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线轮回-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杭赶紧窜前两步,揪住丁玉蝶的衣领,强行把他拖住,又回头看易飒:“怎么了?”
易飒僵了几秒之后才抬起手,指了指身子左侧、走廊偏上的地方。
宗杭探头过来,触目所及处,先是好笑,但还没等这笑放开,脑子里一懵,一股凉意从心头腾腾冒起。
这他妈画的……不会是电脑吧?
应该是,一面四四方方的屏幕,还带底座的,屏幕两边长出手来,正抓住一个人,像是要往嘴里填,那人的脑袋已经没入屏幕里了,只余脖子以下露在外头。
这图,换了在别的任何地方看到,宗杭都不会觉得特别:跟讽刺漫画似的,致力于劝诫年轻人别沉迷上网,创意称得上相当老土了。
但出现在这儿,简直匪夷所思,跟周围的绘画风格完全不搭也就算了,画的还是个……电脑?
宗杭不甘心,抬手过去摸了摸:这个不是凿刻的,是画的,不知道用的什么原始材料,可能混了动物油脂,整体呈暗红色。
易飒低声说了句:“阿尔塔米拉野牛。”
什么?这名词可真拗口,宗杭都复述不全:“阿什么拉牛,是什么东西?”
易飒解释:“是西班牙人发现的一个远古人类洞穴遗址,距今上万年了吧,洞穴里画了很多野牛,用色鲜艳又大胆,透视精准,形态非常生动,跟同期、甚至那之后几千年原始人的绘画手法完全不同,极具现代风格,以至于西班牙人将这些画公诸于众时,没人相信他,觉得这是恶作剧。直到今天,还有人认为,那些画,根本不是远古人类画的,作画的另有其人。”
三姓本身就是诡异和超自然的存在,所以一直很关注古今中外的种种未解之谜,不敢说精通,但只要提起来,基本都能说出个大概。
宗杭盯着那副画发呆。
他是没见过什么西班牙野牛图,但眼前这幅,他很确定不是原始人画的。
也许是外星人画的,又或者……
宗杭脱口问了句:“易飒,会不会你们三姓的老祖宗,其实是从未来……穿越来的?”
越想越像。
——三姓的祖师爷像是能预卜未来的先知,“不羽而飞,不面而面”这种话,也许对他们来说,不是未来,而是曾经呢?
——他们有本事,却不做官、不入仕,因为他们熟悉历史,知道皇朝更迭的频繁和残酷,今日将相明日牢囚,做到多高的位置都不如隐匿民间、靠独门手艺讨生活来得安全持久。
——现在的科技已经很厉害了,能用体细胞克隆出牛羊猫狗,就差克隆出人了,前一阵子看到新闻,好像换头手术都有望实施,那未来呢,也许死而复生根本不是难事,尤其是对那些遭受意外而死的人,只要给死去不久的尸体注入某些强力的再生细胞,丁盘岭说的“受精卵”,可能就是这样的再生细胞。
——还有息壤,它也许是某种能量物质,像电脑那样,能够执行复杂的操作程序……
易飒说,什么事都能推到外星人身上,其实同样道理,推到未来人身上也说得通:正如明末的姜射护压根无法想象什么是飞机、视频、电子支付,现代的人,也想象不到未来会是怎样的态势。
宗杭头皮发紧,觉得自己勘透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
他端起相机,把这幅画拍了下来。
再往前走时,宗杭就分外关注两边的岩画,生怕漏了什么关键的,果然,没过多久,又发现一幅,内容没第一幅那么暴力,但越看越让人心头冒冷气:那是一个背对着电脑的人,不知道在忙什么,身后的电脑样子有些狰狞,咧了嘴在笑。
画这两幅岩画的人,好像挺不喜欢电脑:这些电脑又是吃人又是背后冷笑,真跟成了精似的。
宗杭把这张也拍了,再次向易飒强调自己的结论:“穿越,肯定是穿越。”
他忽然觉得踏实:看来自己不是什么怪东西,而是未来科技的产物,他一个现代人,提前享受到了还没有臻于完美的未来科技而已。
易飒沉吟。
“祖师爷是未来人,穿越回来的”,这说法的确可以解释一些事,但穿越这种事,本身就太多悖论,而且更关键的是……
易飒说:“穿越这词我懂,但至多往回穿个几十年,修正一下既往的小遗憾。至于一穿就穿回了上古时代,然后大费周章地安排什么水鬼、金汤、轮回?你直接穿回今年不就好了吗?”
这话正打在点上,宗杭不死心,还在磕磕巴巴:“会不会是,他们穿越的时候出了故障,穿越表设置得太靠前了,一个没注意,回到大禹治水的年代了,只能从长计议?”
易飒哭笑不得。
还“穿越表”,看不出来,宗杭还挺会造词儿,再说了,这个“从长计议”,也未免太长了。
她有一种即将接近真相,但始终差了点什么的感觉。
***
接下来这一段,没再出现怪画。
也许是那个丁祖在这里参与河工时闲得无聊,见别人都在抹抹画画,也随手画了两张,反正不会有人知道他画的是什么,而且当时的人,也并不欣赏这种风格,所以没人跟风,也没人把他的流派发扬光大。
廊道到底,是一堵墙。
墙面上如同之前的廊顶一样,密密麻麻,布满了各色水族的头,但不是固定不动的:随时涌起,随时没去,位置杂乱无章,像是水面竖起,而各色凶猛水禽争相露头。
丁玉蝶缓缓抬起右手。
他的手法完全让人看不出章法:有时是拍,一掌把一个鲇鱼头拍回墙内;有时是拽,拽住蛟龙的长角,把龙身拽出半米多长——这长度显然是有严格限定的,增减一分都不合要求;有时又是拧,五指摁住虫童的脑袋,左旋三下,右旋两下。
如同姜骏“推水”时一样,是套繁复的密码,直接由祖牌设定给出,丁玉蝶只是傀儡般接收,然后照做——易飒怀疑,为了绝对保密,这密码是随机的,每次都不一样。
宗杭看直了眼之余,不忘端起相机拍了一张。
也不知道反复操作了多少次,这堵墙忽然像双开扇的房门一样,往里张开。
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虽然不足以和鄱阳湖底金汤穴的规模相比,但也足够大了,可里头没有巢脾,也没有尸体。
相反的,异常空旷。
整个空间呈圆柱形,底部边缘处有无数扇门,都是打开的,门内延伸着的,也是往四面八方去的长长的走廊道。
而底部中央,是个底座呈圆形、拾级而上、越来越高的高台,第一层台阶上,有无数石刻的骷髅头,摆得密密麻麻。
易飒脑子里电光一闪,急回头去看来时的走廊,又看这高台:“祭坛?太阳祭坛?”
她给宗杭解释:“中国上古时代,是有太阳崇拜的,你看我们的神话传说里,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羲和望舒,大禹就活在这套文化体系里,所以大禹那个时代,也是把太阳当神来崇拜的。”
“你说的没错,这整个工程,也许真是大禹牵头修建的,中间这个洞是圆柱形的,高台又是圆台形的,我们刚刚进来的走廊,其实是一道太阳射线,这下头有这么多走廊,就是无数射线,你把整个轮廓拼接到一起看,像不像一个正散发光芒的太阳?”
引黄河入龙槽,在上古时代,是极大的工程,依古人的性子,势必要造坛祈神,黄河跟长江不一样,丁祖很可能完全找不到那么大的地下穹洞去储存尸体,所以他说动大禹,耗用民力,造了这样一个看似是祭坛,实则是轮回渡口的地方。
黄河一旦引流成功,这地方就会瞬间被埋于水下,数千年黄沙淤积、河床抬高,再加上上头就是激流瀑布,这里更加固若金汤,安全系数比之老爷庙,只高不低。
只是,只有一个祭坛……连用于嫁接的尸体都没有,怎么去当轮回渡口呢?
☆、第92章 29
易飒低头看。
脚下有笔直的槽沟; 一直通到祭坛下; 不止脚下; 任何一扇门里,都有槽沟通入。
丁玉蝶又在原地踏步了,领子被宗杭揪得几乎变了形; 紧紧勒着喉咙,易飒又好气又好笑:“放了他吧; 把他控制在视线范围内就行。”
宗杭松了手,丁玉蝶又是一个磕绊; 然后直直往祭坛边走; 边走边卸下背袋,看来是要放置“宝藏”了。
易飒也跟过去,先去看那些台阶。
石阶面上,同样有许多石刻,但内容不再是日常生活,易飒略看了会就看出; 这是上古的创世神话。
——有个身材无比高大的人,正半蹲着拼命往上托举; 身周日月星辰飘晃,脚下河川山岳环绕,这应该是盘古开天辟地;
——又看到一个高大人形; 身材分不出男女,向下甩动一条长绳,长绳尽处; 无数小人欢呼跃动,这应该是女娲造人;
——还有一个人,拿山岳当凳子坐,手拿石制的凿子,正凿刻面前的一块圆台,圆台上有八卦方位,正中是个阴阳双鱼的太极盘,这应该是……伏羲制八卦?
符合大禹那个年代的先民对这世界的认知。
不过太极盘提醒了易飒:“祖牌一般都是嵌到轮回钟里的,这儿也有吧?”
应该有,可能在圆台高处,要登上台阶才能看到,宗杭积极求表现:“我上去看看!”
腿长的优势再度得到发挥,他兴冲冲越过丁玉蝶,每一步至少跨两个台阶,很快就到了三四米高处,探头往顶部一望,连连点头:“上头好像真的有……”
话未说完,半空中突然数道风声骤起,易飒急抬头看时,有十数条恶形恶状的蛟龙,张牙舞爪,从四面高处急扑而至,尾部好像都还陷在石壁里,身子却猱屈翻滚,少说也有几十米长,以至于跟脑袋的大小极不合比例,这汹汹声势,跟群鹰搏兔似的。
易飒大叫:“趴下,躲开!”
语音未落,当头的那只已到了跟前,也亏得宗杭这些日子的勤恳练习,急往侧面一扑——那只蛟爪抓破了他背袋,扬下漫天的绵核桃、狗头枣,还有两瓶包了气垫膜的山西老陈醋,侥幸没摔坏,沿着台阶骨碌碌滚下来。
丁盘岭也真是够抠门的,弄个假宝藏,至少也塞两块金银意思一下,居然这么持家,整的全是山西土特产。
易飒只这片刻分神,上头的情势已经连连告急,宗杭在台阶上左滚右闪,上不能上,下不能下,身子都几乎隐没在乱成一团的蛟头蛟身间了,那些蛟爪似乎异常尖利,偶尔扑空抓上石阶,半空中登时石屑乱飞。
易飒急了,拔出腰间的乌鬼匕首,抬脚就往上冲,刚迈出两步,忽然注意到:离她最近的那条蛟龙,像是瞬间接收到什么指令,蓦地转头朝向她的方向。
电光石火间,易飒一下子想到了什么,急撤步下来,顺势捞起刚滚到台阶下的一瓶老陈醋,向着高台上猛砸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蛟团中又是一条蛟身扬起,蛟爪准确无误地抓住了醋瓶,就听“砰”的一声爆响,浓香的醋味伴着无数碎玻璃洒落下来。
路子对了!有门!
易飒急解下身上背袋,一刀扎下去猛拉出个长长的口子:“宗杭,往下滚!”
“滚”字刚一出喉,开了封的背袋就向着半空中扬了开去。
果不其然,这一袋还是土特产,易飒只一掠眼,就认出了红果、辣椒、小米、百合、龙须挂面,老陈醋没有,飞上天的是两瓶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