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搅乱三国-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爱卿,曹大夫,快快请起,起来说话……”
    对于激动地快要离座而起天子的好意,曹智没有领情,继续跪地启奏道:“皇上,容臣禀奏,臣昨日闻听京师竟有人欲图行大逆之事,臣昨夜于京师内外大举调兵,此事未奏请皇上,实乃臣罪因之一!”
    “啊,啊……曹爱卿心系社稷之稳固,心系朕和帝都之安危,调兵剿灭贼人,何罪之有?何罪之有?”刘协在一时不知从何接口,到说全这句冠冕堂皇的整句,实在是急出了一身冷汗。
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违初衷
    但不依不饶的曹智并不打算就此结束今天的朝堂请罪行动,“皇上宽宏,臣谢过皇上不追究之恩,但臣在举兵剿灭贼人时,却意外发现了一伙本朝重臣正在谋划的惊天阴谋!”
    主题来了,刘协拼命吞着梗在咽喉的口水,又是一阵心房收缩时,大殿中百官不自觉的人人都前倾着身子,伸长了脖子,静待着曹智的下文。
    “哦……曹……曹爱卿发现了……了什……。么阴谋?”无奈的刘协只能艰难的说着。
    “臣查证到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太医吉平以及议郎赵彦……车骑将军国丈董承等人在臣返回京师之前,合谋行刺臣,虽然臣福大命大,未有损伤,但查获此事时臣一时气愤,纵容属下与贼人、乱党拼杀,致使未能留住太医吉平、王子服、吴硕、吴子兰、赵彦等人的一杆性命,未能让这些人让皇上钦定罪名,在这一点上,臣犯了冒失之错,请皇上明察,请皇上责罚!”
    曹智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他毫无掩饰的承认,人我都杀了;人就是我杀的,但不怕皇帝和满朝文武的质询和查证,因为曹智拿得出证据。其实这事还能明察个屁呀!今天下午整个许都的大街小巷都会知道赵彦等这帮乱臣贼子是如何欲图谋害当朝大司马曹智未果,事情败露,最终被曹智正法的传闻,甚至还会出现好几种曹智神勇无敌的不同版本,直接将他说的如何大仁大义,如何临危不乱,反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些死人还不是随曹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些事早已通过朝中一些消息灵通者,今早传遍了早朝的群臣中。
    而面对曹智说的证据确凿的事实要是献帝再惩罚曹智,刘协岂不是成了千古昏君了?
    刘协明白曹智的这一步还是在走过程,刘协现在苦恼的是曹智后面的内容,如果把他血诏之事公之于众,将让他怎么面对?
    “此等乱成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曹大夫不但无罪,还大大的有功,我朝现今太多居心叵测之人,一心见缝插针的想谋取自己的私利,这些人真是杀之不尽,曹大夫杀的好!朕在昨夜已经颁旨与李侍中,不知余下的乱党可有……”
    渐渐稳定住心神的刘协一边应对曹智的话语,一边也在为待会儿可能的尴尬做着铺垫。
    “臣正要向皇上启奏,现有董承、种辑等一干人犯就在殿外,并有证人、证物若干需要当堂呈上,皇上是否要当殿验证,臣……“
    “啥?不需要了,董承等一干人为除异己,欲图谋害曹爱卿证据确凿,并有危害社稷之嫌,此事已无需验证,曹爱卿只需尽快正法这一干人等,并株连这一干人等的三族!”
    朝堂上凝神细听一杆文武大臣听到难得雷厉风行的刘协的圣裁,齐齐地一愣。有些人在欣喜刘协终于长大时,也有人拧着眉头看出了刘协在急于掩饰什么。
    但令群臣意外的,接着刘协竟站立而起,高声宣布道:“此案不光只有外廷臣子所为,还牵涉到内宫人员,朕昨夜也立了圣旨,来人,就趁今日当朝宣读!”
    刘协说罢,就有一名内侍太监捧着一卷圣旨用尖细的声音宣读道:“奉天承运……董贵人串通外戚,内外勾结,蛊惑皇上,干扰圣听,现夺贵人等一切封号,赐白绫三丈,赐自缢长**,钦赐!”
    “啊……”这场风波看来正在扩张,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也未能幸免,许多人在暗自唏嘘曹智的心狠手辣,也同时奇怪着献帝刘协的态度:“不是说皇上很是宠幸董贵人的吗?怎么眼睛眨都不眨,就杀了?”
    刘协的一阵抢白,全是做给曹智一个人看的,他无非是希望曹智能留住他最后的那点颜面。
    而此时的曹智也是被刘协的一番作为,弄得叹息不已。曹智本就没打算揭刘协的老底,但从刘协的这一番表现,曹智彻底死了辅助刘协做一个好皇帝的念头。
    一个人为了私利,能够丝毫不讲感情,这种人不但让人望而生畏,还是令人厌恶的。
    “臣谢皇上信任,谢皇上不追究臣多次的行为不当和过失,但臣一人身兼录尚书事,车骑将军、大司马等数职,但对朝中百官、政事还是有诸多疏漏之处,行事也有诸多不妥,不公之处,致使朝中诸多人对臣不满,朝堂失和,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流血事件,臣实在是有负圣恩,于公更有对属下不察之罪,臣恳请皇上撤换臣大司马、总领尚书事……。”
    “慢来,慢来,曹爱卿还领什么不察之罪?呵呵,瞧爱卿说的,没有你力挽狂澜,拯救了整个京师免于陷入混乱,没有爱卿的当机立断,拯社稷于飘摇,外带维护了皇室尊严!朕恐怕现在就没就会这样安详做着这里与众位爱卿如此叙话了!曹爱卿有如擎天之柱的表现,不但无罪,朕认为爱卿时我朝最大忠臣,最大的功臣!朕要是不狠狠的奖励爱卿,天下人都会觉得朕处事不公,都会觉得朕亏待了爱卿!”
    在刘协超凡脱俗的一番说辞下,曹智在此愣住,再此哀叹!
    “荀尚书,你说说这次曹爱卿平定袁术,又扫清京城乱党,可谓居功至伟,朕应该再赏些什么给曹爱卿?”刘协不等曹智起身推脱,就叫出荀彧询问着对曹智的封赏一事。一杆文武大臣的注意力也稍稍注意到曹智这次班师回朝,还是带着平定叛乱,收复一大块疆土的功绩。昨夜的这场风波,已经让曹智的这份光环黯淡的许多人都想不起来了。不是现在刘协提起,好些人都快忘了这事。
    皇帝叫,荀彧只能走出朝列,“哦!”声着,低头不知如何回答。他知道今日曹智带剑入宫,只是为了把事情向献帝说明,弥合两人间出现的裂痕。曹智希望刘协能像以前不遗余力信任他,而曹智将会在群臣、百官面前宣誓一生效忠汉室,辅佐刘协。但现在却为欲盖那份密诏之事,刘协弄巧成拙的要封赏曹智了。
    虽说曹智此次出征,的确建了莫大的功勋,统一豫州,剿灭袁术的叛乱。曹智在这份功勋下受点封赏也实属应该,但在今日这种情形下,就有点变味了。
    曹智很不是滋味的呆立着默然无语,此时,刘协急切的话语又起了。
    “朕封曹卿家武平侯,由于国家正处在非常时期,三公之职不能有长期空缺,朝廷和朕都需要曹卿家多负担一份职责。朕再要曹爱卿兼任起大司徒一职,曹爱卿不要推迟,这事就这么定了,今晚朕宫内赐宴曹大夫,退朝!”
    武平侯可是县侯一级的了,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一个郡的封地,曹智就跟一个王的封地一样了。通过这场风波,曹智不仅多了一份官职,爵位也涨了一级,这不是他搞这么大阵仗在文武百官面前带剑面圣的初衷。但刘协在金口玉言之下升了曹智的官职,加了曹智爵位,就火一般的宣布退朝,逃了。
    曹智没有阻止,他怀着失望也率百官出了昭阳殿。
    就在这日下午,曹智对外宣布了将董承、吉平、赵彦等人执行满门抄斩,夷三族的决定。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对外的宣布了,在昨晚,这些乱党的家人差不多早已被曹智的人杀了个干净,这时也只是走了个过程。
    黄昏前,更是从皇宫内传来了董琳董贵妃自缢的消息。而马腾的儿子马铁也在昨日被乐进秘密逮捕后,与这一日的晚些时候被释放。在这之前他有幸见到了听说余怒未消的曹智,不知曹智对他训斥了些什么,在被曹智要求带了封信给马腾后,就被乐进带人护送出了许都。
    而刘备和孙策派来的代表,不知见机得快,还是曹智的人搜捕不利,反正是在董承的事机败露之前,他们就没了踪影。而曹军对许都一夜的搜捕中,未能寻到这两帮人的踪影。
    在这场风波落幕后,如许多官员预料的那样,仅隔一日,许都的大街小巷就传出了各种曹智血洗京城,大杀乱党的事迹。只不过不是曹智正义化身的版本,而是曹智大奸臣的流言。有甚者把董承等说成忠义之士,由于想扳倒曹智,计划不周,事迹败露,被曹智残忍杀害的,更有说曹智杀完这些忠臣,余怒未消,带剑入宫,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杀死于献帝面前。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这种有心人故意在制造的谣言,是想故意破坏曹智的形象。但曹智并没有因为这样再次大索京师,而是采取了任由发展的态度。
    李儒、郭嘉等先后向曹智提醒过,这种对曹智不良的谣言,将直接曹智苦心经营多年的政治形象,对于将来后人对于曹智的评述也会产生影响。
    但曹智未愈接受他们的忠告,他最后气恼而又奇怪的对属下一杆文臣武将说:他终于明白,他不但继承了他大哥曹操的地位、势力和前途,还继承了曹操的历史使命,成为一个大奸臣!
第八百一十九章 猫和老鼠
    曹智在说完自己的谬论后,就回了后院。这晚的帝赐宴曹智也推脱身体不适,没有去。
    这一事件虽说就这样过去了,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曹智团队成员和世人所深思的。首先躺在病榻上的贾诩,亦被献帝封侯的荀彧和李儒等均因为曹智对发现董承藏匿密诏的衣带之事,使他们认为曹智虽说人不未处在事件中,但整盘事件的掌控程度,使他们感到了曹智的可怕之处,他们均误以为曹智人手中还有一股可怕地秘密力量,为曹智收集着情报,和监察所有人。
    而且无论曹智在当今朝野内外的威望和震慑力,有多么的高,或是臭名昭著的程度,他们只有依附在他身边,才是现在和将来的唯一出路。因为现在的汉帝国还没有一人能代替他,他做的一切已经是明确规划了一条道路,贾诩等人只能跟着走下去的道路。谁妄想更改,都将会是要粉身碎骨的。
    待许都这场风波,渐渐归于平静后,献帝因为贾诩在这件事上的功绩,遂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但贾诩拒收了执金吾的官职,只和荀彧等人一样,接受了一个亭侯的爵位。贾诩是个鸵鸟性格,做事时不择手段,但一有他预感到危险的事,他就赶紧把头塞进沙子里。
    贾诩在这件事上,再一次见识的曹智的情报可怕掌控,使他认为了曹智不但不是个好糊弄的善主,而且猜忌心好像特别重,对待这样的主公,伺候在旁,用“伴君如伴虎”的言辞一点不为过。而且贾诩明白自己在今后一定要切忌干出类似此次“功高盖主”之事,贾诩事后已经感觉到这次这件事他做的有点过激和太自以为是了。
    贾诩利用自己养伤的时间,想得很清楚,所以做出了推让“执金吾”官职,算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智举。
    曹智对于贾诩推让封赏之事,也未在意,只是一笑了之,并未去跟贾诩多做解释,或是劝解。他甚至也猜到了贾诩为什么选择明哲保身了,但有些事曹智现在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