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手指在1972-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从刚刚帮这只凶狐狸看腿的时候就一直蹲在她旁边,这会儿两个人离得很近,近到让他忍不住想起上次不经意看到的那一截细腰,脸上瞬间就像着了火似的。
  好在对方正全神贯注的给凶狐狸绑红绳,并没有留意到他,让他能稍微松口气,甚至可以仔细的看看她。
  她个子不高,蹲下身子时显得小小的一团,因为垂着头的缘故,他只要一低头就能看见她的发顶。
  她的头发不是乌黑的,而是有点接近深棕色,发丝很细,看着就很柔软。这一头长发被她编成了两条麻花辫,辫稍从两侧拉起,用发绳绑在了耳下的位置,衬着她白净的小脸,看着像他从前在哈市俄国街商店上看到的洋娃娃。
  村里人都说她长得好,也会打扮,就是瘦小了点!
  平时上山时那群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们总是偷偷提起她。
  知道她是苏大叔的堂侄女,齐五爷爷也特别喜欢她,所以大伙儿不敢明面说,就在私下里悄悄议论:说谁要是能把这么俊的姑娘娶回家,天天搭板供起来都乐意!
  想到这个的罗天成忽然从心底涌出一股不悦来,他盯着她美丽的侧脸,忍不住皱了皱眉,觉得这个小姑娘可能没什么警惕心。
  对这只总是一脸凶相的狐狸如此,对村里那些人也是如此。
  她并不知道,这世上有些人只是把淳朴老实当做一种伪装,其实内里阴险邪恶,害起人来毫不顾忌,哪怕是对他们曾经有过恩惠的人……
  罗天成深吸了口气,不期然又闻到了一股从她头发上飘来的香气,心绪越发烦乱,之前身上好不容易褪下的热气又卷土重来!
  他觉得自己再待下去可能要丢丑,便猛地站起身,后退了一步。
  苏慧兰被他这冷不丁的一下子吓了一跳,以为哪里不对,忙问道:“罗大哥你怎么了?”
  罗天成有些狼狈的摇了摇头,轻咳了一声,微微别过脸,飞快道:“没事,我想起来丁二叔爷那里兴许有事会用到我,想过去看看!”
  苏慧兰不疑有他,忙道:“是这样啊,那你赶快去看看吧!”
  说完又觉得这话有赶客之嫌,再加上想起这么半天,自己好像竟指使人家帮忙了,也没说给倒杯水喝,一时便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罗大哥,要不你喝杯水再走吧!”
  罗天成却哪里肯留,只丢下一句“改天吧”,便头也不回的匆匆出了门。
  苏慧兰想出去送送,结果一开门一股冷风就兜头扑了过来,她忍不住打了个激灵,赶忙回去拿棉袄,这么一耽搁等再出来时,哪里还有对方的身影。
  苏慧兰:……
  这走的也太快了!
  罢了,虽然接触不多,但是这人给她的感觉不像是斤斤计较的人,应该也不会挑理,大不了下次见到再道一声谢吧。
  回到屋里,小狐狸正乖乖趴在地上等着她回来,看到她靠近,立即仰着小脑袋朝她低低哼唧了两声,尖尖的小耳朵也往后压成了一条线,乖巧的不得了。
  可是苏慧兰却发起了愁,她想把小狐狸放在屋里,但是这小东西的味道有点大,别说奶奶,估计她也有点扛不住。
  思来想去,她最终还是决定把小狐狸先挪到东边柴火棚子里。
  那里还有原先养鸡时的草垫和茅草团,收拾收拾可以给小狐狸做个窝。
  不过想到她家这个柴火棚子还时不时有那位黄鼠狼先生关顾,她又有点担心小狐狸会被欺负!
  虽说这两只体型上差了不少,但是万一“狐落平阳被鼠欺”呢!
  所以她又到仓房里翻出一个她奶养鸡用的木笼子出来!
  这木笼子差不多长、高各有一米,大约五十公分宽。底下有两层,第一层是用三个手指头宽的木条钉成,每两块木条之间留有一寸的空隙;最底下一层是几块木板拼成的一大块,能够整个取下来。
  用的时候先在这一层铺上炉灰,这样小狐狸的粪便可以从第一层的木条空隙间直接落到这一层,清理的时候只要直接把这块木板取出来就好,非常方便。
  她先把木笼子放雪堆里打扫干净,然后才拿到柴火棚里,里面靠近角落的位置铺上厚厚的茅草,木笼四面则用草垫子加塑料布蒙严实。
  白天的时候把正面的草帘卷上,夜里再放下来,小狐狸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出来晒太阳。
  这样,等把小狐狸放进去的时候,她还嫌不够,又特意找出一条小被子给它盖上。
  小狐狸被从温暖的屋里抱出来,显得有点委屈,苏慧兰为了安慰它,又给它接连喂了几块猪肉和一小碗温水。


第46章 “送行”   等忙活完这一切,都已经快到……
  等忙活完这一切; 都已经快到中午了。
  苏慧兰歇了一会儿,想着奶奶今天一直在丁家陪着,肯定不轻松,便向福册要了一只屠宰干净的母鸡; 打算给奶奶熬一锅鸡汤。
  把整只母鸡放进锅里; 灶下用小火慢慢炖煮; 又泡了一把本地的蘑菇; 等鸡汤开锅的时候放进去; 既营养又美味。
  许是先头照顾小狐狸有些累了; 苏慧兰本来是坐在炉灶前看火; 谁知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再次睁眼是苏奶奶把她叫醒的!
  “兰兰啊; 你咋搁这儿睡啊; 这蜷着身子多难受啊!”
  苏慧兰揉揉眼睛; 一看表,嚯; 这都一点多了!她居然在这小板凳上睡了这么长时间,想起锅里的鸡汤; 赶忙要去看火; 结果这一动才发现两只脚全麻了,差点当场摔在地上!
  苏奶奶吓了一跳,赶忙一把扶住孙女,“慢点、慢点!这是脚麻了?你说你这孩子,奶奶就出去半天,你就不知道照看好自己!”
  苏慧兰揉着脚丫子直咧嘴,好容易等这股子酸麻劲儿过去了,忙问奶奶吃没吃饭,怎么现在才回来。
  “吃过了!你李奶奶非拉着俺; 说啥也不叫回来,俺就随着他们吃了一顿!”
  乡下半丧事,除了出殡当天一顿正式宴席外,停灵期间也会每天两顿招待来帮忙的乡邻和远道来的客人,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大锅饭,但是这年头谁家也不富裕,没干啥活、或者家近的人家都非常自觉的回家,不会留下来给主家添麻烦。
  苏奶奶又问孙女吃没吃,一听苏慧兰说没吃,赶忙张罗着让孙女先吃饭!
  老太太掀开锅盖,“奶一回屋就闻着这股香味了,俺就想着,准是俺宝贝孙女给俺做好吃的了!瞅瞅,这鸡可真肥实!”
  苏奶奶说着话,就先给孙女盛了碗鸡汤:“兰兰啊,你没吃饭,你先喝一碗垫垫肚,奶用灶坑给你烤个馒头,这个最快!”
  苏慧兰瞅瞅炉子,炉膛里还剩几块烧红的木炭,也没让奶奶动手,自己把早上吃剩的馒头用筷子穿上,放到里面烤,一会儿就烤的外皮焦脆,上手轻轻一掰,就是一阵焦香四溢。
  苏慧兰就着香喷喷的鸡汤,很快吃光了一个烤馒头。
  苏奶奶就坐在旁边,一边喝鸡汤、一边看着孙女吃饭,时不时还要劝她多吃两口。
  “多吃点,一会儿要去给你丁太爷送行,到时候要往西走挺远,不吃饱,到大野地里风一吹该冻透了!”
  这边所谓的“送行”,就是出殡前一天,孝家和亲朋好友带着给逝者预备的供品、扎纸等走出村子,一路往西,寻一个风水位置好的地方停下,摆上供桌,由孝子们焚香祷告后,将所有纸扎的牛马(男扎马,女扎牛)、轿子、童子、连同供品一起烧掉,代表大家一起来送逝者这最后一程,安抚其魂灵早日归西的意思。
  当然现在也没人敢烧纸人、纸马这些东西,也就是带上点供品,上柱香念叨念叨,等天黑以后,再在灵前偷偷烧点纸。
  苏慧兰不是很明白这些规矩,都是听奶奶一点一点给她解释。
  “老爷子这日子赶得巧,要是在家停三天的话,就赶上初八了,都说‘七不出、八不埋’,初九、初十这两天日子又不好,所以你丁二叔爷和你李奶奶最后一商量,就定明天早上出了,反正老爷子寿材啥的都是现成的,咱这嘎达埋人又都在后山那一个坡上,也就再没啥准备的了!”
  苏奶奶有些感慨:“俺看啊,这是老爷子心疼儿女,不忍心一直在家拖累他们,是想早点入土,让你丁二叔爷和李奶奶也安心啊!”
  逝者在家多停一天,各项花费也就多一天,加上要耗动左邻右舍都来帮忙,虽说这都是互相的,可难保不会多添别的麻烦,为此欠下更多人情,所以苏奶奶才会这样说。
  可能老人家一谈到这个问题总是有些敏感的,苏慧兰不像让奶奶多想,便放下饭碗,拉着老太太去东边柴火棚子看小狐狸!
  瞧见那木笼子里盖着小被子、只露出尖耳朵和尖嘴巴的小家伙时,苏奶奶当真吓了一跳!
  等听孙女说了这小东西的来历后,苏奶奶也觉得受伤的小狐狸挺可怜的。
  不过老太太也担心孙女会被咬伤,便又免不了多说了两句,让苏慧兰下次别这么冒失,万一真撞见啥别的猛兽的话,受伤的反而可能更危险!
  苏慧兰忙跟奶奶保证以后一定会注意。
  看完了小狐狸,祖孙俩就出门又去了丁二叔爷家。
  这时的丁家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除了孩子和年岁太大走不了远路的老人,村里的人基本都来了。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一直阴沉沉的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
  “送行”正式开始,孝家长子打头,一路往西,手里拿着一把扫帚,边走边扫,意思是替逝者灵魂扫去前方障碍。
  孝家子孙后是四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负责抬供桌,苏慧兰眼尖的看见前面左右两边负责抬桌的是罗天成和苏大奎。
  再后面就是村里来送老爷子的乡亲们,苏慧兰挨着奶奶,旁边站着大伯一家。
  大概是担心苏慧兰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二哥苏卫阳一直站在她另一边,大伯和大伯娘则紧跟在她身后,正好将她团团围在了中间。
  队伍一直走到了村子西边两里开外的一片河滩地,齐五爷才让大伙儿停下,然后摆供桌,孝子们点香扣头,因为不能烧扎纸,齐五爷就冲着西边大声喊了几句。
  河滩地空旷,风声很大,苏慧兰站在人群里,离得位置有些远,听得不是很清,只大约明白那话是让逝去的丁老太爷多担待,情况如此,也别为难子孙。
  回去的路上,去时飘散了一道儿的雪花竟慢慢停了。
  大伙儿按照规矩先绕着村子走了一圈才进村,据说这样是为了不让逝者的灵魂跟着一起回来。
  当人们陆续踏入村口的时候,阴沉了一整天的天空居然在东边亮起了一角,阳光穿透浓密的乌云,洒在被群山环绕、白雪覆盖的小村子上,有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苏慧兰眺望着那一抹儿遥远的金红色,长长的出了口气。
  就在祖孙俩快到家的时候,后边人群里突然起了一阵喧哗。
  不过这喧哗起的快、消的也快,苏慧兰和苏奶奶都没放在心上,直到第二天上午丁老太爷出殡后,丁家正式摆桌答谢乡邻,听同桌的大奶奶提起,才知道怎么回事。
  原来是昨天“送行”回来,大伙儿都准备各自回家,结果吴大宝他妈还想跟着去丁家蹭一顿饭,叫村里一个性子厉害的婶子给当众损了一顿!
  说人家去吃饭的要么是落忙的,要么是随了重礼的,问她有啥?
  别说干活的时候没见着人,就光说随礼,村里哪家不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