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之情深不寿-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落座的李玙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十八弟你婚期将近,必定有不少的事要忙,哥哥我来坐坐就回,有机会下回三哥回请你就是了!”李玙本来是春风得意,可是李瑁一提起韦坚,他脸色就不太好了。
  忠王一派近日和韦家起了摩擦,自上次韦妃在忠王府后院闹了一场之后,韦家将之前就积压的不满借此机会都发泄了出来,一直以来,韦坚就是李玙最重视的后盾,可是李玙做事不地道,有风险就让韦坚出面替自己说话,有好处就不分韦家一杯羹,之前李玙陷入低谷的时候,韦家可是从没有放弃过他,可是上次韦妃这么一闹之后,李玙倒是先找起了其他帮手。
  现在李瑁刚刚冒出劣势,李玙就等不及和南阳张氏搭上了关系,有传闻,说他想要娶张家的嫡次女为侧妃。
  这个张家啊,其实也没有多了不起,可是张氏女的祖母却是玄宗生母的妹妹,也就是说,真要算起来,这个张氏女是玄宗的侄女,李玙的表妹!
  如今李玙正在想办法讨玄宗的欢心,而张家一直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受到玄宗的厚爱。所以李玙才会想要娶张氏女为侧妃。
  可是这样一来韦家就不高兴了,他们韦家辛辛苦苦这么久,刚尝到点甜头,这胜利的果实就要和别人分享了,他们能乐意才怪呢!
  所以这段时间李玙都是躲着韦坚走的,现在李瑁提议让韦坚也来,李玙自然大了退堂鼓,他现在可不能和韦家正面交锋,一旦双方将脸皮撕破,那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如果现在不把话说死了,等将来再要用到韦家的时候,自己再说些软话,还能把韦家拉回来!
  结果,李瑁现在三句话不离韦家,没多久就把李玙弄腻歪了,李玙热闹没看成,最后反而自己个儿灰溜溜的回去了!他以为自己做的那些事别人不知道,殊不知李瑁早就知道李玙暗中和张家在接触了。呵呵,我让你看好戏,真以为别人是傻的啊!
  不过也有很多人和李玙一样的想法,皇帝陛下给瑞王找了个崔氏女难道真的是对瑞王失望了吗?
  至于连正妃位子都没捞到的刘家,大家都是以一种看笑话的眼神去看待了,好好一个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居然要在一个破落户出身的小户女子手下讨日子,怎么能不让别人笑掉大牙!
  大家还想着这瑞王还真是贪多嚼不烂,这下子夔国公府和瑞王府根本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呢吧!
  在外边一片嘲笑声中,夔国公府却好像听不到那些风言风语一般,认认真真地开始准备刘彤的嫁妆,态度虔诚地和瑞王府过了六礼,别说有什么怨言了,刘家人根本就是私底下偷着乐好吧!
  也只有刘崔氏心里不爽吧!虽然刘彤这个女儿从小就不养在自己眼前,所以刘崔氏也没有很重视这个女儿,可是现在女儿居然败给了博陵崔家的女儿,这口气她就咽不下了!
  这个博陵崔家和清河崔家可是死对头啊,两家都认为自己是正统的崔氏,所以两家说是世仇都不为过的!现在刘彤明明身份尊贵却硬生生低了崔玉媖一头,刘崔氏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就快要被气疯了好吧!怎么公公和夫君居然能放任阿彤这么嫁过去啊!!
  可是刘肃和刘宗霆却很开心,那是因为,他们从玄宗那里得到了第一手的消息!至于是什么消息呢,暂时咱们还是不说了!
  于是乎,在大家的一片嘲笑声之中,瑞王终于在八月初大婚,迎娶出身博陵崔家的崔玉媖为正妃,半月之后,又迎娶夔国公府的大小姐为侧妃,至于先前一直盛传会被当成孺人纳入瑞王府的杨玉环,却没了下文。只是没过多久,忠王府也纳了一个姓张的侧妃,据说这个张侧妃还带了以为貌美的陪嫁滕妾过来,惹得忠王夜夜留恋在这位侧妃的院子里。
  李瑁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将崔玉媖娶回了门,崔玉媖也早就做好不可能独享李瑁宠爱的心理准备,所以欢欢喜喜嫁给了情郎,并没有因为多出个侧妃所以心生不满。
  成婚当晚,李瑁看着躺在自己怀里的美娇娘,偷偷勾起嘴角,在崔玉媖的耳边亲昵的说:“本王的小玉儿,你可终于到本王身边了,要娶你还真是不容易啊!你放心,李瑁必定不负你一片真心!”
  崔玉媖听了这话马上就脸红了,那脸比刚才在“做运动”的时候还红,好在此时房里没有亮灯,所以让崔玉媖得以自在些,只假装已经睡着被吵醒一般,微微点了点头,便再不敢有什么声响。
  于是便一夜无话~~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里说一下,小戒戒不详细写李瑁和崔玉媖成婚的过程了,因为后面主要情节挺多的,我得抓紧进度是不是!不过可能我会在最后的番外里边以写到,希望大家不要误会哈!
  

  ☆、起念去泰山

  但是,诶,可不要以为这小两口从此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里可不是童话故事啊!李瑁娶崔玉媖的代价是很大的,比如婚期刚过,李瑁就被自家父皇压榨的日日奋斗在御书房,不到晚膳时分,玄宗都不放他回去。以前李瑁就有些接触的政务,如今玄宗是一股脑儿的都扔给了他,连李玙的大本营工部,玄宗都让李瑁插手了,弄得居然有人以为玄宗身体不行了似得。。。。
  李玙倒是表示过也想要为父皇分担,都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坐不住了,以前他还想着坐山观虎斗,可是现在不自己上场已经不行了,所以李玙这次是拼了老命在和李瑁战斗,就连后宫中的杨贵嫔都出动了!
  杨贵嫔是李玙的生母,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向来在宫里是个隐形人,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型的,可是她这内里嘛,绝对不是没有野心。武皇后一直怀疑当初指使裴君珂下手暗害江淑妃的人就是杨贵嫔。
  但是这一次,人家杨贵嫔终于不在岸上作壁上观了,直接穿着戏服粉墨登场了!玄宗不见得有多喜欢这个妃子,可是作为陪着自己受过苦的女人,杨贵嫔这么多年头一次在自己面前哭诉,希望自己能让李玙有块封地,让儿子能够去封地休养,玄宗难免心有感触!
  杨贵嫔这个要求吧,说白了就是以退为进,意思就是玄宗你要不给块封地,要不就给点差事,总之得让这个三儿子有点事情做吧!
  可是对于玄宗来说,这两条路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到底该怎么安顿这些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们呢?
  可是还没等杨贵嫔和李玙得到他们想要的回复,玄宗却突然说想要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此话一出,举朝震惊,众臣工纷纷上书劝阻,可惜玄宗这次是铁了心要走这一遭,所以谁劝都没有用。
  这个封禅大典,其典故甚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自那以后,只要是自认为有才能、有功绩的皇帝都会选择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证明自己是由天授权,使理群生,可以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以功。不论怎么说这都是在位的皇帝一项可以名垂千古的功绩。
  那么作为一名自命不凡的皇帝陛下,玄宗自然也想把这个功德拿下,毕竟当年高宗皇帝可是带着当时还是皇后的则天女帝一同前去过的,如今玄宗自认为开创了开元盛世,自然也有资格弄够去泰山风光一回。
  本来开元十三年的时候,玄宗就已经动了这个念头,可是当时王皇后才废,赵丽妃又马上继王皇后之后死了,这么晦气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所以玄宗才放下了这个念头。可是如今在他的治理之下,大唐越加的繁荣昌盛,国力较之十年前已经上了不只一个台阶,玄宗于是便又想起这件事了。
  更何况,此时靖惠太子已经下台,可是储君之位不易空缺太久,玄宗此去,也有向天借问,为李瑁正名的打算。
  这样一来,此次泰山之行势必是不能免的,杨贵嫔和李玙一知道玄宗的打算,就把主意打到了这次泰山之行上面。上边已经说过了,这次泰山之行是多么的重要,基本上这一大杀招使出来,那绝对是万民归心,至少可以保大唐五年内不出现人祸,至于这天灾嘛,老百姓也绝对相信,上天会厚待被认可的君王所统治之下的臣民。
  所以要是有皇子可以在这次封禅大典上露一回脸,呵呵,那可就大发了,这被上天认可的,可不就是下一任天子嘛!至于什么封地啊,权利啊,此时都要靠边站,此时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可是,玄宗总不能把每个皇子都带上吧!要是皇家的所有人都带上,那这一次泰山之行,就不是祈求国泰民安,而是劳民伤财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随行名单要怎么安排呢??
  你看,既然皇帝陛下要去,总得带上一众近臣和随身服饰的宫女太监吧!然后皇后娘娘要去吧,这样一来又是好几车子的人得带上。还有陛下发话要带上的江淑妃以及江淑妃膝下的怀仙公主,好嘛,这就已经不少人了。
  再来说说皇子这边,目前已经出现在名单上的赫然是皇十八子——瑞王殿下李瑁,至于别人,对不起,陛下还没开口,礼部不知道要不要准备上您的东西,不然,您想去问问陛下带不带您去,再来礼部为难咱们这些小官??
  我滴个去,玄宗居然这么做得出来,到目前为止,居然真的只带上了李瑁!!
  李玙这下郁闷了,什么跟什么呀,我摔!还是他母妃杨贵嫔懂得脑子转弯,劝李玙说:“行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得宠,这次陛下只带着他去,难保你其他的兄弟心里不会有什么想法,这个时候,我儿不是正好可以联合他们,等到那人回来了,就给他点苦头吃吃,让他知道什么叫敬重兄长!”
  “母妃说得轻巧,父皇这回摆明了是要册封他为太子,等到事情成了,就算儿子联合到多少兄弟,也奈何不了他!”李玙阴着脸,双手握拳,手上青筋都爆出来了,他一个走儒雅路线的伪君子,能把他激到这个地步,也真是不容易。总之他现在那情形,就连他亲娘杨贵嫔看见都感觉害怕!
  杨贵嫔连忙安抚道:“我儿,你反过来想想,这陛下和瑞王都走了,长安城中必定要有人镇守,众皇子中有能力又有资格能担当起监国重任的人,可不就只有你一个嘛!他李瑁去泰山,好坏未料,要是出了什么事,便足够说明此人德行有亏,连上天都看不过去了,就算让他顺顺利利回来,也只不过是得些虚名罢了。可是你在长安监国,得到的好处是实打实的,你要是能做出什么名堂来,众臣只有称赞你的份,这实打实的功劳和李瑁那些虚名比起来,百官自然懂得怎么选。”
  李玙讲杨贵嫔的话听了进去,心里一想,母妃说的真有几分道理。杨贵嫔于是再接再厉的说:“趁此机会,若是能多交些朋友,对你以后不是也有好处嘛!”
  如此这般多番劝阻,李玙才平静了下来,将以往示人的伪善面具有重新挂在了脸上,装作没事人一般,从杨贵嫔的宫里走了!
  可笑这两母子都以为监国之职势必已经被他们拿在了手心里,李玙甚至都想好了到时候要怎么谦虚地向玄宗推脱几次,然后再将这个权利接过来。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边忠王府里,某人还在做着春秋大梦,那边已经准备动身的玄宗已经交代了张九龄将每日政务快马加鞭送给他,由玄宗亲自批示。至于在长安城镇守这个职务,玄宗让张九龄并着李林甫两人共同担任,一句都没有提到李玙。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