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后悔药-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嬷嬷听了当然欢喜,那顺天府几处买卖的大管事正是她当家的男人,叫安顺儿,前些日子还跟自己抱怨着现在的买卖不好做,顺天府多了几家大酒楼,这几年来挣的越发少了。若得了这许娘子辣酱,还有这贞娘做菜的方子,还愁生意吗?立马又跟着奉承了几句,哄得老夫人十分欢喜。
      一时吃毕,丫鬟上来撤了桌子,送了茶水漱口,又奉上一碗淡淡的香片来。
      拢翠进来禀报说少爷和小姐带着许家姑娘来了。
      老夫人让进来,元敏先就满面欢喜的冲了过来,先是端正的道了福,然后就冲进祖母怀里扭蜜糖似的撒娇:“祖母,祖母,贞娘做的菜你可爱吃吗?我好喜欢啊!祖母你留了贞娘在咱们府上可好?”
      老夫人搂着孙女,慈爱的笑道:“你这丫头,咱们府上的吃食不好吗?怎么你就跟馋嘴猫似的,人家贞娘做的你就喜欢?贞娘比你还小两岁呢,按理你应该比人家能干才是,你瞧你,掏个米还掏不好呢吧?”元敏不好意思起来,不依的扭着身子:“祖母单挑人家不会的地方说,人家的刺绣好呢,也不见你夸?”
      老夫人哈哈大笑,贞娘和元宗上前见了礼,贞娘道:“老夫人,贞娘做的菜可还合您的口味?”
      “不错,不错,我很喜欢,贞娘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手艺却这么巧,好孩子,回去跟你娘说,你们家的辣酱我很喜欢,明儿差了管事去跟你娘谈谈,放心,必不让你亏的!”
      贞娘听了,心里又惊又喜,砰砰乱蹦,忙躬身道了福:“多谢老夫人抬举,我们许家跟着老夫人,便得了温饱也记着您的恩德!贞娘这就告辞回家去告诉我娘这个喜讯!”
      老夫人笑道:“好,好,只一样,你得空了可要经常来我们家玩才是,我这小孙女心心念念的要跟着你学本事呢!”
      “老夫人实在抬举了,贞娘这几下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哪里说得上是什么本事?小姐喜欢,得闲了,奴家必来叨扰的!”
      老夫人喜欢贞娘知道进退,吩咐了拢翠赏了四个银锞子,一匹松根青色的松江布,一包子十锦桂花糖,一包松子糖并一根火腿。知道贞娘人小力微,让何老怪亲身送了她回去。

      ☆、177第二十七章

      何老怪在杜大壮面前很是夸赞了贞娘一番:“你家这外甥女很是知礼懂事的,入了我们老夫人的眼,以后啊,你们家的好事就多了”
      杜大壮也十分欢喜,这一上午都为贞娘悬着一颗心呢,自家毕竟是平头百姓,惹不起那官宦人家,如今听了何老怪的话总算是放下了一颗心。扭头冲着杜氏喊:“大丫,快出来,咱家丫头拿回好些好东西呢。”杜氏扎实这手,满身的面,赶忙从厨房跑出来,见了女儿,知道女儿今儿得了那家老夫人的喜爱,喜欢的眼泪都快冒出来了,搂着女儿冲着粉红的小脸蛋狠狠亲了两口:“你可回来了,娘都担心死了。”
      何老怪忙说:“妹子,你可生了个伶俐的闺女了,这孩子出手给我们家老夫人和少爷小姐做了顿好吃的,我们老夫人喜爱,过几天让顺天的管家过来跟你们谈谈购买你们家辣酱的事,准备在顺天府我们安家的铺子里卖,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在顺天的两家酒楼,是顺天府最大的酒楼,你大概听说过,如意春和老吉祥吧?那都是我们的买卖,是我们老夫人的陪嫁呢。”
      杜氏和杜大壮都是一个激灵,这如意春和老吉祥谁没听过,但凡去过顺天的人都知道,那是顺天府最高级豪华的酒楼,据说去的都是达官显贵,听闻那里的气派,便是从门前走走,也都要咂舌的。
      杜大壮毕竟是买卖人,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一听这话就知道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时搂着何老怪笑道:“若能成事,兄弟,不说别的,你闺女出嫁的家具和妆盒我全包了。”
      杜记的妆盒如今可是女孩子出嫁的必备,也是女孩娘家脸面的象征,何老怪女儿今年十七,刚说了婆家,正预备嫁妆,何老怪虽然身在辅国公府,可毕竟是在一个外庄当管事,主人家十几年都不来一次,哪有什么油水可捞,正预备着凭着交情让杜大壮给打个妆盒,谁知道这家伙一开口连家具都给包了,真是意外之财,心里打定主意,定要促成这笔生意,忙笑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老哥哥可就瞧你的了!”杜大壮胸脯拍的啪啪响,一副义薄云天的架势。
      杜氏有点心虚,轻声问闺女…“这,能成吗?咱那辣酱,能上的了那大酒楼?”
      贞娘笑道:“娘,你放心吧,咱那辣酱做出的菜好吃的很,我今儿给府里的老夫人和小姐少爷做了,他们都很喜欢呢。酒楼做的就是吃的生意,总守着那几个千年不变的房子,来的食客也腻歪啊,巴不得有新的菜肴尝个新鲜呢,咱家今年种的番椒多,都酿了做酱正好供应那顺天府的酒楼,可咱的价格得抬高点,我还有好些菜方子跟着,待会和舅舅商量商量,让他去谈,若成了,以后咱们就坐在家里收银子就是了。”
      杜氏也高兴:“也是,等你爹回来咱好好翻修一下房子,省的老漏雨,贞儿啊,咱家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娘真是高兴,生了这么个好闺女啊!”
      贞娘有些不好意思,可心里也着实有些得意,暗想,还好,自己时重生而来的,只要多用些心思,定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又过了三日,安家真的派了顺天府的大管事安顺来谈,杜大壮一派江湖豪情的架势让安顺吓了一跳,怎么看这人都不像一个买卖人,更像个绿林好汉,可主人家交代的事还得办啊,好在杜大壮虽然长的豪放了些,心思还挺细,见了面就先给安顺封了个五两重的红包。又让贞娘和杜氏亲自做了一桌子菜,让安顺尝尝。
      安顺尝了之后大为欢喜,心想就凭这个以后我们老吉祥和如意春就可无忧了,那几个新开的揽月阁,什么闻香楼统统玩完。
      立刻赶着跟杜大壮说了价格和条件。
      辣酱按每坛五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他们,只等番椒成熟,自七月开始,每月五坛,先卖着看,若生意好可以再追加。安家要求这许娘子辣酱只可以供应给安家一家,不可以供应顺天府任何酒楼和商家。跟着给了十个辣酱做菜的方子,都是贞娘头天晚上写出来的,双方皆大欢喜。安顺酒足饭饱,小心翼翼的揣着方子和契纸回了安府跟老夫人汇报去了。
      杜大壮和杜氏一家欢欢喜喜的计划着还要多种多少番椒才够。贞娘研究这怎么才能做出更好吃的辣酱来,跟舅舅商量,能不能请往南边去的镖局子的人带回一些鱼露来。
      杜大壮纳闷:“鱼露?那是啥玩意?我听都没听过。”
      贞娘笑道:“是南方的一种调味的东西,都是海边才有的,我听人提起过,说这东西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我琢磨把它放进辣酱里味道一定更好。”
      杜大壮点头:“好,你要是再琢磨出一种新的辣酱咱那价格就再翻一倍,哈哈,好闺女,你简直就是咱家的财神爷嘛,我这就去找几个镖局的朋友,让他们给捎点回来。”
      杜氏怜爱的看着女儿苹果似的小脸,叹了口气:“你啊,这么小的年纪就得为家事操心,娘真是觉得对不住你。”
      贞娘咯咯一笑:“娘,这有什么,我不过就是出出主意,做些吃食罢了,你小时候还下地干活,比我苦的多了。”又想起一事:“对了,石头哥哥这几日哪去了?怎么老不见他?”
      “你石头哥哥领着人去收木料去了,去了北边儿,过几日就回来了。”杜氏也想起一事来:“五月初二是隔壁刘家大虎成亲,邀了咱家去喝喜酒,你和翠姐要好,我和你刘婶子说了,那天人也忙,家里也乱,让你和翠姐领着三虎和纯哥在咱们家呆着,等花轿来了再去看,别被人给挤着,知道吗?”
      “知道了,娘。”贞娘好笑,自从镇上不知哪家的孩子出去吃喜酒时被拐子拐了,所有的家长都这般风声鹤唳的,孩子们出门都要再三叮嘱。
      五月初二这日,刘家热闹非常,来往的亲戚邻里络绎不绝,刘大虎穿着红色的直裰,胸前戴着大红花,穿着白底红面的云头履,憨厚的脸上红云密布,一副比新娘子还不好意思的架势。
      刘婶子满面红光,忙里忙外的张罗,杜氏作为刘家的紧邻理所当然的跟着张罗,刘家在当院里摆了五桌席,请了镇上专门司红白事的厨子鲍厨子来掌灶,堂屋里贴出了大大的喜字,两张太师椅上也铺来大红绒布,看上去一派喜气洋洋。
      辰时三刻,花轿临门,新郎官踢轿门,新娘子跨火盆,跨马鞍,两人拜了天地,一群女眷就嘻嘻哈哈的跟着进洞房看新娘子。
      翠姐和贞娘第一次看见李家姑娘,穿着大红色苏绸的霞帔,带着金丝累翠的金梁冠,长脸,两道秀眉,一双秀丽的丹凤眼,相貌很是清秀耐看,四周的人就相互悄声笑:“这新媳妇还真挺俊。”
      一个穿着葡萄紫色飞花布褙子的妇人走过来来这李氏的手道:“好标致的孩子,且歇歇,大虎去前面敬酒了,我给你拿点吃的,你先垫垫饥。”说着从桌上端了一盘子芝麻酥来。
      李氏盈盈起身接过,想道谢,只是不知道该称呼对方什么,有些迟疑。翠姐笑道:“嫂子,这是二舅母。”
      李氏歉意的笑笑:“原来是二舅母,是奴家失礼了,还清二舅母莫怪!”
      二舅母笑道:“这有什么,明儿才认亲呢,你初来,不认识我有什么呢,来,先吃点点心垫垫,这做新娘子最是难捱,从早上就要饿着,幸亏咱是小户人家,没那么多的规矩,我听说那大户人家讲究绕城走,炫耀嫁妆的,那新娘子要足足饿上一天呢。”
      周围就有人插言道:“可不是,就说上些日子那白家小姐出嫁,那嫁妆排场啊,真是十里红妆,听说第一抬嫁妆进了夫家,那最后一抬刚出了白家呢!”
      还有人插言道:“是啊,南边就讲究这个,我听说啊今年南边又开始流行缠足了,说是那脚儿要裹得越小越好,讲究那叫什么三寸金莲,我的乖乖,三寸啊!咱们要是缠成那样,也就不用干活了,整日里垫着脚站着都站不住哩!”
      贞娘的眉心一蹙,现在就开始流行缠足了吗?好像是吧?记忆中三年之后这种缠足的风气在江南大家族里开始盛行,几乎成为江南名门淑女的标志,美貌和金莲成为大户人家选媳妇的标准,金莲的大小竟然决定了女人的命运,只有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贫家女子或者是为妾的女子才不用裹足,其实也是不配裹足。
      当年的林家小姐林净语也被母亲和嬷嬷逼着缠了足,那弯弯如月牙的小脚,几乎不能走稳,偏偏就有那轻狂的男子说这样走路是一种弱柳迎风的美态。
      贞娘冷笑,心里暗想,幸亏今世自己只是个贫家女子,不用受那裹足之苦,而且她打心眼里瞧不起那裹足的女子,出个门基本走不了几步,只能被扶着在园子里走几步意思意思,跟个残疾差不多。
      新房里一时讨论气氛热烈,反倒让新娘子李氏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安静下来了,看的出这家的亲戚虽然多,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