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学霸在古代-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中人的爹当年对王世兴多有照拂,他们不好抹了王中人的面子,这才这么便宜接了您这桩买卖。只是他们对权贵的印象不好,所以态度才这么冷淡。”
崔夫人听了,疑虑顿消。
想了想,她又去了尚德长公主那里一趟,把事情跟她说了。
尚德长公主听了,心里倒有了个想法。不过她没跟崔夫人说,而是又派人去查了一下王世兴。
人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的。
如果王世兴父子一上来就巴结讨好,再流露出想要找靠山的想法,尚德长公主没准还会存疑,觉得是谁给她设的一个圈套。
这会儿情况都是自己调查出来的,她便没再怀疑其真实性。
尚德长公主把崔夫人叫来,道:“那王老头儿不就是因为没靠山,得罪了权贵才家道中落吗?现在又因没靠山,不敢把作坊开起来。”
“你去问问王老头儿,看他愿意不愿意跟我合伙做这桩买卖。我给他的印坊投三千两银子,占三成份子,让他放心大胆地把印坊开起来,印刷的收费不要这么低,比其他人的低一点就可以了,免得太招人眼儿。不过我们的报纸,得一直收这么低的费用。”
第465章 印书机的崛起
崔夫人来回跑了几趟,终于替尚德长公主把这桩生意谈了下来。
于是这个王记印坊就成了尚德长公主的产业。
这架印刷机,分了三成利润给尚德长公主,余下的利润又分给王世兴三成,看着获利不多,对萧令衍和赵如熙意义不大。但他们的用意不在作坊赢利,而在于把印书机推到人前。
果然,尚德长公主在看到印书机的便利和高额利润后,心动不是一点点。
她把王世兴叫来,问他道:“王掌柜,你这印书机是从哪里得来的我想再买几个,把作坊做大。”
“是南边一个商贩到江南推销的,当时这台机子,可是花了我四千两银子。我本想在江南开个印坊,没想到”王世兴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
“王掌柜不必伤怀,印坊开在京城也是一样。”尚德长公主安慰了他一句。
“是老朽失态了。”王世兴站起来行了一礼,“公主可以派人去江南打听打听。因为这机子太贵,他们去各家印坊推销的时候,大家都怕上当,没什么人买。不过还是有眼光好的人买了。因为机子要用的油墨不能自制,得找卖机子的人买,没准他们现在还跟那边有联系。”
他想了想,写了两个作坊的名称:“这两个作坊是当初买了机子的,公主可让人去问问。”
“好。”
尚德长公主当即派人去了江南。
没半个月,派去的人就回来了,还拉回了几台机子。
尚德长公主大喜,问道:“这是怎么买到的”
“王掌柜给的一个作坊的老板当时也买了机子,觉得好用,便又买了两台,还时常买油墨,跟供货商有联系。我们通过他跟那边联系,便买了这三台机子。如果公主觉得不够,属下还可以去再买。”
“这机子打哪儿来的,你有没有打听过”尚德长公主问道。
“这是舶来品,跟前段时间在五皇子的拍卖会上拍卖的钟一样,都是从西洋运过来的。不过字模是这边的传教士铸造的。字模可以单独售卖,属下担心原来的字模有磨损,便又单独买了一套字模,花了二千五百两银子。”
印坊的机子,尚德长公主也亲自去看过,知道这机子是一个木制的底座,底座座台上排好活字字模,用羊毛软垫蘸墨,刷在字模上,再铺上纸,摇动一个杆子,推动压印板印出字迹。
这些字模都是金属的,不易磨损。再加上机子的杠杆作用,既省力也印得清晰,跟一般印坊的操作完不一样。说它是舶来品,尚德长公主也是相信的。
“油墨买了吗”
“买了五十桶。”属下道,“供货商说即便生意好,也可以用半年了。这五十桶油墨花了五百两银子。”
尚德长公主这才放下心来。
与泥、木板雕刻印刷使用水墨相比,金属活字对水性墨的适性很差。这些机子得用专门的油墨来印刷。
这种油墨是赵如熙令人将亚麻仁煮沸,再以少量的松节油精和碳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制成的。
别人参不透配方,自己制不了,就只能从售卖商那里买油墨。
不过印刷时用墨不多,利润又高,十两一桶的油墨成本并不算什么。
尚德长公主对属下办事的灵活性很满意,赞道:“办得好,有赏。”
王家的院子太过逼仄,尚德长公主自然看不上。北宁是她的食邑,她在北宁的产业颇多。她拿了一个院子出来,仍挂上王记印坊的招牌,将机子都安排进去,买了一些下人,作坊便开业了。
印刷用的纸,就是萧令衍叫人做的,在几个大的文房四宝店就有卖。不过这种纸吸水性不强,不符合古人的书写习惯,开始根本卖不出去。
好在赵如熙的炭笔做出来之后,因为书写便利,慢慢在京城兴起。赵如熙让昭明学会后,到庄子上组织一些人制炭笔,售卖到文房四宝店。虽利润不高,蚊子腿也是肉,好歹能给庄子上那些妇孺增加一点收入。
而炭笔的兴起,稍稍推动了一点萧令衍制出的纸的销量,不让它被文房四宝店直接下架。
现在王记印坊的四台机子开动起来,打算先印一批四书五经投放市场,对纸的需求量就大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到文房四宝店去买纸,而是直接联系了纸坊,大批量购买这种纸。
纸坊便是掌柜都不知道他的老板是五皇子,只以为是某个权贵的亲戚。
见有人来买这种纸,他还十分感慨地道:“当初制这种纸,我还说不行,卖不出去,东家执意要做。没想到现在卖得这样好。东家果然独具慧眼。”
王记印坊印的四书五经投入市场,如同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首先它比一般的书都便宜。其次纸张比较坚实,不容易破损;字迹也极清晰,沾了水,上面的字迹也不会模糊掉。质量极好。
王记印坊给书铺的让利空间比较大。于是遇着有人来买四书五经,书铺的掌柜和伙计都优先推荐王记印坊的书籍。书铺有话本或其他书籍要印的,也率先去寻王记印坊。
生意兴隆,尚德长公主又派人去买了几台印刷机和油墨,继续扩大作坊。
不到三个月,京城周边的印坊就受到了王记印坊的极大冲击。
大家一打听,这印坊是尚德长公主的。于是又是一番明争暗斗,各种使绊子。
不过这些尚德长公主都不怕,她身后站着皇上呢。
她跟王世兴的三七分成只是第一台机子。后面她自己买的机子,只给了王世兴半成的利润分成。
她也知道京城周边的印坊都是各大家族把持,想要占稳脚跟不容易。赵如熙的保险柜生意给了她启发,她也去寻了萧圪,给了萧圪三成的利润。
有皇上在后面保驾护航,王记印坊自然不怕别人的明刀暗箭。因为利润空间大,她的买卖做得风声水起。
京城那些世家也不是吃素的,早在派人潜入王记使绊子的时候,打听清楚了王记印坊的秘密,赶紧也派人去江南,买了机子和油墨,改进了自己的印坊,并采取降价的方式,企图将尚德长公主侵占的市场夺回来。
于是赵如熙和萧令衍的印书机和纸都卖得飞起,大晋各地的书籍价格也降了下来。
第466章 县试
而印书机的制作,赵如熙早就交给萧令衍到南边去隐蔽生产了,京城的这些风起云涌,都跟她无关。
她除了继续给各地的官吏教画画,余下的精力都放在书本。偶尔会去庄子上走一走。
去年趁着冬天农闲,庄子上的人不光为自己建了整齐宽敞的房屋,做了很多的粉条,开了米粉铺子,还依着赵如熙的吩咐进行了一些基建。
原先庄子上给主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牛,都是庄头组织人在山脚下单独围了五个区域,派了专人去养的。
毕竟庄仆们自己的屋子窄小,也没个前后院,自己都吃不饱,哪里还有余粮喂家畜?给主家的这些家畜,都是庄子上在给主家舂粮食时,脱壳下来的米糠,混杂着菜叶子、野菜养大的。
赵如熙觉得这样做有两点不好。一个是瘟疫,庄子上就曾发生过几次鸡瘟,死了很多的鸡。另一个就是需要拨专门的人来进行打理,浪费劳动力。
她干脆采取自愿领养的办法,哪户庄仆愿意养这些家畜就领一些回去,公母大小配比得当,到时候养出来的鸡鸭和蛋,他们留存四分之一,上交四分之三。当然,养的鸡鸭全死光,那是要照本赔偿的。如果养得好也能得奖励,为此还定了一个标准。
这办法一宣布,庄仆们都抢着要领养家畜。
像鸡这种家禽,根本不用人操心,每天拌点米糠碎菜叶子就能喂养,平时下了蛋,下四个自家能得一个。领几只小鸡半年就能长大,到时候至少有一只是属于自家的。
鸭鹅麻烦一点要赶到池塘里放养,猪牛羊也要费点事,但家里老人小孩子就能做这些事,自己勤快点也是早晚费点功夫,获利却不小。
不过钱多多还是根据各人的能力,对他们进行了规劝。鸡鸭猪还好,牛羊可不是谁家都能养好的。
见大家积极性那么高,赵如熙还提了养蚯蚓饲养鸡鸭猪的办法。
她两辈子都没干过农活,也没养过鸡鸭,也只是在书上和里看到过这个办法。
稳妥起见,她指定了一家做试点,失败了也不用他们承担后果。如果成功,再将他们的办法推广开来。
家畜问题解决妥当,山上在冬天时就种了果树,池塘里也放了鱼苗并让擅长养鱼的人承包下来。
赵如熙有心想把水稻改成经济作物,但这些田都是上好的水田,改种别的未免可惜。
大晋的粮食还处于不够吃的状态,朝廷对于农田种粮的事极为重视。有水田的人也有种出粮食缓解粮食危机的义务。眼看着庄仆们靠着其他事情也能把日子过好,赵如熙便没提改种经济作物之事。
她倒是给庄仆们几个积肥的方法,让庄仆们把地力养好,在冬天能种一茬冬小麦。
她在农业方面懂的东西不多,不敢外行乱指挥内行,也只先做到这个地步了。
不知不觉间,县试的时间已经来临。
赵如熙上辈子身经百战,对考试半点不紧张。
可崔夫人却紧张的不行。
她私下里找了尚德长公主,对她道:“公主,我担心谨妃或平阳郡主会在县试里给知微使绊子。知微可是年考第一的,结果连个县试都过不了,到时候不知怎么被京城女子书院嘲讽呢。”
“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我这就去找皇上,让他派人督考的时候注意一些。”
尚德长公主说着便站了起来,匆匆进宫去。
女子参加科举考试,跟男子不同。毕竟人数少,身份也特殊,所以不会跟男考生一起安排在考舍里,而是另外在考场旁边寻一院子,由朝廷指派两个官员去监考。
这两个官员是谁,就很重要了。
要是是谨妃的人,想要给赵如熙使绊子,有的是法子。
“皇兄,上次绘画比赛您也看到了,有人就是见不得知微好,要给知微使绊子。这次她参加科举,我担心也会有人为难她。您能不能指派一个清正的人去做女子考生的考官?我不要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