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汉-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些,刘邦都包容了下来,刘常满和召平都极端赞赏刘邦的这一点。
    记得刘邦登不久,刘常满也问起这个问题,当时正在祭河大典,刘邦就指着黄河告诉儿子道:“儿子,你看,眼前这条河,虽然河水混浊无比,却造就几千里地平原;你看远处那个小水塘,固然是清澈无比,却连一片树叶都浮不起来。儿子,人想干大事,这心里就得能容污纳垢才是。”
    如今不同了,刘邦的心思起了变化。追随自己的这些人的特质,多半都跟自己差不多,这正是刘邦成功的原因,但这也正是最让刘邦恐惧的一点。
    想想吧,几百个当初起事时都和自己有着同样心思的家伙,哪个不是想做皇帝才起的事?虽然最后只有自己成功了,但谁敢保证这些家伙就死了那份当皇帝的心呢?
    因此上,刘邦心里一直有一种危机感,但作为他来说,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危机感,直到田横前来。听刘常满说起田横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再看看田横带来的那两个随从,再看看田横留在岛上的五百宾客,刘邦当即感到了自卑。
    是的,不错,大汉皇帝在田横面前,感觉到了自卑。身为天子又怎么样?看看身边的人都是些什么样儿人吧的,再看看人家田横身边的!不是只有打下江山才叫成功!
    见了田横和他的宾客们,刘邦突然明白,治理天下与打天下太不一样了,连需要的人才都完全不一样。这些顽钝无赖嗜利如同自己一般的人们,当然能帮自己打下江山,但要治理江山,却不一定能靠得住他们。
    每一个君王,都绝不希望自己手下有着一堆虎视眈眈,随时可能背叛的臣下,哪怕再愚钝无知的人都是一样。但刘邦手下,最最缺乏的,正是具有这种坚贞不屈,誓死追随特质的人才。
    当然,有这样特质的人也曾经有两个,一个是纪信,一个是公,可惜在刘邦屡战屡败的年月里,这两位都死在战场上——这样的人才,原本就是最容易牺牲的。
    刘邦在心中可以想象,倘若有一天,某个诸候起事,许以更好的条件,自己的这些手下,不定得有一大半会造反,这种想法会让每个君王都寝食难安。
    所以自田横走后,刘邦当即下诏,让天下举贤良方正,年高德勋之人前来朝廷,并让太傅叔孙通演练礼仪,真正开始治国了。
    所以刘常满和召平,同时发现了刘邦的变化。不过这些变化,短时间内还显不出来效果,刘常满只是告诫召平要多加注意,便又回洛阳北宫了。
    “唉,总算是送走了一个田横,只是这只能算是一步闲棋,将来到底如何,还不知道呢。”这天送走田横,刘常满心里想道。
    “,大哥他们也已经搬回定陶,什么时候还得请他来洛阳一趟才好。”刘常满扭头笑着对范说道。“就是,好些年没见大哥了!”范也笑道。
    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四章 燕王事件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5 本章字数:6551
    横被封为靖海王后,原有的诸候王们的封地,总算是在刘常满眼里,这就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在田横封王之前,皇帝已经下诏,令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布、赵王张敖仍王故地。
    接着第二道诏令也下来了,着楚王韩信王会稽、东海、琅琊三郡;衡山王吴徙为长沙王,王衡山、庐江两郡,着原十万户候梅涓为王,王苍梧、洞庭两郡。
    当初刘邦能够击破武关,梅涓作为吴部将,与他会师三户邑,立了大功;而后楚汉相持之中,吴、梅涓同样立功不小,刘邦这是报恩来了。至于楚王韩信,不管从功劳还是实力上来讲,天下都知道他这个楚王,那算是实至名归。
    接着出了第三道诏令,着闽越王无诸,南越王赵佗,瓯越王摇三个越王,仍王故地。这三位越王一直都不受汉王管辖,不过是上表称臣,以示尊刘邦为皇帝罢了,刘邦发下这道诏令,也不过因循故事,承认既成事实。
    第四道诏令,便是敕封田横为靖海王,中国海外诸地,皆可王之。但在诸将眼里,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谪迁,随便抓一个被封候的将军,问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一个县换这个靖海王,估计他也会很明确的告诉你:门都没有!
    不过这四道诏令,除敕封田横那一道外,其余的都在诸将意料之中,对于这些已经有主的土地,诸将也没有什么指望的。大家等待地。乃是刘邦地最后一道封王诏令。
    虽然分封了十一个诸候国,但其实只占去了赵、韩二国的故土以及东南楚、东魏之地和海外的荒地,大面积地国家。尚有燕、齐、西魏、秦、周、西楚数处地盘尚未分配,诸将无不翘首以待。如今灭秦之功已酬,外藩已封,就该轮到在灭楚中立下大功的汉王帐下诸将了。
    在这中间,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都已经获封为王,韩信王三郡。彭越王两郡,都是天下腹心膏腴之地。诸将功劳虽然小些,但就算只能分封得一两个偏远郡治,那也是裂土封疆的诸候王,能与皇子客礼相见的百姓君父,万民之主呀!
    然而苦苦等待了数十天,封王的诏书始终不下,诸将天天都聚酒会餐。急得跟无头苍蝇似地。
    在这数十天里,因封赏尚未结束,刘常满当然也住在洛阳北宫,算是彻底见识了一番。
    刘邦分封诸候。对于新成立的大汉帝国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然而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却不过极小极小的一个浪花,象刘常满这样的人,连一点记住的可能性也没有。
    虽然刘常满和陈涓、召平等人商议时,早就估计到吕泽绝不可能会封王,但吕泽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刘邦帐下,除了大将军韩信、魏相国彭越二人之外,最有资格封王的,当然是上将军刘常满。不过刘常满身为太子,未来整个天下都是他地,这块土地当然是省下了。
    除了这三人,最有资格封王的,吕泽认为非自己莫属。且不说自己和刘邦是郎舅之亲,自己乃是当今皇后的亲大哥,太子刘盈的亲大舅,单说功劳,自己也当得起一个王位。
    然而数十天地博弈过后,刘邦颁下的诏书中却煌煌写道:
    “太尉卢绾,持心端正,佐皇帝入关,定三秦,守巴蜀,以将军击项氏,又佐皇帝平定燕地,生得将相甚众,功最多,宜立为王。於戏!小子卢绾,赐为燕王,维稽古建尔国家,世为汉蕃辅。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这官样文章做出,看上去倒也无懈可击,但诸将得知此消息后,无不愕然大哗。
    这个卢绾,刘常满知之甚详,勉强能说得上地本事,那就是拍刘邦的马屁了。从很小的时候,卢就是刘邦的小弟,哥儿俩的感情,那绝对是好得没话可说,比亲兄弟都要亲。
    刘邦所做的封赏,到现在为止,都是论功行赏。这个卢绾的功劳,硬要排起来,恐怕在刘邦帐下叫得上号的将领里,排在五十名开外,而卢的能耐,更在百名开外。
    但这次刘邦偏偏封了卢绾为燕王,显见得是任人唯亲所致,诸将都极为不满。如今刘邦已经是皇帝了,谁敢拿他怎么办?吕泽更是气得几天都不出门,天天召集兄弟朋友,在家饮酒。
    “你们说说,那卢绾什么本事,能去当得了五郡之主,燕国之王?”这天晚上摆的是家宴,只有吕泽、吕释之、樊哙、吕须、吕伉几个至近人,说话随便了许多。
    “行了,大哥,如今诏书都下了,你发个牢骚有什么用处?那个时候你要是好好跟着打洛阳,怎么会有今天这事?”吕释之见刘常满不出声,当即接过了话头,责怪起吕泽来。
    “二弟,当初怎么了?别说当初,就是去年,那韩王信还不是投降了项籍,回来还不照样当他的韩王?还有孙赤他们几个,阳城破时候,不都是投降了?我那个时候虽然跟他分了兵,可我谁也没投降,前后不过两个月,就又回去帮他了,有什么害臊的?要论功劳,除了咱常满,就属我了!”吕泽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然,对刘邦不肯按功劳封自己为王,却是耿耿于怀。
    “咳,大兄二兄,你俩别吵了。其实这回,谁想得到卢绾这小子竟然成了燕王?别说大兄,就是萧何、王陵他们,哪个愿意?但皇帝派陈平、张良、叔孙通
    伙天天告诫咱们,就差明说了,他那脾气,谁敢逆他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樊一直喝酒不语,突然接口说道。
    —
    “就是,刘三他要是封你为燕王。我保证连屁也不放一个!哪怕是萧何王陵当了燕王。我也啥话不说!就算是让二弟越过我当了燕王,我也不说什么呀!偏偏是这个卢绾当了,老子不服气!”吕泽恨恨的将酒碗咣当一声扔到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行了,别说了,别看咱们是亲戚,人家卢绾和三哥地亲热劲,可比咱哥仨强多了。”吕释之也有些不满地说道。
    “大兄二兄,其实皇帝让卢绾当燕王。也是有他自己考虑的。”樊呷了一口酒说道。
    “你们想想,燕地一旦作起乱来,内可劫掠赵代,外可交通匈奴,燕地距关中这么远,倘若燕王要造起反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但这个卢绾,跟他极好是一。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根本没啥本事,也没那个胆子造反做乱。大哥你想想,不管是你还是萧何王陵。这点上可比得过人家卢绾吗?”樊哙笑道。
    “去他奶奶地,这没本事还成了长处了?”吕泽被气笑了。
    “没本事可不就是长处!”
    洛阳北宫中。刘常满也正在问阿妈这个问题,吕雉笑着敲了敲刘常满的脑袋笑道。
    “阿妈,那照你这么说,卢叔叔当燕王,你是同意了的?”刘常满有些惊奇的问道。
    “当然是我同意了的,不然他卢绾跟你阿爹再好,也当不了燕王!”吕雉傲然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跟我说说呗阿妈,让儿子也学学。”刘常满笑道。
    “儿子,你想想,这卢绾是个没本事地吧?他既然没本事,国事就得照着朝廷的安排去做。想那燕地关塞重重,只要派兵守好了关塞,不去跟匈奴挑畔,谅那匈奴也不敢前来进攻大汉,这是一。”
    “第二呢,赵地是你姐夫的地盘,你姐夫虽然能耐也就那么回事,可比这卢绾厉害多了,倘若他胆敢造反,咱大汉国连兵马都不用动,派个将军带上虎符,只用赵兵,就能把燕地给平了,所以派个没本事的卢去当燕王,是最合适的。”
    “再说了,你阿爹既然当了皇帝,就得让他称心快意点,这卢绾是他最好的兄弟,他想亲之贵之,咱娘儿们管不着。但等你阿爹万岁之后,咱们掌了权,当然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嘛!”吕雉笑道。
    “那照阿妈这么一说,卢叔叔当燕王,还是最佳人选了?对了,赵王什么时候娶我姐姐过门?”刘常满问道。
    “当然是最佳人选。别人谁都不行,你那天说得对,不能放你大舅他们出去当王,要不然到时候谁在朝中辅佐你?就是想给他们个王位,也得等我的乖儿子当了皇帝,才好让他们感恩于你呀。”吕雉笑道,但刘常满心里听着,却颇不是个滋味。
    “你姐姐今年已经十六了,就这两年吧,等你阿爹闲些再说。张敖快三十岁了,小妾都娶了十几个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吕雉说道。
    整个燕王事件,乃是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