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悠然的穿越生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人恭敬地答应着去了。
  见他们都去了后院,林母问:“闺女,你刚才这样说话是不是有些太厉害了?”


第四十七章 莲藕
  悠然说:“母亲,若是可以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既然他们是我们家花钱买来的奴婢,那么就一定要有规矩才是。若不然时间长了,主不主奴不奴的,才是祸家的根本。”她刚来时也很不适应这样的封建社会,尤其是作为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只是既然在这里生存就势必要遵从这里的规则,如今她已经很好的适应了这里的规则并且可以利用它来做对自己有用的事。
  安然也在一边附和:“姐姐说的对,母亲万不能太心软。”
  林母点头道:“放心,我不会拖你们后腿的。”
  悠然摆好饭菜,母子三人都洗了手用饭。
  不一会,那四人就已经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出来了。悠然给她们的都是自家的一些旧的粗布衣服,虽然免不了有一些补丁。但是总比她们原先穿的要干净些。
  悠然点点头:“恩,看着精神多了,厨房里给你们留了饭菜,你们去吃吧。”
  那个徐娘子并没有急着去吃饭,而是先带着女儿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干净了,才去了厨房吃饭。这一点让悠然心里暗自点了点头:还算是有些眼色。
  带他们用了晚饭后,林母带她们娘俩将西厢房的两间杂物室收拾了出来,让他们住下了。
  回到屋里后,林母又说对着儿女们说:“今晚先这样将就着住,待明日,安哥儿你去你大伯家找几个人帮忙,在咱家对面那块的空场处盖两间屋子并两间窝棚,给老刘头和他的外孙住。省得都挤在这家里,忒不方便。”
  安然笑着答应了,林母又到室内搬出一个匣子来递给悠然:“好孩子,你是个聪明的。管家理事样样都来得了,我看你比我还强些。今天,我就当着你弟弟的面把家交给你当了。”
  悠然连忙推辞:“母亲,这如何能使得?”
  林母说:“有什么使不得的,早晚你是要经历这些事的,与其到了别人家里人生地不熟的开始历练。还不如先在自己家里练练手,将来出了门子也不至于两眼一码黑的,什么也不知道呢。”
  安然也在一旁相劝,悠然见推辞不过,便收下了。
  回去后,打开一看,匣子里放着两锭十两纹银,几块碎银并两大串铜钱。加起来是二十五两银子。
  林母没说这些银子要花多久,但是想来,这些就是她掌家的本钱了。以后,没有十万火急之事,是断断不好意思朝林母开口要银子的了。
  第二天一早,安然去了大伯家一趟,又去了隔壁村的石匠和木匠家里一趟。
  不到半个时辰,石料和木料、瓦片等便陆续有人送过来了。听说林家要盖屋子,村子里在家闲着的青壮年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人。好在刚过完节,家里的菜蔬、鱼肉的都还算丰盛,徐娘子手脚也麻利,因此虽有些忙乱,午饭也让大家吃的满嘴流油。
  前后不过五六天的功夫,两间茅屋并两间牲畜棚便盖了起来。这样一来,以后老刘头便可以带着外孙住在这边,马匹养在这边,离院子略远些,便不会有不好的气味传过去。
  盖这屋子的时候,悠然还悄悄地问了林母:“咱家在那地方盖屋子,会不会有人不乐意啊?”
  林母疑惑的说:“为什么会有人不乐意呢?前边那池塘也是咱家的,听说可是你爷爷在世的时候花钱买下来的。只要咱们自己愿意,旁人也管不着啊。”
  悠然这才知道,院子东北角上的那个池塘是自己家的,她一直以为是村里共有的呢。要是早知道是自己家的,她准会好好利用起来。
  还没等悠然想出来怎么利用那池塘呢,竟有人先他一步了。这天用过早饭以后,芳草(也就是大丫)跑过来说他外公有事要见她。悠然虽然觉得有些疑惑,但还是见了他老人家。
  老刘头显得有些局促,他搓了搓手说道:“小姐,我刚才去池塘边上挖了些河泥看了看,这池子里应当是有莲藕的。不知道小姐什么时候着人采挖?”
  “什么?有莲藕?这以前从没有过啊,你怎么知道的?”一边的林母奇怪的问。
  “回太太的话,我以前在安庆府的时候,就是专门给人挖藕的。可以说与藕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因此一个池塘里,有没有莲藕,看上几眼就知道个大概。”老刘头毕恭毕敬的说。
  悠然便问:“那依你的经验,你瞧着这池子里大约有多少莲藕?要是采挖的话,大致要多长时间?要准备什么东西,还要找多少人手帮忙?”
  老刘头想了一下说道:“多了也不敢说,毕竟那池子总共也不过一亩来地。不过几百斤总是有的,倒也不用找人帮忙,这个活计,没有经验的也帮不上忙。只是我自己来的话,总要七八天才能忙完。另外,我原先挖藕穿的衣裳在北上的路上丢了,还要请姑娘给我一些皮料,我再重新做一身。”
  悠然问:“要什么样的皮子?”
  老刘头回道:“不拘是什么皮子,只要厚实些、防水好些就成。”
  林母在一旁接口道:“可巧家里前些年有头大黄牛不幸病死了,你堂舅帮着将皮子硝制好了,放在那一直没用上呢。做一身衣裳是尽够了,我这就去找出来。”
  说着林母便去将皮子找了出来,她还问道:“你可会缝衣服不成?要不,就要你闺女替你做。”
  老刘头笑着说:“回太太的话,缝这个不能用普通的针线,不结实不说还漏水。我自有办法,太太不必忧心。”说着,兴冲冲的抱着牛皮出去了。
  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反正是做了一套古代的防水服出来,还有类似于现代胶底靴子的鞋套。不过他没急着挖藕,而是先挖了个泄水口,将池塘里的水往外排了大半。
  悠然见他颇有兴致的样子,就由他去了,让徐娘子几个帮衬着,大不了也就是损失一块牛皮罢了。
  谁承想,过了一个多时辰后,芳草兴冲冲的跑过来说:“姑娘,姥爷他挖到莲藕了,有好些呢。”
  真让他给挖出来了?便是连正在苦读的安然也被惊动了,娘几个一起去了池塘边,只见岸边已经堆了不少的一堆莲藕,看样子,足有十来根了。有了这些,便是老刘头再没有收获,也值了。
  今天差一点忘了更新,还好记起来了


第四十八章 惊鸿一瞥
  结果,老刘头足足挖了十天,这么小的一块地方,最后竟然挖出来上千斤的莲藕。惊动了不少人家,大伯过来一看这么多东西,也连忙让自家的两个长工过来帮忙。他们虽然不会挖,但是帮着挑挑担子、排排水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其他一些有池塘的人家,也都动了心思,纷纷回到家里朝着自家的池塘下手。虽然都不如她们家的产量多,但是也都有些收获,顿时家家都喜笑颜开。
  最后,池塘里的莲藕都挖出来以后。悠然留下了三四百斤,按老刘头的方法保存起来。据他说,照这样的法子,莲藕至少可以保存五六个月。这样,这些莲藕就能保存到过年了。到那时候,再拿出来卖上一些,可不比现在卖合算多了?要不是最后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地方存放,悠然是一根都不想卖的。
  留下来百十斤分送给了众位亲朋好友,下剩的便都卖给了闻讯而来的商贩。因着京城这块种莲藕的不多,集市上的多是从南边运过来的,因为运输成本巨大,因此莲藕的价格并不便宜。在普通的青菜都两三文一斤的情况下,这些莲藕卖出了三十五文一斤的价格,也算得上是天价了。而且产量也不是预估的上千斤,最终光卖出去的就有一千多斤,林家净收入四十两银子。快赶上一季的收成了。
  按说这个价格都快接近零售价了,一般的商贩是没有这样的好心的。恰好那日来收莲藕的不是别人,正是与林安然有过一面之缘的沈泽。
  林安然见了沈泽很是高兴,当下邀请他到家里坐坐。还特意让芳草给泡了姐姐带回来的好茶,又将他介绍给了母亲认识。林母上次就听儿子提起过一次,知道他是沈侯爷的族侄,也有秀才的功名,但是为人和煦,并不孤傲。今日见了,觉得他果真是一表人才、温文尔雅,也是颇有好感。林母还在心里叹道:可惜他是沈侯爷的族侄,大家公子,定然看不上悠然这样的奴婢出身。女儿将来若是能找这样一个女婿,她便知足了。
  既然是熟人,那沈泽自然不会让他们吃亏。收别人家的都是二十文上下,他们家的则给了三十五的高价。只是一再的叮嘱不要宣扬出去。林家人自然都知晓轻重,自家这些人家怕是没什么赚头的,人家给了自家面子,自家也不能挡了人家的财路,因此对外都不曾提过。
  林家母子苦留沈泽在家里吃午饭,但是沈泽推脱还有别的事情,执意告辞。林家母子将他送到门口,恰好碰上了正在下马车的悠然。
  悠然一大早就起来,去县城的一家装裱铺子取了在那装裱的落地大插屏。刚到家门口,便碰到了正要出门的沈泽。躲避已然时是来不及了,只得互相厮见,好在有林母和安然在一边,也算不得出格。
  沈泽不好直盯着人家姑娘看,但是刚才随意扫了一眼,也觉得这位姑娘面容姣好、气质淡雅,委实不像是丫鬟出身,怪不得那府里的夫人、小姐们都对她另眼相看。
  悠然也觉得对面这人面容刚毅、气度沉稳,比之这时代大多数身体孱弱的读书人都要好看的多。
  惊鸿一瞥,都在对方心里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涟漪。
  除了莲藕,就连五六斤重的大鱼也捞上来几十条,二三斤的小鱼总有百十来条。最后连十几斤重的大鱼也捞上来五六条。悠然连忙从镇上买回来两个大水缸,挑出来三四十余尾大鱼养起来。其余的或是送人或是腌制,也有邻村听了消息过来买的,最后也卖出去二两多银子。
  不过人老刘头也说了,这是因为这池塘里好些年不曾挖过藕了,底肥充足,因此才一下子收了这么些。这鱼也是,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捞过了,因此才有这许多大鱼。到了明年怕是就没有这么多的产量了。便是少上一半,也是不错的。更何况,林悠然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
  悠然大方的赏了老刘头二两银子一壶好酒,算是他为林家创收的奖励。
  等收完莲藕,池塘里的淤泥也被清的差不多了。悠然听从老刘头的建议,买了一些小鱼放在池塘里。原本她是想着在这里再养些鸭子什么的,结果老刘头说马上天就冷了,买了鸭苗来还没等长成就要抵抗寒冬,怕是死伤会多许多。不若等明年开春后天气暖和了再放鸭苗。
  悠然听从了老刘头的建议,没有再在池塘上多放心思。二十九是沈氏的正日子,到时候府上一定忙乱非常。因此二十七这天,她便带上了自己准备的贺礼,让老刘头赶着马车,带着芳草来到了侯府。
  角门上的婆子一见她来了,连忙请她进去门厅里坐,还帮着将车上的东西都搬了下来。除了精心准备的针线,还有两筐新鲜脆嫩的莲藕、一大缸活蹦乱跳的大鱼。那婆子一瞧:“哎呦,这鱼个头可真大,还是活的呢,这可不好寻摸。”
  悠然微微一笑:“不过是自家池塘的,不值什么钱。辛苦妈妈了,帮着搬这样沉重的东西。”说着塞了一个荷包过去。
  那婆子眉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