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汉-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处一月有余,刘常满也学了些蛮话,便以蛮话告诉他们,奚涓也是自己部下,自己不过因为事务烦忙,这才让他代为训练。自己不会离开,隔上几天,就会前来部队视察的。众蛮兵这才破涕为笑,起身列队,随奚涓去城外训练了。
    第三卷 楚河汉界 第二十章 蛮兵(下)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1 本章字数:2752
  闲下来的刘常满,总算可以在慕名已久的巴蜀大地上,游览一番了。原来的时候,倒也不是一点工夫没有,但一来心里牵挂着这三万蛮兵的事情,二来身边也没合适的侍卫。
  原来的侍卫长召奴固然忠心,但据刘常满观察,他的武功,连自己都不如。召平和李左车说起来也是带兵的将领,但估计当年都是参赞角色,观察形势都是高手,但论起武艺来,俩人都是外行。
  外出的时候,带上一大堆侍卫,那根本不叫游览,叫显摆,叫扯淡,刘常满可不想来这一套。但巴蜀汉夷杂居,没有个好的侍卫,刘常满还真不敢随便外出。猛虎架不住一群狼,倘若一个失手,被哪里的夷人君长弄去做了奴仆,那这大汉太子的脸可往哪儿搁?
  但如今虫达一来,这个问题就也迎刃而解了。单看他走路时的样子,刘常满就看得出来,凭虫达的武技,腰间的脸都不用出鞘,也能打倒二三十个壮汉;至于那把剑一旦出鞘,战斗力恐怕还要增加一倍。
  四五月份,正是巴蜀大地最为漂亮的日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虽然此时成都并没有“锦官”美名,然与范芑并肩缓驰时,眼前绿草如茵,马蹄微没;繁花似锦,蜂蝶乱舞。耳边黄鸟嘤嘤,翩跹乔木;双燕昵喃,交颈桑榆。
  如此良辰美景,顿时让刘常满的心里,也有些陶醉了起来。“芑芑,你看这眼前景色多好,要不,借你的腿,让我枕着享受一会儿?”两人下马,在河堰上坐下后,刘常满笑道。
  “想得倒美!好流口水的家伙,还想枕人家的腿呢,看见没,那边有块烂木头,去抱来枕住!”范芑可不象刘常满这样,在美景之中迷失,听刘常满提出如此无理要求,顿时警觉起来。
  “不让枕就算了,干嘛还说人家是口水男?对了,芑芑,你知道不?前段你们定陶呀,可发生了大事儿了!”刘常满说道。
  “什么大事?与我大哥有关吗?”范芑顿时紧张了起来。她和二哥陶泉逃出来之后,因为路途遥远,一直没能得到大哥朱家的消息,听刘常满如此一说,连忙问道。
  “很大很大的事儿,跟朱家大哥的关系嘛,也有那么一点。不过嘛,我这头枕在石头上,硌得厉害,倘若没个软点的东西枕着,恐怕会想不起来的……”刘常满笑道。
  “去死吧你,又想骗我。咱现在离定陶那么远,传一回信得三四个月,我才不信你能得到什么信儿,想枕我的腿,门都没有!”范芑不亏是陶朱公的嫡系,精明得很。
  “真的,我有个门客叫公冶长,你知道吧?就在萧丞相那边做治旗都尉的那个?他最擅长的,就是驯鸟,所以到关中后,他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养了一笼鸽子,这鸽子是不是就比骑马传信快得多了?所以奚涓来的时候,才能知道。”
  “真的?那我大哥那边有什么信儿?”见刘常满笑着不说话,范芑气呼呼的把腿伸了过去。“枕吧枕吧,只准枕在小腿上呀,你敢往上一点,我掐死你!”
  很惬意的伸了个懒腰,刘常满施施然的把头枕到了范芑腿上。看着她脸上轻嗔薄怒,刘常满忍不住想要去捏上一捏。“可惜要是捏了,她准得把我掐得满脸红印,要是换了云儿,怎么捏都没事儿,人生不如意,十常居八九呀,哈哈。”刘常满心里暗笑。
  “看什么呢?一会儿口水又该流出来了,快点说!”范芑见他突然望着自己含笑不语,还当是自己脸上沾了什么,伸手摸了一下,什么也没有,便催促道。
  “这回奚涓过来,告诉我说,现在魏赵两地,都被大将军韩信占住,项王数次派兵,都没能击败张耳、韩信两人。这倒罢了,不过齐地现在,也立了田荣的儿子田广为王,田横为丞相,你知道大将军是谁?”
  “是谁?不会是大哥吧?”范芑问道。
  “正是大哥!听说田广自立为王后,就封了咱大哥朱家为大将军,赐号武义君,赐食邑定陶,你说这是不是大好事?”刘常满笑道。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范芑也高兴了起来。
  “别高兴得太早,我还没说完呢。但大哥说,他带兵助田横,大违祖训,但当时因项羽荼毒齐地百姓,实属无奈。如今齐王复立,齐国又和项王讲和,齐地安定了。于是他便在接了将军大印的第二天,就偷偷的悬印于梁,自己走了!”刘常满说道。
  “啊!大哥真是的,他不干就不干了呗,为什么不来找我和二哥?”范芑埋怨道。
  “傻丫头,大哥他因为不肯为官,这才弃齐国大将军之位而去。如今倘若前来汉地,我父王还有大舅、夏候叔叔他们,都早知他的大名,自然要封他为将,岂不违了他弃齐将之意?因此他才不会来找咱们呢。”刘常满说道。
  “也不知道大哥现在怎么样了,还有我们宗里的那些哥哥妹妹们,现在都怎么样了。”范芑说道。
  “乖芑芑,不怕。大哥他武功既高,人又精明,更兼侠名满天下,怎么会有事儿呢?既然二哥腿摔折了还能和你一起逃出来,别人自然也都不要紧才是。”刘常满见范芑泫然欲泣,倒不好意思再枕在她的腿上了,翻身坐起,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又找些闲话来说,好引开她的注意力。
  不过范芑本来就不是那种心思重的,少女心性,不一会儿便不再烦恼,与刘常满一起站起,奔到河边,比赛打水漂去了。
  看着河面上的波纹泛起,嗅着花香扑鼻,听着耳边笑语盈盈,刘常满突然心有所悟,拿双手在河里沾了沾,把水珠全都甩到了范芑脸上。范芑也不示弱,把双手沾满了水,过来抹在了刘常满脸上,刘常满趁势一把抱住她的腰,两人在草地上扭打成一团。
  “芑芑,要是我做了皇帝,你想要个什么封号?”躺在草地上喘气时,刘常满笑问道。扭打半天,两人都累了不说,身上也狼狈不堪,范芑的靴子都掉了一只,刘常满更惨,脸上又留了好几个幌子。
  “那天下什么爵位最大呀?”范芑问道。
  “爵位吗?当然是候。”
  “那就封我个候好了,封号嘛,就叫定陶掐盈候!”范芑笑道。
  “晕,我都封你为候了,你还想着掐我?对了,我想起来了,候并不是爵位最大的。”刘常满笑道。
  “那还有什么?对了,还有王呢,你准备封我为齐掐盈王?”范芑看着刘常满,眨了眨眼睛。
  “去你的,还有比王更大的呢。”刘常满笑道。
  “比王还大?莫非你要我篡了你的位?”范芑道。
  “那哪儿能呢,比王更大的,除了皇帝,还有一位呢。”刘常满哈哈大笑。
  “去你的!”范芑明白过来,一只晶莹的脚掌,正撑在刘常满的肚子上。
    第三卷 楚河汉界 第二十一章 秦椒(上)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1 本章字数:3086
  春天的时候,巴蜀一带的气候真是舒服,但这一到夏天,可就很不是个滋味了。刘常满知道,后世的时候,重庆号称天下四大火炉之一,这成都虽然强些,但也比咸阳要热得多了。
  “去年这个时候,咱俩正在东陵候的棚子里吃瓜吧?唉,今年可就惨喽!”刘常满穿了短衣,搬了个踏几坐在树荫下,一边让侍女替自己摇晃大蒲扇,一边笑着对范芑说道。
  “就是,东陵候那瓜,在井里一湃,真好吃!乐乐姐一天到晚恨不得连饭都不吃,光吃那瓜了!可惜这儿却没人会种那样的瓜!”范芑也是热得要命,但女孩子家,又不好意思跟刘常满一样,脱得只剩了背心犊鼻,只好把袖子挽得高些。
  “怪道人家都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你看这天气,再这么呆下去,非得生病不可!”刘常满说道。哪怕他是活了两次,但他一直是北方人,从来没经过南方这么又湿又热的蒸笼天气,当即明白了为何古代北方人不愿意前往南方生活的原因。
  “就是,闷热之下,汗浆难出,最易得病。不过你得不了病,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就每天给你熬一剂药,让你天天都能好好的发发汗。这闷热的天气,必须得能发出汗来!”范芑说道。
  “别别,好姐姐,求你了,你那药喝起来,真叫一个苦呀!你用的都什么药呀那是?”刘常满问道。自从前几天他因天气过热而得了一次小病后,算是记住范芑的药了。
  “什么药?你这点小毛病,不过是因为天气过热,汗出不得,所以我给你了些发汗的药物。不过你那几天,四五天才去河边一次,我便知道你是怎么了,又给你添些了酒军,让你拉拉肚子,所以就有那么一点点苦了。”范芑笑道。
  “酒军?那是什么东西?”刘常满对于中药知道得确实很少,不过这酒军之名,却是一点也没说过的。
  “酒军,就是酒制大黄啦。那大黄因为通便之力极强,所以人称将军,酒制大黄,自然就称为酒军了。”范芑笑道。
  “我说怎么会那么苦呢!”刘常满舔了舔酒唇道。“对了,芑芑,你刚才说,这里闷热,人易得病,需要常常发汗,是不是?”
  “也不是这么说。我师傅说过,人体之外,覆有毛窍,而毛窍乃汗出之所。汗出过度,则损伤正气,易感外邪;但若汗郁不出,则内邪不得外出,也易生病。”
  “象你那病,就属于汗不得出,郁热于内。郁热之后,那大便便有些秘结。所以我让你发汗解表,又用酒军泻下导滞,这就好啦。”范芑解释道。
  “你说的我听不懂,你说明白点。你的意思是,这儿的人,都需要常常发发汗是不是?”刘常满问道。
  “对!”范芑说道。
  “那好的,我知道了。召奴!去告知卢叔叔,就说让他到行宫里来一趟!再去城外,把陈涓将军也叫进来!”刘常满说道。
  与两人会议之后,刘常满发现,果然如范芑所说,这里人多数都属热邪致病,倘若真能象范芑所说,让每人每天都出上两三身痛汗,那恐怕病就要减少得多了。
  刘常满还不放心,又和范芑一起,走访了不少当地医生,发现这里人所以短寿早夭,易得疾病,果然与这种闷热得让人出不来汗的天气有关。
  另外,蜀地最著名的医生孟如林说道,因为这里过于闷热,因此百姓贪凉饮冷,爱喝那井底凉水,最易腹泻。和刘常满一起的陈涓连声称是,说就连蛮兵之中,也已经有数百人因此腹泻不止,延医救治了。蛮兵个个身强体壮,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就不用说了。
  “那这里的百姓,可都靠什么治病呢?”听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说完,刘常满问孟如林道。
  “不瞒太子,我蜀地十数万口,真正识得医术者,不过二十几人,哪儿能看得过来?再说我等都住在城中,象我这样的,百姓若到了我门前,我当然不能不管。但百姓们等闲也不到城里来,所以百姓得病,倘若不能自愈,就只好等死。”
  “我也曾告知蜀守,请他广发榜文,告知百姓发汗、止泻诸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