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当丞相那些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依然道:“这国书中所提条件太过分了。”
淮安王一笑,道:“虚张声势。凭现在的朔国,也敢跟我们谈条件?”
这一语道破了莫依然心中所想,她接道:“臣以为也是如此。朔国国力经此内斗已是大大的亏损,十万骆驼骑兵散尽,已经不足为患。换句话说,就算我们现在挥师北上灭了朔国,也不是没有胜算。只是,这样未免就让别人渔翁得利了。”
淮安王道:“说下去。”
“臣以为,朔国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实力。这只是一次试探,试一试我们到底有多少求和的诚心。如果我们一激便怒,真的发兵,他们就会转而同望国结盟,对我虞国不利。”
“那你觉得,这封国书该怎么处置?”淮安王看着她。
莫依然一笑,道:“王爷逛过菜市场么?”
他蹙眉:“有什么关系么?”
“菜市场最大地点,就是讨价还价。卖家要三钱,买家只出八分,最后两边各退一步,一钱五成交。这谈结盟,其实和买菜也差不了多少,”莫依然咧嘴,一脸市井精明相,“他们要我们北方五镇,我们就要他半个呼伦草原,大家和和气气谈判,吵架但是不动手。最后各退一步,合约也就成了。”
淮安王嗤笑一声:“泼皮无赖。”
“无赖,但有效。”莫依然笑道。
“好,就这么办!”
“不过,莫先生,”他看着她,说,“这封国书你究竟是从哪儿弄来的?”
莫依然低头说道:“偷的。”
淮安王愣了一下,继而大笑道:“不止是个市井泼皮,还是个小贼啊。”
☆、第十章
莫依然和淮安王在御书房拟定国书,一直忙到掌灯才出宫。她是坐着官驿的马车来的,结果浑元被赐了宫中过夜,官驿马车得了消息早就走了。木西子的车也是不见了,整个安上门前空荡荡的,她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正傻站着,身后传来马蹄声响,一架华丽的马车在她面前停下来。锦帘掀开,淮安王侧目看着她,说:“莫大人还不走么?”
莫依然道:“王爷,就走了。”
他看了看四周,明白了她的处境,说:“上来吧,本王载你一程。”
“不用不用,太麻烦了。”不知道为什么,他额角那块淤青在风灯底下甚是扎眼,看得她一阵心虚。
“上来吧。从这儿到将军府你得走到后半夜。”
她一想,也是。索性硬着头皮上了车。
车行气氛很尴尬。淮安王闭目养神,根本不看她。她也就眼观鼻,鼻观心,心口合一,在那儿练入定。走了一百年那么漫长,马车终于缓缓停下。莫依然如获大赦,谢了恩就急忙跳下了马车。
第二日便是正式的朝会。
有了昨天的战略部署,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浑元是把虚张声势做到了极致,莫依然也是一副小商小贩的嘴脸,和他讨价还价,锱铢必较。一天下来,两拨人都累得口干舌燥,于是签订盟约:虞朔两国还以目前的边界为界,彼此签订贸易合约,开放边境集市,军事上朔归还虞长城以北的三大重镇,双方三十年之内决不开战。
盟书签订,皆大欢喜。晚上皇上再次设宴,宾客尽兴,这一场南北战争,终于告一段落。
宴席上,莫依然悄悄退出,独自执杯凭栏。月色氤氲,照着万家灯火。一想到这一方安宁是由自己亲自守住,她的唇边升起一丝富足的微笑。
身边多了个人。莫依然侧头一看,竟是木子清。
“以前我很看不上你,但是今日不得不说,这盛世太平,有你一份功劳。”木子清说。
莫依然一笑:“难得木将军夸奖,我很受用。”
木子清一皱眉,道:“你这个人,就是这种油嘴滑舌的腔调要改一改!太讨厌了!”
莫依然笑道:“我尽量。”
两个人都笑起来。身后宴会喧哗,更趁着这一处晚风宁静。
浑元走后,莫依然便卸去了礼部职位,安心在将军府做些文案的工作,等着冬天的春闱。这期间朋友也交了不少,有的甚至是因为听了她的事迹慕名而来。她也是挥金如土的脾气,每个月的月银不到三天就花光了,还好将军府管吃管住,她不至于流落街头。用木西子的话说,就是“给你座金山也不够你过一年的!”
这话她还挺不服的,如果真的给座金山,一年半还是撑得住的。一转眼,就到了冬天了。
二月里雪花纷飞,整个崇文殿冷得像个冰窖似的。一场进士考完,她几乎大病一场,心想着有命上榜也没命当官了。这场病了一个月才好起来,她爬在窗口看太阳,忽然就听见外面吵闹的声音。
“外面这是做什么呢?”她问送茶的婢女。
“回先生,今天是发榜的日子,该是传喜报呢。”
莫依然一口茶水就喷出来了,发榜啊,怎么没人告诉她呢?!正想披了衣服往外冲,就见木子清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气都喘不匀了。憋了半天,他终于说出一句话:“发榜了。”
莫依然第一次觉得腿肚子都转筋了:“你看见我了吗?”
木子清一个劲儿地喘气,就在此时韩福和孟坦也冲了进来。两个人也是倒在地上说不出话,倒是跟在后面的韩擭声如洪钟:“莫老弟!有你的!头甲第一名!”
他话没说完就被韩福一拳打在地上,就听韩福喘着气说道:“妈的哥们儿跑这么快就是为了当个头报,被你个大嗓门给抢了。”
木西子正好进门来,说道:“头甲第一,那不就是……”
“状元!”孟坦话刚说完,又被韩福一拳打了下去。
奉茶的婢女惊叫一声,“莫先生中状元啦!”一边喊一边跑出门去。
接下来的事,莫依然已经记不清了。总之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穿上了锦袍戴上了宫花,骑在枣红色大马上游街了。两侧民众欢腾,春日的豫章花团锦簇,竟是将这热闹的场面渲染到了极致。莫依然忽然明白了那两句诗的意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她一马当先,身后是榜眼和探花。马队由朱雀大门入皇宫,一路吹打,在安上门下马,直入琼林园。琼林宴上歌台高筑,状元的席位在皇帝左手第一个。时隔一年再入宴席,她已是第一人了。
书如墨海笔如锋,皲服裂足梦难成。
今朝坐抚凌云志,笑听春雷第一声。
宴席中,淮安王坐在皇帝下手,冲她微微举杯。她忽然有一丝疑虑,不知为何,心里竟生出一丝不踏实。
☆、第十一章
宴席之后,皇帝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她,竟是跟她商量三甲派官的事。这种事可是无论如何也轮不上她来说话的。她摸不准皇上的意思,只得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这次也不算单独召见,毕竟还有淮安王在。现在莫依然对于淮安王的存在已经很淡定了,经过这一年的观察来看,有皇帝的地方必然有淮安王,没有皇帝的地方也有可能有淮安王。
比如眠月楼。
“你都当了状元了,以后少往我这儿跑吧。”杜月对着正在低头吃饭的莫依然说。
“你这两句话之间有联系么?”莫依然问。
“有啊,你仔细品,”杜月说,“当了状元,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你呢。官场上声誉还是很重要的,你当心名声受辱。”
“这话也对。不过你换个角度想想。我在当状元之前也认识好多人啊,也有好多人知道我经常往你这儿跑啊,要是我一当状元就弃你不顾了,那我跟陈世美还有什么区别,你还相信爱情吗?到那时候,指不定有多少人骂我呢。”莫依然说。
杜月忍不住笑起来,说:“你这是什么歪理。这种可能很小吧。”
“小也是有啊,”莫依然说,“既然我无论如何都会,怎么说?名声受辱?那还不如随心所欲想干嘛干嘛,起码问心无愧。”
杜月笑笑,说:“你总是有理的。”
莫依然说:“你再等等,等我当了官捞着钱,我就赎你出去。”
杜月顿了顿,说:“再说吧。”
莫依然放下筷子,擦擦嘴,说:“月儿啊,有句话我一直想问你,你为什么要待在这儿呢?凭你这些年攒下的积蓄,你早就可以为自己赎身了,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你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么?”
“我就知道你早晚会问,”杜月侧过头,说,“赎了身又能怎么样?为人妻为人妾?被人锁进闺阁日日盼着那个人能偶尔来看看我?不过是从一个笼子里到了另一个笼子里。同样是笼子,我还不如选这个大一点的,逍遥自在些。这种不愿意被困住的心,你应当明白的。”
莫依然点点头,没有说话。她还能再说什么呢?不是所有女人都敢让自己过得自在。杜月能走到这一步,已是不易了。
三日后,新科及第者分配官职。莫依然受封御史台谏议大夫,官从正四品。
她私底下想,这个职位,应当是有什么深意的。
御史**立于三省六部之外,属于监察机构。谏议大夫又是御史台中一个很微妙的职位,没有什么实权,但可以参议国政,甚至还有权利弹劾御史。虞国开国不过百年,做过这个职位的只有两个人,无一不是性情怪癖,其中一个还死得挺惨。
坊间对她这个官位的安排也多有猜测。凭她状元之名,本应当安排到尚书省六部中的实权职位,比如礼部,毕竟她曾经在礼部挂过职;再不济也该是中书省或者门下省,参议奏章,可谁想到偏偏安排给她这么个冷门的缺,引人猜度她是不是得罪了什么权贵。谣言一传开,竟连个上门祝贺的人都没有了。莫依然心里叹这个官场的势利,不过还好木老将军还是和往常一样待她,她干脆就赖在将军府白吃白喝。
御史台最是个明白人齐聚的地方,跑得多了,莫依然也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目前朝堂势利分为两派,一派以淮安王为首,另一派就是李丞相。这两派人掐架已经有些年头了,总体上看来应该是相党的势力大些。李丞相主管科举多年,门生皆分布在三省六部要职,而他自己更是辅佐了两代帝王,还是当今皇后的父亲,皇上的老丈人加舅舅,必然独揽大权,风光无限。不过莫依然总觉得那个淮安王也必然不简单,虽然只是个庶出的王爷,却能自成王党,跟相党分庭抗礼这么久,应该是有些实力的。再说了,没实力的人,他敢坐龙椅吗?
三个月后,淮安王奉命巡查虞江沿岸十郡。随行名单中,谏议大夫莫依然赫然在列。
本想着成了谏议大夫,巡查地方的时候能风光一些,没想到居然是和王爷一起。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人家是皇亲国戚,这回怕是风光不起来了。莫依然泪流满面:求单干啊!
后来她才知道,这一次王爷的随行中只有她一个御史台的人。按照旧例,特使下巡须得由御史台派出一位巡查御史和一位掌书随行。没想到这一次圣上谕旨,命她领巡查御史事,兼任掌书。
这一举动,难免不引来朝中更多的猜度。
临行前她去拜别木老将军,老将军在她掌心写下四个字:谨言慎行。
是啊,既然进了官场,以前那些江湖习气是该改一改了。这个地方,可没人跟你讲义气。
巡察船从豫章南港出发,顺江而下,第一站就是就是第一富都上郡。上郡位于虞江主干道上,北有运河与干江相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