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悠然的穿越生活-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庋氖榧员哒饫冈蚴且恍┮笆贰⑷宋锎侵嗟摹!
  只见最靠里的一个角落里,近两米高的书架上摆的满满的都是这种书籍。悠然抽出一本来看了看,又看到小弟望着另一个方向直看,便笑着说:“你自己看看吧,有什么喜欢的只管买,几本书钱,姐姐还是有的。”
  安然笑着抓抓头发:“不用姐姐给钱,我这里有呢。”过年的时候,平日里母亲和姐姐给他的零花钱他都攒着,还有日常抄书等赚的铜钱,几个月下来也攒了二三两银子,买几本书还是够的。他日常在书院抄了不少的书,四书五经不必多说,什么《史记》《孙子》《资治通鉴》等常见书籍他都已经倒背如流了。如今也只是寻摸那些他没有看过的书籍。
  到最后,悠然一共选了两本游记一本杂记一本地理志和两本开国前后的史书,她见安然两手空空,便问:“你没有相中的吗?”安然笑了笑说:“姐,我现在哪有心思看杂书啊,还是等乡试完了以后再来吧。我看他们店铺的纸张搞活动,要不再卖上几刀纸吧,你给我的那些宣纸,我日常练字都不太舍得用。”
  闻言,悠然笑了下,对刚才的那个伙计说:“小二,把这几本书包起来,另外再拿上两刀毛边纸两刀上等的玉扣纸一沓海月纸。算下多少钱?”


第九十章 入场
  那伙计没想到看着年纪不大的姐弟两个竟然出手不凡,忙把书和纸都包好了,笑着说:“承惠十两八钱银子。”悠然从随身的荷包里拿出一个银锭来递给他。小二连忙将银子拿去柜台称了,没一会便拿着倒找的银子过来了:“恰好本店近日有活动,凡一次性消费满十两银子者,送洒金笺和谢公笺各十张,请小姐笑纳。”
  悠然接过纸张,笑着说了一声:“多谢。”然后便离开了书肆。
  中午找了家茶馆,吃了几道招牌菜。下午,又去定了些米面粮油、瓜子、花生等物,一行人便打道回府了。
  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日子,多亏了那本《考前须知》让悠然这个没有参加过科举的人对现如今的考试流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该准备些什么东西。
  好在现如今的乡试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也考四书五经等,但是还加了一些算数、农业、水里等方面的试题。考试时间也由原本的三场共九天九夜改为三天三夜。
  考场里面虽然有伙房,但是几乎没什么人会去做饭的。悠然给弟弟备下了一些酱牛肉、腊肠、卤味、小咸菜等,还让刘嫂烙几张大饼。俱都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当然了,一些常用的丸药什么的也要带上几颗,以防万一。还有一张厚厚的羊皮褥子,晚上睡觉好盖的。这些东西自然少不得也要给李文博备上一份。悠然想的是既然他住在自己家应考,将来要是也中了举人啥的,和小弟在官场上也可以互相照应。
  李文博见安然的长姐行事如此周全妥帖,心里不由的升起了几分旖旎之思。若是这科自己能侥幸得中举人,以自己和安然的情分,开口提亲的话也未必没有胜算。
  若是被林安然知道他好吃好喝的供着,最后这人却暗地里打他姐姐主意的话,怕是会拿棍子将他打出去。
  这天凌晨,同窗两个便起来打点好一切,坐着马车到了京华书院的门口。这里的考场与后世的考场累似,都是在学生的教室中进行。到考试这些天自然是全院清场,教员、学生一个不留,监考的都是国子监的官员和随机从京城附近抽调的大小官员。另外还有六部官员组成的巡考队。
  送走了安然,林母便带着悠然,提上点心等物挨家挨户的亲自上门送礼。好在几个邻居都是和蔼可亲的,听闻她家小子不过十四岁的年纪就考中秀才,如今十五岁上就参加乡试去了。都纷纷说:“若是令公子考中了举人,可别忘了请我们喝喜酒啊。”这样年轻的秀才,便是这科未中,也是颇有前途的,又见林家母女两个言谈大方举止不俗,因此众人都有交好之心。
  如此,等把几个邻居家都串完了,乡试也就考完了。两人从考场上回来后,沐浴盥洗之后便都倒在床上睡了。林母有当初丈夫科举的经验,因此也没有过分担心,只是命刘嫂熬了一锅清鸡汤放在那。两人什么时候饿了,下碗挂面吃便是。
  待两人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晌午了。略作休养之后,李文博就告辞归家了。已经叨扰人家这么久了,现在都考完试了,他是没有脸皮再继续呆下去了。
  在等待出榜这期间,太后娘娘的千秋过了。太后年轻时也是个琴棋书画样样出色的才女,要不也不会被聘为当时的太子妃。如今见了这双面绣的《瑞鹤图》便很是喜欢,单论绣工深厚悠然定然是比不上那些积年的御用绣娘。但是她的刺绣胜在设色淡雅、布局大气、针法灵活,没有职业绣娘的那股子匠气。太后笑着点点头:“哀家许久没见到这么可心的绣图了,不错,有灵气。”又问是谁绣的。方心素一一答了。太后听闻是原先救过方心素的那个丫头,因此便又赞了两句,又说了一句“厚赏”。她身边的女官见太后盛赞此人,又知此人是乐安郡主推荐的,便斟酌着加了几分赏赐。
  这么些年的千秋,太后少有遇到这样可心礼物的时候,因此对方心素更多了几分喜爱。虽然朝堂内外不少人整日里揣度着她的心思,想借着讨好她来讨好皇帝。但是真心才能换真心,一味的妄自揣测,看到的只能是表面上的东西。
  皇帝见太后喜欢,也跟着说了一句“赏”。自有内侍前去斟酌着处理。
  因此最后悠然收到的赏赐便十分厚重了:太后赏的是金银项圈各一个、宫缎四匹、沉香珠两串、宫制的金银锞子各两对。皇帝命人赏了金锭一对、银锭一对、绸缎四匹。皇后见两位大boss都赏了此人,也跟风赏了上等宫扇两柄、锦缎两匹、金银锞各一对。方心素派人将这些东西都给她送了过来,因着都是御赐之物,点明是给悠然的。因此悠然毫不客气的将它们都收到了自己的匣子里。好在这些赏赐里面还有些真金白银的,要是像红楼梦里贾元春赏赐的东西一样都是些不值钱的手串、扇子啥的,才让人无语。当然,方心素受的赏赐更多。往常没有理由,太后还一个劲的赏她东西,这回子有了借口,那好东西就流水一般的赏到了忠义侯府。方心素挑拣出一些能分的分散给诸位亲朋,悠然还得了一对芙蓉簟和一对蜜蜡雕的佛手摆件。
  忠义侯府里面,沈侯爷和韩氏也在谈论此次科举之事:“泽儿那小子也去参加科举去了,我看他平日里的心思多在仕途经济上,这一科倒也悬。”
  韩氏笑着说:“这孩子自来是个稳重的,况且我堂兄都说他文章火候已到,想来是没有什么大碍的。只是,便是这一科不中,泽哥儿今年也二十一岁了。这年纪委实不小了,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了。”
  沈侯爷点点头:“也是呢,我这个年级的时候,都有了湉儿了。我原先手下有个四品武将,倒是相中了他的人品。不在乎他没有父母帮衬,愿意将女儿嫁给他。谁知这小子嫌人家的女孩粗俗。定阳伯那次倒是提了一下,愿意将他们家的一个庶女许给他,可是我不知道他家女孩的人品,没敢贸然答应。”
  韩氏说道:“亏的侯爷没答应,要不然,岂不是害了泽哥儿了?”闻听此言,沈侯爷一愣:“怎么了?莫非他家的这个女孩有些不妥?”
  好吧,在此新年来临之际,我就从大家一回,加更一章!不要嫌少,对于一个懒癌患者来说,这已经是万分艰难的事了……


第九十一章 中举
  韩氏说道:“岂止是一个女孩不妥?武安伯虽也是宠妾灭妻,但是当初罗夫人对于庶女的教导也是很严格的。她家的庶女不管私底下怎么样最起码还是能拿得出台面的。这个定阳伯夫人就差远了,她只有两个嫡子,没有嫡女。家里的庶女又多,因此便想着拿庶女去和各大豪门联姻,给自己的儿子铺路。按说,这心思也没什么不对的。可她愣是将庶女往瘦马的那个方向调教,一个个的当家理事未必能成,勾心斗角、谄媚争宠的手段都学的十分不俗。还没有我身边的丫鬟像个小姐样呢!”
  沈侯爷捻了捻胡须:“我远离京城多年,回来后也没怎么打探过各府内院的事,没想到定阳伯府竟然败落成这个样子了。这定阳伯夫人也太没有远见了,便是她现在没有嫡女,她的儿子就不娶媳妇了?她以后就没有孙女了?”
  “所以圣人才说‘娶妻娶贤’,要我说给泽哥儿娶媳妇,模样根基倒在其次,横竖泽哥儿的身家也没有多厚,他又是个有骨气的,不肯受咱们接济。主要是挑一个性子温和、见过世面,上能出得厅堂下能入得厨房的。便是门第差些,倒也没什么。反正泽哥儿有咱们拉扯,又有他师傅在,也不用再找什么豪门靠山。”
  沈侯爷揉揉眉心:“可惜了,他是咱们自己家的族人。但凡是个外甥之类的,我定将英姐儿或莲姐儿给嫁过去。也省的让别人家白捡一个样样出色的女婿。”
  韩氏闻言,笑着摇摇头:“侯爷这话可是错了,像侯爷这样乱弹琴,到时候害的可是两家人。”沈侯爷皱眉道:“怎么会是害他们呢?”韩氏从旁边的橱柜,拿出一本账册来递给沈明昌:“你看看这本册子。”
  沈明昌翻看了一下,只见这本册子是专门记载府里的几个庶子庶女的日常开支的。他刚开始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但是后来看到沈英和沈莲这几个月的支出时不说话了。忠义侯府财力雄厚,韩氏生财有道,从来不会在表面文章上让人诟病。两个庶女每人每个月除了五两银子的份例外,另有首饰两件、新衣两套、绸缎两匹、脂粉、香料若干,不加房间里的摆设铺盖,其余的瓜果蔬菜、点心茶水都还没有放在里面。逢年过节打的贵重首饰什么的也排除在外,一个月就要三十多两银子。一年近四百两银子。而沈泽的全部产业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五六百两之间,如今虽多了一个酱菜铺子,一个月撑死了多个几十两银子。要拿出三分之二的银子来养老婆,再出除去日常嚼用,也就剩不下多少银子了。看来,这高门大户的庶女也不必考虑了。小户人家的千金又缺少见识,就怕到时候会在男人后面拖后腿。
  见沈明昌皱着眉头的样子,韩氏劝慰道:“侯爷也不必过分忧虑,我看泽哥儿是个心里有主意的。等有时间了,侯爷将他叫过来亲自垂询一番便是。”沈明昌点点头:“也罢,等乡试结果出来之后再说吧。”
  放榜这一日,林母一早就派了老刘头和小石头爷孙俩前去看榜。两人寅时就到了那里,原以为算早的。结果那榜单前面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了。就算是还没放榜,也拦不住大家伙争先涌后的心思。
  林母站在垂花门前不住的念佛,悠然看小弟虽然面上淡然但是握着书本的指节也已经发白了,显然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好在她们没用焦虑太久,刚过辰时不久,就有一个面生的小子飞快着跑过来,大声说:“林大爷,林大爷,您中了,恭喜您荣登解元!”
  众人都有些愣神,还是悠然较为沉着些:“小哥,你慢些说。可是我家小弟中了?”
  那小子说道:“正是桐花巷林安然林大爷。”
  听了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