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辛亥科技帝国-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东亮微笑着对司机道:“开到城南郊。”
    汽车穿行在安庆的大街街面的繁荣景象丝毫不亚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富商巨贾、贩夫走卒各得其乐,经过柴东亮的两年多治理,轻徭薄赋的结果是各地商贾云集安徽、江西,享受着luàn世中难得的太平景象。
    等到出了城,场面陡然一变,南郊一片残破景象,衣衫褴褛的流民拖家带口,眼屎还没擦净的妇人,直接就将夜壶倒到路边,黄白之物满街流淌,过往的行人掩鼻快步穿行,嘴里还都在骂骂咧咧。巡警吹着尖利的铜哨,提着警棍、洋刀威bī那些随地便溺的流民去公共厕所方便,随意摆摊的xiǎo贩被警察追的到处可往往是警察来了他们就跑,警察一走他们就将道路堵的严严实实。
    这副景象梁启超太熟悉了,这才是标准的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国城市的景象,几乎每个城市都是如此。
    “卓如先生,您现在还能说我治理有方吗?”柴东亮苦笑着道。
    一城之内,泾渭分明,这种鲜明的对比令梁启超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卓如先生,城里住的都是安徽本地人,土改给他们分了田地,矿产资源共享给他们分了钱,可以说这安徽就是他们的,军谘府不过是替他们当管家罢了。而这城外住的,大部分都是河南来的流民,分田地没他们的份儿,军谘府只是施舍两碗薄粥给他们罢了看到这些,先生有什么想法?”
    梁启超一时愕然,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象,如果说是国人素质问题,为什么安徽本地人就有很高的素质,而河南的流民就素质低下?都是中国人,这也说不通啊
    “卓如先生,您在美国看到的是就是这样的景象吧?白人聚集区干净、整齐,华人住的地方则残破污秽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制度美国是白人的国家,白人有选举权,而华人在没有,有了选举权就有人替他们说话,替他们主张权利,美国的发展获得利益都有他们一份,我安徽也是如此,江淮军控制区域的经济发展,全民都可以受益,治国如同治家,自己家的房子谁舍得糟践?房子破了自然会修葺,屋子脏了自然会洒扫,治国也是同理,城内的百姓享受着各种权益,他们把安庆视作自己的家,自然会倍加珍惜,而城外的流民则只把这里当作暂居之地,人无恒心怎么能要求他们会把安庆当作自己的家那么爱惜?”
    梁启超听罢,不住的点头。
    “卓如先生,两年之前的安徽人和现在的河南人没有丝毫的两样,两省人民的素质一般无二,可是现在已经有了云泥之别,何也?制度让老百姓深深切切的感受到,这个国家是他们的,这个政fǔ是替他们服务的,老百姓自然会将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都将国家看做是皇帝或者是大总统的,城市看做是官员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会爱惜我敢断定,如果给这些河南的流民安装安徽本地人同样的待遇,给他们分田地,让他们分享矿产收益,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免费的教育,不出三年,他们的素质也会同本地人一样先生大才,柴某钦佩之极,但是先生对国人素质的看法,柴某却不敢苟同了”
    梁启超满面羞愧,在车里侧着身子拱手道:“启超自以为通晓国情,今日方知大谬,惭愧之至,惭愧之至”
    柴东亮哈哈大笑着抚慰道:“先生数十年来,鼓吹变法图强,教化万千学子为国效力,功耀千秋,柴某后生末学,不过是班斧罢了。”
    梁启超的见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是最顶尖的,但是受知识格局的限制,难免也有疏漏之处,但是如果对他求全责备就很不厚道了,毕竟这是时代的局限柴东亮作为穿越人多了一百年的见识,又有书友群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这是梁启超不能比拟的优势,柴东亮开了巨大的金手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也属于不可复制的特例。
    看到梁启超这样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人对自己纳头便拜,柴东亮心底升起一股难以压制的得意。
    “卓如先生,可否留在安庆助我?”柴东亮趁热打铁道。
    梁启超一躬到地:“敢不从命”
    分割线
    梁启超的到来掀起了轩然大*,他所到之处受到民众狂热的追捧,安徽、江西的每所大学不论是公立的、私立还是教会办的,校长都用最谦卑的态度最热情的语言邀请他去讲学。青年学子对他的崇拜绝对不亚于后世的追星族对偶像的崇拜。
    梁启超来到安庆之后,登报宣布退出进步党,加入民宪党,一石激起千层名不见经传的民宪党一下子就名声大噪,党魁顾维钧也从籍籍无名变成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
    这种结果令柴东亮非常满意,美中不足的是梁启超不愿意担任政fǔ的职务心思的扑在了教育上,柴东亮见他醉心教书育人,只好收了让他取代老官僚程德全担任江苏都督的念头。按照梁启超的本意,他只想在大学里当个教授,对后辈学子耳提面命。但是他耐不过柴东亮三番五次的盛情邀请,最后勉为其难的担任了江淮巡阅使衙署的教育署长。
    梁启超都肯辅佐柴东亮,这对国内jīng英人物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和政客官僚来到安庆,想在柴东亮的手下的谋个差事。首先到来的是国会的议员,首当其冲的就是被袁世凯解散的国民党的党员,国民党内的九个理事,除了柴东亮本人以及追随孙文去日本的黄兴和被暗杀的宋教仁之外,其余六人都赶到了案情,国会参众两院号称八百罗汉,被袁世凯解散之后,听说梁启超远赴安庆,追随过来的不下五百人。这么多名人汇集安庆的安徽省訾议居的议员人人自危,生怕被他们抢了自己的职位。文化名人,政界法学泰斗、社会贤达,成群结队的赶赴安庆的柴东亮和军谘府的工作人员接待工作都来不及,接风的酒宴一场挨着一场,喝的高楚观等人眼冒金星,几乎没有一天是清醒的。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柴东亮的政治管理人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缓解,公务员管理局登记在册的人员,已经可以初步满足江西、安徽两省的需要,还可以调出一部分的管理人才远赴塞外,帮助蒙古的邝海山和奉天的顾南山完成地方建设。安徽、江西的各个大学更是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纷纷开出高薪礼聘那些法学的泰斗、文化界的名流任教,一时间各个大学也捞的盆满钵满,再不用担心没有够分量的教授压不住场子了。
    柴东亮尽管每天都喝的头晕眼花,但是心里却高兴的开了花,看着手下济济一堂的名人队伍,不禁升起了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的xiǎo人得志感
    '。。'
    。。
第二百八十章 战鹰翱翔
    三义制yào厂的买卖红火的令同行眼珠子滴血,工厂mén口停满了拉货的大车,一箱箱的成品yào物装车之后,送到了xiǎo孤山码头装上轮船运往世界各地,氨苯磺胺、青蒿素、止血散这三种拳头产品,已经不能用供不应求来形容了。wWW!厂区内临时搭建了三座钢结构的厂房,车间的大mén还没装好,流水线上的机器已经开始轰鸣了。
    氨苯磺胺每个月的产量已经增加到了三百五十万瓶,内销一百五十万,外销两百万,但是离医yào界旺盛的需求还有千万里的差距。柴东亮jiāo给李镖头和魏明的任务是在一两年之内大量制造氨苯磺胺,趁着目前技术尚未被外国人破解,以最短的时间的捞上一票。目前的产量柴东亮非常的不满意,他给实业局下达的任务是月产量一千万瓶,其中六百万瓶出口,半年后月产量要达到两千万瓶,出口一千四百万瓶。三义制yào厂在实业局的配合下,迅速的买下几个濒临倒闭的制将生产线稍加改造就投入了热火朝天的生产。
    这种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广谱强效抗菌被医生当做了神yào,以前的喉咙感染都可能要了病人的生命,而对磺胺类yào物来说,这不过是最寻常不过的xiǎo病痛了。氨苯磺胺对于军人更是福音,以前很多士兵在训练中受伤,很可能一个xiǎo伤口感染就能让那些龙jīng虎猛的汉子送了现在士兵再没有这个担心,训练的时候也更猛了。
    青蒿素在东南亚和两广、云南也卖的脱销,低廉的价格和神奇的疗效,迅速取代了早已被用滥的金jī纳霜,成为销量最佳的抗疟类
    原始投资不过数万两银子的三义制现在的利润甚至超过了光华集团的机械厂和钢铁公司,成为柴东亮旗下最赚钱的生意之一,仅次于光华造船厂和光华兵工厂。三义镖局的李镖头,原本因为铁路、火轮船、金融业的发展,冲击了镖局的买卖,愁的想关了镖局的大mén回老家种田,没想到仅仅一年的功夫,他已经跻身于安徽有数的几大富豪的行列,身家之厚直追江淮实业界领袖的吴家父子,把原先安徽最有钱的那批盐商、当商甩出了几条街。
    江淮军的控制区域,所有的买卖人都明白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跟着柴东亮走能发大财
    对于买卖人来说,什么都是假的,白花花的银子才是真的,虞洽卿、吴家父子是最早跟着柴东亮干的,不到两年的工夫都捞的盆满钵满,一个个腰都比磨盘还粗了,如果说别人不眼红绝对是瞎话。他们的故事成了商界的传奇,不但安徽、江西、上海的商人人人皆知,连远在塞外的蒙古和奉天的商人都嚷嚷遍了。顾南山在奉天,程德全在江苏、汤化龙在湖北搞土改,事情进行的极为顺利,地主和官员配合的程度超乎想象。安徽、江西的土改是用工业股票和土地债券换取地主的土地,土改最初是由訾议局的议员和政fǔ的官员开始的,他们买的工业园区的股票,原始发行价是每股一块银元,现在已经涨到了一百七十块银元一股,安徽的官员个个都féi的流油,他们都在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提前多买点土地,那就能换到更多的原始股票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安徽、江西地主的例子,奉天、江苏、湖北的地主发疯一般的jiāo出了土地,很多人连法定保留的每丁十亩都不要了,最后还是官府贴出了告示,明确表态法定保留的部分不得jiāo换债券和股票,一旦发现违规就要严惩不贷,这才刹住了地主们的疯狂。
    清末的时候,每个省都办了一大批的官办企业,这些工厂说是企业倒是更像衙mén,几乎没有一个是赚钱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企业的机器还是相当先进的,赔钱的原因是颟顸腐化的体制和人浮于事的作风造成的。
    在二十世界初的中国,办工厂本来是非常赚钱的买卖,最一般的都有对半的利润,比起后世制造业可怜的那点收益,简直算是抢钱了,奈何满清官僚的本事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是垄断行业都能让他们搞的亏损。管办企业成了无底除了给各省督抚撑撑mén面之外,就再没别的用处。
    这些亏的能当裤子的企业,一旦落入私人的手就立刻不同了,资本家哪里能容许光拿钱不干活的冗员存在?再加上柴东亮推广了流水线生产,又有实业管理公司的专业人才,帮助资本家打理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量节节攀升,单位成本则直线下降。
    原本是财政负担的企业,现在都变成了纳税的大户,股东们也都喜笑颜开数钱数到手
    勤劳致富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