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手指在1972-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方我也找好了,虎哥办事点附近有家废品收购站,后面正好有一间废旧仓库,破破烂烂的,平时也没什么人!等我今天下午去的时候直接跟虎哥把时间定好,明儿早上咱们就先过去,把肉提前放好,等虎哥带人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让他们自己把肉拉回去!”
  苏奶奶听孙女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心疼,心道我这大孙女这些年到底是吃了多少苦啊,要不然这么点年纪,咋事事想的比大人还周全呢!
  老太太心疼孙女,恨不能孙女说啥是啥,那头苏慧兰却一拍脑袋,忽然想起来,光记得让奶奶帮她干活,倒是忘了空间里那些给奶奶买的棉衣、棉裤还没试呢!
  当下重新锁好了门,把空间里那些衣裤、鞋帽的通通倒腾出来,想叫奶奶挨个都试一试!。
  苏奶奶看着面前这小山似的一堆衣物,摸摸厚实的棉袄、暖和的棉裤,还有挺括的棉大衣和柔软的羊绒衫,老太太笑着、笑着,眼圈就红了。
  “兰兰,奶没脸穿这些好东西,奶对不住你……让你这些年一直在受苦……”
  苏慧兰一看自己非但没把老太太哄高兴,还给弄哭了,不由着急起来:“奶,咱昨晚不都说好了吗?咱不看过去,咱就想着咱将来的好日子!所以您不能哭,爸爸还在天上看着呢,要是他知道我把您老人家惹哭了,万一把咱的‘金手指’收回去,那我不得抓瞎了吗!”
  苏奶奶一听,登时不敢哭了,悲伤的表情也一秒换成凶恶状,抬头瞪着上空道:“苏志强,你可别误会,俺这是自己想哭,可跟俺兰兰没关系!你要敢把她‘金手指’弄走,俺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苏慧兰“噗嗤”一声就乐了,苏奶奶一通凶巴巴的威胁过后,自己也笑了起来。
  苏慧兰见自己这么一闹,奶奶的心情好了不少,便立时趁热打铁,帮老人把那堆衣物一件一件都试了一遍!
  别说,苏慧兰眼光不错,这些衣物买的大小正合身,老太太这么一上身,嚯,整个人立马洋气起来,还显得年轻了不少,叫苏慧兰说,那就是贼拉有派头!
  苏奶奶开始还有点拘谨,结果叫孙女这么一逗,倒是放得开了,很快就笑的开怀。
  衣服裤子、帽子围巾,差不多里外、上下都挺合适,唯一美中不足就是鞋子有点挤脚了!
  老人上了年纪,脚型会变,苏奶奶又是在乡下做重活的,所以苏慧兰依照记忆里买的鞋子,现在就有些不合脚了。
  苏慧兰一看,当下就要带奶奶去百货商店再买一双!
  苏奶奶不干,直说没关系,挤挤就大了,苏慧兰却知道老人的脚最受不得屈,换了身衣裳就把奶奶硬是拉出了门!
  跟这家招待所隔了一条街就是全市最大的百货商店,苏慧兰拉着奶奶的手直奔二楼专卖衣服、鞋袜的柜台,让奶奶挑一双喜欢的。
  苏奶奶好长时间没来这样的地方,看着琳琅满目的货架,一时就有些看花了眼,倒是售货员因为最近苏慧兰来得勤,对她很有印象,主动帮着挑了双藏青色的厚棉鞋。
  老太太接过这双鞋试了试,别说,大小正合脚!
  苏慧兰看奶奶挺喜欢,二话没说就付了款,这双厚棉鞋要六块五毛钱,加三寸的布票。
  苏奶奶一时又有些舍不得了,拽了拽苏慧兰的袖口,小声道:“兰啊,还是算了吧!这又要钱、又要票的,太贵了!”
  这回还没等苏慧兰出声呢,旁边的售货员就笑呵呵劝道:“老太太,这是您孙女孝敬您的,您就收下吧,要不然不是辜负孙女对您的一片孝心嘛!”
  苏慧兰自然在旁边使劲点头,苏奶奶瞅瞅一旁乖巧的大孙女,心里也觉得特别骄傲,也就不再拦着了。
  买好了棉鞋,苏慧兰又拉着奶奶挑布料,先买了不少便宜的平纹布,实惠的斜纹棉布,又挑了几块高价不要票的毛哔叽和华达呢,祖孙俩空着手来,走的时候却是大包小裹,惹得苏奶奶直说就差把商店搬家去了!
  不过从二楼下来的时候,苏慧兰还是留意到奶奶悄悄往旁边一排摆着男式棉鞋的货架上看了好几眼。
  苏慧兰一开始还有些不明白,直到出了商店,她才猛然反应过来,奶奶这是不是想起大伯了?


第17章 旧事   苏慧兰对大伯一家很陌生,只是知……
  苏慧兰对大伯一家很陌生,只是知道大伯跟奶奶和爸爸的关系很冷淡。小时候爸爸还在时,每逢年节都会给老家写信、寄东西,大伯也会回信,但是回的很少,偶尔也会随信寄一些山货过来。
  奶奶曾跟她提过一回当年的旧事。
  57年春天的时候,钢厂要到农村进行二次招工,而已经参加工作两年的爸爸当时正巧请假回乡,一方面是想帮大伯也报名进厂,顺便再把奶奶接到滨河一起生活,他本人几乎和钢厂招工的消息脚前脚后到了村子里。
  之后因为推荐名额的事,大伯娘怨恨奶奶和爸爸放着自家亲兄弟不帮,反而帮外人,再加上婆媳两个从前的一些琐碎矛盾,新恨、旧怨加在一起,算是伤了感情,后来奶奶一气之下又跟爸爸来了滨河,随着距离拉开,两家彻底开始生分。
  大伯有两个儿子,奶奶离开那一年,大伯的小儿子还不到三生日(周岁),之后一直到65年冬天爸爸出事,奶奶处理好爸爸的后事,又将她安顿在苏大旺家,年底的时候便一个人黯然回了乡。这期间将近十年的时间,两家的关系一直不曾好转。
  回老家后,奶奶就很少给她回信,仅有的几封信上也没提过大伯的事,而这次她还没来得及问一下,也不知道老家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苏慧兰暗暗提醒自己找时间问问奶奶,这样心里也能有个底儿,知道回去后该与大伯一家怎么相处。
  从百货商店出来,祖孙俩又往远绕了绕,特意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东西往空间里收了大半。
  眼见时间临近中午,苏慧兰又直接带着奶奶去了国营饭店,点了几道好菜,美美的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吃完了饭,祖孙俩在午后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在滨河市公园散了一会儿步,如此吃的饱、穿的暖,惬意又悠闲,可甭提多美了!
  到了下午,苏慧兰把奶奶送回招待所后,就去找虎哥回话。
  双方约定好,明天早上四点半,苏慧兰先把一千二百斤猪肉送到她自己指定的废品收购站旧仓库里,等虎哥验过货后,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明早这回是双方之间头次操作这么大的买卖,如果一切顺利,之后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的交易。
  事情谈妥后,从虎哥那儿出来的时候,苏慧兰又找到赵全,送给对方两对猪耳朵、四个猪蹄,请他找人帮忙去盯周干事两天。
  赵全十分高兴,满口答应了下来,反过来还夸苏慧兰够意思,是讲究人儿!
  回去的路上,苏慧兰想着明天要起大早,怕时间掐不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到百货商店花八十块钱、十张工业券,买了一块上海牌17钻半钢手表,以后出门办事也能方便不少。
  等回了招待所,苏慧兰一边把新买的手表递给奶奶看,一边告诉老人家,交易的时间定在了明早四点半来,她们得提早过去,最好四点就到地方,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苏奶奶连声答应,直说孙女手表买的对,又说是得早点过去,到时候先把那仓库摸清楚,可不能叫人发现孙女的秘密!
  待听苏慧兰说明儿这一次就要卖掉一千二百斤猪肉,老太太登时就有点发懵,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算的眼睛都花了也没算出来!
  “兰啊,你给奶说说,这一千二百斤肉得卖多少钱?奶咋还不会算了呢!”
  苏慧兰抿嘴直乐,趴在奶奶耳边小声说了个数字,一下把老太太给震住了!
  “哎呦,天老爷啊,这、这么老多啊!”
  苏奶奶震惊过后就是高兴,自己高兴,更替孙女高兴,接下来小半天干啥都乐呵呵的,结果这股子兴奋劲儿一直下不去,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了!
  苏慧兰只好想办法帮奶奶转移注意力,她想起大伯的事,便顺口跟奶奶打听起来。
  没想到这一问,老太太脸上的喜色瞬时就淡了下去,苏慧兰直觉不好,连忙又开口说起别的,想把这话题岔过去。
  倒是苏奶奶摇了摇头,拍了拍孙女的手,叹了口气:“好孩子,别担心奶,以前奶不跟你说这些,是因为怕你惦记着、不放心奶!现在既然咱都要回去了,是该早点说给你听。”
  苏奶奶这才把关于大伯一家的事告诉苏慧兰。
  原来苏奶奶跟苏父回滨河的那年秋天,苏大伯家里就出了事。
  那天,苏大伯夫妻俩上山采松子,把两个儿子留在家里看家。
  苏大伯的长子、苏慧兰的大堂哥那时才六岁,别看年龄小,但是特别懂事,给弟弟喂饭,自己那份却不舍得吃,而是都留给了辛苦干活的父母。那么小的孩子饿着肚子干了不少家务活不说,还爬到家门口的大树上,想给苏大伯和大伯娘摸几个鸟蛋吃。
  哪成想因为没吃东西,这孩子上树不久就开始手脚发虚,结果当场就摔了下来!
  更没成想,这一摔就摔坏了脊椎,好好的孩子竟然变成了瘫子!
  苏大伯娘哭得死去活来,砸锅卖铁凑钱要给儿子治病,把村里挨家挨户都借了个遍儿,可惜直到家徒四壁、债台高筑,儿子的病也没有半点起色。
  无计可施之下,苏大伯娘想起了苏奶奶和苏父,就想带着儿子到滨河,让他们给想想办法,没想到却被苏大伯拦住了。
  原来那时苏父刚好写信告诉苏大伯,说自己在滨河市处了个对象,如果一切顺利很快就能结婚。
  苏大伯虽然对当初自己弟弟把名额给了别人的事不快,但是兄弟俩从小感情就好,倒也没像苏大伯娘那么大的反应,在他心里还是很看重苏父这个弟弟的。
  苏大伯知道儿子的病就是无底洞,甚至接连看的几个医院都说,像儿子这种情况就是去了首都也没大用,苏大伯其实已经不抱希望了,就不想再给弟弟和老娘找麻烦。
  只是苏大伯娘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她见苏大伯不肯给滨河写信,就认为苏大伯为了维护自己的老娘和兄弟,连亲儿子都不管了!
  当时的苏大伯娘已经被儿子的病折磨的性格有些偏激,认准了要去滨河,还因为这个事整日和苏大伯吵架。
  再后来,苏父又为了救苏大旺出了事,苏大伯知道后就更不肯答应大伯娘了。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苏大伯两口子整日吵架,便是得闲就一心扑在大儿子身上,因此就忽略了小儿子,连孩子着凉生病发烧都没察觉!
  等苏大伯娘第二天早上发现的时候,小儿子已经烧迷糊了!
  那一番惊慌失措、慌乱求医自不必说,只是等好不容易养好了病,这个小儿子的一只耳朵却听不见了!
  接二连三的噩耗彻底压垮了苏大伯两口子,尤其是苏大伯娘,一夜间好像老了十几岁,而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跟苏大伯说过话。
  而老家发生的这些事,在滨河的苏奶奶和苏父全不知情,只当苏大伯娘还在对当初的事耿耿于怀,所以不愿叫苏大伯与他们多联系!
  等苏奶奶回去,得知这一切前因后果,顿时犹如晴天霹雳!
  看着形同陌路、满脸沧桑的大儿子和儿媳妇,再看看一瘫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