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搅乱三国-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濡须坞打了半个月,最后在水陆两路曹军夹击下,濡须坞才被曹军占领。守军五千多人,在朴胡、袁约、杨车等报仇心切的蛮军将领残杀下,俘虏只有一百八十三人,徐盛、丁奉两员周瑜的战将,丁奉战死,徐盛被俘,但他据不肯投降,他只求速死。
    鲁肃、蒋钦、张郃合兵濡须坞后,继续兵分两路,鲁肃、蒋钦、祖郎率领水军直放皖城而去,张郃、朴胡、袁约、杨车领步军,先取舒县,再平潜山,从另一面迂回包抄向皖城。
    但这次合兵的脚步来得似乎晚了一些,在鲁肃、蒋钦的水军到达皖城前三天,孙策帅二万之众,从准备到破城,历时一年多,终于攻破庐江治所皖城。
    陆康在城破之日,在东城楼上,大喝着“孙家小儿,你会有报应的!”挥剑自刎。
    陆康的死使整个皖城军民沉浸在悲痛中,城破当日一十八名军校级皖城守军将领,不是自杀,就是拼死抵抗孙策军马,战死在街巷。这一日城内整夜哭声不断,皖城军民悲愤之情为天感动,随后三日大雨不断,直接冲毁皖城周边多出河道,这也让鲁肃的水军行进速度受阻,错过了趁孙策立足未稳,最佳夺取皖城的时机。
    在之后疏通完河道,曹军水军到达皖城时,孙策已修补、加固了皖城城防。皖城作为庐江治所,在陆康苦心经营下,城防本就十分坚固。当年江夏蛮军集合十万之众,屡次攻打,都未能攻破庐江,现在到了孙策手中,并已让他站稳脚跟,鲁肃、蒋钦、祖朗想要攻破更是难上加难。
    但三人军立功心切,虽说错过了最初孙策立足未稳的时机,但鲁肃、蒋钦、祖朗三人商议后,还是决定攻打。这时张郃、朴胡等所率的步军还未到达,再无陆路地面部队配合的情形下,鲁肃分兵祖朗一部分水军上岸,充当地面攻击部队,和蒋钦的水军狂攻皖城两日,未取得任何突破。相反,因为分了兵力量消弱,曹军在进攻中损失惨重。
    随后,鲁肃放下心中的急躁,退兵五里,等待张郃等步军的到达,准备重整旗鼓,再攻皖城时,曹智到了。
    曹智不是一个人来的,他是陪着披麻戴孝的陆骏一起来的。
    曹智因为在历阳劳军,陆骏见到曹智晚了几天。在他向曹智哭诉皖城危机时,前线传回了皖城城破,陆康自杀的消息。
    陆骏兄弟俩闻知这一消息后,哭的晕了过去。曹智在宛陵为陆康设了灵堂,让陆骏、陆绩沮丧。
    随后陆骏提出要和皖城为父亲陆康收尸的要求,曹智也正因为前线对皖城的战事不利,正准备亲自去看看,于是就带着一万增援部队来到了舒县,亲临前线视察、督战。
    对于鲁肃齐集部队的新一轮进攻,曹智及时喊了停。皖城他比谁都了解,他在这守过城。皖城城防的坚固任何一座城池所不能比拟的,丹阳治所宛陵有很多城防结构、工事,也是学习皖城而建。但皖城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配合这种坚固的城防,当真是天衣无缝,使攻城难上加难。
    既然孙策已站稳皖城,而他的军马又缺乏最有效的攻城手段,曹智明白破城是谈何容易之事。
    为避免无谓的伤亡,曹智让攻打皖城的军事行动停了下来。
    鲁肃等均以为曹智不满他们的战果,纷纷向曹智请罪。
    曹智笑着告诉他们误会了,其实他此次从历阳回来就有此打算。因为他此去历阳劳军的另一个目地,就是筹集火药所需的原材料。由于战事原因,此前祢衡一直筹集不到火药所需的硝石、硫磺等重要原材料。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就任 成亲
    硝石多产于北方,马鞍山一带也有,硫磺对出于沿海之地,内陆比较少。以前曹智有炸药这种犀利武器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广泛时,曹智还能派人去往各地采购。现在天下皆知曹智手上有这种尖端的武器,大家都会流传和研究,特别像袁绍、陶谦、袁术等拥兵自重的大豪,知道一星半点火药的出处后,就也请了大量丹士进行研究,在获知了其中一两种原材料后,就开始截断这些原材料。不管他们制不制的出火药,但也不能再让这些原材料外流,特别是输往南方,比如丹阳,他们更是把这些物品列入了各关卡的重点检查对象。
    原材料的紧缺,造成祢衡不能再造出火药,没火药就没成品的炸药、“飞矛腿”等破城、攻敌的有效武器。而宛陵之前囤积的成品炸药也在曹军南征北战的战斗中慢慢消耗殆尽。此次,曹智率部一路从大阳杀回来,就用了不少炸药,最后一批能绑在箭矢上的炸药也已在邓艾和刘繇的战斗中用完。
    等曹智回到宛陵,祢衡悄悄跟他交底,整个宛陵“兵工厂”,所剩的炸药库存只够造一枚“飞矛腿”的了。
    曹智这时才知道,自己最依仗的东西已经枯竭。于是他借历阳劳军之际,顺带便想在前扬州州府历阳再收集些硫磺等火药原材料。但令人失望的是,作为商家云集的历阳,甚至其他几个县,都找不到曹智所需的原材料。
    在曹智刻意的经营下,开采、倒卖这几种原材料是很有利可图的买卖,但此时曹智再怎么鼓励这些商家再去各地采办,他们都不愿意了。
    因为在曹智不在丹阳期间,历阳最有实力贩卖这些物资的商家纷纷在南北各地被当地统治者扣物扣人,商家血本无归不说,有些人还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异地。
    曹智在邺城倒也是取的过一批硝石和木炭,那是在袁绍的一个实验厂里发现的,但没能运回,就在撤出冀州的路上舍弃了。
    火药原材料的紧缺让曹智意识到,控制自己这件赖以生存的法宝,不能依靠自由经济下商家来为他提供原材料。他要控制各个原材料出产地,甚至于将来把他控制成他一家独有的军需物资。
    但实现这一切需要强大的权力,在没有铲除这些南北大豪之前,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了炸药的支持,曹智知道攻破皖城就只能靠单纯的军事实力是很难得,或许死上个两三万人也能破城,但曹智的这点家底再被消弱,其他虎视眈眈的各郡就会趁虚而入。在没有彻底解决周围环视之敌之前,曹智还不会蠢到去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所以他让鲁肃等不要急,先把兵力部署调整好,士兵在连番作业下,也需要休整。
    在曹智暂时罢兵之际,陆骏做了件令所有人震惊的事,他独自一人去了皖城,为他的父亲陆康收尸。
    孙策为了平息民愤,对陆康的尸首还是比较尊重的。在陆骏未到达之前,就以派人收敛,并在皖城郡府设了灵堂。陆骏来收尸时,孙策倒也未为难于他,只是询问了些曹智的情况,并再次书信一封,要陆骏带回,表达他愿意与曹智和解之意。
    陆骏服丧运回陆康灵柩后,曹智建议陆骏将陆康埋在潜山,潜山正好在皖城的东北面。曹智着人选了一块正好能东望皖城的山坡,将陆康的墓址选在哪里,寓意了陆康就这样东望着什么时候有人把孙策赶出他的皖城。
    陆骏在潜山大丧三日后,就加入了曹智麾下。曹智继续拜他为庐江都尉,随他的军队征战。
    曹军攻打皖城的军事行动暂时停歇了,曹智的政治进攻并未停止:他首先奏请献帝给陆康请功,不能让他就这样白死,他为汉室尽忠一生,应该有所回报。再有就是曹智领扬州之事,起先是个临时行为,为了长久,现在曹智要得到献帝的认可。
    这些也是贾诩的意见,曹智一边骂着贾诩这个家伙毒,一边认可他的建议。为陆康出头,可博得庐江民众的民心和陆骏等陆家宗室的好感,进而支持他统一扬州的行动。要领扬州的任命是为了名正言顺,他可不能像曹操一样被人老是拿正统说事。
    奏章发出后,半个月就来了回音。汉献帝在安邑颁圣旨,追封陆康为忠义将军,谥号列侯,再升陆骏为郎中。而对于曹智撤职刘繇的事,虽说只字未提,但接下来表封曹智为扬州牧的决定,等于是对曹智撤职刘繇一事予以了默认。
    曹智在收到祢衡的书信,要他在宛陵接受官职时,他在庐江先行使了一把州牧的权利。曹智将庐江郡治直接先前往舒县,由鲁肃代理郡事,陆骏以郎中的官职,行郡都尉之职,蒋钦以州府监军身份,继续留驻庐江,祖朗任司马。
    自此,庐江郡被曹智人为的一分为二。从随后孙策征服的余下庐江县城来说比曹智劈开来的半个庐江要大的多,但随后曹智又把原先就属于庐江的巢湖并入庐江,也造就了他们在地盘上能与孙策的半个庐江分庭抗礼的局面。
    做完这些,曹智才率部回到了宛陵,对于一半的庐江,还有孙策,他不是放任,而是要缓一缓。考虑到吴郡都尉朱治要迎接孙策入吴的消息,身在西北战区的邓艾和身边的贾诩都建议调整战略重心,先拿下豫章郡,把朱治和孙策隔开来,让你们一个有情一个有意的家伙永远碰不到,看你们再怎么引来送去。
    曹智在外月余,辗转三个郡的地域,回到宛陵时,祢衡已把郡府装饰一新,门牌也换了,不再是丹阳郡府,而是扬州州府。
    曹智的受封和陆康、陆骏都不一样,毕竟是要任命他为一州大员,不能跑到他的战地去向他宣读圣旨,必须在他的州府。
    但这一切都发展的太快,太突然,曹智也没想过州府应该设在哪。鲁肃倒是在很早之前就提醒过曹智,遣郡治所到秣陵,有利于将来对中原的发展。
    但此时要把州府设在哪,秣陵的条件也不够。一时没好的选择,祢衡就建议不如先就设州治在宛陵。曹智同意了祢衡的建议,因为曹智的二娘听说曹智再次增添官职,当即做主,喜上加喜,为曹智纳娶陈玲、乔霜过门。
    真够会添乱的!曹智知道二娘是好意,但此时他连扬州都未全部平定,他这个扬州牧也只是个虚名。扬州六个郡,他手上只有两个不到一点的郡,后面要征战的日子还长着呢!现在根本不是举家欢庆的时候。
    但老人家要这么做,曹智也只能由着她,陈玲和乔霜这两个女人也是迟早要娶的,只是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倒霉,年纪轻轻就挂了,害的她们做寡妇就是了。
    来宣读圣旨的钦差,是曹智的老熟人钟繇,钟繇监察着随行的太监给曹智读完圣旨,接受完州牧印绶。曹智把圣旨、印绶交给祢衡,就拉着钟繇进了书房。他急着询问献帝和杨奉、董承等人的动向,甚至言行。钟繇虽说还不能说是曹智心腹,但站在一个坑道里,已是不争的事实。
    虽说曹智一直和李儒书信不断,但他还是希望能亲耳听听安邑来人的亲自叙述。
    钟繇给曹智的新信息不多,杨奉、董承趁着曹智离开,正积极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但碍于曹智还有部属在那,而且炸药给他们留下深刻地威慑力,他们还不敢有过于出格的言行,在背地里有没有向皇帝进言说曹智兄弟的坏话,钟繇就不知道了。但总的来说他和李儒这班亲曹智的臣子还是很受献帝赏识和器重的,还有就是杨奉他们和张扬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但作为张扬代表的的董昭却显然态度和杨奉等人不是很友善,但也没有和李儒过于接近,一副中立的架势。
    曹智对于董昭的态度没什么意外,他肯定不管董昭的态度怎样,他最终是会站到曹操的战壕里。
    曹智和钟繇密谈出得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