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悍妇1949-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肯定是这孩子讹人。”姜茂松立刻说。媳妇怎么会讹人呢,一准是这孩子折腾人,错不了。
  “你先去吃饭吧,我这会儿想想香椿的味道都不喜欢了。”
  “嗯,那你等会儿要是还想吃什么,赶紧再做。”
  姜茂松回到厨房,看着那碟子香椿炒鸡蛋,平安正吃得不亦乐乎,一边吃一边还问:“爸爸,谁给的腌香椿芽?好吃。”
  “嗯,好吃你多吃点儿。”姜茂松举着筷子,发愁。
  “爸爸,妈妈最近,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她都不好好吃饭,是不是带她去看看医生?”
  姜茂松点点头:“你妈最近是有点儿不舒服,你要懂事,比如……她喜欢吃的东西,咱们就不要吃了。”
  “行。”平安点头,满口答应着。想了半天,妈妈到底爱吃什么来着?可真愁人,妈妈最近口味老变呀。
  别人兴许是没经验,毕竟家里除了平安,也就姜守良,姜守良作为公爹的身份,就算察觉出什么,大概也不会说不会问的。就连福妞,自己生刘晋的时候挺顺利,也没多大反应,加上每天带孩子,也不跟田大花一起吃饭,居然也没察觉出什么来。
  可是,某天刘嫂子抱着胖孙子,跟田大花闲坐聊天的时候,田大花一边跟她逗这小娃娃玩,一边就在那儿吃零食,刘嫂子就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微笑。
  三个多月的小刘晋,逗一逗就咧嘴笑了,田大花逗了一会儿,忽然娃娃就不高兴了,粉嘟嘟的小脸蛋皱了皱,哇……
  “尿了吧?”刘嫂子熟练地打开襁褓,掏出尿湿的尿布,小婴儿一经打开襁褓,也不管外头冷不冷了,两条胖胖的小腿趁机蹬啊蹬。刘嫂子换上一块新尿布,赶紧又把襁褓包上。
  “看看咱们小刘晋那腿,跟个小瓦罐似的胖。”田大花一边看着刘嫂子忙碌,一边闻到了脏尿布的味儿,胃里就往上撞,她不动声色的,赶紧给自己嘴里塞了一片糖姜,压下去那阵恶心的感觉。
  刘嫂子包好孙子,放在沙发上躺着,起身把脏尿布拿了出去,洗了把手回来,才放心地重新抱起孙子。
  她瞧着田大花红润的脸色,忽然笑着问:“大花,多久了?”
  田大花一顿,看看刘嫂子,笑笑,知道她看出来了。
  “可真好,我说呢,这阵子茂松那嘴整天咧得像裤腰似的,整天傻乐呵什么呢。”刘嫂子笑着说:“这要是个闺女,他还不得乐坏了。”
  “谁知道是个什么呢。”田大花也没否认,就笑笑说:“大半辈子了,可真没想到的事儿。”
  刘嫂子忙说:“好事啊,你们两口子这样恩爱,还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你等着吧,这要是个小闺女,一家子怕都要惯上头顶了。”
  “大花,你呀,这一胎可好好吃,好好养。”刘嫂子殷切嘱咐。
  三个月之前,两口子哪儿都没说,老夫老妻偷着乐。除了让刘嫂子看出来了,刘嫂子那份体贴,也按照老风俗,没给他们往外说。三个月后又遵医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情况都挺好。
  于是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姜茂松忽然跟平安说:“平安,往后家里洗碗扫地的事情全交给你了,自己的衣服你自己洗,自己的功课自己做好,别等着爸妈监督。”
  “嗯,知道了。”
  姜茂松心说你知道什么呀,便笑吟吟地补上一句:“你妈妈,要给你们再生个弟弟妹妹了。”
  平安迟钝地扒了一口饭,才忽然反应过来,急忙追问:“爸,你是说,我妈妈要生小娃娃了?”
  姜茂松却已经转向姜守良说:“爸,大花怀孕三个多月了,去医院看过了,一切都挺好,要给您再添个孙子孙女儿了。”
  这个大炸弹忽然丢出来,爆炸性是足够的,姜守良自然高兴,平安起初惊讶高兴,然后就开始执着于“弟弟妹妹”的问题了。
  到底弟弟还是妹妹呢,可真急人。
  “爸,我要妹妹。”平安摇着头说,“不要弟弟,咱们家都是小子,二叔家也都是小子,小子太多了,咱家就缺个妹妹了。”
  “我跟你妈妈,当然也希望是个妹妹。不过……”姜茂松语气顿了顿,笑着说:“这谁能保证呀,万一再是个弟弟,你说不要,还能抱去扔了?”
  “扔了吧,扔了好。大院门口那垃圾桶挺大的。”平安笑嘻嘻跳起来说,“不过,我相信是个妹妹。我这就去写信跟大哥说,一准是妹妹。我们思想上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相信是妹妹,我们不要小子,小子就不敢来了。”
  “熊孩子。”看着平安兴奋不已地跑走,姜茂松摇头失笑。
  旁观姜茂松宣布这件事,一直安然坐在一旁吃她的炖银耳的田大花,这时候放下了勺子,摇头:
  “希望是个妹妹,看起来这要是个弟弟,绝对讨人嫌了。”
  担心,万一是个讨人嫌的老儿子,可真替这娃担心。
  平安这小子,行动力超乎想象地迅速,没几天,居然就跟石头写信商量起小妹妹的名字来了,得意洋洋地拿来给田大花选。
  “妈妈,我跟大哥商量了,我们是明字辈的,等你生了妹妹,我支持叫姜明珠,掌上明珠。可是大哥支持叫姜明月,说小姑娘叫明月更好听,你选哪个?”
  田大花看着纸上毛笔写的“明珠”、“明月”几个字,嘴角不禁一抽,沉默一下问:“那要是个弟弟,叫啥?”
  “弟弟?”平安拧着小眉头说,“真要是弟弟,随便他叫什么吧,实在没名儿,叫三狗子也行。”


第103章 老三届
  过了前三个月; 快到四个月的样子,孕吐反应忽然就减轻了,消失了,胃口忽然变得好起来,开始变得喜欢吃肉,各种肉都喜欢吃,除了太腥的鱼虾; 其他的肉类都喜欢,简直变得无肉不欢了; 尤其喜欢水煮肉; 蒜泥白肉,排骨喜欢清炖的; 简而言之,喜欢肉类本来的味道,不需要太多调料。
  她本来吃饭不挑; 也不是这样无肉不欢呀,也幸好他们家有副食品供应证,然后姜茂松就经常打发平安拿上肉票和钱; 去供应部队机关的副食品店买肉; 买来了其他人还太不舍得吃; 得留着给孕妈妈。
  “这么爱吃肉; 我看,八成又是个小子。”刘嫂子说。
  可是一家人没有信的,就像平安说的; 要坚定不移相信是妹妹,就连福妞都嚷嚷着,肯定是个小侄女。
  姚青竹来电话时笑着说:“大嫂,你这么想,要是个儿子,可不能怪你,是他们老姜家不招女娃待见,没有女儿的命,要是个女儿,那就全都是你的功劳,一家子高兴。”
  然后姚青竹又补上一句:“男孩女孩都高兴。”
  瞧,还是弟媳妇比较贴心。
  田大花就在这种“男孩女孩”的讨论中,淡定地十月怀胎。只是她自己渐渐地有一种猜想,这孩子,胎动似乎太勤快了点儿,随着月份增大,整天脚蹬手刨地的,也不知哪来那么多精力。
  会不会……还真是个三狗子?要真是那样,想想大狗子、二狗子和狗子爹的表情,田大花不由得莫名想笑。
  这孩子预产期是在深秋,许多东西几乎不用准备,平安和明东都是在这边家里出生的,许多东西,襁褓毯子小衣服尿布,都还在,洗晒干净,小刘晋眼看着满一岁了,福妞把他出生时穿的小衣服也洗晒干净送了过来。
  田大花坐在沙发上整理这一大堆东西,平安走过来翻了翻这些东西,撇嘴,抗议:
  “妈妈,这些都是我们用过的旧东西,都是男孩子用过的,要是个小妹妹,你得给她做新的。”
  “小孩子的东西,旧的软和,开水烫过洗干净,怎么不能用了?小孩子的东西,不分男女的,都能用。”
  母子俩一问一答,姜茂松在旁边听着就说:“不然就再做两件新的,做两件颜色鲜艳的。”
  “那你看看福妞送来的这些。”田大花指着另一包东西说,“当时刘嫂子听说福妞光爱吃菜,不爱吃酸的,就认定了是个女孩,小被子小毯子都弄的花红柳绿的,结果刘晋从小用的襁褓毯子都很鲜艳。这个要是女孩,用着正好。”
  不知为什么,姜茂松总觉得媳妇这话别有深意,似乎在暗示他什么?不过隔皮猜瓜,谁也猜不准,他还是比较相信这一胎是个女孩。
  随着她渐渐显怀,大院里的人每天吃过晚饭,便会看到姜茂松陪着田大花在大院里消闲散步,有时也会走出大院,在周围街道上散散步。
  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的,似乎外头那些狂热搞运动的学生这段时间低调了一些,原本走在街上,入目都是人群,震天的口号声此起彼伏,现在也会遇到,但总觉得那些带着红袖章、拿着红宝书的青年学生渐渐开始沉寂。
  “学校大都复课了,文件要求复课闹革命,中小学生都回到学校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少人都要准备去农村插队了。”姜茂松对她说。
  还没插队的,在这个关头也面临着离开城市,下乡去插队,尤其这两年中小学都停课,好多中学生们正该是下乡插队的年龄,相对于自己的去留和前程,运动的狂热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
  知青,尤其是第一批,几乎都是当时最积极的红卫兵。
  人,总还是要考虑自身利益。
  初高中这两年毕业的、该毕业的,尽管学校停课,也许根本就没正经上完中学,可大手一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整天忙于文斗武斗的青年学生们便纷纷背上行囊,奔赴祖国西北东南的广大农村。
  因此六八年之后的红卫兵组织跟之前的有了很大差别,不再鼓励“造反”和串联,大概更像学生会之类的组织。
  这是中学生。大学生有所不同,这两年应该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停课,不管完成没完成学业,也都顺利毕业,到工厂去,分配工作,或者部分参军。
  其实早在六七年的年底,就有要求中小学“复课”的通知,于是这些年轻的学生们余势慢慢减了,而现在,各个中小学校渐渐都已经复课,时隔两年,上课的铃声又重新响了起来,尽管课堂上知识远没有那么重要。
  平安学校里复课的最初几个月,田大花有所担心,担心平安这样的半大孩子,回到学校,进入学生群体,未必就能老老实实上课,就又把他留在家里几个月。她一边安胎,一边教他读书写字,教他习武,姜茂松抽空也督促教他。
  平安这两年来,每天都有固定学习练字时间,时间充足,竟然在她的督促下,让平安练出了一手非常漂亮的字,连大学老师的福妞都感叹,说平安这一手字写的,小小年纪,比大哥写得好,比她自己写得也好。
  福妞自己带着小刘晋,有婆婆帮她照看孩子,她就能匀出时间,教平安系统地学习中学课程,田大花教的更加侧重于“文”,福妞就把数理化也都给他教了。平安这孩子脑子特别好用,加上田大花、姜茂松和大学老师的福妞在教,名师出高徒,其实也就这短短两年工夫,他在没正常上学的情况下,一边习武一边疯玩,一边就把初中三年和高中的一部分课程学了个七七八八。
  一直到六八年春天,学校复课已经几个月了,田大花就让平安回到了学校上学。结果这小子一回到学校就乐了,他发现这两年时间,他那些同学是把课本扔了两年,他是学了两年,都可以考虑给其他人当老师了。
  并且复课的学校其实也没几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