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算是两家都互通了心意。
  谢笙得了李氏的话,是极期待次日的到来的。
  这日早晨,谢笙起了个大早,好生梳洗过后,还在书房又坐了一会儿,才去了主院。
  谢笙去时,大姐儿二姐儿已经到了,谢侯也道:“等我今日下了衙门就去城外寻你们去。”
  趁着此刻气氛正好,谢笙问了一句:“娘,这回是就咱们自己一家子,还是还有旁人?”
  “我给红玉下了帖子,”李氏解释道,“原本还想叫你舅母和琛琛也一道来,亏得我想起你舅母如今不便。除此之外,便也没什么旁人了。”
  得,这一听,就是正常配置。
  谢笙有小小的失望,不过很快他就自我排解了心情,这本就是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李氏说完又道:“不过我叫你大哥也下了帖子。”
  李氏看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一眼,抿着唇笑了起来,并没说那两人都是谁。
  不过稍微猜一猜也就知道,必然是那两位准未来姐夫。当然,二姐夫现在还处于待定状态。
  虽然李氏没再说,可出于对李氏的了解,谢笙还是觉得,李氏有什么没有说完的话,甚至可能谢侯也是知道的,只瞒着自己罢了。
  过不多时候,就到了谢侯要去点卯的时辰,几人一道先送了谢侯出门,才折返回来,又叫人将自己的行礼准备妥当,才也一道出门去了。
  府里谢侯李氏都不在,谢麒自然要暂时坐镇府中,等着和谢侯一道出城去。
  朱家那边,朱弦也还要去大营。
  如此一来,能负起保护重任的,也就只有谢笙了。
  谢笙骑着高头大马,脸和手却裹得严实。
  李氏四个坐在一辆宽大的马车里,也不会叫人觉得拥挤。
  朱红玉掀了点儿帘子,瞧见谢笙把自己裹的样子,扭头就和李氏等人学话。
  这会儿已经出了城门,人烟稀少,倒也不怕什么,大姐儿二姐儿,甚至李氏都看了一回,俱是抿着嘴唇笑了起来。
  谢笙察觉到几人的动作,有些无可奈何,只打马走在前头。
  这条路谢笙走过了好多次,自然不会迷路。
  官道已经被雪覆盖,瞧着和周围一样,白茫茫的一片,没半点差别。
  谢笙骑在马上,深吸一口气,任由清新的空气充满自己的整个肺部,才慢慢的吐了出来。
  难怪要时常出游,换个环境和心情,总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少爷,前头有人在歇脚。”
  捧墨来到了谢笙身边,低声道:“我瞧着那马车旁的丫鬟,像是当初咱们在大街上遇到,就是因错车和高家发生争执的那个。”
  那个丫鬟啊……
  不对,谢笙突然想到,那次马车里坐的是温瑄,那个丫鬟,是温瑄身边的丫鬟啊。
  如今前头有人在歇脚,马车旁的丫鬟还是那个,那么马车里主人的身份,岂非昭然若揭?


第130章 更新
  谢笙问捧墨:“我这样子; 可觉得怪异?”
  捧墨道:“英俊潇洒。”
  谢笙想了想; 还是将头上的帽子摘了,扔到了捧墨手里。
  帽子刚刚摘掉,谢笙就只觉一阵冷风袭来; 叫他不由打了一个激灵。
  “少爷,要不还是带上,您若是病了,可不好,”捧墨摸着手上还带着余温的帽子; 有些犹豫。
  谢笙顺了顺自己在寒风里有些不大乖顺的头发; 道:“收好了; 也就一会儿; 能有什么事。”
  话虽如此,谢笙也就是摘了帽子,手上的手套一直没取下来。
  这天是真冷; 若是一直不戴帽子还好; 戴的久了; 再突然摘下来,可真不是什么舒服的体验。
  谢笙一时又有些后悔; 母亲都说了叫他好生打点衣裳,他自个儿因觉得外头冷,非加了一顶帽子和一双手套,这能怪谁。
  好在谢笙今日穿的是大毛的斗篷,也算不得冷。
  捧墨好生收好了谢笙的帽子; 不叫露半点痕迹。
  等谢笙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他也看见了捧墨所说的车架。
  “你是温家的丫鬟?”谢笙领着捧墨驱马快行了几步。
  “谢公子,”苏叶看见是谢笙,忙行了个礼。
  谢笙看了一眼一旁的马车,装作不知:“这是怎么了?可是遇着什么事了?”
  苏叶忙道:“只是路上颠簸,老夫人有些乏,便暂且歇歇。”
  谢笙一听老夫人也在,赶忙下马见礼。
  谢笙看了一眼这周围,俱是白茫茫的一片,往时还有个茶棚在这儿搭着,供过往的路人歇脚,如今天气太冷了,茶棚的老板也不愿意出来了,温老夫人她们在这里歇脚,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夫人若不嫌弃,不如到寒舍暂歇。”
  谢笙选择性的遗忘了,若是温老夫人去了谢家别院,那再不久便也能到温家老太太的庄子上了。
  马车里,温瑄听见谢笙说话,微微抬了头,看向门帘处,声音传来的方向。好似这一层门帘并不能形成什么阻碍一样。
  温瑄今日穿了一件桃粉色的袄子,领子上镶了一圈兔毛。他的斗篷也是桃粉色的,面上还绣着玉堂富贵的花纹。她头上戴着用粉晶做成的首饰,整个人看上去,清新自然,天然去雕饰。
  温老夫人看了一眼温瑄,才带着几分虚弱想要回绝谢笙的意思:“不必如此客气,待老身再歇个一时片刻,便可启程了。”
  这时候李氏等人也过来了,等问清了这边的事情,李氏便亲自来请温老夫人。
  如此说了两句之后,温老夫人才点头应下此事。又因温老夫人怕温相担心,李氏便分出了一人往城里去截温相,禀告此事。
  从始至终,温瑄除了见礼,都是静静地呆在马车里,不发一言。
  不过从她偶尔抬头,看向谢笙出声的方位的动作来看,她心里想必也没那么平静。
  谢笙再次上马,心情又和方才不同。具体什么滋味也说不上来,总归就是和刚才不一样。
  “少爷您冷不冷?”捧墨悄悄问。
  “先前冷那是因为在家里呆着,烧了地龙,猛然出了门,可不就是冷得很吗,如今出门跑马,倒是活络了不少,自然也就不冷了。”
  方才温家歇脚那处的确离谢家不远,谢笙等人统共走了半刻钟,也就到了。这还是因为车队里有马车和老弱拖慢了步子的缘故。
  马车没在门口停下,而是被一早等着的婆子们直接迎了进去。
  谢笙没敢跟得太紧,便只能在廊下停了脚步。
  不过他视力不错,轻易看清了温瑄今日的打扮。
  温瑄下车后,扫了一眼周边,却没看见谢笙,直到她终于将注意力放到了远处,这才发现有个人一直在看自己,而那个人,正是谢笙。
  温瑄的唇角不自觉带了笑,脸上羞怯的微粉,和她今日的颜色互相映衬,竟有些分不清哪里是羞,哪里又是衣裳衬的。
  很快,温瑄就被大姐儿挽着,和李氏等人一同离开,而谢笙也得先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温瑄和温老夫人被领着到了一处客院梳洗。
  简单的整理过后,温老夫人还是忍不住问了温瑄一句:“果真是想好了?”
  温瑄一怔,点了点头。
  今日温瑄和温老夫人之所以会出现在路上,其实并不是什么意外。昨儿温家送了那样的一个文具匣,谢家有心,自然该有反应。
  京中年节将近,瞧着虽是一片欢天喜地,可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的高家,都颇不平静,两家也不愿意去趟这个浑水,便决心在京郊的别庄再正式见上一回。
  若两家都没什么意见,便算该结下口头约定了,等谢笙得中举人后,便可正式定亲。
  如今一切还未成定局,自然还有后悔的余地,若是果真定下,悔亲就是两个家族的事情,不可轻易牵动的。
  温老夫人觉得谢笙好,尤其是温瑄也觉得他好,便是好上加好。
  温老夫人看着面前已经初具风华的温瑄,神色缓和了不少。温瑄定下了归宿,也了却了她心头的一桩大事。
  两人才说了几句,前头李氏就差人来请,左右温老夫人也不是真的不舒服,不过是个借口,自是马上起身,领着温瑄去了李氏处。
  李氏拉着温瑄好一顿夸,面上的满意任谁都看得出来。
  大姐儿几个安安分分坐在一旁,偶尔凑个趣,说两句温瑄的好话,把气氛烘托得更好些。
  “我打从见了小寒,心里就喜欢得紧,伯母不如舍了她给我做女儿,”李氏对温老夫人道。
  “你都有三个娇花一样的女儿了,哪里还缺女儿,”温老夫人这是把朱红玉也算进了李氏的女儿里。
  朱红玉闻言直接笑了起来:“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儿呢。”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可不是吗,家里有了三个皮猴子,却还差一个呢。”
  温老夫人见过谢笙许多次,自然是满意的,如今又见李氏和朱红玉这样好,可见不是个恶婆婆,心里哪里不肯。
  “既如此,这孩子能有夫人这个母亲,也是她的福气。”
  “这可好,”李氏赶忙叫人送了一块玉璧上来,瞧那样子,当是还有另一半的。
  那另一半玉璧,却是当下便被捧着出了李氏的院子,往谢笙那边去了。
  谢笙才归置了东西,换了新衣裳,将将坐下,便看见捧墨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进来。
  “少爷,温先生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母亲雷厉风行,温老夫人也干净利落。温大佬还没到呢,这边就已经说定了哈哈哈。


第131章 补更
  谢笙一听温相来了; 赶忙站起来; 问:“温相到哪儿了?”
  “方才接到消息已经进了门,报信的人应当比他快上几步。”
  谢笙闻言,顾不得先和捧墨多说两句; 便赶忙迎了出去; 好悬在院外见着了人。
  李氏那头都是女眷,就算是温老夫人就在那边; 也不可能会把温相迎到那边去,自然只能带到谢笙这边来。
  “温相,”谢笙先行见礼,“学生未能及时出迎,还请温相海涵。”
  温相上前一步,虚扶起谢笙:“是我不请自来; 何必如此。”
  温相今日只带了一个小厮; 管家却是留在家中; 不曾前来。
  温相看着面前美如冠玉的谢笙,面上不动声色。待随着谢笙一道进了屋内; 见了他书架上有不少翻动痕迹的丰富藏书; 才暗自点了点头; 添了几分满意。
  “我记得你老师是周祭酒?”
  “是,”谢笙不知道温相问自己老师是何意,但既然两家有结亲的意思,总少不了长辈对自己的考教。
  他心中一肃,集中精神; 只等温相发问。
  果不其然,温相随手翻了一本和科举似乎无甚关系的书本出来,指了其中一页对谢笙道:“世人都说李将军身长八尺,虎背熊腰,有络腮大胡,为人粗俗,这书上却说他面如冠玉,善书画,礼贤下士,倒是不同。”
  “世人传言,总有不当之处,这书却也不是什么正史,”谢笙道,“不过我倒觉得这书上或许更贴近些。”
  “哦?”温相起了兴致。
  “李将军虽是数百年前的人物,可正史记载,他也是世家大族出身,李家也曾出过不少文人,更不乏青史留名者。”
  谢笙顿了顿,继续道:“出身于这样的世家,李将军善书画,也并不是什么难解之事。”
  “他本出身文人之家,若非后来国家崩离,他也不会投笔从戎,”谢笙走到温相身侧,从书架上翻出另一本书。
  “这是与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