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异世明皇-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的不行,年轻的又不够资格,那皇上要用何人?”
  “供皇上选择的还有一批人,那就是万历四十一年后的进士们!他们在万历年末才中的进士,对于万历朝的老臣来说,他们只是新进的小子,受到的影响也最小。到了天启年间,有了几年资格,他们本该一展弘图的时候,却给魏忠贤打压。皇上启用这些人,他们还不感恩戴德?”
  张亮哪能想到这么多,听得一愣一愣的:“那就是说,皇上要任用的兵部尚书也是从那些人里选了?”
  张惟贤摇摇头道:“这只是最大可能。兵部尚书的人选,说到最后还要看看各大臣们的举荐。若是皇上看中的人选,众大臣都反对,那么皇上也会考虑更换。”
  张亮给说得糊涂了,他继续问道:“那岂非现在还看不出来?”
  张惟贤傲然道:“或许他们都有机会,不过你爹报奏的话,可就有七成机会!这个人……哼,就姓张吧!”
  “姓张……姓张的……”张亮念叨着,过了一会他才醒悟过来:“孩儿明白了!”
  张惟贤微笑的点点头!
  当满京师的人都在议论下一任兵部尚书是何人时,王永光的日子算是难过到了极点。他怎么都搞不明白,地方上来的奏折,怎么会在兵部搁置,而且有一个月之久!这只怪自己那时太过关注大同北面的情况,若是每天找人核对一下通政司那边的奏折单数,也决不会落下折子。不过,更离奇的是,这奏折若是给人拿走了,又怎么会在一个月后现身呢?!偏偏是皇上要用的时候,就出现了。王永光纠集兵部在值人员两百多人都未查出各所以然来,无奈之下,只得面圣请罪。
  王永光在乾清宫外求见的时候,我正在宫内召见贺逢圣。
  贺逢圣是来请罪的,我开始诧异了许久也没弄明白他的意思。兵部出乱子,跟他这个阁臣有什么关系呢?直到他述说在去年末,他跟侯恂他们的一番话我才明白怎么回事!
  陕西并没有如我想象中那般好治理,到了崇祯五年,由于灾害不断,陕西只是维持住形势不恶化罢了。杨鹤每次上折子,也不敢实言,又或者保住大部分地方就算了。没想到去年末,陕西大雪,大同又遭到兵锋,我还下旨让陕西调些粮食到大同应急。
  贺逢圣叩首道:“微臣当初若是据实禀报,绝不致于陕西出现动乱。微臣该死!”
  我下宝座扶起这个心腹之人道:“算了,这事若要怪,最终还是要怪在朕的头上。大明数百年的积弊岂是数年可以理清的,是朕太心急了。起来吧,这事朕不怪你!当初爱卿要提及此事的时候,就接连出了广宁兵败,蒙古人入侵的急报,朕也是顾此失彼。”
  贺逢圣没有想到皇上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自责起来,他有些哽咽道:“皇上……都是微臣没有办好差事。”
  我叹了口气道:“不说这些吧,事情都已经如此了,还是多想想怎么补救!去年至今,真是多事之秋。现在兵部又出了这样的事,只有大伙齐心才能度过难关。”
  贺逢圣想起外边的议论,忙道:“回禀皇上,现在大臣们都在议论纷纷,说王尚书会被陛下免职,众人都在讨论谁会是下一任的尚书?”
  “有这事?”
  “微臣不敢乱言,”贺逢圣沉吟了一下道:“微臣斗胆保奏王尚书,皇上方才说要君臣共济,兵部此番出错,也不能全怪尚书。毕竟兵部事情繁忙,尚书总不能事事俱到。”
  听了贺逢圣的话,我心里不禁动了恻隐之心。王永光在我登基五年来,虽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也兢兢业业,没有什么行差踏错。只是他做兵部尚书水平不够,我原想着借此机会,换下他来。现在倒不好说出口了。
  “这事,朕会考虑的!你先下去吧!”
  “微臣遵旨!” 贺逢圣躬身退下!接着我让内侍传了王永光进来,只见王永光才不到一天,像是老了几岁。他跪在廷下,低声奏道:
  “回禀皇上,罪臣办事不力,先失奏折在前,后又无法查明原委,罪臣特来领罪,请皇上发落!”
  听了这话,我疑惑起来,不就是件奏折的事情嘛,怎么会查不清楚?
  “你先讲所查到的事情据实禀奏,若是有罪,朕自然会按律处置!”
  王永光忙叩头道:“臣领旨回到兵部,将在值人员都召集了。核对了一个月前的值房人员名单,但都无人知晓,也没有人见过这一份折子。向来紧急文书,都是在通政司备过案就送到兵部来,放奏折的司房日夜有兵丁把守,能够进去的只有微臣跟两位侍郎及四司的郎中。几位大人都是皇上登基时就任命的,这么久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臣敢担保绝非臣等几个拿了奏折。”
  我不由思索起这单悬案来,继续问道:“奏折到了兵部,是谁收的?”
  “微臣有罪,这事微臣问了所有人,都没有人知道;而且事情久远,兵部每日都有不少折子上来,即使收到奏折也是检查份数。月前,恰巧调兵大同,兵部人员忙不过来,对此就放松了。”
  这话问了等于白问,就算有哪个执事接了奏折,现在也不敢出言承认。难道是哪个人忙中出错,把奏折给搞混了?
  “朕问你,最后这折子是在哪找到的?”
  王永光老实回道:“是在旧年的奏折上,皇上说有折子落在兵部,臣不敢轻心,就带人彻查了司房内的所有折子,又将旧年的折子出来,结果在里边发现了陕西的急报!”
  那时才一月,折子跟旧年的混在一起是有可能的。
  “往年的折子都是放在司库里边嘛?”
  “回皇上,兵部历年余留的奏折都是五品以下将官报上来的奏报。为了区分,以往用过的奏折都是另外找库房放置,那里只是作为普通堆置物品的地方!”
  “那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去得了?!”
  “微臣看护不力,微臣有罪!”
  这下倒好,没有发现奏折什么时候到了兵部,也没有人发现奏折什么时候去了旧折的库房,整一个无头公案!这件事情是有人故意做的还是无心之失呢?能有能力作案的只有七个人,除去王永光他自己,还剩下六个。他们做这件事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整个兵部都遭到我的训斥,谁也占不了便宜。难道是陈奇谕他们两个侍郎搞得鬼,王永光给我免职后,好把他们提升上来。
  刚有这个想法,我又随即否定掉了。兵部尚书一职事关重大,不会按着职务大小替补的,陈奇谕跟梁廷栋不可能不知道。就是现在,连我这皇帝都还没有决定谁做这兵部尚书,谁敢说自己就是受益的那个人呢!如果不能利己,那有什么人要做这件事呢?将陕西紧急文书藏匿,最终导致的两个结果是,一是兵部失职,二是陕西动乱加剧;出现这样的局面对谁有利呢?!
  福尔摩斯不是这么好当的,我放弃了推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兵部的事情总要有个处理。王永光这个尚书是做不下去了,我原有的一点恻隐之心,也让他查案的能力破坏干净。
  “既然是请罪,那你自己说,朕该如何处置你们兵部的一干人等啊?”
  见我说到正题上,王永光俯首道:“微臣管理不严,致使丢失奏折。此事全赖罪臣一人,请求皇上法外开恩,饶过其他大人。”
  我点了点头道:“好,敢承当责任总算还不错,不枉贺逢圣在朕面前保你。”
  王永光疑惑的抬起头道:“皇上,……贺学士保微臣?”
  “嗯,他说这事怪不得你,你是尚书,细琐的事只怕你也顾不到!这些话,可是你心底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是不是怕说了,朕还怪你推诿责任?!”
  王永光哽咽道:“皇上圣鉴!”
  我起身想了会怎么处置这件事,才拿定主意道:“这事闹出来了总要有个说法,你是本部堂官,管制不严总是有的,朕想让你致休归里,你可认?”
  王永光没有想到我处理的如此轻,愣了一会才磕头谢恩道:“微臣认罪,微臣虽忠心耿耿,但为人才疏学浅,更不擅兵事。皇上留用至今已是幸事。这尚书一职授予有用之才辅佐皇上,微臣死也甘心!”
  我点了点头道:“你既然走了,总要有人接任。你在兵部这么多年,你看,谁接任好一点。”王永光正要答话,我又打断道:“我只是问问,你给个意见罢了。至于让谁接任兵部尚书一职,朕会思虑清楚了再发旨意。”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一百一十三章 畅所欲言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6:18 本章字数:6124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一百一十三章 畅所欲言    
  王永光知道自己的处罚后,反而定下心来。关于举荐接自己位子的人,他想了会回奏道:“皇上询问微臣,微臣就据实禀奏!”
  我点了点头,让他起来说话。
  王永光颤巍巍的站起后出声道:“万历年间经过国本之争,泰昌年间的红丸案,移宫案,天启年间的魏忠贤专权,不少有兵事经验的老臣都遭到罢黜。皇上若要启用昔年旧臣,那微臣也不在这多言了,吏部李大人比微臣熟悉得多。”
  “你就说说本朝现在的人物吧!”
  “是,皇上!”王永光开始斟字酌句得说道:“微臣以为,本朝新进的人选中有几个可以供皇上留意。第一个是霸州右参政杨嗣昌,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其父乃陕西巡抚杨鹤。此人虽未办过兵事实差,但博涉文籍,多识先朝故事;他给臣的书信中对边事多有规画,所言胜微臣十倍,若皇上历练其一阵,便是可用之人。”
  杨嗣昌?!在我心中还是有印象的,只是历史上好像能力也有限。大概他是在矮子里边挑高个,再高也是有限。只是在普遍文官不知兵事的年代,杨嗣昌也算可以。听他说完第一个,我示意他继续。
  “第二个是陈新甲,他是万历年间的举人,现任宁前兵备佥事,宁前乃关外要地,陈新甲能够治理井井有条,不仅将士心服,就连袁督师在辽东时也是赞赏有嘉。臣以为此人有才!”
  “第三个是现任兵部右侍郎梁廷栋,此人有才知兵,每每奏对明爽,微臣与其共事多年,知其之能。”
  我认真的听他说举荐的人选,他们都是万历四十年左右的进士出身,在年纪上是合我心意,不会太年轻又不会太老。杨嗣昌呢,没办过差;陈新甲官职太低,遽然提拔只怕坐不稳;梁廷栋呢,还算符合条件,若是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再说吧。
  “还有嘛?”
  王永光道:“皇上若是选兵部尚书,还有一人比前边的几位都合适,而且无需再历练。那就是一心学堂的副院使傅宗龙大人。傅大人的学识皇上是知道的,微臣不必多说。”
  王永光这个时候倒是真心实意的帮我选兵部尚书,从现在朝中的大臣来看,傅宗龙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调走他,就把我原有在一心堂的布置给打破了。梅之焕虽然年纪大了,但学堂的子弟都出自他手下,还是要考虑考虑。
  “嗯,你提到的人,朕会注意,若是真有才能,朕总不会埋没他们。你下去吧!过两天朕会给你旨意回乡,就好好在家颐养天年。”
  王永光走后,我发现自己的六部尚书已经差不多换完了。才刚换过内阁,现在又换兵部尚书。看来我这一朝跟原先的崇祯朝还真有得比,不知道我又会换多少内阁大学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