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女学霸在古代-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朝北宁的方向行了一礼,对殷嬷嬷道:“这礼物实在贵重,我受之有愧。只是这是我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确实很想要,所以我也不矫情地拒绝了。你替我多谢长公主。过两天县试放榜之后,我也会登门,亲自向长公主道谢。”
  两人又寒暄了两句,殷嬷嬷告辞出来。
  由绥平伯府的管事嬷嬷阮嬷嬷领着,一行人正要往垂花门而去,就有一个丫鬟过来,对殷嬷嬷道:“我家夫人有请嬷嬷到内厅里叙话。”
  殷嬷嬷以为是绥平伯夫人想要对长公主表示感谢,便跟下人去了。
  到了内厅,朱氏在门口相迎。
  待殷嬷嬷见了礼,朱氏道:“嬷嬷如果不是特别着急赶回去的话,还请坐一坐,我有话要跟嬷嬷说。”
  殷嬷嬷心里纳闷,遂在下首坐了,对朱氏道:“夫人请说。”
  朱氏沉吟片刻,道:“我听说,北宁书院教四书五经的夫子也是大儒。不知他们对我家熙姐儿以往写的文章和诗评价如何?”
  尚德长公主只是在北宁女子书院挂了个名头,并不具体管事。这话要是问崔夫人或她身边的丫鬟嬷嬷,倒还知道。殷嬷嬷却是不知道的。
  殷嬷嬷把这个情况跟朱氏说了,对朱氏道:“实在抱歉。如果夫人想知道,老奴回去后让崔夫人的人再来给夫人回话。”
  朱氏摆摆手:“这就不必了。我只是心里纳闷。因为我听说,我家熙姐儿的文章和诗在书院里是总得夫子们的赞赏,说她眼界宽阔、笔锋犀利,不输男儿。而这次县试,第三场她却只得了第七名。我也不知是不是不合京城府尹的口味,还是府尹觉得她是个女子,不应该压在男子头上,故意把她的名次往后移,好不让她成为案首。”
  “考第一场的时候,她得第一,还有许多考生不服,嚷嚷着要看试卷。后来衙门把试卷贴出来,大家才心服口服。我在想,既如此,为何不公平到底,他们也把第二、第三场的试卷张贴公示,以示公正呢?”
  说到这里,朱氏就目光殷殷地看着殷嬷嬷。
  殷嬷嬷也听明白了朱氏的用意,心里震惊之余,对朱氏佩服不已。
  朱氏能看到这一点,并委婉地提出这个建议,就是个极厉害的人物。更难得的是她对女儿的一片维护之心,敢壮着胆子跟尚德长公主提这样的要求。
  插手科举之事,是大忌,尤其是尚德长公主这样的皇族女子更是不能沾手。但朱氏提的这个建议却又极合理,别人要指责尚德长公主,也拿不出理由。
  她道:“夫人之意,老奴听明白了。老奴会将夫人的话禀报长公主的。”
  她站起身来:“如果夫人没有别的事要交代,那老奴就告辞了。”
  “多谢嬷嬷,劳烦嬷嬷走这一遭了。”朱氏示意了周嬷嬷一下。
  周嬷嬷递了一个荷包给殷嬷嬷,笑道:“我送嬷嬷出去。”
  殷嬷嬷担心朱氏给太贵重的礼,到头来尚德长公主并不愿意插手此事,她不好对朱氏交代,跟周嬷嬷出了厅堂,到外面她特意看了一下荷包里的东西。
  见里面装的是一块玉佩,质地虽不错,却也不到很贵重承受不起的地步,她思忖片刻,便没有再还给周嬷嬷。
  以她对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的了解,这件事,她们还是会插手的。
  果不其然,她回到北宁将这些话跟尚德长公主一说,尚德长公主的眉毛就皱了起来,吩咐下人道:“去请崔夫人过来。”
  崔夫人到后,尚德长公主又让殷嬷嬷将朱氏的话复述了一遍,问道:“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会不会是他们真的压制了知微?知微平时的文章和诗,夫子们是如何评价的?”


第471章 阻止
  崔夫人当年也是名震京城的大才女,论才学也不比京城的一些大儒差,能力也不错,否则尚德长公主也不会请她来主持打理书院。
  而因为打理书院,崔夫人对每一次科举考试的题目和文章也是很关注。尚德长公主相信她对文章和诗的好坏有一定的判断。
  “评价是很高的。”崔夫人道,“也不知知微小小年纪,眼界为什么那么开阔,看问题也很深刻,往往一针见血,有独到的见解。每每看她的文章,都能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夫子们看她的文章,常常拍案叫绝。”
  说到这里,她就没有再说别的了。
  她只陈述事实,其他的事,不是她能插嘴的。
  尚德长公主听了崔夫人的话,点了点头。
  她蹙着眉头,手指在扶手上规律地敲着,望向前方的目光没有焦距。
  熟悉她的崔夫人知道,尚德长公主在一些大事上无法决断时,就会无意识地做这么一个小动作。
  她坐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影响到尚德长公主。
  过了一会儿,尚德长公主站了起来:“我进宫一趟。”
  找人去府衙要求张贴试卷,这虽是一个好办法,但有些事,做过了就会留下痕迹。
  一旦有人拿这事来做文章,说她一国公主,不守本份,插手科举考试的事,不管她提出的要求再合理,后果都很严重。
  主宰这世界的是男人,无论皇帝还是王公大臣都是男人。平时他们各自为阵,矛盾甚深。可一旦有女人将手伸进他们主宰的领域,他们就要把这个异类撕得粉碎。
  除非这个女人很厉害,能直接掌握他们的生死。
  当年圣耀皇后做了多少事,皇帝能坐稳皇位可以说有一半是圣耀皇后的功劳。可她最后还是有许多事情没法做到,大至她自己坐上皇位,小至女子的继承权等等。
  现如今尚德长公主叫人在科举考试上闹事,不管她有没有理,这都触犯了男人的利益,他们会群起而攻之。“公主干政“的大帽子就会扣到她头上。
  况且,就算张了榜出来又如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又能说赵如熙的文章就一定比前六名的强?县试本就是依照县令或京城府尹的喜好而定的。他定谁是第一,那谁就是第一,这就是县试的规矩。便是皇上,也不能对此说什么。
  而其他的考生,就算觉得赵如熙的文章和诗好,也不会承认,去打府尹大人和前六名的脸。
  京城府尹敢这么做,想来已是把这个问题想得透透的了。
  第一场他没有压制赵如熙,给了她第一名;第二第二名,第三场第七名,最后赵如熙的名次也能保证在前五。在皇上和所有朝臣们看来,这已是很给了她尚德长公主和枯木先生、知微居士的面子了。一个女人,再如何厉害,也不能压在男人头上,这是原则问题。
  京城府尹既给了面子,如果她去闹,那就是无理取闹了。
  理是这么个理,但这个闷亏,尚德长公主怎么都咽不下去。
  其他的她做不了,但进宫去给这个京城府尹上点眼药,她还是能做的。
  她走出厅堂,正要下台阶,就见下人领了几个人匆匆进来,为首的正是赵如熙。
  “长公主殿下。”赵如熙看到尚德长公主,连忙停住脚步,行了一礼。
  “你怎么来了?”尚德长公主纳闷道。
  刚刚殷嬷嬷还转告了赵如熙的话,说她会在张榜之后再来道谢。怎么隔了一会儿就看到了赵如熙?
  赵如熙苦笑:“殷嬷嬷走后,我才知道我娘跟她说了什么,就赶紧过来了。”
  阮嬷嬷是绥平伯府的内管事,能在一众女仆中爬到这个位置,不光是她精明能干,还有审时度势和溜须拍马的能力。
  赵如熙从二房嫡女变成大房嫡女,又从被排挤的外来人口变成绥平伯府的实际话语权者,阮嬷嬷都看在眼里。她要奉承巴结的重点对象,自然从老夫人、朱氏变成了赵如熙。
  只是赵如熙平时太忙,早出晚归,回到家后也都是吃饭睡觉,阮嬷嬷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赵如熙面前刷好感。
  朱氏在殷嬷嬷面前说的那番话,虽说是为了赵如熙出头,但阮嬷嬷还是觉得这件事得让赵如熙知道才好。
  赵如熙给老夫人、朱氏分析的那些朝堂上的事,朱氏她们虽不会对下人说,但说话间有时候会无意中提及,说赵如熙对朝堂上的了解比好多男子都还强上几分。
  现如今得了机会,阮嬷嬷前脚一送殷嬷嬷上马车,后脚就让小丫鬟去把朱氏对殷嬷嬷说的话都告诉了赵如熙。
  赵如熙一听不好,赶紧到北宁来了。
  尚德长公主只好回转身,把赵如熙让到厅堂里坐下。
  崔夫人本来是跟在尚德长公主身后准备回家去的,这会儿也跟着回来坐下。
  尚德长公主让了茶,便静静地等着赵如熙说话。
  “殿下,我娘她不懂外面的事,又一心维护我,还总觉得我比天下所有人都聪明,所以才对殷嬷嬷才说了那样的话。还请殿下看在她是个母亲的份上,原谅她一二。”赵如熙站起来郑重地行了一礼。
  “你母亲说的也没错,本宫并没有半点责怪她的意思,反而要多谢她提醒。你不必紧张,快坐下。”尚德长公主抬手示意。
  殷嬷嬷上前把赵如熙扶了起来,又送她到座位上坐下。
  “虽是如此,但我母亲那样说了,定然会让殿下为难。科举考试是朝廷大事,公主一旦插手,不管有没有理,必然要被人攻讦。我们怎能以一己之私,而陷殿下于不义?”
  “再者,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哪篇文章最好,府尹大人自是依自己的喜好而定,又怎么能说他错呢?便是张贴出来,只要文章的水平相差不是太远,大家也评不出好与坏来。名次既定,就不能更改。殿下要是插手此事,必然让人说无理取闹。”


第472章 不容暗箱操作
  说着赵如熙又起身行了一礼:“所以如熙此来,是来替母亲请罪的。”
  尚德长公主虽是赵如熙的山长,但因为不管事,跟赵如熙的接触并不多。也只是因拜师、年考、办报等原因,她见过赵如熙几面,见面也只泛泛表扬鼓励几句,并无特别深入的了解。
  此时窥一斑而知全豹,赵如熙寥寥数语,她就知道这位知微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她所说的话,简直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样。
  自己是长公主,又年逾四十,想问题想得透正常。可赵如熙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又从小在乡下市井长大的,这就很难得了。
  只能说这孩子太聪明太过通透。
  尚德长公主脸上的笑容越发亲切起来:“快莫这么说。你母亲不过是提出自己的疑问,想为你讨公道。一片爱女之心,何罪之有?不光是你母亲,便是我,也需得维护自己学生,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学生遭受不公平对待不是?否则我也枉做这个山长了。”
  崔夫人适时在一旁替尚德长公主卖人情:“知微你来的时候,长公主正打算进宫去为你讨公道呢。”
  赵如熙听闻又想站起来,被尚德长公主示意殷嬷嬷把她按了回去。
  “多谢殿下维护,但真不必如此。”赵如熙望着尚德长公主,满脸真诚。
  “京城府尹不管是真的觉得我的文章不足取前六,还是想要打压我,我都不觉得自己委屈。科举考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一层层录取出来的秀才、举人、进士们,他们将终其一生是为朝廷及大晋百姓服务的。而咱们女子,纵观之前几十年,即便考上了举人、进士,能像男人们那样为朝廷和百姓效力的又有几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府尹大人认为我的文章比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