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当丞相那些年-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阵夜风吹过,吹得头顶树叶沙沙的响。斑驳的月色下他目若星辰,恍然让她看见另一个人的影子。她赶忙摇了摇头,强迫自己清醒,说道:“这高粱酒后劲儿还挺大。”
  戚二爷看着她,说道:“依然,我有一句话想问你。”
  “什么?”她眯眼看着他。
  “你在这里,过得开心吗?”
  她微微一笑,夜风吹得青丝飘举:“为什么这么问?”
  戚二爷道:“我只是觉得,你不是那种甘愿被束缚的人。这个皇城是很大,但还不足以装下你的心。”
  她低头,青丝散下:“二哥,世上再没有人比你更懂我。”
  夜风中,她轻声一叹:“若是他能像你一样,该多好啊。”
  她的眉间萦绕着一丝怅惘。戚二爷抬手握着她的肩,说道:“不开心就回来吧,天地这么大,总有你的容身之处。虞江水寨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莫依然清雅一笑,道:“二哥,谢谢你。不过眼下还不是时候。我已与人约定共谋江山,大业未成,我不能说走就走。”
  “你自是有你的决定,”戚二爷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你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
  莫依然偏过头,道:“我该回去了。”
  她站起身来,抱拳拱手,犹似当年行走江湖时的摸样,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就此别过。”
  戚二爷亦起身,说道:“保重。”
  莫依然转身上马,一路踏着月色向豫章城奔去。他站在隆起的丘陵上看着她,奔向那黑色的城池。
  此时,豫章城内早已经翻了天。
  静和杜月等到半夜都不见人回来,便派了人往平素和莫依然交好的几个大人府上打听消息。赵继那边说没见到人,沈大人那儿也没信儿,御史台文渊阁问了个遍,最后还是离得最远的将军府传来了消息,说是相爷下午和韩将军喝酒,天刚擦黑就走了。这一下可急坏了她们俩,杜月立刻将府内所有的仆役都散出去,沿街酒肆里找。
  深夜里丞相府灯火通明人声喧闹,立刻就惊扰到了对面的摄政王府。王府里的管家来听了信儿,回去报了王爷,说丞相丢了。这一下王府也不安宁了,阖家府院都被散出去,摄政王连夜点了九门提督,命他调派人手全城巡查。
  朝廷大员丢了,下面人个个不敢怠慢,可是不到万不得已也不好扰民。九门提督根据丞相大人的“爱好”将花街十六巷翻了个遍也没见人影,就在这个时候定国门官通报,说掌灯之后有两个人出城去了,其中一个拿着宫城令,像是丞相。
  消息立刻就传回了相府。相府大堂,八盏明烛照得室内亮如白昼,淮安王一袭黑貂斗篷立在正厅,杜月同静和坐在一侧。
  堂下差人报道:“九门提督已经派了三路人马沿途去追,料那贼人带着相爷也跑不远。大人请王爷和公主宽心。”
  赵康道:“可看清了那人相貌?”
  差人道:“只听说那人带着斗笠。”
  斗笠?赵康眼前闪过一个影子。
  静和心里没底,叫道:“大哥?”
  赵康拍拍静和的手,道:“妹妹宽心,我亲自去定国门看看。”
  杜月说道:“奴婢跟着王爷去吧。”
  赵康点点头,道:“也好。”
  杜月急急地批了件披风,随着赵康往外走。静和送他们到大门。院子里火把高烧,左右家丁仆役分列两侧等候差遣。远远地,小路上一个人飞奔而来,竟是跟赵康撞了个满怀。
  那人一屁股跌在地上,抬头一看,当时脸就变了颜色,磕头说道:“老奴该死,老奴该死。”原来是门房老吴。
  杜月喝道:“走路不长眼睛么?”
  静和拉了拉她的袖子,问道:“什么事这么急?”
  老吴叩头说道:“回夫人,相爷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见一人沿着小路走来。她一身素色锦缎常服,青丝垂坠,月光下犹如谪仙。莫依然一路走来,见家丁府院个个明火执仗,笑道:“这什么情况啊,这么热闹?”
  她见赵康也立在院中,心头一沉,却是微笑道:“这,王爷怎么在这儿?”
  静和上前一步,道:“你去哪儿了?”
  这一问,莫依然便猜到这个阵仗定是因为她,笑道:“没事。见个朋友喝了点酒,耽误了时辰回家。”
  “你去见谁了?豫章城里和你有点交情的我都差人去问了,都说没有啊。”静和道。
  杜月上前握住她的手臂,说道:“回来了就好。相爷今天喝了酒,眼下怕也不清醒,你要问什么还是等明天吧。”
  静和点点头。
  杜月对左右仆役说道:“都散了吧,早点回去歇着,明儿别睡误了时辰。”
  “是。”家丁们告了退,纷纷散去。
  杜月对莫依然说道:“爷,您也早歇着吧。”她说完就搀着静和往内堂走,路过赵康身边,轻轻扫了他一眼。
  院子里顿时暗了下来,唯有正堂门前两个灯笼照着一点昏黄的光。此时就剩下莫依然和赵康相对而立,趁着月光清冷。
  赵康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只是看着她。莫依然觉得无趣,说道:“王爷,夜深了,您也回去歇着吧。”
  “你去哪儿了。”他问。
  她不答。
  “你跟谁出去的。”他又问。
  她仿佛没听见他的问话。
  “本王在问你话。”他说。
  莫依然只觉得没意思,轻笑一声,道:“王爷凭什么问我?”
  他蹙眉看着她。
  莫依然道:“在朝堂上我是臣子,对军国大事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是此处是我的家,不是朝堂。何时回家也是我的私事,和军国大事无关。敢问王爷,这你都要管吗?”
  赵康一步走到她面前,低头看着她的眼睛,说道:“你不必拿这话来堵我。这些年,我是什么心思,你清楚得很。我心里记挂你,怕你大半夜的出什么事,怕你交了不该交的朋友。”
  她仰头看着他,道:“请问王爷,什么叫不该交的朋友?江湖人就不该交,是么?王爷别忘了,我莫依然也是从草莽之人。王爷快回府去吧,别再我这儿脏了您的鞋底。”
  她说完便往后堂走去。赵康胸口似插了千万把钢刀,猛然回头,冲着她的背影说道:“莫依然!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我这些年的真心,你都看不到吗?”
  她定住身子,月光下,一行清泪滑过面颊。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满心痛楚缓缓吐出,声音清冷如霜:“王爷已有娇妻在堂。你的真心,付错了人。”
  她一步一步往后堂走去,每一步都是煎熬。她绝对不能回头,就算是早知道他的心意,就算是在这一刻泪水中明白了自己的心,也不能回头。位高、权重、妻贤,又即将得子。他已经身在福中,她怎么能把他往苦海里拉。
  他们如同两座孤立的山峰,中间隔着万丈深渊,只能遥遥相望。若是靠近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他是皇亲贵族,是手握大权的摄政王,所以他可以对任何一个动心的女子说出刚才那一番话。可她只是一个来自草莽的女子,她的身上背负着阖府众人的性命。因此,她必须清醒。
  纵然有缘,可惜无分。
  

  ☆、第三十九章

  莫依然是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才知道此事的影响有多么重大。早上朝堂上就觉得百官眼神有些不对; 下朝是正巧和沈学士一起出安上门; 老人家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然后莫依然就知道,这下是真闹大了。
  这事杜月她们倒是没说什么; 只是给了她两个月的门禁; 掌灯之前必须回家。莫依然本来还想抗议; 但是被她们俩严正驳回了。静和公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说:“堂堂丞相大人夜不归府让人满世界的找。你不嫌丢人; 我还嫌丢人呢!”
  不过这件事也没有引起多少风言风语; 因为另一个更重大的消息转移了众人的注意。
  摄政王妃有喜了。
  摄政王妃沈氏是大儒沈学士的长女,嫁入王府九年,未曾生养。传说她和赵康鹣鲽情深; 赵康为了她从未有过二房; 甚至连个侍妾都未曾蓄养,只是可惜了沈氏一直无出。自赵康登上摄政王之位后,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摄政王无嗣的尴尬,争相将自己的女儿妹子往王府送,妄想因此攀上高枝,也做个皇亲国戚。照这个趋势,沈氏被夺宠不过是一朝一夕的事; 没想到她还真争气,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了消息。着实让一群妄图攀附裙带的人扼腕叹息。
  自从那日在静和公主的茶会上得了消息,凡是有品级的内外命妇都派人送了贺礼,什么旧衣服; 百岁锁,安胎方子,应有尽有。皇宫里得了信儿,还特别派来了专门伺候皇妃生产所用的嫫母,孩子未出世就享有同皇子公主一样的待遇,摄政王隆宠可见一斑。摄政王府一瞬间变得无比热闹,道喜的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各个王侯公府的送礼队伍一直排到了长街上。整个长街似被一分为二,淮安王府喜气冲天,衬得对面的丞相府无比冷清。
  天色擦黑,御书房里仍旧亮着灯。今年夏季洪涝迅猛,虞江大坝多处决堤,折子一个接一个的递上来,白日里众官员商议赈灾事宜,晚上莫依然和赵康就直接留在了御书房批折子。书房里灯火摇曳,莫依然高冠朝服在左,摄政王在右,两个人埋头批奏章,不发一语。
  赵康突然将手里的折子往桌上一摔,怒道:“每年冬天都一个个儿地上折子要钱修堤坝,每年虞江照样决口,他们可真还好意思忝着脸要钱!”
  莫依然把那折子拿过来一看,原来是请赈灾粮款的折子,心里已经有了数,说:“这么生气做什么。地方官把朝廷当摇钱树,这事儿也不新鲜了。”
  赵康长叹一口气,说道:“变法!必须要变。上梁不正下梁歪,连地方官都如此,我虞国堪忧。”
  “也别急在这一时,我们总归要等时机。”莫依然将他面前的折子收了,说,“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看完再走。”
  莫依然道:“我自会替你看的。”
  赵康一愣:“那我干什么?”
  她低头,一边批改奏章一边说道:“你早些回家吧。王妃那边,你也得照料。”
  赵康蹙眉:“我照料什么?”
  她抬头看他,挑眉道:“怎么,你这个当爹的竟是最后一个知道?”
  锦帘乌木的车架在摄政王府门前停下。管家早就迎出来,道:“王爷,您回来了。”
  赵康跨进内院,一眼看到院子里胡乱放着的礼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王爷,这是瑞郡王府送来的。东西太多,还没来得及登记入库。”管家道。
  “平白无故,送这些东西来做什么?”赵康问。
  管家听主子这么说,转念一想,定是王妃害羞,还没告诉王爷。这等喜事,还是让我讨个赏吧。
  管家满堆笑,道:“王爷莫不是还不知道?王妃有喜了。老奴恭喜王爷,王府要有位小世子了。”
  赵康双眉一皱,沉声问道:“王妃在哪儿?”
  “早在后堂备好了晚膳等着您呢。”
  “知道了,”赵康道,“传我的命令,阖府下人没我的允许,谁都不得近后堂一步。”
  管家一愣,只是低头说道:“是。”
  赵康道:“你也下去吧。”
  后堂内明烛高照,桌上摆着几碟家常小菜,一壶清酒。沈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