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策行三国-第1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策很满意,难道关羽这么谦虚,不以大将自居。“一千步卒,够吗?”
  “兵在精,不在多。且申耽、申仪本是鼠辈,贪利而动,趁隙而起,必然在襄阳有耳目,窥我动静。兵力太多,难免走漏风声,让他们有所准备。臣率千人悄悄出城,昼夜急行,攻其不备,可一举得手。”
  孙策转头看看沮授、郭嘉。郭嘉摇着羽扇,似笑非笑。“此计虽好,却不像云长风格。莫非另有高人,为云长出谋划策?”
  关羽迟疑片刻,沉声道:“倒是有几个年轻人。虽小有智计,却不足以入祭酒青眼。”
  “是那个叫马良的吗?”
  关羽点点头。“还有个殷观,字孔休,也有些谋略,是徐公明所署主簿。司马徐商虽是武人,却知晓兵事,尤其是熟悉汉中地形,多有助益。”
  关羽一边说了几个人,有文有武,并简略的评点了他们的优劣。孙策听了,暗自点头。关羽原本自负其能,又敌视读书人,如今能坦然承认其他将领的能力,又对马良、殷观等人评价公允,就连郭嘉故意挑衅都不动怒,只是语气稍有强硬,可见是真的有进步,并非一时委曲求全。
  问了关羽方略,又试了关羽心态,孙策放了心,将驰援汉中的任务交给关羽,命由他自行决定行动方案,中军不再干涉。
  关羽心中欢喜,却不喜形于色,躬身再拜,起身离去。
  出了中军大帐,关羽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扭头一看,正看到杜夫人站在不远处的帐前,含笑看着他。关羽有些心虚地四处看看,见无人关注他,紧赶两步,赶了过去,握住杜夫人的手。
  杜夫人将他拉到帐后,悄声问道:“应答得可好?”
  “看起来还行。”关羽终于还是露出了些许得意之色,抚着胡须,扬了扬眉。
  杜夫人白了他一眼,嗔道:“戒骄戒躁。”
  “喏。”关羽连忙收起笑容,正色道。
  “战场凶险,你一定要小心,平安归来。”杜夫人低下头,一手抚着小腹。“我和孩子等着你。”
  “好。”关羽应了一声,随即又瞪大了眼睛,盯着杜夫人。“你……说什么?”
  杜夫人脸色通红,瞪了关羽一眼。“没听懂就算了。”甩开关羽的手,转身入帐,顺手掩上了帐门。
  关羽立在原地,沉吟片刻,扬扬眉,笑了两声。“这天师道,还真是有几分道行。”


第2513章 关羽出征
  关羽回城,殷观、徐商都在等着,听说天子接受了关羽的计划,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都督准备什么时候出发?”殷观问道。
  关羽转头看向徐商。徐商笑容灿烂,拍着胸脯说道:“都督放心,吏士共一千两百又八人,整装待发,船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走。”
  “既然如此,那我们借夜色掩护,现在就走。孔休,你明天一早就发布命令,召集襄阳大族,再筹集一批钱粮、物资,声势造得越大越好。”
  殷观点点头。“都督放心,不用等到明天,我马上就办。不过,观斗胆,敢与都督相约,三日之内,第二批物资必然起运。前线军情紧急,不能怠慢。”
  “这是自然。”关羽一口答应。“两军作战,物资越多,底气越足。若我未能及时夺回被劫的物资,还要靠补运的物资救急。就算我运气好,及时得手,也不嫌多嘛。”
  殷观眼神微闪,迅速打量了一下关羽。看得出来,今天关羽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都督所言甚是。不过凡事可再不可三,就算襄阳富庶,也不愿意看着辛苦筹集来的钱粮落入敌人之手。”
  关羽心中暗笑,却不多说。你们感觉到了压力就对了,这就是陛下的用意所在。
  安排妥当留守事宜,关羽便与徐商率部连夜出发,马良随行,参谋军事。殷观随即派人四处出城,邀请襄阳大族商量,同时以接驾为由,悄悄地封锁了西门。襄阳城是回字形,西门附近是军营所在,封锁了西门,外人就无法打探军营的消息,从而掩饰关羽已经出发的事实。
  徐晃率部出征后,襄阳城中还有三千多人,少了关羽这一千多人,剩下的人正常操练,还能掩人耳目。等对方发现关羽不在,至少是三四天之后的事。
  殷观欲盖弥彰,故意搞得很隐蔽,实际上动静却造得很大。很快,运往汉中前线的钱粮被劫,必须再次筹集钱粮,而襄阳大族对此不满,不愿意出钱出粮,双方发生激烈冲突,不欢而散的消息就传了出来。偏偏又不能摆在明面上说,让天子知道,只能私下里商议,越发搞得人心惶惶。
  藏在襄阳城中的蜀国细作们看到这般情景,信以为真,不自觉的松懈了。直到三天后,第二批筹集的物资装船,准备起运,才有人意识到关羽、徐商一直没有露面,很可能已经不在襄阳城中,赶紧把消息送回上庸、钖县,提醒申耽、申仪兄弟小心。
  此时此刻,关羽等人已经过了武当,进入钖县。
  ……
  凤凰岭下,吴军大营。
  黄忠看着眼前的地图,再看看刚收到的紧急军报,一声长叹,拍了拍膝盖,欲言又止。
  苦战一年,结果还是功亏一篑,看着曹操就在眼前,将曹昂困在凤凰岭也有两个月了,眼看曹昂就要断粮,就是吃不下。
  他也要断粮了。从襄阳运来的钱粮在钖县境内被劫,短时间不可能有更多的钱粮运到,别说偿还巴西百姓的欠债,就连大军的供应都成了问题。
  “撤凤凰岭之围,夺回宣汉城。”黄忠站了起来,挥挥手,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集中巴西百姓的钱粮供应徐公明部,八濛山不能丢。”
  “将军,是不是再等等?”向宠上前一步,轻声劝道:“钱粮被劫是意外,文将军必然会全力夺回。就算一时夺不回,陛下在襄阳,也会命关将军增援,再送一批钱粮来救急。困了曹昂两个多月,这时候放弃,太可惜了,只怕诸将会有想法。”
  黄忠抬起头,看了向宠一眼。“你说的是有道理,但只是可能。因为我等冒进,与巴西大族妥协,已经耽误了陛下的百年大计,如果再因此不得不向襄阳大族妥协,就算我们取胜也是得不偿失。况且那么多钱粮,也不是说征集就能征集的,多少需要一时间,能不能及时送到,谁敢保证?与其等到断粮再退,不如现在就退,至少能从容些。”
  向宠还待再劝,黄忠又叹了一口气。“这是我的责任。大处思虑不周,小处自然破绽百出。与周公瑾相比,我终究还是读书太少,养性不够。”
  向宠心中酸楚。他清楚,若非不得已,黄忠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壮士断腕,谈何容易。但黄忠说得对,这一战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意外接二连三,就算这次侥幸得手,还会有下次。与其如此,不如在溃败之前收手,稳住形势,重新布局。
  为了防止诸将不肯,黄忠没有一下子召集诸将议事。他先请来了阎圃,把情况说了一遍。阎圃理解黄忠的考虑,表示赞同,并亲自说服张鲁。
  黄忠又请来了邓展,统一意见。身为独立统兵作战的大将,邓展能体会黄忠的担心。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钱粮补给不能保证,勉强交战就是在刀锋上行走,一不小心就会受伤。与其如此,不如先撤一步,立于不败之地。
  黄忠又依次请诸将议事,一一说服。不出向宠所料,诸将都舍不得撤退。眼看着曹昂就要断粮了,这时候撤退太可惜了。不过黄忠向来有威信,邓展又支持黄忠,这一年多年,他们也受到了太多的挫折,谁也不敢保证不撤就一定能胜利。反复权衡之下,他们还是接受了黄忠的命令。
  黄忠随即调整的部署,放弃了对凤凰岭的围困,集中兵力进攻宣汉城。
  宣汉城中只有两千蜀军,被困了两个月,与攻城的吴军反复厮杀,已经伤亡惨重,筋疲力尽,面对集中了优势兵力的吴军潮水般的进攻,再也支撑不住,只能向凤凰岭上的曹昂求援。
  然而曹昂也是有心无力,他据岭而守还有几分胜算,离开凤凰岭作战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一看在岭下立阵的吴军就知道,与其说黄忠的目标是宣汉城,不如说是他曹昂。不怕他下岭,就怕他不下岭。
  在派出援军增援未果的情况下,曹昂果断的放弃了宣汉城,也放弃了凤凰岭,突围南撤。
  见曹昂放弃了自己,宣汉城中的蜀军士气崩溃,缴械投降。
  经过两个多月的争夺,宣汉城再次回到黄忠手中,却已经是一片狼藉,满面疮痍。可是不管怎么说,身后没有了敌人,补给线畅通,还是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如芒在背的感觉实在不好。
  黄忠趁热打铁,派兵进驻凤凰岭,与西侧岭上的燕子坡相呼应,重建防线。
  ……
  木兰塞。
  申耽坐在一艘新式楼船的船头。船两侧的轮桨在十几个民伕的踩动下,飞快的旋转,拍打出雪白的浪花。楼船逆水而上,速度惊人,两侧的民船避让不及,有的被波及,有的直接被楼船撞翻,有人落水,激起惊呼声一片,更夹杂着几声低声咒骂。
  “短命鬼!蠢货!早晚要被人砍了脑壳。”一个年轻船民敞着怀,赤着脚,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楼船,看着楼船上申家部曲张狂的身影,握紧了拳头。
  “闭嘴!”老船民赶了过来,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一口唾沫喷在他脸上。“省点力气,骂能骂死他吗?去磨刀!用不了几天,援军必到,到时候砍死那牲口。”
  年轻船民闷声闷气的应了一声,抬起手臂,抹去嘴上的唾沫星子,又嗅了嗅,埋怨道:“阿爹,你又吃蒜了?好大的口气呢。”
  “长本事了你!”老船民眼睛一瞪,抢起手里的竹篙一扫,将儿子扫进水中。“老子吃什么也要你管?”
  申耽远远看见,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身边的部曲也大笑起来。不用说,肯定是年轻船民口出怨言,老成些的怕他惹事,教训了他一顿。这样的事已经发生过好几次,申耽劫运粮船的时候,不少船民拿起手边的船桨、竹篙,与申家部曲交锋,伤了好几个人。申耽一怒之下,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船民全杀了,首级挂在两岸的树上,这才震住了局面。
  申耽就是本地人,自然知道这里的百姓性子野,凶悍好斗,和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只有以暴制暴。
  “君侯,快看。”一个部曲突然伸手一指下游,大声说道。
  申耽顺着他的手指一看,只见下游驶过来几条船。船不大,船上的人也不多,但速度极快,正在迅速接近。最前面的船上,船头站着一人,叉着腰,手里举着刀,正不停的挥舞着。
  申耽沉下了脸,骂了一句。“又有找死的来了,掉头,撞沉他们。他们想为吴国皇帝卖命,我就让他们尝尝吴国楼船的厉害。”
  申家部曲齐声喝呼,楼船在水中掉头,又撞翻了几艘船,那个被父亲打下水,刚刚从水里冒出头的年轻船民一见不妙,连忙深吸一口气,一个猛子扎进水里。
  楼船掉头,再次加速,向下游冲去。眼看着就要相撞,船上的人纷纷避让,有的直接跳下了水,只剩下空船在水面飘荡。
  申耽冷笑一声,刚准备说几句大话,突然发现远处的水面上出现了几艘楼船,楼船的桅杆上还有战旗。申耽大吃一惊,稍一犹豫后,他下令停止前进,并命令楼船掉头,返回木兰塞。
  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