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敏把老师的点评暗暗记在心里。
  老师走到钱淑兰这边,“大姐,你这煤炉能不能借我用下?”
  “好!”钱淑兰以为他冷了,也没多想直接答应。而后继续纳鞋底去了。
  “老师?你怎么把我的画给烧了?”小敏的惊呼声骤然响起,在静谧的夜晚显得特别突兀。好在他们住在村尾,这边都是熟悉的几户人家,倒也没什么关系。
  钱淑兰猛地一抬头,只见两位老师一人抱着几幅画,不停往煤炉上点燃。其中还有两幅画已经被火舌吞了一半。
  “既然是劣质画怎么能留在世上,你要进步就不能看这些会影响你的瑕疵品。”老师耐心跟她解释,只是他的话虽然温和可态度还是很坚决。
  小敏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熬了好几天的成果就这么给毁了,眼圈都红了,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两位老师不仅不劝,反而继续要求她,“想要把画留下来,你要更努力才行!否则你就是在浪费你奶奶的钱,画一堆没有任何作用的废品。”
  钱淑兰呆愣过后,又低头继续忙活去了。
  也许是因为不忍心自己的作品再被烧,小敏画得比以前更认真了。以前她画画是忘我的境界,态度是不错的。可却缺了一点神韵和意境。
  用老师的话来说,以前她是依葫芦画瓢,画得很像,但也仅止于此。现在她的画有了活力和灵魂。这是很大的进步!有的人这一辈子都跨不出这一步,到最后只能成为籍籍无名之辈。
  在接连烧了十几幅之后,某一天,她的画终于被两位老师破准留下来。
  小敏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得到认可的画送给她奶,“奶,我老师说如果我成名了,这画能卖很多很多的钱。这幅送给你。”
  钱淑兰心里很是高兴,如果小敏真的成为一位书画大师,那她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她把这幅画小心珍藏起来。这可是头一份的荣光。
  渐渐地,小敏被留下来的画越来越多,她却是独自收藏,一点一点琢磨其中的不足之处。
  又过了几天,顾家北带着他的父母正式登门拜访。
  顾父顾母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并不是那种看着就喜欢占人便宜的极品老头老太。这让钱淑兰很是满意。
  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之后就是谈嫁妆以及彩礼的事情。
  结婚日期定在二月二,龙抬头,绝对是个好日子。
  只是谈嫁妆和彩礼的时候,两家的差距出来了。
  虽然顾父顾母不认识字,可见钱淑兰列过来那么一长串的单子,心里就打起了鼓。
  钱淑兰把单子教给顾家北,笑着道,“我们家男孩女孩嫁娶,我都是两百块钱的标准。但是云萍这孩子结婚最晚,他几个哥哥嫂子每人都随了五十块钱的礼。再加上她自己前几年也攒了不少,所以陪嫁比较多。亲家亲家母也不用多想,我也是为两个孩子好,希望他们能过得幸福,不要为了柴米油盐而发愁。”
  顾父顾母一听这话,面面相觑,她这意思,这一长串单子是陪嫁,而不是要他们给两个孩子准备的东西。两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又难免泛起了嘀咕。这家人怎么这么疼闺女。
  只是想到儿子说的,这家人几乎全是工人,心里升起了佩服。人家一个寡母把几个孩子拉扯到大,还能把儿子孙子全部培养成材。而他们才三个孩子,身上的重担就把他们压垮了。人跟人真是不能比。两人心里油然升起敬意,对钱淑兰的话半点都不反驳,颇有她说什么都是对的。
  钱淑兰老早就看出两人都是老实性子,没有那么多心眼,听他们说给五十块钱的彩礼,也没有跟他们讨价还价。
  只是她没说什么,其他人纷纷惊讶起来。
  要是以往孙大琴可能就咋呼起来了,这次却没有开口。
  邓兴明笑着道,“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虽然咱们这边彩礼都是一百打头,不过咱家也不是图那彩礼钱的。只要两人将来能过得好,我们就满足了。”
  一百打头?顾父顾母惊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就连顾家北也愣住了。下意识地看向邓兴明,见他面色平淡,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钱淑兰拍拍顾母的手背,嗔了邓兴明一眼,“你说这做什么。父母给多少彩礼要量力而行,总不能辛苦把孩子养大,反而要逼死自己吧。”
  邓兴明忙给两人赔礼道歉,“顾叔顾婶,是我不会说话,请二老原谅。”
  顾父顾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忙摆手说不会。只是心里颇有几分不是滋味。看向儿子的眼神也带了几分担忧,这家人这么有本事,他二儿子会不会夫纲不振呐?
  只是他们家的情况也就这样了,哪怕二儿子真的要处处让着女方,他们也只能认了。只是在心里默默下了个决定,以后一定不给二儿子添麻烦,要不然他的地位更低。
  等商量完之后,钱淑兰带着两人在他们生产队逛了一圈,顾父顾母这才发现原来这个生产队个个都是有钱人,心里很是羡慕。
  “如果咱们生产队也能有这么多鸡就好了。”顾父看着卡车一次就运走这么多鸡蛋,发出一声感慨。
  钱淑兰笑着道,“只要你们能说服你们大队长过来定小鸡苗,当然也能有这么多养鸡场。”
  顾父顾母心中一动,看着王家村一溜全是红砖瓦房,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说服大队长。
  两人又问起养鸡之事,虽然没有全部记住,可鸡苗多少钱,吃的是蚯蚓,需要何种肥料能养蚯蚓之类的也都记在心里了。
  送走顾父顾母,钱淑兰带着云萍到县城买东西。早在她接到云萍寄来的信时,钱淑兰就让几个儿子把今发下来的布票和其他票据留给她。
  所以新衣服,新被面,以及搪瓷盆,暖瓶之类的全都买好了。
  东西买好之后全部放到房间里。钱淑兰帮着云萍套被子。
  很快到了两人出嫁的日子。
  老王家再次摆了酒席,菜品跟上回差不多,不奢侈也不寒酸。
  老王家的人全都回来了,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把邓云萍送出门子。
  婚礼结束之后,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回去工作,钱淑兰心里有点失落。
  邓兴明同样如此,总是担心妹妹会过得不好,好在没几天,妹妹就写信托王守义送过来了。
  信中让他们不要担心,她过得很开心,工作也很顺利,与同事们的关系也很融洽。
  这让钱淑兰和邓兴明放心了。
  她恢复正常之后,小敏却因为好朋友的离开而难过。
  马云浩终于还是离开了家门正式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士兵。
  钱淑兰没有开解她,这种程度的离别如果小敏都不能独自度过,那将来她的离开,会不会让她奔溃?
  好在,小敏很坚强,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她的伤感越来越少。人也变得开怀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小敏的路线大家看出来了吧?


第328章 
  春天很快到了,好似前一刻还在冬天,下一刻就到了春天。
  钱淑兰送完小敏上学,开始往养鸡厂走。
  走到村头的时候,就听到那边有吵吵嚷嚷的声音。
  钱淑兰看了地方应该是钱家,她本来就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所以也没去看。
  郑小花那种人,跟她说话,钱淑兰都觉得是浪费空气。以前她有过怂恿钱明华跟她离婚的心思,可后来一想,离婚恐怕也不行。那人就是个狗皮膏药,只要两人之间还有个钱月涛,关系就不能真的一刀两断。相反,有了婚姻关系,在郑小花闹得很大的时候,还能起点作用。
  等她到了养鸡厂,没过一会儿那些看热闹的大娘大婶们都过来了,边干活边讨论。
  “要我说,郑小花那胡搅蛮缠的性子,谁能受得了。”
  “我看也不一定,我听说月涛那孩子很疼媳妇。什么事都听媳妇,根本就不听郑小花。哎!真是娶了媳妇就忘娘啊。”
  钱淑兰从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应该是沈艳红和郑小花吵起来了。
  柳月琴凑过来,跟她小声嘀咕,“三弟妹,你就不想知道她们俩发生啥事吗?怎么说你也是月涛的姑奶奶呀?”
  钱淑兰原本没什么兴趣,听到这话,突然想到钱明华立刻心生同情,开口道,“你知道事情原委?”
  柳月琴拍拍胸口,“那当然,我们家跟他们家就隔着一排,听得一清二楚。”
  钱淑兰点点头,作洗耳恭听状。
  她这么认真极大的取悦了柳月琴的八卦心,“我一大早起来,就听他们在那吵吵,说是钱月涛偷偷冲鸡蛋水给他媳妇。郑小花当场逮到,就骂沈知青。骂得特别难听,沈知青是大城市里出来的,哪里见过这阵仗,当场就大哭起来。钱月涛就怪他娘多管闲事。又说自己挣的工分足够养活媳妇。让他娘不要管他们。总之,郑小花觉得儿子有好吃的就偏向儿媳妇,沈知青在边上一个劲儿地哭,觉得婆婆不讲理,处处为难她。闹得鸡飞狗跳的。”
  原来还真是婆媳问题。钱淑兰无语了。一个是控制欲那么强的婆婆,一个是想躲懒才嫁人的娇弱媳妇,别说钱月涛本就对他娘不满,就是没这一茬,他都有可能责怪他娘太过小气,对儿媳妇太过苛责。
  钱淑兰既然知道这事儿就不能当作不知道,在钱明华找她来开解的时候,她直接把自己琢磨出的法子说了出来,“不如你给你儿子和儿媳再盖间屋子。”
  婆媳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开,远香近臭嘛!
  只是钱明华这房子有点小,以前躲他娘的时候,钱月涛都是跟钱明华挤一间屋子。现在过来两人肯定是不行的。
  钱明华有些为难,“可月涛批不了宅基地呀。”
  虽然他是大队长,可也是个按章办事的人。像钱月涛这情况根本就不能再批宅基地了。
  钱淑兰回头瞅了一眼他的房子,确实有点太小了,替他又出了一个主意,“不如你把这房子再推倒重盖?”
  钱明华点了一根烟,有点心动,只是他还是道,“我要去问月涛,总要他同意才行。”
  钱淑兰拍拍他的肩膀,开玩笑道,“如果你不把那小两口接出来,除非你把郑小花的腿打断,否则她一定还会作妖。说不准哪一天能回城了,你那儿媳妇半点不留恋,拍拍屁股就走了。”
  本来两人的关系就不稳定,如果男方家人不给力,等知青可以回城了,这两人百分百得离。
  钱明华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又过了几天,王家村再次忙碌起来,钱淑兰有条不紊地忙着手头上的工作。
  养鸡场的大娘大婶们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里专心喂养自己的小鸡。
  已经装满鸡蛋的卡车从地头缓缓往外开去,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女孩从卡车边上显显跑过,但因为道路有点窄,差点摔到泥坑里。
  她却顾不上踩了一脚的泥,飞奔着继续往前跑。
  “三奶奶,三奶奶,出事了。”
  钱淑兰正在指导会计登记账务,听到有人喊她,立刻抬头。
  见是柳月琴家的小孙女,钱淑兰问,“兰兰,咋啦?”
  兰兰扶着膝盖,边喘气边说,“三奶奶,我奶奶让我喊你赶紧去大队仓库,出大事了。”
  大队仓库?该不会是邓兴明出啥事了吧?
  钱淑兰立刻撒腿就往外跑,一阵风似的,转眼就没人影了。
  其他人听到兰兰的声音,也都回头看,就看到这一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