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辛亥科技帝国-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嘉乐恒惊喜的发现,柴东亮所做的一切竟然和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在辛亥**之后,嘉乐恒敏感的发现,中国进入宪政国家最大的阻力不是颟顸的清政府,而是那些议员不具有代表性,和老百姓完全脱节。自打清朝资政院开始,中国新兴的立法机关的权力就开始膨胀。大清的资政院竟然因为四川路权的问题,集体投票通过决议,要求大清政府判处盛宣怀死刑。当时各国驻京公使一片哗然,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一个立法机关居然要行使法院的职权进入民国之后,参议院的权力更是无限度的扩大,政府和总统成了橡皮图章,仅仅半年的时间,两任内阁倒台,袁世凯更是缩手缩脚寸步难行。
    日本、美国、德国都毫不客气的指出,改革,尤其政改,正在成为地方分离主义势力得心应手的工具。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不仅没有凝聚,相反更加涣散。以民主为导向的宪政彻底走样为政治帮派之间的火并,无数小的**团体、党派纷纷冒头,一边用宪政为掩护,从强者碗里分羹,一边在内部全套照搬**的作风,关起门来过过“小皇上”的瘾,并日思夜想“彼可取而代之”。
    嘉乐恒和美国政府达成了悲观的共识,中国只有由一个强势人物引领,才能避免分裂和混乱???宪政这种高级玩意儿,中国人暂时还学不会所以,辛亥**之后,美国也不得不屈从英国人的意思,支持了袁世凯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但是在安徽,嘉乐恒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情景,柴东亮推行的区议会和区政府选举,严格的规定了他们各自的权力范围,而且选举由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开化的安庆、芜湖两地开始,收获实效之后,再将区县级选举逐步扩大。
    压缩省訾议局的权力,扩大区县訾议局和政府的权力,这是分权制的开端,而且由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开始,避免了目不识丁的农民被豪绅肆意欺骗的可能性,这样更容易收到切实的效果。
    柴东亮的努力,正在逐步改变这种情况,温和而坚决的土地改革减少了统治区域发生动荡和暴*的可能性,省政府和县区政府的权力平衡将成为内部稳定的基础,安徽和九江矿产资源收益的全民化,将让他统治的区域所有人受益,从而使得每个人民都成为柴东亮改革的坚定支持者。既不同于满清政府口惠而实不至的宪政改革,也不同于宋教仁等人期待的一蹴而就的全面民主、宪政,安徽采用的是小步快走的路线,看似进步不大,但是每一步都走的坚实有力。
    柴东亮本来只是美国政府无奈之下的合作人选,但是嘉乐恒却发现,这个举措是无比英明的,这个安徽的统治者显然比实力强大但暮气深重的北洋、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却只擅长破坏而不精通建设的南方**党,更适合成为未来的重要盟友。
    虽然以美国的标准,柴东亮拥有的经济和工业实力小的可怜,军队数量也不多,人民也还普遍贫困,但是嘉乐恒却发现了这个区域勃勃的生机,这种东西曾经在纵横大洋的西班牙航海家身上出现过,在英国的私人掠船的海盗身上出现过,在开发西部的美国牛仔身上也曾经出现过,而现在,它出现在大洋的另外一端,出现在那些曾经被**统治折磨的麻木不仁的黄种人身上。
    这个东西,叫做希望,那是对可预见未来美好的憧憬,只要有了希望,一切奇迹都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希望这种东西,在中国一直是种奢侈品,只属于政客和精英人物,但是在安徽,它属于每一个最普通的百姓。
    希望,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而这个希望的来源则是因为老百姓已经深深的体会到,安徽是他们的,安徽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军谘府的成功和他们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民族的复兴是和每个人自己命运成败的基础
    当嘉乐恒和伯利恒公司的商务代表饶有兴致的参观安徽的建设成果的时候,柴东亮正在军谘府为远征的先遣军牵肠挂肚。
    参众两院的选举在即,安徽的四十张选票成了香饽饽,袁世凯、黎元洪、宋教仁的代表纷至沓来,为了防止袁世凯背后掣肘,柴东亮承诺安徽将投票支持袁世凯做正式大总统,安徽代表集体加入梁启超、汤化龙组建的“共和党”。作为交换条件,袁世凯任命刚刚出塞的邝海山为蒙古屯垦使。挫败哲布尊丹巴的叛乱之后,征蒙先遣军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留在蒙古。
    虽然柴东亮和袁世凯都明白,这种合作不过是沙中建塔,但是彼此都心照不宣的保持默契,外界看来征蒙先遣军得到了北京临时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
    军谘府的大会议室里,摆开了巨大的沙盘,临时参谋部的人员齐集于此,在反复的推演未来的战局。
    柴东亮意气风发,伯利恒公司一百六十套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的巨额订单,光是定金就收了两百六十万美元,折合白银八百万两。《伯利恒合同》规定的全套冶金、化工、机械、造船、造炮等项目的投资,都由美国贷款建设,自己暂时不用掏腰包,荷包里有了钱自然底气十足。
    “包头,这里不但是远下库伦和恰克图的传统中转站,更有巨大的铁矿和煤矿,这里完全可以建设成西部的工商业中心???占据包头之后,和俄国的贸易就可以大规模开展了,咱们军队走到哪里,光华银行的钞票就要发行到哪里要让所有的晋商都使用咱们发行的钞票,西帮的钱庄、票号愿意入股光华公司的,可以卖一部分股票给他们,如果食古不化就让他们破产好了”柴东亮用马鞭指点着沙盘道。
    光华银行的行长李志昌自然是连声附和,银行家哪个不希望自己建立一个巨大的金融帝国?
    “杨局长,你们实业局也要配合军队的行动,在包头设立分局,那可是个好地方‘东林西铁,北牧南粮,遍地是煤’???你要记住,军人手中的剑是为商人的算盘服务的,宝剑所到之处,商业利益也要能够达到,否则光靠军队是无法控制的。”
    实业局长杨立仁也频频点头。
    看到柴东亮一直在谈论未来的建设,秘书长高铭忍不住插言道:“都督,邝司令他们才刚刚踏上漠北,谈这些似乎嫌早了些。”
    柴东亮淡淡一笑,悠悠的道:“是啊,他才刚刚出塞”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服
    第一百五十五章制服
    西历一九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乾隆二年,为加强防务,清朝政府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wWW、历时两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绥靖远方”的意思。并设绥远将军驻城主持军务。
    自古归化城和绥远城就是归绥一体。作为对蒙古和俄罗斯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城,城内店铺鳞次栉比,绥远城是典型的军事城镇,除绥远将军衙门的文官武将外,驻扎八旗军兵四千余人。绥远城周长九里,呈正方型西、北各设城门。四门之外有瓮城、石桥和护城壕。城门上建望楼,城中央有鼓楼,从鼓楼通向四门有四条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向众多小巷,构成整齐的棋盘状布局。
    从草原上吹来的风,令人精神一爽,从北京坐了五天五夜火车的征蒙先遣军,终于双脚踏上了塞北的土地。小小的绥远火车站一下子来了一万多的士兵和民夫,令这里顿时热闹了起来,被闷罐车憋的气都喘不过来的战马也精神了起来,摇头摆尾打着响鼻。邝海山、顾南山换上簇新的少将军服,勤务兵送来了热水洗了脸,俩人精神抖擞的走下车厢。
    绥远将军府的军官们早已在火车站列队迎接,邝海山刚刚走下车厢,就被一双粗糙的大手紧紧的拉住。
    “早就盼望着将军了,先遣军的军容威仪真是令我惊骇莫名啊,我老张也算是老行伍了,但是我敢说,咱们中国最精锐的就是将军的征蒙先遣军”张绍曾握着邝海山的手亲热的摇晃,一直不肯撒手。
    张绍曾是老同盟会员,武昌起义时他率部入关,驻兵滦州,通电响应反满,滦州近在京畿,袁世凯的卧榻之侧岂容同盟会安眠?张绍曾出任绥远将军是明升暗降,兵权被夺,他只带来一个卫队营凄惨的上任。
    邝海山对这个以微末兵力苦苦支撑蒙古局面的老将军也有些肃然起敬了,看着年纪不到四十岁的张绍曾已经是两鬓风霜,他端端正正的行了军礼:“您是张将军吧?二十师的官兵兄弟以区区不足一团的兵力,支撑着蒙疆这么广大的区域和如此复杂的局面,将军辛苦了”
    邝海山身后的顾麻子等人,也都庄重的向这位为国戍边的老军人敬礼,弄得张绍曾也有些动容了。
    张绍曾等人还礼之后,就用马车将邝海山等人接到了绥远将军府。
    绥远城中心,一片斗拱飞檐的官衙,气势雄浑中不失精致,“漠南第一府”的赫赫威名也不是空穴来风。绥远将军府的照壁上,“屏藩朔漠”四个大字还保留着昔日大清帝国全盛之时的威仪,只是斑驳的墙壁、房顶上的衰草都显示着中央政府权力的衰微。
    绥远将军府就如同张绍曾本人一样,勉强支撑着中央政府最后的一点尊严和体面。
    这点军人的孤忠血诚不得不令人钦敬,也令人不由自主的有些心酸!
    山西都督阎锡山替征蒙先遣军准备的一批民夫和大车,被张绍曾交给了邝海山。晋商征募的马匹和一部分的物资,也在绥远交割完毕。
    先遣军将士豪情万丈,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踏破蒙古封狼居胥就在眼前
    只有邝海山的心里怎么也敞亮不起来,柴东亮交给他的任务是将乌泰和哲布尊丹巴的人马驱赶到满洲???既要打败叛军,又不能彻底的消灭他们,而且不能让他们逃亡俄罗斯,只许他们窜逃满洲,这个差事可不简单啊
    张绍曾在绥远将军府设了宴席招待先遣军的将领,菜肴是简单的烤羊肉,夜幕降临,大院里飘起羊肉的香味。大漠的风俗令从南方来的官兵眼界大开,用刀子割肉用坛子喝酒,使先遣军的官兵大呼过瘾。
    塞北的烧刀子喝到肚里里,似乎有一团火在胃里燃烧,仿佛一把利刃在搅着自己的五脏六腑,这才是男人的酒,这才是大漠和塞北的风情
    ???分割线???
    安庆城南一所五进五出的大宅子,门口四个荷枪实弹的黑衣巡警站班,穿过影壁墙走进二堂是一座花园,假山怪石嶙峋草木郁郁葱葱,从山上引下来的活水穿过花园,水边的桂花树已经冒出点点的金星,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
    这里原先是一个盐商的私邸,后人不争气败光了家业,就把这栋装饰的美轮美奂的大院子一万五千块银元卖给了柴东亮。
    柴东亮原先在芜湖有一栋私宅,那是清朝的芜湖道台衙门,现在他已经是江湖巡阅使了,大部分时间住在安庆,芜湖的宅子久不住人就捐献给了教育局,作为芜湖公立女子中学的新校址。
    中国自古的规矩是官衙前面作为办公的场所,后堂则是官员的住所,现在安徽实行了西式政治体系,再拿衙署作为私宅显然是不合适了,柴东亮就买了这栋大宅搬出来居住。
    花园中传来一阵阵女孩的娇笑声,莫小怜和吴美琪正在荷花池中喂鱼。五彩斑斓的锦鲤最小的也有一尺多长,俩个女孩扔进去了食物,鱼儿就蜂拥过来争抢,一时间水中五颜六色煞是惹人疼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