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汉-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可算找到你了!我足足找了你五年呀!”丁义确认了是自己大哥以后,扑嗵跪了下来,泪流满面。
  事已至此,周信和丁义的打劫行动自然也就此打住。当下由丁复向吕泽禀明缘由,吕泽命就地休息,商议善后之事。
  原来,丁复、丁礼与丁义是同胞兄弟,都是赵地边境楼烦人。楼烦原是游牧民族,素来不善农事,在族里,抢劫盗墓替人卖命那是男人们的本份,丁复与丁礼也不例外。不过秦朝建立之后,严禁这些行为,他俩也因为曾在赵地杀人而被通缉,不得己之下,只好告别家乡,出来躲避,后来便投到了吕泽门下。
  楼烦人既然爱结伙做些不良之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更讲究家庭势力。丁氏兄弟自小丧父,两个哥哥又远走他乡,因此丁义少年时极受欺负,到十几岁时,听说两个哥哥都往东南去了,就跑出来寻找。
  没想到找了两年多,也没能找到两位哥哥,倒是在昌邑停了一段后,让丁义发现这里是个劫道的风水宝地。不但地近大泽,道路难走,行人跑不快,而且蒿深草密,易于躲藏,更兼宋鲁之人比起赵人来,禀性很是柔弱,看到对方人多面凶,武器雪亮,往往只须恐吓几句,就会乖乖的把财物交出来。
  虽然念念不忘找两个哥哥,但毕竟还得安身立命。丁义出身赵地,弓马娴熟,劫道又是熟悉的勾当,所以没多久,丁义竟收罗了十几个小弟,做起黑道大哥来了。
  大野泽面积广袤,小股盗匪为数甚多,对外大都打着彭越的旗号,所以今天周信找他一起,说有笔大买卖时,他便答应合作,没想到竟然碰上了自己亲大哥。
  “真是想不到,你这小子,竟然做起人家大哥来了。”丁复看丁义让自己的小弟们一齐拜见大哥的大哥,不由得笑道。“好了,兄弟,你往后怎么打算?”
  “当然是跟着大哥了!大哥去哪儿我去哪儿。”丁义毫不犹豫的道,看看丁复此时穿戴坐骑,丁义当然知道大哥现在日子过得不错。
  “公子,你看?”丁复转身问吕泽道,吕泽含笑点头。
  “那你这帮小弟怎么办?”丁复见吕泽同意了,转身又问丁义道。这帮劫道少年的水平普遍较低,要不然也不会去做丁义的手下,看得丁复大摇其头。
  “你们愿意还劫道的,以后就跟着周信吧,不愿意的,直接回家去好了,不用再跟着我了。我以后跟着吕公子,再不做你们大哥了!”丁义看周信低头不语,知道他好面子,肯定不会一起加入吕泽门下,便对众小弟说道。
  “那丁兄弟保重,我们后会有期。”周信是失了面子的,一刻也不愿在这里呆下去,拱了拱手,一拉马便消失在大泽中。
  “大哥保重!”丁义原来的手下都是昌邑附近的无赖子弟,虽然以劫道为乐,却都是有家的,多半都决定跟随周信好继续在附近厮混,因此纷纷跟丁义告别离开了。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 梦魇(下)
     更新时间:2008…9…21 0:43:09 本章字数:2583
  “丁义小兄弟,我刚才看你的箭法非同小可,不在你哥哥之下,想是从小练出来的吧?”一起上路后,吕泽笑着问道。
  “回公子,我们楼烦人原本是胡人,骑马射箭是从小就会的把式,不敢当公子的夸奖。”丁义答道。
  “丁义兄弟不必太拘谨了。我们这些人都是长年在外的,没那么多讲究,以后私下里说话,直接你我相称就行了。”傅宽见丁义有些放不开,连忙告诉他道。
  “哈哈,不错,小箭你跟平常一样就行,你二哥也在庄子上,等这趟回去,咱就见到他了。”丁复也笑着劝自己弟弟。
  “啊?小弦哥哥也跟大哥在一起呀?”丁义不由喜动颜色。
  “是呀,以后我们兄弟三人都跟着公子,有你两个哥哥的,自然不会少了你的!”丁复笑着说。
  “那倒不要,哥哥们吃肉,给小弟点骨头啃啃就行啦!”丁义也笑着说。
  “小子,你是狗吗,啃什么骨头?给你点汤喝还差不多!”丁复笑骂道,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路在欢声笑语中前进,倒也不嫌枯燥。虽说牛车甚慢,不过有了刘常满的安排,行程也不用太紧张,所以一行人沿着濮水缓缓前进,朝濮阳而去。
  “这大野泽倒是不错,面积巨大,又有水源。就是离沛县太远,人太多,情况也复杂,还得多想想才是。”刘常满想道。
  “也不知道小舅他们把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让他和阳成延快马赶去,应该早到邯郸了吧。”这一天终于到了濮阳,以后就不用再走濮水边上的简易道路,可以沿着大道直奔白马津了。
  濮阳城原来曾是卫国的首都,也是天下有名的大城,入秦后成为东郡的首府,而白马津则是黄河南边最重要的渡口之一。由于历代修整,从濮阳到白马津的路是和大驰道同等级别的好路。
  在刘常满心里,从昌邑到大野泽的路,就跟乡村土路差不多,但濮阳到白马津的路,级别至少也相当于现代的国道,又干燥又修直,走起来速度快多了。
  白马这个地方,春秋时代属于卫国,“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便是《诗经&;#8226;卫风&;#8226;氓》里的诗句。诗经刘常满还记得一些,《氓》便是少数刘常满全章会背的诗。
  这句诗里的“垝”,指的是墙,但也有人说,“垝”便是指白马津这一带,古时把河北岸的黎阳津和相对的白马津,合称垝津。下面的诗句“淇水汤汤,渐车帏裳”里的淇水流经朝歌,就在白马津对着的黄河北岸不远,刘常满当年迷恋诗经的时候专门研究过这些,有一段时间还曾觉得这种说法还是蛮有道理的。
  不过随着对诗经研究的加深,刘常满就知道说“垝”是指白马津这一带的人,学术不够精湛。因为诗经的时候,黄河的流向与秦代大不相同。那时候,黄河北岸流向今天天津附近的故大河才是主流,白马还不是大河的重要渡口。而到了秦时,黄河只有流向今天河北沧州的那条是主河道,白马津这才成为重要渡口。既然写这诗的时候,垝津尚不存在,那说垝是指白马渡这一带的,自然也就不可能正确了。
  摇了摇头,刘常满收回这些思绪。现在可不是趁着穿越来实地考据诗经的时候,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天下大乱在即,建骑兵部队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等自己真当了太子,做了皇帝再来赏玩不迟。
  不过眼前的这条黄河,走向确实已经与战国时期大不相同了。从书上得知,流向广阳郡也就是如今北京天津一带的两条河道都已经不再行黄河水,被称为故大河,只剩了在巨鹿郡也就是今在河北沧州一带入海的这条河道才是黄河的干流所在。所以过了白马渡,很快就接上天下五大驰道之一的河内广阳道了。
  河内广阳道走的方向,基本上沿如今京广铁路北段,是始皇帝发动天下民夫,垫高垫平路基后,再把黄土夯实成为路面而修成,在秦代,这算得上是国道级别的上等硬化路面了。纵然是没有什么缓冲的木轮牛车,走在上面也不怎么震动,刘常满坐在车里,竟歪着头睡着了。
  骑马走在旁边的吕泽看着自己的外甥,从刘常满这些日子的举动里,他已经感到了一丝令人不安的气息。刘常满的谋划看起来完全是想换取更多马匹,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只要按照他的策划走下去,吕泽敢肯定自己的财富将获得空前的增长。
  但让吕泽不解的是,刘常满的行动里,明显的带了某种迫切感。象他这样一个六岁的蒙童,哪怕他真的是个天才,也没有理由有这种迫切感的。虽然只是直觉,但吕泽心里总是隐约的有些不安。
  睡梦里的刘常满却不知道舅舅的心思,他做梦了,梦到自己六岁的时候,和姐姐一起去河滩上玩。自己家门口的那条小河,也叫淇河,三四月间,河滩上长满了草,夹杂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姐姐拿着一个小小的网子,在那里扑蝴蝶,自己则追着一只蜻蜓,在春天的沙滩上,在融人的阳光里,在无忧无虑中,跑啊,跑啊……
  “常满,常满,看,看!”姐姐扑到了一个漂亮的花蝴蝶,高兴的朝自己叫着。
  “姐姐,给我看看……”刘常满放弃了追逐蜻蜓,朝姐姐跑了过去。
  然而姐姐站在那里,却突然变成了一座坟墓,孤零零的躺在村口;那只漂亮的蝴蝶,也幻成一只丑陋的乌鸦,站在坟头的树枝上,“哇……哇……”的怪叫着。
  “姐姐,姐姐!”刘常满高声叫着,忘记了自己曾经长大**,也忘记了自己已经穿越,心里的恐惧如同洪水般蔓延开来,让他难以呼吸;一股无可阻挡的哀伤,从心底涌了出来,眼泪如泉涌般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常满!常满!”吕泽急促的呼唤和猛力的摇晃,让刘常满“啊”的一声大叫,从梦魇里醒了过来。
  “梦到什么了满儿?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吕泽问道。
  “没什么舅舅。让我坐在你马上好不好?”刘常满问道。梦魇中撕心裂肺的哀痛,让他短时间内都不敢入睡。天哪,再也不要让我遭遇那样的痛苦了吧,坐在吕泽的怀里,刘常满忍不住向上天乞求道。
  搂着怀里小小的身子,吕泽心里更加奇怪了。这个六岁的孩童,正是无忧无虑之时,竟然会在梦里有如此深沉的哀痛,他到底都在想些什么呢?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二十章 走私(上)
     更新时间:2008…9…21 0:43:09 本章字数:2649
  往胡地换马这条路,吕泽是常走的,加上又是大驰道,路上倒也平安。不一日渡过漳水,到了邯郸,吕泽便派人去约定好的客栈里寻找吕释之。
  远在昌邑之时,吕泽就把吕释之和阳成延提前遣了过来,当然是带着刘常满口授、阳成延落笔的图纸。
  邯郸是天下最大的都会之一,原本是赵国的都城,比起濮阳那样小国的都城来,气象自然不同。
  进城的时候,正是午市之时,城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摆摊的小贩,耍把势的艺人,算命的看相的测字的术士,还有卖马的卖刀的卖药的种种不一。再加上两旁酒肆里的喧哗,艺楼上的招展,甚是热闹。
  众人一路上都走得木了,乍到这热闹繁华之处,心里忍不住都活泛了起来,东张西望的收不住眼睛。“等到了下处,大家歇两天再走,先看着货!”吕泽也注意到了手下的神情,发话道。
  “哈哈大公子说得是,先找到二公子,安置了下处我们再出来乐呵!”傅宽也笑着对一众门客奴仆说道,众人这才收拾心情,直奔客栈去了。
  吕释之早已等得急了,见大哥终于到来,连忙着一个下人带领众人到各自房间,稍做安置,便关上了门,只留刘常满、傅宽、丁复几人,说起早过来这么多天的事情来。
  自昌邑分手之后,吕释之和阳成延一起,带了三个仆人快马赶到了邯郸,直接买下了一处院子,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邯郸不但是赵国的都城,还是天下有名的冶铁之都,和原楚国的宛一起,并称天下两大铁都,这也是刘常满为什么让小舅尽快赶来的缘故。
  铁制品比起青铜器来,不但要结实得多,更要锐利得多,因此在战国后期,就逐渐有取代青铜器的趋势。只是铁的冶炼锻造要求更高,因此铁制品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