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悠然的穿越生活-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隆德帝在动用了自己手上最强的一支暗卫查了几天后,终于得到了一点消息,这件事虽表面上指向正在皇陵守陵的楚国公和五皇子梁王,但是实际上却很有可能是皇长子吴王所为。隆德帝不由对这个长子大失所望,这个儿子平日里看上去是最有长兄风范的一个,向来都谦虚懂事,没想到竟然也包藏了这样的狼子野心。
  京里头还是没有太子一行的消息,不说太子妃急的上火,就连悠然这些日子也是焦头烂额的。庄姝生完孩子后因着心思焦虑,身子便不是很好,好在她还记挂着两个孩子,总算是勉力支撑着。而林母那天回到自己房里后,只说休息一下来着,没想到躺下后就没起来,就那样病倒了。
  所以悠然这几天是天天回娘家照看,既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劝慰弟妹,又要帮着管些娘家的事务。安然这一出事,亲戚家里、弟弟的同僚同窗的家里头轮番让人来探视。加上弟妹生了孩子,也有来送礼的。悠然只能是打迭起精神来帮着料理,幸好家里沈汐如今能独当一面,还有玉莲帮衬,要是她自己还真忙活不过来。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来信
  林母的身体吃了好几天的药也不见起色,太医也请了好几个了,换了几个方子始终不见起色,悠然也知道这是心病的缘故。只是如今她也不知道弟弟在哪,虽然一直拿话支应着,但是眼瞅着已经哄不了林母了。见到母亲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悠然也是心急如焚。
  正在悠然觉得自己束手无策的时候,从苏州府那边传来消息,太子爷一行绕路已经到了苏州府衙,身上虽有轻伤,但是并无大碍。紧接着太子的奏章也到了隆德帝的御案之前,原来趁着这些日子大家都把目光放到了刺客身上,太子带着手下微服私访了许多江边的百姓和底层官吏。查出了原赈灾使勾结地方官贪墨赈灾银两和粮草的事实,并奉上了相应的证据。
  隆德帝接了太子的奏章常舒了一口气,这个太子是他亲自教养的。虽然偶尔会有些优柔寡断,但是总体的心性手段还是不缺的,也是他眼中最合适的储位继承人。若是太子真的在江南出了什么事,别说朝堂上下会因此引发一场震动,就是他自己也会万分不舍的。
  再看,太子在奏章中还大加赞赏了少詹事林安然临危不惧舍命相护,后来查探赈灾款项时又出谋划策,当真是有勇有谋的忠臣。
  隆德帝含笑点头,看来自己眼光不错,给太子选的这个少詹事果然非常出色。
  知道太子不但没事,还顺便查办了一起案子,隆德帝心情大好,想到皇后和太子妃也是非常担忧太子的安危,便摆驾去了皇后宫里。
  孟皇后虽然已经知道了太子无事的消息,但还是装作惊喜的样子恭喜了皇帝一番,又连忙让宫人去给太子妃报信。然后便听隆德帝夸赞起安然来,当下笑着说:“昨日乐安那丫头来请安的时候说林状元的妻子刚生了孩子,只是一直没有林状元的消息,一家人想必也是担忧的紧。我这就让人赏些东西过去,也好安一安林家女眷们的心。”说着,便让宫女挑了些布料和婴儿项圈等物,赏赐给林家。
  太子妃知道这事后,连忙也收拾了一份东西让人送来。
  收到皇后和太子妃的赏赐之后,林母心下大安,虽然不说马上就精神抖擞但是身体很快的就康复了。庄姝听闻丈夫无碍还立了大功,也是悲喜交加,总算是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这家里头上上下下的总算是开怀起来。
  这些日子可把悠然给累坏了,待林母大安之后,回到家里睡了足足一天一夜才觉得稍微好了一些。
  没两日,安然的亲笔书信被送了回来,信上说他现在很好,已经和太子一行到了受灾最严重的洞庭湖一带,正在那边安抚受难的百姓,等赈灾结束后就会回京,让家人务必不要担忧。对于受伤之事却是只字未提。
  虽然接到宫里的赏赐后,家里已经知道他平安的消息,但是心底总还有些担忧,如今见了安然的亲笔书信,一家人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悠然见林母身体彻底康复了,庄姝虽还在月子里不能出门,但是脸上也有了小模样,总算是放下心来。在家歇了几日之后,又备了东西到昌平侯府去给孟氏请安。
  许是怕再晚闺女就嫁不出去了,隆德帝把韩瑾和乐惠公主的婚事定在了六月二十。好在婚礼所用的大部分东西几年前就预备好了,如今也只是再把府里装饰一番备些新鲜吃食就罢了。
  悠然到的时候,孟氏正在议事厅里听管事婆子们回话,见她来了,连忙让她们都下去了。悠然歉意的笑笑:“我来的不巧,耽搁干娘的正事了。”
  孟氏笑着摆摆手:“不碍的,不过都是些小事,她们自己也能掂掇着办。只是瞧见我在家里就不想让我清净,正好你来了,我也趁机歇一歇。唉,对了康泰去上学了,你怎么没把康平带来?家里谁看着他呢?”
  “还太小了些,这么大热天的,我就没带他出来。他姑姑这些日子正好在家看着他,倒是替我省了不少心。”悠然笑着答道。
  两人相携着往孟氏的屋子走去,孟氏边走边点头:“嗯,过年那会你带她过来时,我都没敢认呢。不过大半年没见,就出落得和大姑娘一样了,对了,过完年是多大来着?”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屋里,悠然将孟氏扶到主位上坐下,方笑着答道:“今年虚岁十二了呢,可不是大姑娘了?再过几年,就该给她相看婆家了,我已经开始给她攒嫁妆了。说来这日子过得也真快,我刚定亲那会,她还是个黄毛丫头呢,这一转眼就到了豆蔻年华了。”
  孟氏笑着点点她的头:“你才多大年纪就这样老气横秋的!我记得头一次见你的时候,你也就是这个年纪吧?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把瑾哥儿从水池子里捞出来,当时大家都忙着照看瑾哥儿,把你晾在一边。你也不出声,在那冻得瑟瑟发抖的。还是飞絮那丫头悄悄的拿了条被子给你围上了。”
  这些都是原主经历的事,悠然对细节有些模糊,当下也只能笑着说道:“难为干娘还记着这些,那时候的具体情形我都忘了。”
  孟氏叹了口气:“那时候你生了一场大病,有些模糊也是正常的。还好你挺过来了,要不然,我今天就少了一个贴心的乖女儿了。”
  两人又说了些家常,孟氏留她吃了午饭,眼见着自己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还耽搁孟氏的功夫,吃了饭不久,悠然就告辞了。
  出了侯府后,见天色还早,悠然就让车夫驾车去了琉璃铺子,她正好画了几套新鲜的样子预备送过去,烧制出来后好做仲秋节礼用。
  除了沈江,铺子里还有一个积年的老掌柜帮着照应。悠然进去后见铺子里虽然没有什么客人,但是好歹屋子打扫的干净整洁,摆设的器具也都擦的光可照人,心里暗暗点了点头。见她来了,铺子里的众人生怕她是过来问责的,毕竟这么大的铺子竟然连成本也赚不回来,掌柜的和沈江心里都有些惭愧。
  倒是悠然半点也没提及销量,只把带来的几张样稿交给后头的师傅,叮嘱务必要烧制的精细一些。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正预备要走呢,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贵夫人走了进来。


第二百七十四章 召回
  悠然抬头一看,来人衣着华贵、面容清丽,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周王妃。于是连忙行礼道:“不知王妃娘娘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娘娘恕罪。”
  周王妃笑着挥挥手:“沈夫人请起,我不过是从这经过,进来瞧瞧罢了。早就听说这间铺子是沈夫人的,没想到竟然是沈夫人亲自打理。”
  悠然连忙回道:“这铺子平日我也不大过来,平日都有专人打理。今日也不过是凑巧过来看看,正预备走呢,娘娘就来了。”她眼睛的余光看到周王妃面上似有汗水,再看外头明晃晃的大太阳,也不知道这周王妃是从哪来的?面上却是笑着邀请道:“今儿天热,娘娘不如先到内室用杯茶水,我让他们把东西拿过去给娘娘瞧瞧。”周王妃点点头:“既然沈夫人盛情相邀,那就却之不恭了。”
  于是两人到内室坐下,苏合一听对方是周王妃,也不敢怠慢。赶紧让人把马车上的冰盆端过来放到屋里,又让两个小丫鬟拿着大蒲扇在一边扇凉风。再看这里的茶叶也不够好,幸亏马车上有悠然素日爱喝的几种茶叶,都是进上的东西,如今也能拿得出手。又让小厮飞快的跑到隔壁街上的百味居买了两个攒盘过来。
  等周王妃看完了这屋里挂的几幅名家字画和摆着的几件琉璃花器后,一应的茶果点心都预备妥当了。悠然笑着请周王妃坐下用茶,周王妃一边坐一边笑着说:“都说沈夫人是个周全人,今日只看身边的这几个丫鬟就知道这话不是虚的,可比我那几个强多了。”
  悠然谦逊的笑笑:“她们几个还算伶俐,但是也不敢和娘娘身边的姐姐们比。”周王妃落寞的笑笑,没再言语,只端起茶杯来抿了一口茶。然后赞道:“清香淡雅,这茶真是不错。”接着又喝了两口。
  见周王妃似是喜欢这茶叶,悠然说道:“这茶是一个朋友从福州那边带过来的,口感略淡些,比不了进上的。”
  周王妃笑着摇摇头:“什么进上不进上的,也不过有个名头罢了。我喝着内务府分派的那些还不如这个呢。”这京城略灵通些的谁不知道她这个周王妃一不得周王喜爱二不得娘家看重,要不是在孟皇后跟前还有几分体面,怕是王府里都没她的容身之地了。周王又没有实权,内务府那些奴才哪个不是看菜下碟的?给他们家的不过都是些二等货色罢了,再被周王要了那些顶尖的去,落到她手里的还有什么好货?只是这样的微末小事她一向不放在心里罢了。
  见她的神色间露出几分落寞,悠然想到她的境遇,便掂掇着说:“我那里还有两罐没开封的,娘娘要是不嫌弃一会就带着吧。”周王妃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好意思。”悠然说道:“旁人多嫌这个味淡不爱喝,难得娘娘喜欢。横竖白放着也是霉坏了,还请不要推辞。”
  说话间,丫鬟们把店里几套最精致的琉璃茶具捧了进来。悠然笑着说:“娘娘看看,这些可入的了眼?”
  最终周王妃选了一套葵花样式的茶具和一对琉璃花瓶,悠然原先不打算收钱的,但是周王妃坚持要给,便只好收下了。只另让人拿了一套酒具和刚才说的那两罐茶叶,这些周王妃倒是笑纳了。
  好容易将这位王妃娘娘送走了,悠然眼见天色不早,便往家走去。坐上马车不久,又想起来康泰和桃良两个小家伙都喜欢吃隔壁街道一家点心铺子里的翠玉豆糕,便让车夫从一个小巷子抄近道过去。
  到了地方,自有婆子过去买点心,悠然待在马车上等着。这条街道上多是些卖吃食的铺子,此时正好临近晚饭时分,街上倒是人来人往的很热闹。悠然透过车帘的缝隙,随意的打量了一下周围。突然,对面巷子里站着的两个人吸引了她的注意。一个是弟弟的同僚太子府的洗马姜维另一个却是今科的传胪陈昌海。悠然曾在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的时候看见过陈昌海,而且此人与当朝的皇长子吴王还是表兄弟,是勋贵里头少有的以科举晋身的少年子弟,因此悠然对他的印象颇深。像太子洗马姜维,也是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