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丹娜被她娘这话气得不轻,狠狠地跺了一下脚,转身跑了出去。
  钱淑兰也没在意,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改造对象,既然对方不好改造,她就换容易的来改造,她干嘛浪费自己的时间在这种脑残身上。
  作者有话要说:推下基友的新文,别忘了去她文下领红包哦~
  【厉害了我的铲屎官】——
  文案:
  杨勤有个愿望,那就是将自家的宠物事业发扬光大,走出国门,梦想星辰大海!养虎鲸,遛熊猫,乘坐鲸鱼……


第99章 
  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钱淑兰好不容易能有个休息时间。吃完饭,男人们都去下地干活。
  今年因为要种早红薯,所以男人们都要耕地打垄。
  家里只剩下女人和小孩。大一点的孩子比如小梅小荷没什么活干就跑去挖野菜给李春花喂鸡或者拿回家来加餐。
  小一点的孩子就直接在院子里疯玩。
  钱淑兰看着他们跳着沙包玩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笑起来。
  突然她扭头看见正国正趴在窗户那边勾着头往里面看。他旁边的小毛驴也学着他的样子凑。可惜那窗户纸上的洞就那么一点,两兄弟在那边挤来挤去,谁也不让谁。
  钱淑兰有些好奇,凑过来顺着他们的视线往里看。
  哦!是孙大琴在喂母鸡。
  “这有啥好看的?”钱淑兰轻叹一声。把两个孩子吓了一大跳。
  正国回过头来的时候,拍着胸口,责怪道,“奶,你吓死人了,你知道不?”
  钱淑兰竖着指头在嘴上嘘了一声,拉着两人往旁边走,“你的声音大到能吓死鸡了好嘛!”
  正国撇了撇嘴,傲娇地说,“吓倒母鸡又咋了,它不照样能下蛋!”
  钱淑兰摊了摊手,“看吧!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母鸡在抱窝的时候是不能受惊吓的,这样会让它没有安全感。”
  正国有些不信,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奶。小毛驴却是惊呼起来,“姥姥,你懂得好多呀。”
  正国瞪了他一眼,“你傻不傻啊,别人说啥你就信啥!母鸡要安全感干啥?”
  钱淑兰弹了他一个脑崩子,“你说母鸡要安全感干嘛!她在孵小鸡呢,当然是保护它的孩子们呐。它会担心有人过来抢它的孩子。这是母爱,你不懂就不要乱讲!”
  正国低着小脑袋哦了一声。
  小毛驴见他被打了一下,捂着嘴偷乐。正国抬头恼羞成怒地瞪了他一眼。
  钱淑兰怀疑地眼神看着他俩,“你俩还没说,看母鸡下蛋干啥呢?你俩该不会真的想偷鸡蛋吧?”后一句明显是带着调笑的语气。
  正国哽着脖子,“我们哪有,我就是。。。”越说脸越红,显然有些难以启齿。
  小毛驴见他不好意思说,便替他接着下面的半句话,“他怕他娘输!姥姥不是说这次只选100个人嘛!”这次是从120人中选100个人,淘汰20个人。
  正国见他把自己的秘密说出来,气得瞪了他一眼,小毛驴讨好地朝他笑了笑。
  钱淑兰有些惊讶地看着正国。原来正国现在已经这么关心孙大琴了。
  可能是因为这次的病,孙大琴对三个孩子特别上心。每天一大早,还会起来给两人做早饭。还会时不时关心他们吃饭,穿衣和学习等问题。
  她就说嘛!孩子的要求其实是最简单的,对母亲也会有一定的渴望。只要孙大琴肯改,肯关心他们,孩子们肯定会记在心里的。
  钱淑兰摸摸他的头,“关心你娘又没什么丢人的,干啥不好意思。”
  三人正说得热闹,突然王守泉站在门外的小道上,扯着嗓子喊开会。
  钱淑兰立刻走出院门。
  这次是在食堂集合的。
  “同志们,咱们的食堂已经没有口粮了,只剩下最后的一些红薯,我们干部们经过开会,准备把红薯分给大家,以后大家在各家吃饭。”
  这个消息把大家都震懵了。
  虽然别的生产队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解散。可当自己生产队也办不下去的时候,大家伙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只是食堂已经开不下去,不解散也不行了。
  这个解散的法子是钱淑兰提出来的。原本粮食不够,钱明华和王守泉是想让钱淑兰帮忙买黑市粮的,可钱淑兰却知道几年后就是四清,到时候去黑市买粮食这一点就会成为这些干部们下台的把柄。钱淑兰不想让这两人日后遭罪,所以坚决反对,并且还极力劝说他们暂时先解散食堂。让大家自己想办法填饱肚子。
  个人到黑市买粮食,因为没有账本,所以查出来也不会有事,但走生产队的账就不行了,没有单子对不上号,而且这还是非法行为,将来就是把柄。
  钱明华和王守泉商量几天之后,终于还是同意钱淑兰的做法。没法子人家不想帮着买粮食。难道真要他们去买那两三倍的高价粮吗?那黑窟窿怎么填?所以只能先解散。
  这口粮是按照人口分的,老王家分到了十五斤红薯。这离夏收还有三个多月呢,这点粮食哪里够吃的。
  于是分完红薯之后,老王家再次被社员们踏平了。
  一个个全愁眉苦脸地看着钱淑兰,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儿地求她,“三婶子,你可一定要帮帮忙啊。一家就分几斤红薯,就算一人一天只吃一两也挨不到夏收啊。”
  “是啊,三婶子,你可一定要帮帮我们。”
  “对啊,三婶子,你门路广,你帮我们弄点粮食回来吧!我给你钱!”
  钱淑兰看着这么多人围在她家,可能是因为这次红薯太少,大家心慌了,许多人都等不到天黑就直接跑来她家,所以之前不知道的人也都跑过来凑热闹。全村人估计全知道了过年时的那小麦是她弄来的。钱淑兰想了想道,“我可以帮你们联系粮食,但是咱们得签字,不许把我告出去,要不然我可不冒险。”
  众人面面相觑,狠狠心,一跺脚,一咬牙,“行,你说咋办就咋办。”
  钱淑兰自己起草了一个协议,她依照的是十几年后安徽小岗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让大家在这份证明上按红手印,“你们可以签,也可以不签!但是一旦你们去告发我,那我就会把这个证据拿出来,到时候大家全都跟着一起倒霉。”至于剩下没签字的人如果去告状,肯定会被全队孤立。处处被人排挤,□□部刁难,肯定活不下去。
  众人现在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想那么多。
  更何况现在有一条叫法不责众!只要这事许多人来干,政府就不可能会判刑。
  所以村里只要是十岁以上的人都过来签字。而不仅仅只是一家之主过来签。钱淑兰觉得有的人自私到一定程度恐怕连家人也不会顾,所以她得以防万一。
  钱淑兰特地用空间里的宣纸写的证明。这时候的人签名的时候也不会像后世那样写得歪七扭八。而是一行一行的写。
  虽然这年代的人几乎没几个识字的,可大多数人还是会写自己的名字的,实在不会写的,钱淑兰就事先写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照着一笔一画的写。不允许有人代笔。
  签好证明之后,钱淑兰便拿出本子来登记要多少斤粮食。
  这次钱淑兰依旧是小麦,价格也跟以前一样。上半年钱淑兰还让153号帮她种玉米的,只是现在还不到成熟季节。她手里只有大米和小麦两种。
  只是社员们见一次要这么多小麦心里难免还是打鼓,钱淑兰便道,“小麦磨下来的麦麸,我们养鸡厂收,七分钱一斤。”
  这价格还算公道,一开始想把麦麸也准备自己吃的人家都想着把麦麸卖了,到时候吃点细面。
  有的人家却舍不得吃那么好的,就想着到时候和白面掺和在一起,蒸杂面馒头也是一样的。
  这次大家都计算好了量,有的人家因为钱少,只买了一百斤,有的人家人口多,不想饿肚子,所以买了五百斤。
  钱淑兰一家家统计过后,发现这次居然有五万四千多斤的小麦。
  乖乖,这要不是她有空间,还真弄不到这么多的小麦。
  钱淑兰这次依旧是带着王守仁去运粮食。
  这次虽然是全体队员都有份,但这属于个人行为,村里的干部也都是装聋作哑的。
  甚至王守泉和钱明华怕他们中途遇到民兵,还特地让村里几个壮劳力跟着一起去。
  钱淑兰就让王守仁看着他们,别让这些人靠近。
  这些人初次进城,看啥都新鲜,见王守仁不让他们跟过去,也都乖乖不动。
  一连好几天把大家需要的粮食都运回来了。
  有了粮食,照理说大家应该高高兴兴才对。
  只是家家户户的钱包都瘪了,大家干活都没有了劲儿。
  钱淑兰便建议钱明华和王守泉分一次钱。
  自打年底,他们已经卖了好几次藤筐,现在生产大队的账上至少有上万块。
  钱明华皱眉,“小姑,没有这么办的呀?这才三月中旬哪里就能分钱呢。”
  王守泉也是这个意思。
  钱淑兰无奈摊手,“你们瞅瞅大家伙的精神气,你不发点钱下去激励他们,这红薯啥时候才能种下去啊?”
  钱明华和王守泉面面相觑。显然他们也被这几天的进度给愁死了。
  再次召开干部会议。
  会计觉得这事不靠谱,凭白多算一次工分,累的人是他好吧。于是坚决反对,“从来也没听说哪过生产队要在年初就分钱的。”
  王守泉脑子活知道变通,便道,“不如就先一家发二十块钱吧。先让大家偿偿鲜,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不然上面领导下来视察还以为咱们生产队克扣他们的口粮呢。”在王家村生产大队,是没有挂账这一说的。不够工分你就去补!你下不了地,你手难道也不行吗?你不能编筐子补工分吗?所以去年最差的人家也都能分到四十多块钱。
  大家也觉得有道理,这事就这么定了。
  听到大队干部说每户要分二十块钱,社员们立刻精神抖擞起来,再也不觉得这日子没有奔头了,下地干活也不再说些丧气话,也恢复成以前一样麻利。
  就在大家忙着打垄准备秧红薯的时候。
  从镇上开完会回来的农技员曹传正回来了,看到大家这样打垄,立刻就急了,“你们这样做是不行的,咱们应该全部深耕一遍,并且每三年轮流深耕一次,周而复始。深耕的标准是一尺以上,丰产田二尺以上。”
  一开始大家都没管他,可他却跑过来阻拦大家不让干活。把钱明华气得都想上去踹人。好不容易这些人恢复了精神,居然又碰上个脑子有病过来阻拦。
  王守泉忙拦在钱明华面前,把曹传正拉到田埂上,“曹技术员咱们以前都是这么种的。你那法子咱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咋整?”
  曹传正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份报纸。王守泉强忍住才没有翻白眼,这是多缺心眼的人才会相信亩产万斤的鬼话。
  可接下来他就呆住了,曹传正拿着一份文件得意洋洋地冲他道,“你看看,这是我刚从镇上开会拿下来的文件《□□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这可是中央下来的文件,你们是不是不听党的话?赶紧给我住手!都给我停下来!”
  说着就歇斯底里地冲着地里干活的社员们大吼大叫,喊得脸红脖子粗的,非让大家把活停下,甚至还下地把人家手里的工具给夺下来。把大家伙都震懵住了。
  钱明华本来想过来揍人,却被回过神来的王守泉一把拉住,“明华,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