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天就下了三百多个鸡蛋。把众人高兴坏了。
  第一批下来的鸡蛋,钱淑兰直接做为奖励发给大家。她是厂长有这个权力。
  “每人发二十个鸡蛋,也是为了奖励大家最近的辛苦。”
  养这6000只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先说这些蚯蚓,每天都要补充水份。之前河渠里有水还好一些。
  可自从河渠干了之后,只能从队里运水过来。
  要是赶上农忙的时候,没有板车,就得自己提过来。这么远的距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就是鸡吃的草。必须要切碎混合到饲料里喂。
  还有鸡喝得必须是开水。虽然钱淑兰知道这些鸡不会生病。可其他人并不知道。
  为了怕人怀疑,她还是让大家喂开水。
  再加上每天还要过来巡逻,真的很辛苦。
  虽然这些人都是有工分的,可现在队里的工分根本不顶用。今年队里上交的任务粮多,可国家给的价格却是非常低的。
  如果分给队员们,估计一人连十块钱也分不到。
  比起以前的六七十钱直接降到谷底了。
  钱淑兰就想着还不如直接奖励鸡蛋,这样更实惠。
  这次100个妇女,虽然不至于每家都能吃上鸡蛋,可至少也有一大半了。
  钱淑兰拎着自己和李春花的四十个鸡蛋从河渠回来。
  想着自己在河渠那边看到的情景。
  林家村那边的红薯叶子都发黄了。他们这边因为之前一直浇过,倒还绿着,可土地也已经裂了,再不浇水,真的会旱死。她看着实在心疼。
  钱淑兰拐道去了王守泉家。
  找到人直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咱们队现在的工分一点用处也没有,大家都不愿意干活。不如直接用工分换鸡蛋。反正咱们的养鸡厂赚的钱也是分给社员。倒不如直接抵扣工分,多省事。”
  王守泉皱眉,“一个工分换一个鸡蛋,好像有点太便宜了呀?”他们队现在的钱如果算工分的话,一个工分恐怕只有一分多,而鸡蛋至少也得要两分钱一个,这相当于是贱卖了。
  钱淑兰摊了摊手,“如果把鸡蛋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也只会给我们钱。咱们有钱又有啥用,又买不到粮食。还不如直接让社员们吃鸡蛋呢。”
  这就是他们的悲哀,因为到处都有民兵把手。村里人就是想到城里买粮食都不行。之前王守礼提了一袋萝卜回来,中途撒了好几包大生产,贿赂的价格和萝卜几乎持平。真是郁闷。
  “反正供销社也不知道咱们这新鸡已经产蛋了。咱们能拖几天就是几天。”
  虽然卖给社员们便宜一点,可至少能让大家吃点好的。不至于一个个全是有气无力的。
  让他们干活就跟挖了他们的肉还要疼。就连王守泉都不想再管地里的红薯。因为红薯长熟了又有什么用?他们又吃不到。
  而且国家给的价格那么低。他们拿着钱也买不到粮食。所以一个个都不想再管。
  至于明华,工作组扣留他的目的,他们暂时也说不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天气这么火热,眼睁看着那些红薯秧死掉,钱淑兰只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心疼得不得了。
  明明之前大家那么辛苦才把红薯种活了。可谁成想,现在居然不想管了。
  她凑到王守泉耳边小声道,“你好好安抚大家,就说等红薯长好了,收红薯的时候,可以偷摸藏一点。”
  虽然那些民兵下来看着他们收粮食。可是毕竟两千亩地呢,只要他们分散得远一点,民兵也看不过来。大家就能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摸埋到地里。等他们走了,再挖出来。
  哎!这也是她好不容易想到的法子,吃自己队的粮食还得要偷偷摸摸的,真是有多奇葩就有多奇葩了。
  王守泉原本有些不乐意,可听到后面的一句话,别说还真心动了。如果大家能偷偷藏一点,似乎可行。他眼睛一亮,“好,就按你说的来办。”
  说完兴冲冲地跑出门去通知队员们开会。
  钱淑兰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身心俱疲。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可她知道,如果任由这些粮食枯死在地里,国家只会饿死更多的人。
  你说这些社员们狠心吗?
  可是谁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全便宜了外别人,自己却吃不到一点呢。
  谁都不甘心。所以她只能诱哄大家去收。
  希望到时候他们能多多藏些粮食。如果他们藏不到,到时候她就用空间帮帮大家。
  回到家,钱淑兰看到两人回来一脸惊讶,“你们回来了?”
  两人立刻围过来,把好消息告诉她。
  钱淑兰也为她们高兴。
  “什么时候去上班?”
  “明天一早就得走,小梅以前帮三嫂织过布,有点经验,所以被分配到织布部门。我没经验,所以只能当杂工。”王丹娜的语气里难掩失落。
  原本以为她好歹是个初中生能给她安排个轻松点的活计,谁成想只能当个普普通通的杂工。连小梅都比不上。
  钱淑兰笑着安抚她,“能当工人已经不错了。你就知足吧。”
  王丹娜抿了抿嘴还是点了下头。
  钱淑兰拿着粮没本带着两人找王守泉家,让他给开介绍信。
  何翠兰听到她们居然能有机会进城当工人,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
  “三弟妹,你也太能了吧!”
  钱淑兰谦虚地摆摆手,“不是我能,也是赶巧了!这两孩子学历够,再加上也正好赶上时候了。不过也就是临时工,不是正式工。”
  王守泉开好介绍信,盖好章之后,递给她们,笑着道,“临时工也不错,总比在乡下种地强!”
  何翠兰也很认同地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钱淑兰就送走了两人。她们这次只能自己步行去县城。队里的自行车不可能借她们这么久。
  板车和马车都要运水用。今天只要下地,挣的工分当场就可以抵鸡蛋,大家一个个全都跑去地里烧水了。而不是到处找猪草。
  因为之前八斤换一斤猪草,许多社员已经把附近找遍了。为了自己的肚子,有的人甚至跑得更远。常常一天也不在家。
  现在听说浇水就有鸡蛋吃,人口多的就一分为二。一半继续到远点的地方割猪草,一半到地里浇红薯。
  人口少的到底还是更眼馋鸡蛋,纷纷跑下地浇红薯。
  浇水的时候,孙大琴嘴快,不等人家问,就把自家的好消息一股脑儿全告诉大家。
  于是社员们全都知道了,老王家又有两个闺女进城当工人,羡慕得不行,纷纷过来打探消息。
  这要是以前,大家哪敢往钱淑兰面前凑。
  可自从钱淑兰变了之后,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怵她。
  钱淑兰倒也没有糊弄大家,“之前我就跟你们说过的,至少得有识字班毕业证,那些工厂才会要。”
  众人听了都是悔不当初,之前虽然王守礼也当了工人,可大家都以为是赶巧了,毕竟王守智进城当了十多年的工人,才好不容易把王守礼拉扯进城,大家以为很难,谁成想这么快就能有机会了。
  于是纷纷去找王立德又要成立识字班。
  王立德被闹得一个头两个大。不得不去应大家的请求到教育局申请再办识字班。
  这会教育局这会也是头疼呢。因为粮食不够,许多学生都不得不辍学在家。今年考上高中和中专,许多都放弃继续念书。
  教育局正在商量法子。
  听到王家村生产大队的小学校长居然来申请办识字班,二话没说也就同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打赏,么么哒


第124章 
  虽然小梅和王丹娜已经走了好几天,可王家村关于老王家的话题却一直没有断过。
  浇水的时候,大家都会闲聊几句。
  曹传正虽然不需要下地,可在村子里闲着无聊,也就帮着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
  曹传正是农技员跟那些下乡知青不一样,他并不落户,甚至粮油关系也不在队里,队里自然不可能给他单独盖,所以他就借住在最宽敞的老杨家,他家人口最少。老杨头早年死了媳妇,一直就没有再娶。留下一个儿子,给儿子娶了个媳妇,给他生了个孙子,日子过得倒也挺美。
  曹传正住在老杨头家里,因为每个月都有口粮,他的粮油关系是挂在公社的,每个月的口粮都是到镇上的粮店去领。
  因为他一个月有三十斤口粮,所以老杨头一家待他还是很不错的。
  他睡到八·九才起来,吃完老杨头儿媳妇特地给他留的饭菜,就过来地里帮他们家干活。
  谁知道刚开始干活儿没多久,居然会听到老王家的小梅和王丹娜去县城当临时工的消息。
  曹传正除了替小梅高兴还有些担心,毕竟她的行情更好了。他会不会就没戏了,他急得抓心挠肺。
  他今年已经十九岁,虽然从来没处过对象,可他早就从书中读过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那种时刻注意对方,一见到对方就情不自禁高兴的情绪深深左右着他。
  他喜欢小梅,想娶她,可他又担心家里人不同意。
  m主·席说了,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所以两个月前他就写信给父母,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同意。
  可却迟迟没有得到他们的回信。
  现在小梅却进城当工人了,以小梅现在的条件,他们家还能看上他吗?
  曹传正不确定了。
  他把葫芦瓢往水桶里一扔,朝老杨头喊了一声,“杨叔,我先去镇上领下粮食了。”
  老杨头点了点头,又有些不放心道,“你去队里借下自行车骑吧,这么老远走着去多累呀。”
  曹传正一想也是,自己之前拎三十斤粮食,回来都是累虚脱,这次有自行车骑当然好,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行!我去队里借。”
  老杨头的儿媳妇朝公爹道,“爹,队里会借给他吗?他可不是我们村的人。”
  老杨头浇着地,头也不抬地回道,“他还是个孩子。守泉不会跟他计较的。”
  老杨头说得没错。
  曹传正去借自行车,王守泉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了。末了还叮嘱他,“一定要仔细骑,要是骑坏了,可是要原价赔偿的。”
  曹传正立刻保证,“我肯定会仔细的。”
  王守泉点了下头,把自行车从车库中推出来,等曹传正在出借本上签好了名字才交给他。
  曹传正骑着自行车,先到镇上的邮局取信。
  这年代的信件一般都是一个月才送一回。曹传正等不了这么多天,所以自己过来取。
  到了邮局,直接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核对过信息之后,朝他道,“前几天刚来了一次信件。我帮你找找。”
  曹传正立刻喜不自胜。
  大概十多分钟,工作人员把信找来了。
  曹传正迫不及待就把信拆开,看完之后,他欣喜的神色顿时僵住。
  看完之后,他又从自己书包里拿出信纸给父母写了一封回信。
  寄好之后,他从邮局走了出来。
  他心事重重地推着自行车到粮店去领这个月的口粮,刚好遇到乔田宝从粮店出来。
  看到他推着自行车,乔田宝一脸惊讶,“你居然能弄到自行车?”
  曹传正见他误会了,忙解释,“不是不是!这是王家村生产队的,我朝他们借来骑一下的。”
  乔田宝哦了一声,朝他道,“你在王家村待得挺不错的呀,他们居然肯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