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汉-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这新式的制砖制瓦技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原来制过砖瓦的一看就会了,而那砖窑的原理,更是一看就懂,只是那制瓦的陶轮,需要到咸阳一带方能买到。
    转眼间到了四月底,第一窑青砖青瓦出烧了出来,官府果然不食言,当即照价收购,由役夫运往咸阳。
    三辅百姓顿时沸腾了!那些青砖青瓦大家已经明白了烧制过程,按照造价,卖给官府获得竟然达到两三倍之多,谁不愿意?顿时,三辅地面轰轰烈烈的烧砖运动开始了。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常满算是深深感觉到了这一点。原来想着,这青砖的烧制方法想要在三辅完全推广,至少也得等到一年之后。谁知不到三个月,三辅地面就开始大面积的烧制砖瓦,百姓们农闲时的时间,倒有一半人用在了砖瓦之上。
    战乱刚刚结束,除了耕种,百姓可做的营生很少,因此有了这等“赚外快”的机会,如何能不去把握?
    眼见砖瓦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汉太子又颁下另一道诏旨:招募关中各地的能工巧匠前来筑宫城,凡被选中为大匠者,皆赐爵一级;凡被选中为小匠者,皆赐复三年!
    赐爵一级,就意味着可以多一处宅基地,一顷耕地,赐复三年,就意味着三年不用纳税!顿时,整个关中又轰动了起来。经过砖瓦事件,关中人已经知道了汉太子的信誉和名声,如今又颁下诏令,关中的能工巧匠纷纷前来,一时间宫城的修筑速度,大为加快。
    然而砖瓦的烧制速度越来越快,甚至连九原一带的百姓,也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烧砖制瓦,沿直道往咸阳运送。而洛阳、河东的工匠也纷纷赶往咸阳,不为得那爵位赐复,就为学习这烧砖制瓦的技术、垒砖调灰的能耐,咱也得来是不是?
    终于这一天,刘常满在新丰城和爷爷一起闲谈时,阳成延、萧何、召平一起,苦笑着前来寻找太子了。
    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八章 秦墨钜子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5 本章字数:5667
    殿下,如今咸阳城中,砖瓦工匠都过多,我已经控制阳成延先说道。他本来就是个长于技术的人才,如今过来的人太多,确实让他招架不住,没法指挥。
    “如今长乐宫即将建好,不知下一步太子打算如何筑城?”萧何也问道。对于刘常满拿着内府的钱购买百姓的砖瓦这一点,萧何非常不解。
    不过没办法,人家是太子,内府的钱本来就是皇帝、皇后、太子三人支配的,如今皇帝听说懒懒的不想理事,洛阳内政都是皇后处理,而皇后早就说过,关中内政,一任太子处置。
    “内府里钱财不还多着吗?我看民心可用,不如就趁势再建一座宫殿,如果还有闲钱,就把宫城也建了吧!”刘常满随口说道。这有什么好禀报的?这个萧何奇怪!
    “太子,臣可能没说清楚。长乐宫乃是用了前秦遗址,但如今倘若要建新宫新城,却非臣能力范围,还请太子派人助我才好!”萧何说道。
    “小臣也正要禀报此事。太子,宫殿乃天子所居,必须示威重于天下。都城乃国之首都,必须示雄伟于四方。故定都之前,须善风水,精研术数的高士划策,臣虽稍长于建筑,却不擅此道,还得请太子寻访高士,方可修筑宫殿。”
    “喔!”刘常满长长的应了一声。这一向高兴,竟然让他忘了还有这么一茬事情,可不是嘛,古代修个民宅还要看看风水术数。何况这建国定都的大事?
    “东陵候以为呢?”刘常满对这些玩意。可是一窍不通,谁会这些更是摸门不着。
    “太子,精通术数之人。本朝莫过于北平候张苍,他原掌秦王律令,后来逃归汉王,因此必可胜任。至于阳成少府所说,咸阳之内人、物驳杂,不便掌管之事。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来。”
    “是谁?”三人一齐问道。
    “墨门子!”召平道。
    “原来是他!”萧何、阳成延一齐说道。
    “不错,正是当今秦墨子魏无相!如今皇帝帐下室中同,正是秦墨高弟,而阳成少府是公输门高弟,想来也知秦墨子大名。”召平说道。
    “不错,魏子对于统谋筹划,别有研究。太子可知当初秦国军器乃万人所制,但为何形制都是一般吗?那便是秦墨子的功劳!”阳成延说道。
    “是地。我也听说,秦墨子当初与齐墨决裂后,受秦王收留,因此效命秦王。为秦王做战阵之具,当初建筑阿房宫。也是秦墨子地手笔!”萧何说道。
    听三人纷纷夸奖秦墨子魏无相,刘常满倒是来了兴趣。
    “那就把室中同调回来,咱一起去拜会一下这位秦墨子!”刘常满笑道。
    按照室中同的说法,墨门共分为两派,一派是山东的齐墨派,以研究墨家经典,传播墨门学说为主;另外一派,就是秦墨了,以研究墨子留下地实用技术为主。
    “那这么说来,当初你等修的是墨术,他等修的是墨经,应该是墨术派大获全胜,把墨经派逐出山东才对,为何偏偏是墨经派全胜,倒把墨术派给逐了出来,成了秦墨呢?”刘常满有些奇怪。
    “太子有所不知。我墨门经义,不管是墨术墨经两派,都要砥身砺行。因此墨经派以兼爱、非攻为辞,在穷人中广招门徒,而我墨术派多半闭门钻研,至多不过招收几个弟子,哪儿有他们人多势众?最后当然是我秦墨不敌了。”空中同苦笑道。
    这倒也有几分道理,刘常满想道。想来以墨子那“兼爱、非攻”的信条,倘若真有人认真执行,肯定能感动无数穷人,加入墨派。记得后世在网上看过,说墨门就是最早的黑社会,如今看来,黑社会倒不一定,但确实应该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民间社团。
    “那后来秦墨子又是如何受到秦王赏识,成了秦国供奉地呢?”刘常满对于秦始皇帝的治国方式很感兴趣。
    “后来我秦墨子流落到秦地之后,却发现秦国上下锐意求治,不拘一格,广求人才,于是我秦墨子便接受秦王之诏,主管器械制作之事。”
    “但墨子之术,天下无双,很快的秦王就把军械、盔甲甚至农具的制作,都交给了我墨门。秦国军器太子肯定见过,在一万柄相同的武器里,随便拆下一柄的零件,就能直接安在别的武器上!那便是我恩师之力!”
    “再说我恩师策划定案之术,也是天下无双,就连大驰道、阿房宫、山陵、长城的修建,也都有我恩师之力在内呢。”室中同说道。
    这下刘常满算是听明白了,敢情这秦墨子当初为了生存,直接放弃了墨子“兼爱、非攻”地基本教义,全力研究墨子留下的统筹、整合、设计、制作等方
    用技术。
    抛弃了政治方面的诉求投靠秦始皇帝后,秦墨子受到了重用,从而成了秦王军工厂地头头,不,应该说总后勤部长,因为听室中同说,当初秦始皇帝六十大军扫灭六国,那后勤上的事务,就是由秦墨子统筹安排地。
    —
    “太子有所不知,咸阳焚毁之前,我曾前往秦国制造军械的山谷之中,将那里的工匠图样全都收了过来。那里面的器械,萧何简直闻所未闻呀!”萧何说道。
    “是吗?拿来我看看!”刘常满也来了兴趣。
    到了这个时代,刘常满才发现,秦始皇帝当初维持的军队数量和战斗力,绝对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以这个时期的后勤工作能力,全凭牛车运送物资的时代,竟然能保证全国上百万大军旷日持久的供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阿房宫和骊山陵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刘常满没能看到有多么壮观。但大驰道和长城却是知道地。很难想象,在这个时代,在地形复杂地广袤国土上。是凭借什么手段来进行测量的。
    如今听了室中同和阳成延所说,刘常满这才知道,原来在秦始皇这一切奇迹的背后,存在着这么一个牛人!这等牛人,当然不能不见,于是这天。刘常满便带着召平、室中同、阳成延三人一起,前往墨子谷拜会魏无相。
    前往墨子谷前,从召平、室中同、阳成延等人地嘴里,刘常满已经知道了此时各门各派的来龙去脉。
    要说起来,此时的门派,还远不象武侠小说中那么组织严密,其实是战国时候诸子百家的流亚。不过经过战国数百年的发展,诸子百家学说之中。有得志的,有失意地。
    这得志的自然首推法家,其次便是儒家。这两派学说创建之始,其意就在于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可以说先天便占据了优势,很快便成为“显学”。意即被各国君主大力推崇的学问,先后在数个诸候国实践过。
    当然,最为成功的还是法家。这法家自己宣称“根源于道”,但和老庄所说的“清净无为”之道正好相反,若说老庄是“顺其自然”,那法家便是“驱之入笼”,要用完全的条条框框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规范起来,达到一种理想的“规矩方圆”状态。
    法家地治国方法直接有效,乱世用重典,在战国乱世中,起效最快,因此各国纷纷采用法家学说。然而法家学说却有一点大坏处:不易变通,不近人情,松散惯了的六国法治贯彻得都远远没有秦国彻底,最后终于全部被秦国所灭。
    而在法家兴起之前,各国治国的办法,其实按各国习俗统治,没有什么成系统的名目。后来孔老夫子便把他老先生心里认为正确地综合综合,便成了儒家。
    不过正因为如此,儒家比起法家来,显得更贴近人情些,而他的“入世”思想,又比道家地“出世”思想,更适合治理国家的需要,所以在法家兴起之前,儒家——如果说得上儒家的话,才是真正的“显学”。
    然而除了儒法两家,其他的学说便没那么幸运了。象召平任“大匠”,也就是掌门人的农家,先天就注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治国的显学,其他的比如公输门、阴阳家甚至兵家,都因为学术的局限性,无法成为显学。
    但道家和墨家却是其中的例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道家曾经占过统治地位,甚至有人说“三皇五帝”时代,基本上都是以道家的方式为主进行统治的。并且道家的创始人——或者说总结人吧——老子,在诸子百家的创始人中,年龄最大,生活时代最早,而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意味极浓的学派,其实诸子百家都杂采道家之说,因此道家可以说是百家之宗。
    墨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在战国时代,曾有一段时间,墨子的学说也成为显学,然而很快它就衰落了。毕竟墨子的“兼爱”思想,归根结底是绝对平均主义,那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平均主义和公平是两码子事,真正执行起来,恐怕结果和我国建国初实行的制度效果差不多。
    这些东西,在当今大家当然认识得极为清楚,然而这些话在二千年前说出来,绝对是高屋建瓴的“见识”,就连召平这等见识广博的大家,也都赞叹不已,对太子的能耐,更是佩服莫名。
    据室中同说,他的恩师,秦墨子魏无相,是个脾气很执拗,很不容易说服的人。从前秦始皇帝曾三派使者不至,最后派皇长子扶苏亲自前往墨谷奉帖不说,还在大殿亲自设宴招待魏无相。
    室中同还说,当初魏无相并非屈从于皇帝的权威,而是李斯丞相以“平天下,正所以解民倒悬之苦,行墨子兼爱之义”,这才说服了魏无相忠心为秦皇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