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女学霸在古代-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就跟萧令衍说,太子和三皇子相斗是刺杀她被栽赃引起的,两人必然恨惨了她。要是两人在疯狂之前派人来杀她,就算有萧令衍派来的护卫和皇上给的两个御卫,恐怕也防不住。
  萧令衍担心她,把最厉害的护卫派来保护她,那他身边的力量就变薄弱了。这个时候倒不如成亲,她住进齐王府,两人身边的护卫合并在一起,这样更为安全。
  可不管他俩是怎么想的,成亲的日子却不是由他们来定的,而是天司算出来的。萧令衍把大致成亲的日子跟萧圪说了之后,最后天司选了二月十六日这一天成亲。
  二月十六虽是年后,但赵如熙年前就得回京备嫁。
  赵如熙不想让家人涉险,让萧令衍说服萧圪,等在她成亲时下旨让赵元勋回去半个月喝喜酒,参加完婚礼后仍然回姑苏做官。而她自己,也会在十二月二十才回京。
  她本就是空降的州同知,现在离任也没影响,把原先管的那摊子事交还能蔡耀宗和李利就行了,于公事上没影响。
  原书中,政变是正月初六,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这日,萧令衍连夜来劝赵如熙:“不如你去姑苏过年,大过年的也让你父母团聚团聚。等初八再回京。也没人规矩你非得回京备嫁,你去姑苏备嫁也是一样。”
  “可我真不想看到皇上死。”赵如熙道,“你爹是个好皇帝,我希望他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萧令衍沉默了。
  他跟萧圪也处出了感情,自然不愿意他死。可让赵如熙冒险,他怎么都舍不得。


第722章 回京
  “你是关心则乱了。其实到这个时候,谁有空顾着我呢?”赵如熙只好把自己前阵子的说辞推翻,换个角度来劝服萧令衍。
  “要是剧情仍然按着原来的走,三皇子现在正在筹划一波大阴谋。太子、二、四皇子要应付他,无暇顾及我。最主要的是有二皇子挡在前面,他们都没想着要针对你。不干掉二皇子,光针对你也没用。你都无关紧要,我就更入不了他们的眼了。要是有空闲,想起来他们还能为难我一波。可现在这节骨眼上,他们真顾不上我。”
  “但我回去,不光是你,皇上也有了保障。如果皇上去世,不管换谁做皇帝,咱们都得难受一把。就算太子和几个皇子都作死了,你上位,收拾烂摊子,安抚大臣,处理政务,对付外敌,不得焦头烂额?哪怕不为咱们,为天下百姓,也是安稳最好。咱们反正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就算再死一回又如何?穿过来还是个炮灰呢。现在不过是赌一把,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见赵如熙主意已定,萧令衍也不是个只顾儿女情长、不顾天下百姓的人,终于同意她回京了。
  “那我过几日来接你。”他道。
  赵如熙摇摇头:“不用。你让皇上派人来接我就成。你来接,我怕有人想将咱俩一网打尽。”她又叮嘱,“虽说有二皇子前面挡着,但能除掉一个是一个。三皇子现在离疯掉也不远了,实在不能以常理推断。你还是小心些好,近期别再出城了,老实在齐王府呆着,就说忙筹备婚礼。”
  萧令衍也知道,现在跟前段时间不同。前段时间太子和三皇子是闲着没事干,要让人不爽,所以想为难赵如熙。现在他们最想除掉的是对方和二、四、五皇子,而不是赵如熙。如果他来接赵如熙,倒叫赵如熙置身于危险之中。
  他没再坚持,当晚回了京,禀报了皇上,让皇上出人。
  鉴于赵如熙曾被刺杀过,这个请求合情合理,皇上便派了二十名御卫来护送赵如熙回京。
  赵如熙本来是不想带朱氏回京的,一直劝她去姑苏过年,说没她张罗,祖母过年都不舒坦。
  可朱氏哪里肯扔下女儿孤零零一个人回京去守着那处大宅子,自己去姑苏陪婆子、丈夫、儿子?便是她愿意,想来姑苏那一拨人也不会同意。
  婆媳一辈子,她深知现在在老夫人眼里,赵如熙这个未来王妃比她最心爱的儿子和孙子加起来都要重要。
  果然,她叫人带信去姑苏一问,不光老夫人赞同她不去姑苏,还打算带着孙子回京过年。
  至于儿子赵元勋那就不管了,谁叫他不如孙女重要呢。
  赵如熙说服不了母亲和祖母,又不能说实话,只得任由她们回京。
  老夫人带着赵靖泰先到南阳住了几晚,等到了皇上派的御卫来,一行人这才一路回京去。
  人都是远香近臭。赵元良未分家时以前跟嫡母关系冷淡,跟大房关系一般。可现在分了家,大房那边全跑了没影,他这心里就感觉没有了依靠,极为想念嫡母和大哥、大嫂。
  因此老夫人和朱氏、赵如熙回京,不光三房的高兴,二房人也很高兴。赵元良带着两个儿子早早在城门口等着,将祖孙三代送回了绥平伯府。
  “哎哟,终于回到家了。”老夫人坐到自己常坐的位置上,看着熟悉的屋子,感慨不已。
  “恭喜老夫人了。”苏氏笑道,“实在没想到我们家竟然出了个王妃娘娘。”
  “哈哈,可不是吗?那孩子太有出息了。”老夫人笑道。
  以前她跟苏氏完全不对付,互相看不惯。后来赵元坤死了,苏氏时常带着孩子来请安,有意奉承讨好老夫人,老夫人也怜惜她寡妇失业的养着两个孩子不易,不复以前的冷淡,婆媳俩的关系倒是融洽起来。
  回到府里,朱氏和赵如熙就回自己院子洗澡歇息去了,苏氏留在老夫人这里侍候婆婆。
  让丫鬟侍候老夫人洗了澡,她张罗了一桌子的饭菜,令人送去给朱氏、赵如熙和赵靖泰,便坐在桌前给老夫人布菜。
  老夫人问起京城的情况,苏氏说了一下熟悉人家的嫁娶,又道:“有好几家也不知犯了什么事,被撤职的撤职,抄家的抄家。最近我总感觉京城有些乱。”
  她身为内宅妇人,又是寡妇,不大跟其他人交往,对于外界的事并不关心。要不是回娘家听了父兄说起,她根本不知道这些情况。这会儿也不过是顺嘴一说。
  老夫人以前也跟苏氏一样。只是后来经过赵如熙一再提点,现在也有了些政治敏感性,听到苏氏的话她心里咯噔一下,暗暗记在心里,打算等赵如熙有空了问一问。
  苏氏的话题却又重新回到了家长里短上:“二房的四丫头、六丫头都偷偷跑去给人做妾了。六丫头还好,进了靖平王府就没回来过,也没差人回来讨要东西。倒是四丫头,还厚着脸皮回来向她爹和立哥儿讨要嫁妆。二叔和立哥儿几个气得要命,不过还是给了一些。”
  “那丫头就是个没脸没皮的。您回来了,熙姐儿又回来备嫁,她过两天保准得来上门打秋风。”
  老夫人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去给人做妾,给咱们赵家丢了大脸,倒还有脸回来要东西。是我就叫人大棒子打出去。还给她嫁妆,惯的她。”
  “可不是。”苏氏颇为赞同,“二叔是个惯孩子的,立哥儿毕竟年纪还小。男人又要脸面,拉不下脸来拒绝,可不就由着她闹吗?您要是不惯着她,她就不敢上门来。”
  赵如蕊就上过她的门,大概是想向她讨要东西,苏氏直接叫门房拦了回去,连门都不让她进。
  苏氏觉得赵如蕊给人做妾,让家族蒙羞。等她女儿长大说亲,有两个给人做妾的堂姐,都得被人嫌弃。所以她对赵如蕊恨的不行,哪里还会给她东西?


第723章 拜访
  赵如熙舒舒服服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家四口吃了早膳,老夫人打发赵靖泰去温习功课,就拉着赵如熙问起局势来。
  “是很乱。”赵如熙原先在南阳不说,是怕她们阻拦她回京。
  现在大家都回了京,处处都得提防小心,让她们知道一下也是好的。
  她便也不隐瞒,将因为栽赃不成而互殴的太子、三皇子一派的情况略略说了一下。
  “这也是我不赞成爹爹回京的原因。你们还好,只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就惹不到麻烦。可爹爹回京做了官,有人给他下套,一不小心就中了计。那些套还不是冲着他来的,而是冲着齐王来的,想让齐王在皇上和朝臣面前没脸,所以防不胜防。我觉得,爹爹还是呆在姑苏的好。”
  “对对对,你爹没那个脑子,看谁都是好人。要是有人有意算计,他一准跑不了。在姑苏有张大人看着,他闹不出什么幺蛾子,还是让他老实呆在姑苏吧。”老夫人立刻赞成地道。
  “那你会不会很危险?”相比起丈夫的前程,朱氏更关心女儿的安危。
  “不会,他们忙着自己斗来斗去,顾不上我。为难我除了多树敌,遭到齐王殿下的报复,没啥好处。”赵如熙道。
  “你这段时间也别往外跑了。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备嫁。嫁衣不用你绣,但样子你得做出来。那些庄子、铺子都由周春和马胜去管,你就少操心了。钱是赚不完的,安全最重要。你不为自己,也得为齐王考虑,少给他招惹麻烦。”朱氏道。
  “嗯,我就今天去一趟师父家里,以后就哪儿都不去,老实呆在家里。”朱氏不说,赵如熙也是这么打算的。
  京城现在是多事之秋,蛰伏在家是最好的选择。
  知道赵如熙不是个爱敷衍的性子,她既这样说,那肯定会这么做。老夫人放下心来。
  她把赵如语和赵如蕊的事说了。
  “照我的想法,这两人我是不允许她们进门的。都自甘堕落给人做妾了,还有什么脸来我们这里攀亲戚?还嫌咱们不够丢脸?只是语姐儿还好,是个要脸的。蕊姐儿却越大越没脸没皮。她要是闹上门来,咱们不让进,她没准会在门口哭闹。到时候咱们更加丢脸。”
  老夫人看向赵如熙:“所以熙姐儿你看看要不要让齐王给平南侯府递个话,让人把她看紧了,别放出来骚扰咱们?”
  赵如熙摇摇头:“她还没上门呢,咱们就递话。平南侯夫人又是个说话没把门的。她要是在宴会上胡乱说起,倒让人觉得咱们薄凉、势利。且让她来,也别堵门口,就让她进来。到了里面您想怎么训斥她,那还不是您老人家说了算?您老人家要是不愿意跟她说话,派两个厉害的嬷嬷、媳妇子去,骂得她下回再也不敢来。您怕她怎的?”
  老夫人一拍大腿:“哎,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办了。”说着,倒是期待起赵如蕊上门来。
  “祖母您没事的话,我去师父家了。”赵如熙站了起来。
  “去吧去吧,小心些,多带些护卫,把皇上给你的御卫都带上。”老夫人叮嘱道。
  赵如熙昨日就叫人给康时霖送了信,说今日去探望他老人家。
  赵如熙进了康府,就见康时霖早早就在书房里等着了。
  赵如熙赶紧上前行了一礼:“师父,您老身体可好?”
  “好。”康时霖打量小徒弟,见她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便放下心来,“坐。”
  赵如熙问候了康家人和师兄们一番,就听康时霖道:“我还想让你在姑苏或南阳多呆一阵呢,你倒好,跑回京城来了。当初你可是一直劝我们去江南的。你好不容易出去了,却又在这时候赶回来。你是怕赶不上京城的热闹怎的?”
  一听这话,赵如熙就知道自家师父对时局看得跟明镜似的。
  不过连苏氏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内宅妇人都听说了京城的时局之乱,自家师父看得更明白些也正常。
  她问道:“皇上怎么就不管管?”
  这是她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