没有就好!”孙策淡淡的说了一句,就像是要放过孙权。但刚松了口气的孙权,刚心中“切”了声的放下一丝紧张时,孙策的冷冰冰的声音再起道:“那你说说我为什么突然放弃了攻打广陵呢?”
    “你要问问题,找几个你的属下来,老问我干什么?我那丫鬟还给我暖着床,等我回去呢!”
    心中不满的腹诽一句的孙权,面子上依然不甘示弱道:“那是大哥另有对付曹智的计策了,停了广陵的攻势,好让曹智以为我们真怕了他,对我们掉以轻心!”
第八百六十四章 那份缄默
    孙权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完全是因为受不了孙策的激,起了好胜之心,不想让孙策一直小看了他。没想到就这么随口一说,竟赢得了孙策的赞誉:“张纮倒是说得有几分对,有些人再努力,一辈子都是庸才,有些人不用努力,天生就是人才,那大概就叫天赋吧!”
    孙策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在聪明伶俐的孙权耳朵里,立即品出了赞誉的味道。
    “大哥说我是天才啊?”
    这就是孙权年轻不知道收敛、低调的毛病,特别是他这种平时一贯纨绔的好听好话的人,更是沉不住气,孙策一点,他就急着顺杆子往上爬了。
    “去,那个说你了,给点颜色你就开染坊啊!你在我们兄弟中最笨、最没用、最没出息了,还天才呢?怎么也轮不到你!”孙策脾气一上来,就将孙权骂了狗血淋头。
    孙权撇了撇嘴,咽下满腔地粉粉不平,心道:“以后就让你后悔,看谁没出息,你个变态!”
    暗骂一句孙策的孙权,接着心里就好受多了。反正他也经常被孙策骂,习惯了,这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一想通,孙权马上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不所谓表情,对着孙策没顶嘴,却故意着翘起二郎腿,抖了起来。
    骂完人的孙策倒是没孙权那么轻松,脸色血气上涌,很难迅速平复的样子。这是自从孙策娶进乔莹后烙下的毛病,自从去年乔莹在她的佛堂产下一名男婴后,孙策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每次听到孩子的哭声,或是见到乔莹,他都要用鲜血来平息自己的怒火,所以他就寻着由头拿身边的下人出气,有好几次都失手把人打死了。
    这年头打死个把下人,没人会说什么,这年头人命不值钱,下人的命就更不值钱了!但孙策知道自己在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控制不住疯掉的。
    粗重着喘息了好久的孙策终于平息的怒火,看了一眼孙权的吊儿郎当样,坐起了身,眼神闪烁了良久,再复躺下时,没来由地说了句:“你说的对,我是以退为进,要麻痹曹智,然后趁机夺下豫章!”
    “啊!豫章!”
    无怪乎孙策要惊呼了,原来孙策暗地里进行着这么大的图谋。豫章不但是个大郡,而且是通往江夏的必经之路。孙权再纨绔,父仇还是不忘的,要想对江夏的黄祖报仇,豫章是必须要拿下的。
    但马上另一个问题又浮上孙权的心头,他们目前的实力够喝曹智翻脸的同时,又能拿下江夏了吗?
    “我们现在和曹智彻底绝交,会不会引起他的反扑,要是他和荆州刘表联合,我们会死得很难看!”孙权年少轻狂,口无遮拦的一针见血提出孙策图谋的弊端。
    这回孙策倒是没生气,还低头笑了笑,感慨着自己的看似不争气的弟弟,倒是看待问题能举一反三。
    对于孙权的问题孙策马上道:“所以我们不能让他们联合,还要让他们先打起来!”
    “啊?可能吗?”孙权话出口,就后悔了,心想:“自己怎么这么白痴,这么蠢的问题也能说得出口。大哥既然这样讲,那就证明他早有定计,那还需要我来操心!”
    “能,一定能,周瑜不会让我失望的……”耐心突然变的出奇好的孙策对着孙权说完这句,就又把身体放平,眼神又投向了空中,思考和等待着什么,不再和孙权说话。
    #######在孙策和孙权两兄弟讨论时,远在几百里外的豫章和江夏接壤的三江口水道边缘的一片林子里,周瑜所带出执行秘密任务的手下凌统也在问周瑜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将军,我们为什么要挂江夏军的旗帜?”
    “是为了要让祢衡的人看清楚偷袭他们的是黄祖的人,你想想祢衡派出的人要是在黄祖的辖区内出了事情,你觉得黄祖能脱得了干系吗?以祢衡的性格会善罢甘休吗?”周瑜是这么跟凌统说着,而他的眼睛却一刻不停的注视着树林外的河滩上,身后是韩当、董袭两员战将和精挑细选带出来的几百余铁骑。这几百人乃是精锐中的精锐,目的就是要在这伏击祢衡的运送队。
    根据他们掌握的可靠情报,祢衡手下的雷公、扬车等将领隔三岔五会带人越境深入属于江夏的水域,去采集一种叫硫磺的怪石,然后再通过三江口运回豫章,在那里进行着什么加工,在运往丹阳。孙策、周瑜分析祢衡采集的这种怪石,可能和曹智手上那种叫火药的东西有关。但不知道他们怎么利用这种石头炼制出那种威力巨大的火器,祢衡和扬州上下把此事封锁的密不透风,只有为数不多的核心人员知道配方和制作流程,外人想要了解,千难万难,基本上是无从下手。
    既然无从下手,孙策就不去动火药的念头,他只想利用祢衡越境的秘密行动,挑起祢衡与黄祖之间的火花,竟而打破他们这种缄默。
    作为江夏一直是荆州面向西南的门户,刘表一直很重视,黄祖也是**夏了。黄祖在位江夏这块地域近十年,已经将这快有纵横水道、江河组成的地域经营的有如铜墙铁壁。
    初平年间黄祖和孙坚的战役,其实那是黄祖根本不是孙坚的对手,但运气不错,乱箭之下误杀了孙坚,致使孙坚退兵。自从在孙坚手上差点吃亏后,看到了自己军事上的不足,于是,黄祖下了狠功夫,在水军上多做文章。他的出发点很很清楚,不让对手上岸,在水里跟他打。把这些水域经营成他的第一道屏障,那样他岸上的城池就固若金汤了。刘表在这方面给予了黄祖很大的支持,黄祖现在手上的水军可能是整个汉帝国最强大的。他现在有大小战船一千六百多艘,水军兵力三万余人。
    这支水军是孙策和曹智目前水军的总和还要多,不得不说黄祖对江夏这块屏障经营的是不错的。只是这些年黄祖没什么机会展现他这支水军的实力,他也有故意隐藏之嫌,等着一鸣惊人。
    祢衡的人屡次和江夏蛮人勾结犯境一事,他早已知晓,但他保持了缄默,也就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为什么呢?这不单单是黄祖的本意,也是刘表的意思。
    这两人自认为很聪明,一来查明了祢衡只不过越境和他境内的蛮人一起在贩运一些不值钱的石头和一些硫酸、黑油等,对于黄祖、刘表根本一文不值的东西,所以不愿管。二来,最重要的是刘表有要求,要黄祖保持和曹智方面的和平状态。只要曹智无意打过来,侵占江夏这块地盘,刘表就不打算去撩动曹智的虎须,保持现状就好。
    这是作为黄祖老板刘表做出的战略性表态,刘表相信曹智那天真要向他的江夏伸手,以他对江夏水军的投入,黄祖也一定能挡住曹智的步伐,给他好看。
    老板都这么说了,打工的黄祖自然没意见。黄祖不懂祢衡这个细脖绿豆眼要那些破东西干嘛,但横竖这些东西不值钱,刘表真要让他管,黄祖也懒得管。
    再则,黄祖有自己的心思。他一直听说孙策这小子在曹智的监视下发展的不错,黄祖和孙家的仇恨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而且还没讲和的可能,人家老子死在你手上,哪还有和解的可能。
    黄祖一直担心孙家儿郎会无休无止的来找他报仇,倒不是黄祖怕了他们,而是输不起自己这一百多斤,赢了也不见得光彩,人家毕竟才二十郎当岁的半大孩子,黄祖已经四十几岁,再过两年就能做爷爷的人。大人跟小孩打架,大人打赢了,天下人能说这大人有本事吗?
    现在蛮好,与他江夏藕断丝连的豫章在曹智嫡系的手里,不怕他们来骚扰黄祖了。黄祖挺愿意看到目前这种局面,虽说他也不喜欢说话很冲的祢衡,但人家好在不来跟你争地盘,只是在意那些不值钱的东西。
    拿去吧!谁知道这文化人有什么特殊癖好,爱收集石头,收集去吧,别来烦我就行!
    黄祖对祢衡时常派人的越境行为,采取了听之任之,假装没看见的态度。黄祖的都尉甘宁倒是几次进言,说不可以听之任之祢衡的越境行为。而且应该重视起他们背地里的图谋,但未被黄祖采信。于是双方就这么在一份未公开缄默中,相互遵守着游戏规则,有来有往,互不侵犯着。
    祢衡这种人其实脑子挺聪明,但往往那的这种性格有点丢鼻子上眼,自视过高的毛病。人家黄祖没来赶你吧,他还以为自己安排的不错,属下行踪隐藏的不错了。
    于是但越来愈大,这次采集运送,作为豫章太守的祢衡竟亲自走了一趟,由扬车和雷公护着,亲自实地看了看江夏硫磺等,火药原材料产量不大的原因。
第八百六十五章 立功心切
    祢衡为什么要亲自犯险呢?因为他急啊!曹智来过多次密信,问他火药的进度怎样,倒是没催他。但祢衡是个自信心多强的人,更是急切自己的立功表现,曹智没说他也知道曹智在前线急需这东西了。
    祢衡自认为是曹智最老的家臣班底成员,却在徐州这么重要的战事上帮不上忙,是他的责任。而且祢衡认为自己在曹智团队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减退。祢衡是个自视甚高之人,他认为自己当个尚书绰绰有余,但曹智却没招他入京,而是重用了荀彧叔侄和郭嘉等人,这多少让祢衡有些吃味。
    他人前人后的老拿他是何年马月就跟的曹智起家,没说曹智有个他才有今天,而是老嗤之以鼻着荀彧等人,这些人在他看来才能不够等等,是什么什么时候加入曹家的,为曹智效力的。总的来说祢衡对自己挂名的议郎许都职务颇有不满。
    祢衡也知道总结个人没有被曹智高升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他没战功和曹智对炸药的依赖。祢衡在曹智丹阳开疆扩土那会儿,祢衡一直为他守老家,几乎没跟着出去打过仗。不像邓艾、鲁肃、李儒等一直跟着曹智南征北战的,所以现在都得到了重要。最不能令祢衡服气的邓艾已经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